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西部城市人口预测分析——以陕西省汉中市为例

西部城市人口预测分析——以陕西省汉中市为例

来源:爱go旅游网
No.22,2009 现代商贸工业 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 2009年第22期 西部城市人口预测分析 ——以陕西省汉中市为例 陈娜姿 甘蓉蓉 (1.华东师范大学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上海200062;2.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系,上海200062) 摘要:汉中市住于陕西省西南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三线建设集中地。在陕西省内部,其经济发展也处于较落后水 平,在中部城市中具有一定代表性。汉中市城市总体规划过程中,其人口状态有其特殊性,人口预测也就需要有特殊的方 法,以汉中为例,详细叙述针对此类城市的人t2预测的解决之策。 关键词:人口预测;人口分析;汉中市;中部城市 中图分类号:C8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2—0135-03 l 引言 据,因此合理预测城市人口对城市的总体规划和城市的可 人口预测是指以人口现状为基础,对未来人口的发展 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趋势提出合理的控制要求和假定条件,即参数条件来获得 本次预测的为汉中市2015年、2020年和2030年的人 对未来人口数据提出预报的技术或方法。城市人口预测是 口,文中所指常住人口是在汉中市居住半年及以上的人口。 城市总体规划的首要工作,它既是城市规划的目标,又是确 鉴于数据的可得性,在进行人口结构分析时,主要采用2000 定总体规划中的具体技术指标与城市合理布局的前提和依 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和汉中市历年统计年鉴数据,预测 会影响到第三方对其被解雇公正性的判断。情境分析法的 2.6个案研究法 主要优点在于研究者可以自行控制自变量的变化,其缺点 还有小部分研究者采用了个案研究法,即选取某个特定组 是为了保证统计数据的有效性需要设置大量不同的情境, 织,对其员工和管理者的心理契约进行深入而具体的研究。 对参与者而言该方法过于单调乏味。 以上列举了心理契约的六种研究方法,但目前该领域 2.3关键事件技术法 最常用的仍是问卷调查法。事实上,为了保证心理契约研 关键事件技术法通过让被试回忆工作当中某个非常显 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研究者应该采取多种方法结合起来 著或重要的事件,如组织未实现其承诺或者过度承诺的事 使用的策略。 件,研究者再根据这一事件来询问他们相关问题。关键事件 3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技术在收集心理契约破裂的相关数据时很有效,但其缺陷在 尽管心理契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还存在 于受到记忆的影响,回忆的准确性无法得到保证。此外,该 一些问题。首先,心理契约是一个不断变化、动态发展的过 方法忽略了心理契约对日常的平凡工作所产生的影响。 程,未来心理契约的研究应重点关注心理契约形成及变化过 2.4 日记法 程;其次,应结合上述多种研究方法对心理契约进行研究,提 日记法是让被试在短时间内每天重复记录工作中活动 高结论的信度和效度;最后,目前的心理契约研究大多针对 和行为的方法。日记法能够让研究者把握被试每天的事 西方发达国家,应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心理契约理论。 件、行为、经历和感受,对心理契约的研究而言,其好处在于 能够将其作为一个完整的过程来研究,而且能够评价日常 参考文献 的工作经历对心理契约所产生的影响,所以和问卷调查法 E13 Guest。D&Conway,N.Employ Motivation and the Psychologi- 相比,其结论更为有效和可靠。但由于其耗费时间长,对参 acl Contract[R'].IPD Research Report.London:IPD,1997. 与调查的各方而言负担都很重,而且研究者的分析工作也 [2]Burdenson,J.S.How Work Ideologies Shape Psychological Con— 非常复杂,所以在心理契约这个领域使用得仍然较少。 tracts of Professional Employees:Doctors'Responses to Perceived 2.5访谈法 Breach[J].