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识字二(完美版)教学设计2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识字二(完美版)教学设计2

来源:爱go旅游网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识字(二) 语文园地五|人教(部

编版)

语文园地五

【教学目标】

1.认字,写字,积累词句。

2.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3.学习笔顺规则:从左到右,先撇后捺。 4.积累古诗《悯农》。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教学难点

学习笔顺规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识字加油站

点拨:这都是一些表示时间的词语。一天中的时间段有:上午、下午、晚上。按天来划分时间段的有:昨天、今天、明天。按月来划分时间段的有:上个月、这个月、下个月。按年来划分时间段的有:去年、今年、明年。这是一种归类识字的方法。归类识字中的生字绝大多数是“半生字”,识字的重点难点是建立音、形、义的联系。注意发挥潜能,温故知新。

1.发现识字方法,激趣识字。

学生反复自读每组词语,说一说从这几组字中你发现了什么? 指名说一说,然后小组互相辨别一下每组的两个字有什么不同,然后小

组采用不同行式进行熟读这些字词。

2.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3.识字游戏,出示词语,找伙伴。 4.发现汉字特点,找出反义词。

有四个汉字家庭请我们去做客,大家请看是哪四家,看完后你能根据每组汉字的特点给这四家分别起个名字吗?

出示字,学生认读讨论,按偏旁规类。

屋字太大,娃娃太少,你们能给他们家再添几个娃娃吗?看哪一组添得多。学生互教互学书写,汇报。

二、我的发现

点拨:草字头(艹)的字大多是植物上的某一部分(花),或是和植物相关的(苹),或者就是植物的名字(草、莲)。带木字旁的字都是和树或木材有关的,有的字表示的是树的名字(桃),有的字表示和树木有关(树、林),有的字表示木材做的东西(桥)。 1.发现汉字的相同点

2.学生认读生字,激发学生找到这些生字的相同偏旁。 3.指生说一说发现,草字头和木子头都和什么有关? 4.很多木字旁的字和树木有关,草字头的字和植物有关。 5.想一想,还有哪些字是草字头和木字旁的。

第二课时

一、字词句运用

点拨:这四组词语中,每组都有两个字的读音相近,前两组是区分鼻音和边音,“你”(nǐ)、“男”(nán)是鼻音,“里”(lǐ)和“蓝”(lán)是边音。后两组是区分平舌音和翘舌音,“山”(shān)和“纸”(zhǐ)是翘舌音,“三”(sān)和“字”(zì)是平舌音。

1.读词语,自已先读几遍,读给小伙伴听,互相正音,指名当小老师带读。教师检查朗读是否正确。

2.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1)韵母相同,声调相同。

(2)声母不同。 (3)区分比较。

(4)练习用词语说简单的句子。 二、书写提示

点拨:在前面我们学习了的笔顺规则有:从上到下和先横后竖。下面我们再来学习新的笔顺规则:从左到右,如“儿、林”;先撇后捺,如“本、天”。汉字只有遵守笔顺规则,按笔画顺序来写,才好看。

1.学习两种笔顺规则

出示生字:儿、林;请同学们观察这两个字的相同点,写字时要先写左边,再写右边。重点笔画要强调。

出示生字:本、天;请同学们观察这两个字的相同点,写字时要先写撇再写捺。巩固笔顺规则:从左到右,先撇后捺。

2.老师范写

3.学生描黑描红(注意指导写字和执笔的姿势) 4.评价(学习优长) 三、日积月累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出示图片,让学生感受耕种的辛苦,体会劳动人民的不易。 2.介绍作者,整体感知古诗的意境。

明确:李绅(772—846),字公垂,祖籍安徽亳州。李绅幼年丧父,由母教以经义。青年时读书于惠山。他目睹农民终日劳作而不得温饱,带着同情和愤慨的心情,写出了千古传诵的《悯农》诗两首,这首是其二。

3.结合书中图片,理解古诗的含义,可以锻炼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 诗意:烈日当空时在田间锄草,汗珠一滴滴掉在庄稼下面的土地上。有谁知道那盘中的饭食,每一粒都蕴含着农民的千辛万苦。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在田里劳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现了农民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诗文最后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蕴意深远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真挚的同情之心,以粒粒饭映照滴滴汗,“谁

知”一问,激情喷涌。全诗风格简朴厚重,语言通俗质朴,音韵和谐明快,因而千百年来传诵不衰。

(二)指导朗读,体会古诗

在读准确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停顿,采用范读,学生模仿的方式,请同学们练习朗读,鼓励结合古诗含义,争取背诵下来。

