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编制导则(企业版 简本)
浙江省环境保护厅 二○一二年十月
目 录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名词定义 ....................................................................................................... 1 4 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程序 .............................................................................. 1 4.1 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 ..................................................................... 2 4.2 基本情况调查 ..................................................................................... 3 4.3 环境敏感点潜在的危险性分析 ......................................................... 6 4.4 环境风险评价与应急能力评估 ......................................................... 6 4.5 应急预案编制 ..................................................................................... 7 4.6 应急预案的评审与发布更新 ............................................................. 7 4.7 应急预案的实施 ................................................................................. 8 5 简本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 8 5.1 总则 ...................................................................................................... 8 5.2 基本情况.............................................................................................. 9 5.3环境危险源及其危险特性、对周围的影响 ...................................... 9 5.4环境敏感点......................................................................................... 10 5.7 组织机构和职责 ............................................................................... 11 5.8 预防与预警 ....................................................................................... 11 5.9 应急响应............................................................................................ 12 5.10 后期处置.......................................................................................... 15 5.11 监督管理.......................................................................................... 16 5.12 附则 .................................................................................................. 16 5.13 附件 .................................................................................................. 17 6 预案格式和要求......................................................................................... 18
1 范围
本导则规定了浙江省生产经营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简本)编制的基本要求,使其能够根据法律、法规和应遵守的其他要求,以及关于重大环境风险分析的信息,规定响应措施,并对实际发生的环境风险事故和紧急情况作出响应,以预防和减少伴随的环境影响。所制定的简本应急预案应明确生产经营单位的实际边界、现场区域生产活动领域和所覆盖的时期,应考虑邻近单位周边设施(如工厂、道路、铁路等)可能发生的事故和紧急情况带来环境风险的防范和响应措施。
本导则适用于符合以下条件的企事业单位:环境风险等级评估为一般的企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见《浙江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企业版 全本)》。 3 名词定义
见《浙江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企业版 全本)》。 4 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程序
为了确保简本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简本预案编制人员需要具备环保、安全、工程技术、环境恢复、组织管理、医
1
疗急救等各方面的知识,因此,简本预案编制小组人员要由各方面的专业人员或专家组成,对简本的编制,须建立在生产经营单位对自身进行环境风险评估的基础上。企业可以委托有资质的咨询机构,也可以自行组织预案编制小组进行编写。具体编制工作程序如图1所示。
成立编制小组 基本情况调查 环境危险源辨识与环境风险分析 突发环境事件分级辨识与分级响应 应急资源分析与应急能力评估 应急机构与职责 应急响应流程与措施 编制应急预案 预案评估与发布更新 预案实施 图1 简本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程序
4.1 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
成立以企业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的简本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针对可能发生的事件类别和应急职责,结合企业部门职能分工抽调简本预案编制人员。简本预案编制人员应来自企业相关职能部门和专业部门。简本预案编制工作组应进行职责分工,制定预案编制任务和工作
2
企业名称 法人代表 企业地址 地理位置(经纬度) 邮编 法人代码 计划。
4.2 基本情况调查 4.2.1企业基本情况调查
3
行业类别 联系电话 经济性质及隶属关系 工业产值(万元) 销售额(万元) 占地面积(m2) □医药原料 □医药中间体 □染料 □其它 e-mail 管理人员 员工人数 技术人员 普通人员 企业总平面布置图 清下水和污水管网布置图 应急设施及消防设施布置图
4.2.2企业环境污染事件危险源基本情况调查
产品名称 产量(t/A) 年工作天数 生产时间 日工作时间 生产时段 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图 车间主要设备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材质 工艺参数 设备位置 产值 4
原料(仓库) 原料名称 储存量 储存规格 储存方式 储存地点 储存条件 原料(罐区) 物质名称 储存量 有无围堰 储罐尺寸 废水 产生量 处理方式 废气 产生量 处理方式 危险废物 产生量 处理方式 应急物资 急救物资 个人防护 消防物资 监测物资 通讯物资 泄漏控制 处理量 处理量 处理量 储罐容积 储罐数量 4.2.3企业周边环境状况及环境敏感点的调查
(1)企业所在地的气候(气象)特征,如风向、风速、降雨量、暴雨期等。
(2)企业所在区域地形地貌及厂址的特殊状况(如上坡地、河流的岸边)。
(3)企业排污口位置,水域功能类别。企业排污口下游的环境