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01,(22). 访谈法是通过访谈获得研究者所需信息的方法。访谈 [3]Raja,U.Johns。G.&Ntalianis。F.The Impact of Personality on 法通常和其它方法(如问卷法)结合起来使用。早期的心理 Psychological Contract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t 2004。(47). 契约学者,如Argyris和Levinson et a1.都是在访谈的基础 [43 Rousseau.D.M.&Anton,R.J.Fairness and Implied Contract 上,结合研究者们对工作场所员工和管理者的观察来进行 Obligations in Job Terminations:The Role of Contributions, 研究的。访谈法符合心理契约是个体主观信念的构建的特 Promises and Performance[J].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 点,能够详细说明员工是如何理解和描述心理契约的关键 ior.1991,(12). 方面,但其缺陷在于不能探索出变量的因果关系。 一135— No.22,2009 现代商贸工业 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 2009年第22期 出户籍人口后,再依据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关系,推算出 结构较为稳定,已进入人口增长的成熟期。其中0—14岁 未来的常住人口。 人占总人口21.9%,15—64岁人占7O.4 ,6O岁以上人占 7.7 ,稍稍超过国际老年型社会标准,已经步入了老年型 社会。 2汉中的特点 2.1用地结构特点 汉中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北依秦岭,南屏巴山,与甘肃、 这也就成为汉中未来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的人口问 人口老龄化,未富先老。汉中市的老龄化是在经济欠发 四川毗邻,中部为盆地,中国古代称为“江淮河汉”四大河流 题,达,人民生活水平不富裕的情况下开始的。将来还要继续向 之一的汉江流经。 2008年全市土地总面积27101.3平方公里,按地貌类 型分,山地占75.2 ,平坝占1O.2 ,丘陵低山占14.6 。 通过计算,未来汉中市可作为建设用地面积为754.79平方 高度老龄化发展,因此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可能超出经济实 力所能承担的程度。 3.3文化结构 公里(这里未考虑未利用地向建设用地的转化),仅占全市 面积的2.79 。 2.2历史特点 汉中地区早在三十万年到七十万年前便有人类祖先在 繁衍生息,夏朝时属梁州,殷商时属巴方,西周时并入雍州, 春秋时又成为蜀国一部分。汉中作为行政建制名称始于 秦。据《史记・秦本纪》载:“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公元前 312年),攻楚汉中,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三国时期,汉中 是重要的战略要地。在整个农业经济时代,汉中一直是区 域性的中心城市。建国以后,进入计划经济时代,国防工业 建设及国防工业的民用化使得汉中经济再次出现高速发展 的局面。然而,进入市场经济时代。由于资源溃乏,缺乏国 家政策支持,汉中经济地位不断下降,发展缓慢 进入新世 纪,汉中逐渐引起陕西省政府的重视,2006年陕西省通过了 《关于陕南突破发展的若干意见》,在该战略的指导下,汉中 市在基础设施、特色产业、思想观念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 破,在陕南地区乃至陕、甘、川毗邻区域经济社会地位明显 提升。 2.3人口特点 汉中市常住人口少于户籍人口的人口数多达将近3O 万之众,这在其他中等城市是很少见到的现象。究其原因, 这主要是由于近年来随着经济和城镇发展以及地区之间经 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而引起陕南地区农村人口向区 外城市流动,通常这部分人口流向的不确定因素较多。 根据汉中市历年统计年鉴,2008年末汉中市域户籍人 口是1949年的2.O2倍。自1949年以来,汉中市户籍人口 仅在1961—1964年间有个小波动,和当时中国自然灾害有 关,整体来看,汉中市域户籍人口呈现稳步增长趋势。 3人口结构分析 3.1性别结构 根据汉中市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其常住人口 为347.86万人,其中男性181.15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 52.O8 ,女性166.71万人,占47.92 ,性别比为108.7; 2007年末户籍总人口379.3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9万 人。