朗读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读准字音,注意停顿节奏。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四、和大人一起读

1.图片激趣,培养学生兴趣

出示图片,让孩子们结合图片,说说自己看到的,锻炼学生看图说话的能力。引导学生观察细节,关注表情等。并鼓励学生多使用好词好句。

2.回到文中,老师范读,请同学们认真听清每个字的字音,鼓励孩子复述故事。

主要内容:这是一个民间故事,结尾用了一串省略号,给人留下了悬念,引人去猜想。老公公种了一个萝卜,萝卜长大了,自己怎么都拔不动,老婆婆来帮着一起拔萝卜,还是拔不动。最后,小姑娘、小狗、小猫一起拔……人多力量大,你说最后会怎么样呢?萝卜当然会被拔出来的啊!

阅读感悟:拔萝卜的故事,让我们懂得了人多力量大,只要能团结起来,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指导方案二 教学目标

1.积累12个表示时间的词语,并认识相关的5个生字。 2.能按结构归类,通过归类巩固认字;能发现每组字的偏旁,并尝试写出几组这样的字,拓展识字。

3.复习汉语拼音,区分平舌音、翘舌音、鼻音和边音,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读准字音。

4.了解笔顺规则,正确书写汉字。

5.能正确朗读并背诵古诗《悯农(其二)》,激发学生阅读积累古诗的兴趣。

6.在师生共读故事《拔萝卜》中,丰富语言,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能正确朗读并背诵古诗《悯农(其二)》,激发学生阅读积累古诗的兴趣。 教学难点

在师生共读故事《拔萝卜》中,丰富语言,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课前准备

1.课件、字母和相关的生字卡片,小羊、青草、老爷爷和老婆婆头饰等。(教师) 2.生字卡片。(学生)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复习古诗

1.过渡: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羊羊小队一起连闯四关,你们高兴吗?我们在古诗海洋中采撷的那朵最美的浪花,你们背给爸爸妈妈听了吗?

2.指几名学生背诵,全班齐背。

3.小结:小朋友们背诵得可真好!这节课,老师带你们一起走进故事王国,一起分享一个有趣的故事,好吗?

设计意图:孔子云:温故而知新。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而言,将背诵过的古诗经常复习,会加深学生永久记忆。 二、初读故事,整体感知

1.学生借助拼音尝试自己读故事,要求读准字音。读不准的做上标记。

2.教师范读,要求学生听准读音。 3.同桌一起读故事,注意读音。 4.教师指导朗读。 5.朗读比赛。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特别是一年级学生,教师要给予学生信心与鼓励,让他们敢于独立阅读,进而喜欢独立阅读。这样才能将阅读兴趣从课堂引向课外。

三、复述故事,拓展思维

指导学生按下面的提问进行复述。 课件出示:

1.老公公叫谁来帮忙了?(老婆婆) 2.老婆婆叫谁来帮忙了?(小姑娘) 3.小姑娘会怎么说呢?(来了来了) 4.接着谁来了?(小狗)

5.小狗会怎么说呢?(汪汪汪,来了来了) 6.小狗喊谁?(小猫)

7.小猫会怎么说呢?(喵喵喵,来了来了) 8.猜猜看,后来怎么样了?(萝卜拔出来了)

小朋友真棒,有谁能告诉老师,萝卜是谁拔出来的呢?对了,大家一起把萝卜拔出来了,大家的力量真大!

设计意图:利用提问的方式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梳理故事脉络,同时在复述过程中更有助于学生对内容的理解。 四、指导表演,感受道理

1.指导学生在小组内尝试表演,提醒学生注意: (1)拔萝卜的动作和表情。 (2)喊人的动作和对话。

(3)老婆婆、小姑娘、小狗、小猫、小老鼠的走路动作。 2.个别小组上台表演。

设计意图:通过表演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现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五、布置作业,分享收获

回家把这个故事读给你最喜欢的人听。

设计意图:孩子都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东西与别人分享,知识也不例外。孩子会在分享中加深感悟,激发兴趣。 教学反思

这节课给了我一个重要启示,那就是在今后进行语文园地教学时,要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语文,这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刚入学的小学生,好动爱玩,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在他们的观察和想象中,客观世界是拟人化的世界,大至一片森林,小至一个小动物,在他们眼里,都是有情感有智慧的精灵。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组织教学,也就抓住了教学成功的关键。创设情境的做法尤为适用。本次语文园地的教学就利用孩子最喜欢的《喜羊羊与灰太狼》创设了“羊羊小队PK赛”的情境,让学生进行闯关游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激起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轻松完成了巩固音节、区分结构等教学任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所以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大胆、充分地挖掘生活中的语文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进行创造性的语文教学活动,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会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

