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唱歌我就唱,唱起歌来心情多么舒畅,可这压抑的心情多悲伤,凭这怎能把大学考上……”听着那熟悉的旋律,面对当今的教育现状,我思索万千。首先让孩子快乐起来,心情舒畅起来的教育,应是当今教育工作者的重要思考,在教育行为中势在必行。 在课改的大潮中,作为一线教师的我被推到了浪尖,在实际工作中,应试教育的弊端更让我对教育不断的思考。经历了种种困惑,我不得不又走进了书的海洋,手捧课改书籍孜孜不倦。《中国当代课改档案》、《我给传统课堂打0分》、《高效课堂22条》成了我的必读书目。在不断的读书学习中,我深刻认识到打造道德课堂、高效课堂应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首选。在思考中我回顾了自己的课堂经历。 去年,我担任毕业班的数学课,学生们已经学了八年,在老师和家长的谆谆教导和被自愿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着一样的枯燥生活,有多少兴趣也已经消失,有多少激情也已消磨殆尽。望着那满脸苦闷的还稚气的脸庞和那死气沉沉的课堂,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油然而生。正处在阳光年龄的孩子们却没有一张阳光的笑脸。如果按老方法、老教法一成不变的走过去的路,就是对青春的浪费,对生命的浪费。
课堂上老师孜孜不倦地讲的口干舌燥,讲台下学生昏昏欲睡,一个个精神萎靡。与其让孩子们这样痛苦地去应付一节节低效的生活,到头来一无所获。那为什么不试着改变一下,首先让孩子们快乐起来,
即使学不好,那至少比以前多了一点快乐。在成长过程中让快乐永伴每一天,阳光、愉快的生活却是一个人一生中难得的愉悦。
破釜沉舟,在这种情况下,我向我的学生们宣布:“让我们快乐起来,让我们的声音和思想响彻教室的每一个角落,让快乐充满课堂。”这一提议。不管这节课能不能完成任务,但只要我们每个学生笑了,快乐了,说对说错,都说了,就是我们最大的成功最大的收获。孩子们带着疑惑的神情木然地看着我,而这种表情更坚定了我的信念。不管怎样,一定要先让孩子们快乐起来,让每双眼睛都闪烁光芒。
于是,我采用了小组教学法,先培养四个小助手。每节课让四个小助手带领自己的小组的同学讨论本节课分给他们的学习任务。而此时我则巡视教室,听取每个小组的讨论内容,并及时给他们提出建议,给予他们朋友间诚恳的帮助。而且在此时如果听到精彩的见解,就发自内心的给予他们实事求是的评价。并鼓励孩子们多思考,多动手,和孩子们坦诚相对。小组讨论后要爬黑板,在黑板上展示自己的讨论成果,而此时我则巡视他们的展示过程,并及时给予细节上的指导。在这个过程中对他们精彩的展示给予真诚的表扬和鼓励。哪怕他们有一丁点的成绩,我都不失时机的肯定和鼓励。学生从我这里得到了对他们行为的真诚评价,他们的努力和精彩得到老师真诚的不带一点虚伪的评价。这样,由原来的四个同学慢慢的扩大到八个,十六个,三十二个,后来全班学生都活动起来了,热烈的气氛就像大超市。到后来,只要一上课先分过任务后,学生都全神贯注,七嘴八舌的忘我的投入到对问题的讨论和认识之中,生怕自己少说一句,生怕别人抢了
自己的。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孩子们通过不断的交流,口头表达能力上去了,一个个俨然小老师一样。思想与思想的碰撞生成了绚丽的火花,使得孩子们的成绩也大幅度提高了。原来沉寂的教室现在活跃了,原来苦闷的小脸现在绽放了灿烂的笑容。课堂上孩子们兴奋的交流着,这时我巡视时常听到“你别说,让我说”,“我再给你说一种方法,比你这法儿还先进”,“这个问题,不会?来,我给你说”……。有一个小组问题解决不了了,我刚走到跟前,就要开口,那边另一个同学就把我一把推开:“老师,你别说,我知道,让我给他们说……”一个问题出示了,有同学展示了,那边就有同学说:“我认为这个问题还可以怎么改动怎么解决”等等
课堂活了,再也不用提醒他们坐直了,学生也不需要我这老师了。而此时听到孩子们激烈的讨论声,有时近乎争吵,涨红了一张张脸庞。但那种成功的喜悦,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让他们通过思想的碰撞,绽放了青春的火花。课堂真正成为了他们的阵地,知识的超市,诠释青春生命的殿堂。有时下课了孩子们依然沉浸在解决问题的快乐之中。快乐的声音响彻了教室的每个角落。
苦瓜脸不见了,上课再也没人睡觉了,盼望上数学课成了每个孩子的口头禅。此时我这老师“没用”了,成了“摆设”了,而此时我欣慰的笑了,我终于让孩子们笑起来了,让孩子们快乐起来了。我实现了我的价值,我实现了我的愿望,原来学习真的可以快乐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