在户籍总人口中,男性199.44万人,占总人口的52. 57%,女性179.93万人,占47.43%,性别比为110.8。2008 年性别比为110.2。相较三年数据,则可看出汉中市男女比 例在历史上的这几年变动不是太大,基本稳定。 3.2年龄结构 根据汉中市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得出,汉中市的人口 一136一 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汉中市6岁及以上人 口数为322.8万人,大专及以上人口数为8.2万人,占6岁 及以上人口总数的2.5%,远远低于当时陕西省全省此项比 重4.4 ;高中及中专人口数为35.0万人,占10.8%;初中 人数为109.6万人,占34.0 ;小学人数为133.7万人,占 41.5 。可见汉中市整体教育水平并不高,高中及以上教 育程度的人口比重才有13.3%,存在着大量未上过学的人。 总观汉中市文化结构,可以发现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初 中以下的人口比例高达86.62%,大学以上学历人口比例仅 占3 Ao。这也就凸现了汉中未来经济发展面临的第二个重 要人口问题:文化素质偏低。 4人口规模预测 4.1增长率法 4.1.1趋势外推法 趋势外推法是利用汉中市人口的历史资料,分析其发 展趋势和内在规律,在这些趋势和规律将继续存在的前提 下,对未来的人口规模进行推演。 本次研究依据汉中市1949—2008年户籍人口数据,利 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分别采用线性模型、乘幂曲线模型两种 方法进行预测,在两种模型拟合结果的基础上进行修正,得 到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汉中市域总人口预测值。 两种回归模型的具体方程式及模型拟合度如下表,其 中,Y表示总人口,X表示时间年份,R2为决定系数(拟合优 度)。 表1 汉中市域人口预测模型回归方程及拟合优度 I 预测模型 J 回归方程 I 拟和优度Rz 线性模型 }Y=3.302(X一1948)+208.395 l 0.930 乘幂曲线模型 I Y=(X--1948)o.223+150.038 J 0.921 由上表可知,两种模型的决定系数较高,模型拟合状况 良好。采用以上两种模型,分别计算出目标年的市域人口 预测值。由于模型的差异,得到的市域人El预测值不尽相 同,再取平均值得到最终的预测结果。 预测表明,汉中市域2015年的户籍人口为406万人, 2020年的户籍人口为418万,远期2030年的户籍人口为 440万。 4.1.2综合增长率法 根据人口综合年均增长率预测人口规模,预测模型如 下: Pt=P0(1+r+rI)n 其中,Pt是预测目标年末人口规模;P0预测基准年人 口规模}r是人口自然增长率;r 是预测期内净迁入人口In No.22。2009 现代商贸工业 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 423—463万人。 2009年第z2期 是预测年限。 人口自然增长率长期来看,不会变动很大,参照历史上 表3 汉中市域2015—2030年末户籍人口预测值 单位:万人 预测方法 2015定 2020正 2030拒 汉中市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动情况,我们不妨假设在预测 年限里,汉中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始终保持在3%o,在这种 方法里,我们更多地考虑机械增长率的变动。 2008年末,汉中市域户籍人口380.14万人,结合预测 趋势外推法 综合增长事法 经济相关析法 406 392.3—404.7 433.16 t18 406.3—427.5 446.14 440 433.5—469.9 463.38 参数,代人综合增长法计算公式,得: 表2 综合增长率法三种方案户籍人口预测结果 2008现 2015拄 2020越 2030拄 方案 状人口 预测人口 综合增 璜测人 综合增 预测人 综合增 (万人) (万人) 长率(No) 口(万人) 长事(No) 口(万人) 长率(‰) 高方案 380.I4 404.7 9 427.5 11 469.9 9.5 中方案 380.I4 397.8 6.5 416.0 9 450.5 8 低方案 380.I4 392.3 4.5 406.3 7 433.5 6.5 根据综合增长法预测,2015年汉中市户籍人口为392. 3—404.7万人,2020年为406.3—427.5万人。2030年为 433.5—469.9万人。 