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大学2009年 (下) 学期2009级 《 传热学 》课程考试试卷 (B卷) 适用年级专业 2007热能与动力工程 考试方式(闭卷)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学院 机械工程 专业 热能与动力工程 班级 2007(1) 学号 姓名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阅卷 教师 得 分 „„„„„„„„„„„„„„„„„„„„„„„„„„„„„„„„„„„„„„„„„„ 得 一、填空□□□□□□□(每小题1分,共20) 分 (注意:各类题型引导语、小题得分和共得分,必须注明清楚;每题前要有题首分。本注意事项和括号内的方框及三角形可删除) 1、热水瓶镀银夹层高( )和高真空性极大地增加了热水瓶的保温性。 2、某教室常年的空调温度均为25 ℃,夏天穿毛衣却感到( ),冬天穿毛衣恰恰好。 3、热电偶感温点时间常数越大,热电偶测温的灵敏性越( )。 4、一维平板非稳态导热显式格式内部节点方程稳定条件是Foax212,边界节点方程稳定条件是Foax2( )。 5、钢锭非稳态导热时,其中心无量纲温度表达式m()(x)(y)z 。 06、固体、无内热源稳态导热,二维方向等步长内节点离散方程tm,n( )。 7 、二维稳态、无内热源的边界层动量守恒方程为:( )。 8、修正的雷诺比拟表达式为( )。 9、流体高雷诺数掠过单管时,Nu~曲线第一次回升是( )原因,第二次回升是由于产生脱体的原因。 10、竖壁液膜层流时hgr2314V0.943ll(ll(tstw)),倾角斜壁hV( ) 11、根据维恩编移定律,检测辐射体( )波长,可计算出物体表面温度。
(第 1 页 共 8 页)
说明: 本试卷将作为样卷直接制版胶印,请命题教师在试题之间留足答题空间。
12、向烧结电子瓷的工业电炉中滴入酒精,烧结时间明显缩短的原因是( )。 13、相似物理现象的同名准数( ),不同准数间存在函数关系。 14、螺旋管二次环流( )管内流体的了对流换热。 15、某换热管道换热设备,管内通蒸汽,管外为待加热空气。设法增加( ) 是强化其传热的最有效途径。 16、增加表面的狭缝、空穴与( )是工程上强化沸腾换热的基本手段。 17、热管用于低温换热,将显著( )换热设备的传热面积。 18、垂于纸面无限长的 A1、A2凸面,与纸面交线为ab、cd,垂直于纸面的A3、A4平面 与其相连形成封闭,其交线为ac、cd,对角线平面的截交线为ad、bc,则角系数。 XA1,A2=( )*19、CO2发射率的表达式CO。 ( )220、同心的两球壳间插入同心的球形遮热罩,遮热罩半径越小,遮热效果( )。 得 分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6分。) 1、传热系数 2、等截面直肋效率 3、重辐射 4、Bi准数 5、临界绝热直径 6、单色辐射力 7、太阳常数 8、兰贝特定定律
(第 2 页 共 8 页)
说明: 本试卷将作为样卷直接制版胶印,请命题教师在试题之间留足答题空间。
得 分 三、证明题□□□□□□□(7分) 一平壁具有均匀内热源Φ(单位体积单位时间发热量)其两侧同时与温度为tf的流体发生对流传热,表面传热系数为h。请写出平板的温度分布方程并证明之。如平板厚度为1m,平壁两侧温度保持20℃,内热源发热强度为100W/m3,平板的导热系数为 1.5W/m℃,求平板的最高温度。 (7分。第1问3分。) 四、计算题□□□□□□□(35分) 得 分 1、压气机设备的储气筒里的空气温度,用一支插入装油的铁套管中的玻璃水银温度计来测量,如图所示。已知温度计的读数为l00 ℃,储气筒与温度计套管连接处的温度为t0=50 ℃,套管高 H=140 mm,、壁厚δ=l mm、管材的导热系数λ=582 w/(m·K),套管外表面的表面传热系数为h=29.1w/(m2·K)。试分析:(1)温度计的读数能否准确地代表被测地点处的空气温度?(2)如果不能,分析其误差有多大?(7分。第1问4分) (第 3 页 共 8 页) 说明: 本试卷将作为样卷直接制版胶印,请命题教师在试题之间留足答题空间。
