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原理,掌握风的形成过程,并能运用等压线分布图判断某地风向。
一、水平气压梯度力
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叫做①____________,只要它存在于水平面上,就会产生促使大气由②____________流向③____________的力,这个力称为④____________。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
1.大气的水平运动叫做⑤____,其形成的直接原因是⑥__________________。
2.促使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离的力,叫做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风向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低气压,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下,风向⑧______________,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共同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之间⑨____________。
基础达标练
知识点一 水平气压梯度力 1.下列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高压区指向低压区 B.由低压区指向高压区 C.运动方向与等压线平行 D.运动方向与等压线斜交
2.影响海上风力大小的因素是( )
①地转偏向力 ②摩擦力 ③水平气压梯度力 ④惯性离心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知识点二 大气的水平运动
3.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和高空等压线与风向关系的是( )
下图为“北半球某气压场受力平衡时的风向图”,图中气压单位为百帕,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和风向的代表字母依次是( ) A.a b c d B.a b d c C.b a d c D.c b a d
5.图中决定风力大小的力主要是( )
A.a、d B.c、d C.a、c D.b、d 方法技巧练
一、风力大小的判读
1.下图是“某月份海平面平均气压沿两条纬线的变化图”。该月份,①、②两地的平均风力相比较( )
A.①地的较大 B.②地的较大 C.两地相当 D.上半月①地的较大
方法技巧 风力大小的判读,可从以下方面分析:①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②比例尺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比例尺越小,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小,风力越小。③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差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差越小,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小,风力越小。
二、判断风向的方法
2.读“北半球等压线分布图”,判断A、B、C、D四处风向箭头的画法正确的是( )
方法技巧 判断风向的方法
(1)过该点作所给等压线的切线(如图1)。
(2)过该点作切线的垂线,根据气压的高低,按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的原理标注出箭头(如图2)。
(3)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偏30~50度(假定图示地区位于北半球)(如图3)。
下图为“美国某城市某年8月某日22时等温线图”。读图回答1~2题。
1.O、P两点的温差最大可超过( )
A.4℃ B.3℃ C.2℃ D.1℃
2.若只考虑温度因素,则近地面N点的风向为(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月一条海平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读图完成第3题。
3.N地风向为(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下图示意某一等高面。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PN,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回答4~6题。
4.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则O点风向为( ) A.⑥或⑦ B.②或⑥ C.④或⑧ D.③或④
5.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M 下图是“亚洲东部某区域两个时刻的等压线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7~8题。 7.图甲中A处等压线的数值可能为( ) A.1 004或1 006 B.1 006或1 008 C.1 008或1 010 D.1 004或1 008 8.在这段时间内,关于风速变化的叙述,符合图中实际情况的是( ) A.台湾岛风速变大 B.珠江口风速明显变大 C.长三角地区风速变小 D.环渤海地区风速明显变小 1 2 3 4 5 6 7 题号 答案 二、综合题 9.读“某地实际大气中的风向图”,回答问题。 8 (1)①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____,其方向是____________。 (2)若无④,只受①、③影响,则②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________。此时,①与③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际大气中,②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____。此图表示的地区在________(南或北)半球,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图中M、N两地相比,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地,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两个气压中心中高压中心为________,低压中心为________。 (2)试比较甲乙两地昼夜温差的大小。 (3)画出A地的风向并比较A、B两地风力大小。 (4)一般情况下,C、D两地的天气状况有何差异? (5)如果甲、乙之间存在一热力环流,试在下图下方横线上标出甲、乙对应位置,在高空画出其等压面并把热力环流运动用箭头标注完整。 答案 知识清单 ①气压梯度 ②高气压区 ③低气压区 ④水平气压梯度力 ⑤风 ⑥水平气压梯度力 ⑦地转偏向力 ⑧与等压线平行 ⑨成一夹角 基础达标练 1.A [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区指向低压区。] 2.B [风力大小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的方向,不影响风速。] 3.A [在同一水平面上,水平气压梯度力总是由高压指向低压;在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垂直于物体的运动方向向右偏;高空的大气稀薄,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风向与等压线平行。结合这三条可知,图A的画法是正确的。] 4.B 5.A [根据图中a、b、c、d的位置可判断:水平气压梯度力与等压线垂直,并由高压指向低压;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摩擦力与风向相反。决定风力大小的力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地转偏向力只影响风向。] 方法技巧练 1.B [解答此题时要注意:②地的气压差比①地大,②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比①地大,因此风力也较①地大。] 2.A [根据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且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可知A处风向正确。] 综合提升 1.A [首先要注意题干条件中的要求是两地区的温差最大可超过多少,根据公式(x-1)d≤T<(x+1)d,其中x为两地区之间的等温线的条数,d为等温距,求出来该地区的温差为3°≤T<5°,因此答案应该选A。] 2.B [在近地面温度越高,气压值就会越低,因此该区域中心地区气压值低;美国位于北半球,受到向右的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故N地为东南风。] 3.A [从图中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N处气压梯度由北向南,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在北半球右偏为东北风。] 4.A [北半球,风向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力和摩擦力(近地面),高空只受前两个力,方向分别为斜穿等压线,平行于等压线。] 5.C [高空有南北半球的不同。注意条件改变,难度不大。] 6.D [考查三个力之间相互关系,基础题,注意表述。] 7.B [根据等值线的性质,闭合等值线的数值等于相邻两条等值线的高值或者低值。] 8.D [对比两幅图,可以看出环渤海地区的等压线在这段时间内变稀疏,因此风速明显变小;其他选项可通过对比等压线的疏密变化来判断。] 9.(1)垂直 指向低压 (2)平行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斜交 北 风向向右偏转 (4)N 等压线较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10.(1)乙 甲 (2)乙地昼夜温差大于甲地。 (3)风向略(大致为东北风)。A地风力大于B地。 (4)C地为晴朗天气,D地为阴雨天气。 (5)如下图 解析 结合经纬网判断出该区域位于南半球;根据气压分布知气压场和风力大小并确定出天气状况;由近地面等压面分布特点可判断出其与甲、乙两点的对应关系并画出高空等压面和热力环流运动状况。 教材P32 活动 (1)甲、乙两地,甲处等压线密集,乙处等压线稀疏;等压线密集,气压差异大,气压梯度力大,因此,甲处的气压梯度力大。 (2)在等压线图上画风向的方法:先画出某点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由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附近的等压线),再依据地转偏向力画出风向,近地面有摩擦力,画出的风向应与等压线斜交。一般水平气压梯度力用虚线箭头画,实际风向用实线箭头画。因此甲地吹西北风,乙地吹东南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