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08012542 U(45)授权公告日 2018.10.26
(21)申请号 201820566225.7(22)申请日 2018.04.20
(73)专利权人 江苏奥通光电缆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14254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杨巷镇
工业区(新芳村)(72)发明人 赵荣华 赵红卫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
公司 11429
代理人 张军(51)Int.Cl.
G01B 11/08(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新型激光扫描测径仪(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激光扫描测径仪,包括箱体、支撑架、工作台、计算机主机和计算机显示器,所述箱体中部包括前后相通的空腔,所述空腔内壁设有激光扫描装置和图像采集装置,所述激光扫描装置包括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包括相机和光源。本实用新型在原有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的基础上,采用相机进一步对激光扫描发现的线缆护套表面缺陷进行图像采集,有利于检验人员在短时间内确定线缆护套表面缺陷的位置,并快速进行合格性判定,从而提高了线缆护套外观检验效率。CN 208012542 UCN 208012542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新型激光扫描测径仪,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支撑架(2)、工作台(3)、计算机主机(4)和计算机显示器(5),所述箱体(1)底部与支撑架(2)底部固定连接,箱体(1)与支撑架(2)之间放置有计算机主机(4),所述支撑架(2)顶部固定有工作台(3),所述工作台(3)上放置有计算机显示器(5);
所述箱体(1)中部包括前后相通的空腔,所述空腔上方的箱体(1)设有与空腔和箱体(1)外部相通的开口,所述空腔内壁设有激光扫描装置和图像采集装置,所述激光扫描装置包括激光发射器(11)和激光接收器(12),所述激光发射器(11)和激光接收器(12)配合使用,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包括相机(13)和光源(14),所述相机(13)和光源(14)均位于激光发射器(11)和激光接收器(12)前侧位置;
所述计算机显示器(5)、激光发射器(11)、激光接收器(12)、相机(13)、光源(14)分别与计算机主机(4)之间信号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激光扫描测径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扫描装置和图像采集装置之间设有第一挡板(15),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和空腔前侧端口之间设有第二挡板(16),第一挡板(15)中部和第二挡板(16)中部分别设有长条状开口和半圆形凹槽,所述开口上方设有可拆卸的盖板(17),所述盖板(17)包括前后两个长板和顶部的连接板,所述两个长板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一挡板(15)和第二挡板(16)之间的距离,长板下端为凹形半圆状,盖板(17)顶部的连接板宽度大于开口宽度,所述第一挡板(15)、第二挡板(16)、盖板(17)和空腔内壁形成封闭结构,所述凹形半圆状的长板下端分别与第一挡板(15)的半圆形凹槽和第二挡板(16)的半圆形凹槽相接,形成贯穿的线缆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激光扫描测径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为六边形,所述激光发射器(11)包括第一激光发射器(111)和第二激光发射器(112),所述第一激光发射器(111)设于空腔左侧下部,所述第二激光发射器(112)设于空腔右侧下部,所述激光接收器(12)包括第一激光接收器(121)和第二激光接收器(122),所述第一激光接收器(121)设于空腔右侧上部,第一激光发射器(111)和第一激光接受器(121)相配合,所述第二激光接收器(122)设于空腔左侧上部,第二激光发射器(112)和第二激光接收器(122)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激光扫描测径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前侧和后侧还分别设有第一线缆支撑架(18)和第二线缆支撑架(19),所述第一线缆支撑架(18)中心和第二线缆支撑架(19)中心之间的连接线与空腔的水平中心线在同一竖直平面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激光扫描测径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顶部还设有声光报警器,所述声光报警器与计算机主机(4)信号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激光扫描测径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13)数量为3台,每两台相机(13)之间的夹角为120°。