4.2经济相关分析法 以汉中市域历年的人口数据与GDP数据作为原始数 据,对二者进行相关分析,二者的皮尔森相关系数为0.631、 肯德尔等级相关系数为0.967、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为0. 994,可见总人口与GDP相关性良好,可以通过模型模拟, 预测目标年末的总人口。 通过建立汉中市域总人口与经济总量之间的对数曲线 模型,预测目标年末的人口规模。模型如下: Pt=226.057+31.4011n(Yt) 其中Pt为目标年末总人口,Yt为目标年末GDP。模型 决定系数为0.881,模型拟合效果良好。 首先预测目标年末的GDP。汉中市2007年末GDP总 值为292.41亿元,其年增长率为14.4 ;2008年末GDP总 值为352.61亿元,年增长率为15.6 ,可见汉中市经济呈 加速发展态势。以2008年末汉中市GDP为预测基准年数 据,预测2008—2015年,GDP的年均增长率为11 ,2008— 2020年为1O ,2008—2030年为8 。然后再根据目标年 末的GDP预测目标年末的总人口。 由经济相关分析法确定的汉中市域总人口规模,2015 年为433.16万人,2020年为446.14万人,2030年为464. 38万人。 4.3上位规划人口预测数据 根据陕南片区城镇体系规划,2010年陕南片区的总户 籍人口将达到382万,2020年达到398万。而根据汉中市 2001—2015年城市总体规划,汉中市2010年的总人口将达 395万,2015将达405万。 根据上述预测结果,参照《汉中地区国民经济“九五”计 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纲要》及市计生委完成的《人口发展 计划》,2005、2010和2015年汉中市的人口指标分别为382、 395和405万。 4.4市域户籍人口预测汇总 由以上几种方法来看,2015年汉中市域户籍人口规模 幅度为392--425万人,2020年汉中市域户籍人口规模幅度 为406--442万人,2030年汉中市域户籍人口规模幅度为 修正推荐值 405 420 435 4.6验证:土地承载力法 从适合城市发展建设的视角来看,可以将土地划分为 两大类:第一类是目前不可用作建设用地,主要包括水域、 森林、生态敏感地、基本农田以及坡度在2O度以上的陡坡 地等;第二类是可用作建设用地,主要包括已用的和未用的 建设用地(潜在部分)。 由于生态敏感地一般都包含在水域、滩涂和森林中,而 2O度以上陡坡地基本被森林覆盖,因此,汉中市域可用作建 设用地大致可认为是除去森林、水域、园地、牧草地、基本农 田保护区、交通用地、独立工矿用地以及未利用地部分。人 口承载力即可考虑除去以上几项之外的地域范围所能承载 的人口数量。 2008年全市土地总面积27101.3平方公里,按地貌类 型分,山地占75.2 ,平坝占1O.2 ,丘陵低山占14.6%。 根据汉中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到2010年,林 地面积19776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7O 。汉中市作为 南水北调水源地区,生态保护仍是其发展重点,结合汉中市 地貌类型,未来汉中市森林覆盖率将达到75 以上,即 20325.98平方公里;水域面积653.3平方公里;园地面积 230平方公里,主要利用陡坡耕地和开发利用宜果、宜茶的 “四荒”地;牧草地面积690平方公里,主要是把未利用土地 中的荒草地改为牧草地;基本农田面积3113平方公里;交 通用地137.3平方公里,主要用于宝成、阳安铁路复线工程 以及高速公路建设;独立工矿用地为67.9平方公里;未利 用土地1242.I平方公里。 通过计算,未来汉中市可作为建设用地面积为754.79 平方公里(这里未考虑未利用地向建设用地的转化)。 根据国家建设部制定的《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 地标准 ̄(GBJ l37—90),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标准为6O一120 m2。现有城市的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应根据现状人均 建设用地水平进行调整。 根据汉中市实际情况,考虑到远景汉中市基本农田保 护面积和森林覆盖面积趋向于稳定,同时,随着人们对生活 质量要求的提高,人均建设用地远景标准定在国内高标准 lZ0m0比较适宜,据此可以得出远景极限人口规模为630 万人左右,高于2030年预测人口规模430万人,因此,从土 地资源承载力来看,预测人口规模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王争艳。潘元庆.城市规划中的人13'预潮方法[J].费源开发与市 场,2009,25(3):237・240. 一13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