单元主题:识字 单元复习 课 时:第一课时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基于识字与写字

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拼音认读汉字。

(2)基于阅读

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阅读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3)基于口语交际

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能认真听别人讲话。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2.学情分析 (1)基于识字与写字

一年级上学期,学生已学完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识字加油站”这个板块呈现的4组表示时间的词语,有5个生字加注拼音,都是学生口语中经常用到的词语,词义的理解没有什么难度。

学生会写基本的笔画和独体字,认识几个常用的偏旁,会按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写字,书写姿势需要强化训练,书写不能完全做到规范、端正、整洁,有涂改现象。

(2)基于阅读

一年级孩子刚学完拼音,喜欢借助拼音阅读,会用普通话正确朗读课文。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乐于于人交流。学生会小声读,需要逐步学习默读。

(3)基于口语交际

一年级学生听和说的能力有待提高,语言表述清晰完整仍有一定的难度。他们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

3.教材分析

语文园地五安排了6个板块的内容。“识字加油站”、“我的发现”、“字词句运用”、“日积月累”、“书写提示”和“和大人一起读”。根据板块内容对相关栏目进行整合,把“识字加油站”、“我的发现”、“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放在一个课时进行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识记5个生字,了解时间的先后顺序,理解词语间的意义关系;通过偏旁归类,让学生了解汉字偏旁表义的构字特点;难点是引导学生学习“从左到右”“先撇后捺”的笔顺规则,按笔顺规则书写汉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经验,识记“午、晚、昨、今、年”5个生字;发现各组词语的排列规律,理解词语间的意义关系。

2.初步感知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通过偏旁归类复习巩固生字; 3.读准4组易混淆的音节,通过说话练习进行字词句的运用。

4.了解汉字“从左到右”和“先撇后捺”的笔顺规则,按规则书写汉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重点难点

1、认识5个生字. 2、辨析易混淆的音节

3、发现笔顺规则”从左到右”和”先撇后捺”,并按照规则书写汉字

评价任务

1.采用多种形式认读四组词语,通过观察,发现4组词语是按照“时——日——月——年”的顺序排列的,会用有关词语说话。

2.通过摘苹果等游戏发现各组字的特点,初步感知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复习巩固生字。 3.采用拼读,赛读等的形式读准字音;并给生字组词,尝试用两个词说一句话。

4.通过观察和交流,学习汉字“从左到右”和“先撇后捺”笔顺规则,知道关键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占位,通过师范写、生练写、互评等形式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儿、林、本、天、禾、明、”6个生字。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环节一 激趣导入 教学活动 情境导入,板书课题。 评价要点 学生敢于表达 (2′) 活动一:识字加油站 (8′) 1.认读4组词语,在读中正音。 2.小声读一读,竖着观察,词语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横着看,词语排列有什么规律? 3、打乱认读,并给5个字组词。 (完成目标一) 活动二:我的发现(10′) 1.你发现了什么?还能说说哪些字带有“草字头”“木字旁”吗? 环节二 识字、写字2.分一分:“江、海、河、鸡、鸭、鹅、妈、奶、妹”按偏旁分类。 3.师小结 (完成目标二) 活动三:“字词句运用”(6′) 采用拼读,赛读等的形式读准字音;并1、拼一拼,读一读,读准字音。 给生字组词,尝试用两个词说一句话。 2、尝试用两个词语连起来说一句通顺的话。 (评价任务三) 3、扩展练习:再用两组词说一句通顺的话。 (完成目标三) 活动四:书写提示 (12′) 1. 指导书写“林本”等6个字。 2. 评价指导。 (完成目标四) 环节三 1.师小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布置作业 2.布置实践作业。 查找相同偏旁的字。 按笔顺书写生字,观察关键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占位,通过师范写、生练写、互评等形式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生字。 (评价任务四) 通过摘苹果、分一分等游戏发现各组字的特点,初步感知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复习巩固生字。 (评价任务二) 采用多种形式认读四组词语,通过观察,发现4组词语是按照“时——日——月——年”的顺序排列的,会用生字组词。(评价任务一) (36′) (2′) 附: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五

识字加油站 我的发现 字词句运用

书写提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