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数控铣床加工中心实操课程标准

数控铣床加工中心实操课程标准

来源:爱go旅游网
 《数控铣床操作与编程》课程标准 1.课程说明

课程名称:数控铣床操作与编程 课程管理部门:模具组 参考学时:8/240 课程代码:

适用专业:数控技术专业及专业群

学生应具备的基础:掌握《机械制图》、《公差》《金属材料热处理》及《UG》建模方面的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钳工技能及零件普通铣削加工能力,同时还应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2.课程性质与作用

本课程属于模具数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的终端专业课程之一,是对机械制图与测绘、简单零件手工制作、零件的普通铣磨加工等前修课程的综合应用,通过本课程学习,促使学生掌握数控铣/加工中心相关工艺及编程知识,并具有一定的实践技能,为后续计算机辅助制造等课程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促使学生形成零件生产所需的职业素养。

本课程以培养熟练掌握数控铣/加工中心机床操作,掌握数控铣削程序编制基本知识、掌握数控铣削工艺设计,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是针对企业数控加工岗位需求而设置一门数控技术专业核心课程。

3.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通过企业实践专家的工作分析会,开发了AMF课程设计思想(见下图),以“学徒工(Apprentice)→技术工(Mechanic)→班组长(Foreman)”

职业成长过程为主线,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来重构教学内容,针对汽配企业真实工作任务要求来设计学习项目,如图4-2所示。

4.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对中等复杂零件图进行数控铣削加工工艺设计,能熟练编写数控铣削加工程序,并能熟练的操作数控铣/加工中心机床对零件进行合理、有效的加工,对数控铣削加工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社会能力。

专业能力目标

(1)学生能规范的进行数控铣床保养和日常维护。

(2)学生能根据零件图加工要求,编写合理的加工工艺及程序,并能进行程序调试。

(3)学生能根据加工材料特性、图形结构正确选择刀具。 (4)学生能熟练地操作机床,并能加工合格零件。 (5)学生能正确对典型刀具进行刃磨。

(6)学生能正确理解零件加工质量、效率的相互关系,并具有良好的质量效率意识。

方法能力目标

(1)学生能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2)能够制订合理的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3)能够正确评估加工方案和加工程序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4)能对零件加工结果进行检查和评估。 社会能力目标

(1)能执行与职业活动相关的保证工作安全和防止意外的规章制度。 (2)养成对工作主动性和积极参与性。

(3)能够通过认真细致地观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4)能与他人进行交流和沟通,有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 5.教学内容和要求 表4-8 教学内容和要求 学习 项目 参子项学习目标 目 学习内容 学时 1.学生能正确操作数控1.平面铣削所用刀具类型铣床,掌握对相关加工程及其选用,合理确定加工工序指令的应用 艺参数 48 铣削 结构特点,合理地制订平序指令,如M00~M09/M30,面铣削加工工艺方案 F(G94/G95)、S、T、、G90/G91、考1. 零件单项平面2.学生能根据零件平面2.掌握平面铣削相关的程3.学生能根据已有的加G0/G1工方案编写平面铣削NCG~G59、G17~G19、结构加工训练 程序,并完成相应的调试G20/G21/G70/G71 工作 3.数控铣床的基本操作技4.学生能正确实施平面能 铣削加工,并能根据加工4.数控铣床的安全生产及要求精确控制尺寸 日常维护相关知识 5.正确使用工量具等技能 1.学生能正确制订零件1.轮廓铣削的加工工艺方外形铣削的加工工艺 法及刀、量具的选择 2.学生基本掌握与零件2.掌握外形轮廓铣削相关外形铣削相关的程序指的程序指令,如G02/G03,令,并能根据加工工艺方G41/G42,倒圆/倒角,子零件案正确编写零件加工程程序,CFTCP/CFC,外形序 轮廓3.学生基本掌握零件外G451/G450,G/G60 铣削 形轮廓尺寸控制方法,并3.数控铣床的基本操作技能正确进行零件外廓尺能 寸控制 (G900/G901),48 4.数控铣床的安全生产及日常维护相关知识 5.正确使用工量具等技能 1.学生能正确制订槽、型1.槽、型腔铣削的加工工艺槽、腔结构零件的加工工艺 方法及刀、量具的选择 内腔2.学生在熟练应用前述2.掌握槽铣削相关的程序24 铣削 程序指令的基础上,熟悉指令,如G02/G03螺旋下与槽加工有关的指令,并刀,偏移/旋转;能根据加工工艺方案正G43/G44/G49 确编写型腔零件加工程3.掌握加工中心换刀操作序 技能,正确使用刀具长度补3.学生基本掌握零件槽偿指令 的尺寸控制方法,并能正4.内测千分尺等量具的使确进行零件槽尺寸控制 4.学生能正确使用内测千分尺等量具 5.学生进一步理解“六步法”工作方法,操作技能及工艺能力显着增强。 1.学生基本掌握孔加工1.孔加工工艺方法及刀、量刀具及工艺方法;能正确具的选择 制订孔的加工工艺 2.掌握孔加工相关的程序用 2.学生能进行钻头等常指令,G81/G82/CYCLE81握用孔加工刀具的刃磨 内径量表等孔结构量具的孔结3.学生基本掌握与孔加使用 构加工相关的程序指令,能根工 据孔加工工艺编制孔的加工程序,并完成程序调试 4.学生能正确进行孔加工操作,并能对孔的尺寸进行控制。 30 1.通过生产实践,学生将1.组织学生参与零件生产进一步提高数控铣、加工活动,进一步提高数控铣、中心操作技能 加工中心操作技能 2.认识和使用一批生产2.介绍一批生产用刀具、夹2.零件生产 用刀具、夹具及量具 具及量具 60 3.掌握提高生产效率的3.通过零件生产,引导学生思路及方法,并通过解决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积生产实际问题,积累一定累一定的加工经验 的加工经验 1.学生通过零件试制学通过学生分组,各小组制订习项目,让学生接触更多一份来自生产一线复杂零更复杂的零件,按企业要件的加工工艺,并能进行首完善其加工工艺方3.零件试制 求制订加工工艺,进一步件加工, 30 增强其工艺能力 2.通过分组实施零件试制工作任务,提高学生的工作组织、团队协作能力 案。 6.实施建议 教学建议