5
敏感保护目标(地表水及地下水取水口、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珍稀动植物栖息地或特殊生态系统、红树林、珊瑚礁、鱼虾产卵场、重要湿地和天然渔场等)名称,保护级别,与企业排污口的距离。
(4)列表说明区域内各环境敏感点名称及与企业边界的方位和距离,人口集中居住区人口数量、学校的相对位置和学生人数、医院的相对位置及联系方式。
(5)企业相关地表水、地下水、海域、大气环境功能区划,受纳水体(包括支流和干流)情况及执行的环境标准,区域地表水、地下水(或海水)及区域环境空气执行的环境标准。
(6)周边企业的基本情况。
(7)企业周边区域道路情况及交通干线流量等。
(8)企业危险物质和危险废物运输(输送)路线中的环境敏感点说明。
4.3 环境危险源环境风险分析
见《浙江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企业版 全本)》。 4.4 应急资源分析与应急能力评估
见《浙江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企业版 全本)》。
6
4.5 应急预案编制
在以上调查分析结果的基础上,针对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事件类型和影响范围,编制企业突发环境事件简本应急预案。 4.6 应急预案的评估与发布更新
简本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应进行评估。评估由企业主要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和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简本预案经评估完善后,由单位主要负责人签署发布,按规定报本地环保部门备案。同时,明确实施的时间、抄送的部门、企业、社区等。
企业简本应急预案每三年至少修订一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进行修订:
(1)本单位生产工艺和技术发生变化的;
(2)相关单位和人员发生变化或者应急组织指挥体系或职责调整的;
(3)周围环境或者环境敏感点发生变化的; (4)预案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等发生变化的;
(5)环保主管部门或者企事业单位认为应当适时修订的其他情形。
环保主管部门或者企事业单位,应当于简本预案修订后30日内
7
将新修订的简本预案报原预案备案管理部门重新备案;预案备案部门可以根据预案修订的具体情况要求修订预案的环保主管部门或者企事业单位对修订后的预案进行评估。 4.7 应急预案的实施
简本预案批准发布后,企业应落实预案中的各项工作及设施的建设,明确各项职责和任务分工,加强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实现应急预案持续改进。 5 简本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5.1 总则 5.1.1 编制目的
主要包括预案编制的目的、要达到的目标和作用等。 5.1.2 编制依据
主要包括远编制所依据的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制度,部门文件,有关行业技术规范标准,以及企业关于应急工作的有关制度和管理办法等。 5.1.3 适用范围
主要包括预案适用的对象、范围,以及环境污染事件的类型、级别等。
8
5.1.4 工作原则
明确应急工作应遵循的预防为主、减少危害,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企业自救、属地管理,整合资源、联动处置等原则。 5.2 基本情况 5.2.1 企业基本情况
主要包括生产经营单位的地址、从业人数、主要产品、产品数量、生产经营单位生产设施分布图等内容。 5.2.2 周边环境情况
生产经营单位所处区域的自然环境,包括地理位置、水文特征、气象气候特征、地形地貌以及周边村落等社会环境、周边区域道路交通图、疏散路线、交通管制示意图等。 5.3环境危险源及其环境风险
依据企业环境风险分析结果,从以下几个方面,确定生产经营单位内存在的可能造成环境危害的环境危险源、环境风险及其应急响应等级:
系统 生产运行 “三废”产生及处理 重大危险源 单元 危化品性质 生产系统 储运系统 废水 废气 固废 辨识 环境危险源 环境风险 应急响应等级 9
最大可信事故 预测 5.4环境敏感点
明确生产经营单位周围的大气和水体环境敏感点,主要有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和重要渔业水域、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人口集中居住区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目录》中确定的其它环境敏感区域及其附近。 5.5 环境风险等级评估
根据企业事业单位基本情况、环境危险源和环境敏感区域分析,确定企业事业单位环境风险等级。 5.6 环境应急能力建设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物资包括医疗救护仪器药品、个人防护装备器材、消防设施、堵漏器材、废水收集池、应急监测仪器设备和应急交通工具等。
明确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物资、装备的种类、数量及来源。用于应急救援的物资,采用就近原则,备足、备齐,定置明确,能保证现场应急处置人员在第一时间内启用。用于应急救援的物资,要明确调用单位的联系方式,且调用方便、迅速。
按《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483-2009)的设计标准设计并建造初期雨水收集池或事故应急池,并根据环境风险评
10
估结果明确应急池方位、容量和应急阀门的位置。 5.7 组织机构和职责 5.7.1 组织机构
明确应急组织机构的构成、一般由应急指挥部、应急功能小组等构成,并尽可能以结构图的形式表述。 5.7.2 职责
规定应急组织体系中各部门的应急工作职责、协调管理范畴、负责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具体操作步骤等。 5.8 预防与预警 5.8.1 危险源监控
对环境危险源、危险区域进行调查、登记、风险评估,定期组织进行检查、监控,并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对突发环境事件进行预防。 5.8.2 监测与预警
5.8.2.1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对重点排污口进行例行监测。
5.82.2根据企业应急能力情况及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级别,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监测工作。
11
5.9 应急响应 5.9.1 响应流程
根据所编制预案的类型和特点,明确应急响应的流程和步骤,并以流程图表示。 5.9.2 信息报告与处置
5.9.2.1明确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内部信息报告的形式和要求,以及事件信息的通报流程。
5.9.2.2明确事件信息上报的部门、方式、内容和时限等内容。 5.9.2.3明确事件发生后向可能遭受事件影响的单位,以及向请求援助单位发出有关信息的方式、方法。 5.9.3 应急准备
明确应急行动开展之前的准备工作,包括下达启动预案命令、召开应急会议、各应急组织成员的联系会议等。 5.9.4 现场处置措施
应在各类措施中明确现场处置岗位名称、责任人、联络人。可以以列表或者流程图的形式展示。 5.9.4.1 污染源切断
明确应急过程中生产工艺过程中所采用的应急方案及操作程序;
12
工艺流程中可能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案;应急时紧急停车停产的基本程序;基本控险、排险、堵漏、输转的基本方法; 5.9.4.2 污染源控制
(1)控制事故扩大及事故可能扩大后所需使用的药剂及工具; (2)控制事故扩大及事故可能扩大后可以采用的工程技术说明; (3)污染治理设施的应急方案。
(4)现场应急人员在撤离前、撤离后的报告;
(5)处置事故可能产生二次污染(如消防水、固体物质等)的处理措施;
(6)应急设施(备)及应急物资的启用程序; 5.9.4.3 人员紧急撤离和疏散
(1)危险区的隔离:危险区、安全区的设定, 事故现场隔离区的划定方式、方法,事故现场隔离方法,事故可能影响水域的划定方式、方法;
(2)事故现场人员的清点,撤离的方式、方法; (3)非事故现场人员紧急疏散方式、方法;
(4)现场实时监测异常情况下抢险人员的撤离条件、方法; (5)事故影响区域,如周边工厂企业、社区和村落等人员的紧
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