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新型激光扫描测径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13)为线阵相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激光扫描测径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14)为LED光源。
2
CN 208012542 U
说 明 书
一种新型激光扫描测径仪
1/3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激光扫描测径仪。
背景技术
[0002]线缆类产品的护套在生产过程中其表面容易出现凹坑、划痕、鼓包以及直径偏差等外观缺陷,严重的外观缺陷将直接影响光缆的产品质量,甚至会导致故障的产生。目前大多数企业采用激光扫描测径仪对线缆护套外观进行检测,激光扫描测径仪采用激光器发出光束对置于测量区域的测试件进行高速扫描,并由设于对面的光电接收器接受,由于投射到光电接收器上的光线在光束扫描测试件时被遮断,通过分析光电接收器输出的信号,并进行相关计算,可以得出测试件的直径大小,通过直径的波动,可以判断出被测试的线缆护套是否存在鼓包、凹坑以及直径偏差等缺陷。但是采用上述检验方法,在测试线缆直径出现波动异常时,无法直接得出缺陷的具体位置以及大小等信息,检验人员需要通过仔细观察线缆表面来寻找该外观缺陷,并进行合格性判定,这样的操作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检验效率的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激光扫描测径仪,以提高线缆护套外观检验效率。
[0004]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0005]一种新型激光扫描测径仪,包括箱体、支撑架、工作台、计算机主机和计算机显示器,所述箱体底部与支撑架底部固定连接,箱体与支撑架之间放置有计算机主机,所述支撑架顶部固定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放置有计算机显示器;[0006]所述箱体中部包括前后相通的空腔,所述空腔上方的箱体设有与空腔和箱体外部相通的开口,所述空腔内壁设有激光扫描装置和图像采集装置,所述激光扫描装置包括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所述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配合使用,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包括相机和光源,所述相机和光源均位于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前侧位置;[0007]所述计算机显示器、激光发射器、激光接收器、相机、光源分别与计算机主机之间信号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激光扫描装置和图像采集装置之间设有第一挡板,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和空腔前侧端口之间设有第二挡板,第一挡板中部和第二挡板中部分别设有长条状开口和半圆形凹槽,所述开口上方设有可拆卸的盖板,所述盖板包括前后两个长板和顶部的连接板,所述两个长板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的距离,长板下端为凹形半圆状,盖板顶部的连接板宽度大于开口宽度,所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盖板和空腔内壁形成封闭结构,所述凹形半圆状的长板下端分别与第一挡板的半圆形凹槽和第二挡板的半圆形凹槽相接,形成贯穿的线缆通孔。[0009]优选地,所述空腔为六边形,所述激光发射器包括第一激光发射器和第二激光发
3
CN 208012542 U
说 明 书
2/3页
射器,所述第一激光发射器设于空腔左侧下部,所述第二激光发射器设于空腔右侧下部,所述激光接收器包括第一激光接收器和第二激光接收器,所述第一激光接收器设于空腔右侧上部,第一激光发射器和第一激光接受器相配合,所述第二激光接收器设于空腔左侧上部,第二激光发射器和第二激光接收器相配合。[0010]优选地,所述箱体前侧和后侧还分别设有第一线缆支撑架和第二线缆支撑架,所述第一线缆支撑架中心和第二线缆支撑架中心之间的连接线与空腔的水平中心线在同一竖直平面内。