(1)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加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尽可能创设工作和学习项目,学生的学习以行动为过程,以完成职业岗位的学习任务为目标,在自我建构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掌握技能。 (2)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将理论授课融入实践教学当中,教学过程中将采用多媒体课堂讲授法、现场演示教学、小组讨论、微格教学等方法。

(3)充分利用虚拟技术等先进教育技术开展教学,确保基础训练高效安全进行。

(4)建议结合生产实践开展教学,采用“六步法”教学流程实施本课程教学,如图4-3所示。

教学评价

(1)教学评价的原则及方法

本课程的教学评价应遵循鉴定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采用“334”考核方式。即:

职业素养考核(30%):以教师在平时课堂对学生的课堂纪律、行为态度等方面观察为依据得出成绩。

平时技能考核(30%):以每一个学习项目实施作载体,依该小组上交的教学文件中对该项目的自评、组间互评、教师检查三者平均值得出成绩。

期末技能测试(40%):以学生理论面试分和期末实操完成的零件情况(零件加工过程及测量结果)得出成绩。

(2)教学评价的内容及标准 表4-9 评价内容及标准 考核分类 考核项目 考勤与着装 着装 课堂纪律 职业行为(生产符合5S(清洁、清理、整顿、管理、现场管标准、素养)管理规定 理) 职业素养考核 行为态度 在实训过程中能积极主动,互助合作,实事求是,并进行安全操5 作 能清楚流利陈述工艺方法、加工语言表达 过程 能分析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能力 方案 小计 零件加工工艺实施性强,完成时加工工艺 平时技能考核 加工程序 加工质量 间少 编写程序正确,加工效率高 加工尺寸合格,表面质量高 7 7 8 30 5 5 5 遵守课堂纪律,服从安排 5 考核指标 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规范5 权重 加工步骤衔接紧凑,操作动作规加工流程 范娴熟 小计 零件加工时间 零件加工工艺 零件加工精度 加工流程 期末技能测试 零件表面质量 安全操作 件 理论考试 小计 总计 8 30 完成时间少 零件加工工艺实施性强 2 5 各项尺寸、形位检测指标合格 10 加工步骤衔接紧凑,操作动作规5 范娴熟 表面质量高 操机过程中不发生安全生产事3 10 40 100 5 7.教学条件 设备设施条件

(1)仿真课——能满足学生每人一台计算机,计算机内配装数控仿真系统软件;机房内配有白板。

(2)理论课——能在车间中配备多媒体教室(投影机、电脑、扩音设备等)。

(3)实践课——实训按“教室+车间”模式布置,具有“车间里面有教室,教室旁边有实训设备”的环境特点,完全满足本课程“教学做一体

化”教学要求。学生3-4人为一组需配备XK714数控铣床1台及配套计算机。

任课教师条件

(1)专任教师:应具有高校教师资格,本科以上学历且有数控铣工高级工职业资格技能。

(2)兼职教师:必须具有所承担教学任务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应具专科以上学历和数控铣工高级工职业资格技能,有企业数控铣削加工相关工作经历5年以上。

教材要求

为了确保一体化教学的实施,因地制宜地开展教学工作,教材要充分考虑我院毕业生就业企业的设备和加工零部件特征情况;同时还要结合我院外协产品和教学机床设备的实际情况,选用适合本课程所确立学习内容、项目、工作过程导向的一体化教材。这样的教材更切合实际、实用性强,教材更符合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

建议使用:零件数控铣削加工 陈华、陈炳森等编着,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8.其他说明

本课程标准的制订主要是由零件数控铣削加工课程教学团队与柳州福臻车体实业有限公司、五菱动力有限公司合作开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