2、逆流套管式换热器,外表面绝热。内管di25mm,=1.5mm,109W/(mK);内70℃,管流油t1V155L/min0.917103m3/s,1838kg/m3,c12.07kJ/(kgK)15℃,油对管壁对流放热系数hi420W/(m2k),管外冷却水t2 V21.93103m3/s,对流放热系数h05859W/m2K;c24.2kJ/(kgK), 21000kg/m3。(1)求:油出口温度t1(管长为25 m);(2)简述换热器校核计算内容和步骤。(7分,第1问4分。) 3、某热工设备侧墙总面积150 m2, 侧墙由三层材料组成,由内到外,材料的厚度和导热系数分别为:200 mm,0.26W/m2·℃;100 mm,0.040 W/m2·℃;200mm,0.32 W/m2·℃。在增设保温层前,窑墙表面平均温度为60℃,增设硅酸铝保温纤维后,外表平均温度降为40℃。(1) 计算热工设备增设保温层后,一年减少的热损失量是多少?折算多少吨标准煤?(2) 计算保温前耐火砖内表面温度。设保温前后热工设备的外表黑度εw=0.8,环境大气温度平均值为27℃,设备的年运行率为85%。已知竖直平板对环境的热辐射传热和对流传热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q对流2.56twtf
(第 4 页 共 8 页)
t14wtf (W)) (7分。第1问4分) 说明: 本试卷将作为样卷直接制版胶印,请命题教师在试题之间留足答题空间。
4、一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如下图所示。已知:包括散射在内的太阳投射辐射为750W/m2;透明覆盖采用厚0.9mm的普通玻璃,吸热面采用铜材,其上镀有8106mg/m2光谱选择性涂层黑镍,实验测得吸热面平均温度为90℃,覆盖玻璃内表面温度ttr50℃,吸热面与覆盖玻璃的距离为4cm 。玻璃对太阳能的穿透比为0.90,吸热面对太阳能 的吸收比s0.93。吸热面自身发热率为p0.094,覆盖玻璃发射率tr0.94。 (1)计算太阳能集热器单位面积有效吸热量;(2)计算集热器效率。70℃空气 2.96102W/(mK)20.02106m2/s,Pr0.694,水平夹层底向上换热准数方程Nu0.212(GrPr)14, 10.104Gr4.6105;Nu0.061(GrPr)13,Gr4.6105。 (7分,其中第一问5分。) 5、某窑炉侧墙厚500 mm,开有直径150 mm 的观察孔,炉内温度为1627 ℃,环境温度为27℃。设“零压面”位于窑底,观察孔中线至窑底距离为1000 mm,小孔的流量系数为0.62,窑内烟气标准状态的密度为 1.30 Kg/Bm3,,烟气比热为Cp =1.43 KJ/Kg·℃,求(1)小孔一昼夜热辐射损失;(2)小孔一昼夜显热损失; (7分。第1问4分。) 2D21D2圆柱上下底间角系数:X1,,D为直径与厚度之比。2X2,12D 2Z(a)g2Z(a)g小孔出流量计算公式:VFF
(第 5 页 共 8 页)
说明: 本试卷将作为样卷直接制版胶印,请命题教师在试题之间留足答题空间。
1、通过导热方程相似转换导出Fo准数表达式。(3分) 2、减少热电偶测温误差的途径。(3分) 3、简述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工作原理。分析提高太阳能集热器效率的技术途径。(4分)
(第 6 页 共 8 页)
得 分 五、简答题四、计算题□□□□□□□(10分) 说明: 本试卷将作为样卷直接制版胶印,请命题教师在试题之间留足答题空间。
得 分 六、分析题□□□□□□□(12分) 1、某火焰熔炉传热和温度计算模型如下。(1)对其强化传热途径进行分析;(2)分析壁温影响因素,模型对选材设计和操作制度制定有何指导意义? (7分。第1问5分。) 传热计算模型:Qnet,fm壁温计算模型:Tw4Tm其中CfmfmC0Tf4Tm4CfmFmc(tftm)Fm100100f[1(1f)(1m)]444f(1f)[mf(1m)]f(1f),[TfTm]FmFwf(1f)mf(1m),Fm被加热物料面积, Fw窑墙面积,f火焰辐射率,m物料辐射率,c火焰-物料对流传热系数 熔炉结构示意图
(第 7 页 共 8 页)
说明: 本试卷将作为样卷直接制版胶印,请命题教师在试题之间留足答题空间。
为了测得锅炉炉膛对水冷壁的辐射热流密度,设计了如下一种简易装置,即在相邻的两根水冷壁管之间焊上一块薄壁金属过桥,并在其中心及两例安置三对热电偶,请建立辐射热流密度计算模型。 (5分)
(第 8 页 共 8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