[0011]优选地,所述箱体顶部还设有声光报警器,所述声光报警器与计算机主机信号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相机数量为3台,每两台相机之间的夹角为120°。[0013]优选地,所述相机为线阵相机。[0014]优选地,所述光源为LED光源。[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原有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的基础上,采用相机进一步对激光扫描发现的线缆护套表面缺陷进行图像采集,有利于检验人员在短时间内确定线缆护套表面缺陷的位置,并快速进行合格性判定,从而提高了线缆护套外观检验效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空腔内部结构示意图;[0018]图中:1-箱体,11-激光发射器,111-第一激光发射器,112-第二激光发射器,12-激光接收器,121-第一激光接收器,122-第二激光接收器,13-相机,14-光源,15-第一挡板,16-第二挡板,17-盖板,18-第一线缆支撑架,19-第二线缆支撑架,2-支撑架,3-工作台,4-计算机主机,5-计算机显示器。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002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同时也基于实际应用时线缆的走线方向,其中“前”与线缆的走线方向相一致。
[0021]参照图1和2,一种新型激光扫描测径仪,包括箱体1、支撑架2、工作台3、计算机主机4和计算机显示器5,所述箱体1底部与支撑架2底部固定连接,箱体1与支撑架2之间放置有计算机主机4,所述支撑架2顶部固定有工作台3,所述工作台3上放置有计算机显示器5。[0022]所述箱体1中部包括前后相通的空腔,所述空腔上方的箱体1设有与空腔和箱体1外部相通的开口,所述空腔内壁设有激光扫描装置和图像采集装置,所述激光扫描装置包括激光发射器11和激光接收器12,所述激光发射器11和激光接收器12配合使用,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包括若干相机13和若干光源14,所述相机13和光源14均位于激光发射器11和激光接收器12前侧位置。
[0023]所述计算机显示器5、激光发射器11、激光接收器12、相机13、光源14分别与计算机
4
CN 208012542 U
说 明 书
3/3页
主机4之间信号连接。[0024]优选地,所述激光扫描装置和图像采集装置之间设有第一挡板15,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和空腔前侧端口之间设有第二挡板16,第一挡板15中部和第二挡板16中部分别设有长条状开口和半圆形凹槽,所述开口上方设有可拆卸的盖板17,所述盖板17包括前后两个长板和顶部的连接板,所述两个长板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一挡板15和第二挡板16之间的距离,长板下端为凹形半圆状,盖板17顶部的连接板宽度大于开口宽度,所述第一挡板15、第二挡板16、盖板17和空腔内壁形成封闭结构,所述凹形半圆状的长板下端分别与第一挡板12的半圆形凹槽和第二挡板16的半圆形凹槽相接,形成贯穿的线缆通孔。采用封闭结构有利于确保拍照时的照明效果,从而采集到更清晰的图像,通过拆卸盖板17可以打开该封闭结构,从而将线缆通过开口从空腔内取出。[0025]优选地,所述空腔为六边形,所述激光发射器11包括第一激光发射器111和第二激光发射器112,所述第一激光发射器111设于空腔左侧下部,所述第二激光发射器112设于空腔右侧下部,所述激光接收器12包括第一激光接收器121和第二激光接收器122,所述第一激光接收器121设于空腔右侧上部,第一激光发射器111和第一激光接受器121相配合,所述第二激光接收器122设于空腔左侧上部,第二激光发射器112和第二激光接收器122相配合。采用两组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对线缆进行双向扫描,大大提高了检测精度。[0026]优选地,所述箱体1前侧和后侧还分别设有第一线缆支撑架18和第二线缆支撑架19,所述第一线缆支撑架18中心和第二线缆支撑架19中心之间的连接线与空腔的水平中心线在同一竖直平面内。[0027]优选地,所述箱体1顶部还设有声光报警器,所述声光报警器与计算机主机4信号连接。
[0028]优选地,所述相机13数量为3台,每两台相机13之间的夹角为120°,每台相机13可分别覆盖超过线缆三分之一的区域,从而对线缆进行360°环绕扫描。[0029]优选地,所述相机13为线阵相机。[0030]优选地,所述光源14为LED光源。[0031]当线缆通过该扫描测径仪时,激光发射器111和112分别发出激光束对测试区域的线缆进行高速扫描,并由设于对面的激光接收器121和122分别接收,激光接收器121和122将接收到的信号传递给计算机主机4,计算机主机4进行相关计算得出所测线缆的直径大小,并由计算机显示器5输出结果。若所测线缆的直径出现异常波动,计算机主机4控制相机13和光源14开始对封闭结构内的线缆进行图像采集,同时声光报警器启动通知异常,计算机主机4从相机13获取图像并进行保存,检验人员可以将相关图像调出查看,并利用图像分析软件对图像中的缺陷进行分析,结合分析结果不仅可以确定线缆护套表面缺陷的位置,而且能够快速判定该缺陷是否符合检验标准,在减少检验时间的同时提高了检验准确率,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0032]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5
CN 208012542 U
说 明 书 附 图
1/1页
图1
图2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