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结合实际应用好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 周岭邦 (青海生元建筑安装有限公司 青海 西宁810000)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811(2013)02—0113—01 摘要:本文在阐述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发展状况的基础上,通过从桩基础、工程测量、混凝土构件应用等几个常见的工程技术方面 入手.分析了传统施工技术.进而提出几点建筑工程新技术的应用.为建筑工程项目的效率、质量的提高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新技术应用 在建筑工程领域如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提高工程的 高层建筑施工的首要因素 科技含量.全面推进施工企业技术进步.促进建筑技术整体水平 提高的唯一的途径就是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将科学的管理和大 量技术上先进、质量可靠的科技成果广泛地应用到工程中去.应 度高等优点.已大量应用于各类工程的施工测量中 坐标法放样 用到建筑业的各个领域 一2.2全站仪坐标法放样技术 全站仪具有测量精度高.仪器的集成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程 、施工新技术的发展状况 是充分利用全站仪的这些优点.直接利用施工控制点和放样点的 坐标进行放样工作.避免了大量的放样数据的准备工作.提高了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的水平也相应得 施工测量的工效.同时也减少了施工放样中可能出现的差错 该 到了相当成熟的提高.特别是近年来.施工工程中不断出现的新 技术对一些形体复杂的建筑物放样工作有明显的优势 技术和新工艺给传统的施工技术带来了较大的冲击.这一系列新 技术的出现.不但解决了过去传统施工技术无法实现的技术瓶颈. 2-3测距仪高程传递技术 高程传递一般采用水准测量和悬挂钢尺的方法解决.这些方 推广和引导了新的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的出现.而且新的施工技 法劳动强度大.所需时间长.且测量成果的精度和可靠性有时得 术使得施工效率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一方面它降低了工程的成本、 不到保证。现代测距仪具有测量精度高,观测快捷、方便等优点, 减少了工程的作业时间.另一方面更是增强了工程施工的安全可 只需将目前常用的测距仪或全站仪稍作改进.就可完成高程传递 靠度.为整个施工项目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舞台 二、新技术在具体工程中的应用 1.桩基础技术 的测量工作 该技术对超高层建筑物的高程传递特别有效 2-4高层建筑垂直度控制技术 高层建筑的垂直度是衡量建筑物施工质量的一项重要控制 指标.通常采用经纬仪交会或悬挂锤球的方法解决.这些方法不 但测量精度低.而且受外界条件的影响也十分明显.利用激光准 直技术可较好地解决该问题 该技术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小.测量 作业快速方便.测量成果的精度高.且可进行检核.提高了成果的 可靠性。另外,该技术采用多次定位方法.可有效地防止误差的 累积.保证最终成果达到规范要求 3.新预制混凝土构件应用技术 3.1发展新型装配式楼盖结构 采用革新的预应力空心板.按预制装配式楼盖设计.以保持 施工安装快速的优点.同时在楼板找平层中加配钢筋网片.使之 1_1刚性桩柔性桩复合桩基技术 这是一种用刚性桩(如素砼桩)、柔性桩(如搅拌桩)与桩间 土共同承担基础荷载的复合桩基技术 利用刚性桩本身强度较 高,桩长较长.把上部结构荷载向深层传递,调动较深范围内土 层的承载力 而利用柔性桩提高较浅层土的承载力.柔性桩的桩 长较短 这样就把深层和浅层土的承载能力都发挥出来 1.2钻孔压浆桩技术 钻孔压浆桩是用长臂螺旋钻机钻孑L.待到达预定的深度后. 通过设在钻头的喷咀向孑L内高压喷注水泥浆.同时向上提钻.至 浆液达到没有塌孔危险时停止.起钻后在孔内放置钢筋笼.投放 粒料至孑L ISI.然后利用补浆管(桩长超过13m时放一长一短二根 补浆管),再向孔内二次补浆,直至浆液达到孔13为止。其特点是 无噪音、无震动、无泥浆护壁排污。 具有相当于叠合楼板的整体性.捉高结构的抗震性能:用高强预 应力钢丝作预应力主筋.提高构件的延性:提高构件的质量标准 (高于现行的围标),以促使构件生产工艺和模具水平的提高.使 构件生产集中于有一定规模和技术水平的预制构件厂.以保证 1-3预制小方桩复合桩基技术 小方桩复合桩基技术是南小方桩与承台下的地基土共同承 构件的高质量:通过改进后的板侧面设计与灌缝材料.增强板缝 担外荷载的桩基技术 一般小方桩桩身截面边长小于或等于 间的抗剪能力:通过上述几项措施并可解决当前网扰民用建筑 250ram.长细比可到80左右 桩间距一般不小于5 6倍桩截面 开发商的频频引发争议的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问题 3.2发展预制轻混凝土内、外墙板和复合外墙板 与框架结构的结合.可逐步取代现有的砖混结构.从而实现 民用建筑基本不用粘土砖的节地要求 预制外墙板、新型装配式 楼盖与框架结构及已有的各种轻质内墙相结合.可形成框架现浇 边长,以充分发挥桩侧面的摩擦阻力。用于穿越较弱的土层,进 入压缩性相对较低.但尚不十分坚硬的持力层.适用于多层和小 高层建筑 其沉桩方法可用静压法也可用锤击法.施工设备灵 活、因地制宜.但用锤击法时不能用重锤。这种桩尤其适宜在中 小城市中应用 1.4多节挤扩灌注桩技术 多节挤扩灌注桩是在灌注桩成孑L的基础上.利用挤扩设备. 在成孔的多个部位自下而上逐个挤扩成盘、岔(肢),在按设计要 求完成多次挤扩后.取出挤扩设备.立即进行灌注桩的各项工艺 或预制梁、柱装配整体.其余均为预制装配的新型建筑体系 3_3发展叠合楼盖结构 以中、高强预应力钢丝作预应力主筋的预应力平板、带肋平 板、空心板作预制板,与现浇混凝土叠合层组成叠合楼盖 减少 了现场的支模施工工序和钢筋工程的工作量.具有很好的整体 成桩。由于桩体上增加了多个盘或肢,其承载能力得到提高。 2.建筑工程测量新技术 2.1GPS施工测控技术 施工控制网是施工放样的依据,其精度要求高,测设困难. 性.尤其适用于大开间民用建筑 桩基础是应用非常广泛的基础型式.应用新的桩基技术.使 散装水泥应用、高强混凝土技术等得到相应的发展:进一步推广 GPS、全站仪等先进测绘仪器和测量技术.提高施工测量的技术 新的预制构件技术的采用.在多层民用建筑中逐步提高新型装配 式楼盖结构和叠合楼盖结构的比重.加快多层建筑的工业化进 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将会出现更多的新技术、新设备 和新材料 GPS精密定位技术能较好地解决该问题.且省时、省力.工作效率 水平,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可靠,从而保证整体工程的质量;对于 高.成果的可靠性有保障 随着超高层建筑和高耸结构物的不断 出现.高层建筑施工常规测控方法已经很难满足规范的要求.如 何在温差、日照、风载等外界环境因素影响下迅速、准确地完成 平面轴线控制、高程传递、建筑构件的安装定位,已成为影响超 —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