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楼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2#楼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来源:爱go旅游网
1#楼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2、《建筑工程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3、2#楼施工组织总设计 4、2#楼施工蓝图 二、工程概况

建 建筑部分:本项目为山西润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太原华夏润景项目2号住宅楼,位于小区东南部,地下二层与车库连通,功能为设备用房及戊类工具间,一至三十二层为住宅,住宅部分层高为3.0m,首层层高3.9m,二层3.1m,地下一层层高为3.05m,功能为自行车库,地下二层层高为3.85m,建筑高度:97.2m(设计室外地坪至主体顶板),室内外高差:0.2m, 总建筑面积:19711.18平方米。

结构部分: 2#住宅楼地基处理设计采用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桩长安33米,桩端持力层为(9)细中砂层;基础采用桩承台梁止水板形式。场地地震基本烈度8度,抗震措施8度;结构形式剪力墙,结构抗震等级,剪力墙一级,耐火等级一级;砌体质量控制等级B级。±0.000以上砌体填充墙采用M5混合砂浆砌筑,不小于A3.0加气混凝土砌块,容重不得超过7.5kN/m3;±0.000以下采用非粘土实心砌体Mu7.5,用水泥砂浆M5砌筑。 三、模板设计

1、±0.00以下模板设计 1.1垫层模板

垫层厚度为100mm,垫层模板采用外围砌筑240mm厚砖胎膜。 1.2墙模板

墙模采用1.22×2.44m,12mm厚多层板面板,50×80mm方木做竖楞(方木均经压刨找平),υ48×3.0mm架子管做横楞,υ12mm@500mm对拉止水螺栓钢管斜支撑加固。

1

1.2.1 墙模板

墙模板内竖楞50×80mm方木间距200mm,外横楞用2×υ48×3.0mm架子管间距500mm布置,外墙采用υ12mm对拉止水螺栓布置间距500mm,内墙采用υ12mm穿墙螺栓布置间距500mm。

为了保证整体墙模刚度稳定性,另沿高度方向设三~四道抛地斜撑,从而形成了整套的墙体模板体系。 1.2.2墙体模板安装顺序及技术要点 (1) 模板安装顺序

模板定位、垂直度调整 模板加固 验收 砼浇筑 拆模 (2) 技术要点

安装墙模前,要对墙体接茬处凿毛,用空压机清除墙体内的杂物,做好测量放线工作。为防止墙体模板根部出现漏浆“烂根”现象,墙模安装前,在底板上根据放线尺寸贴海绵条,做到平整、准确、粘结牢固。并注意穿墙螺栓的安装质量。 1.3.1梁模板

梁的底模与侧模均采用12mm厚竹胶板,龙骨采用50mm×80mm@500mm单面刨光方木,次龙骨选用50 mm×80 mm@200mm 双面刨光方木。梁侧模按图纸尺寸进行现场加工,由塔吊运至作业面组合拼装。然后加横档并利用支撑体系将梁两侧夹紧,在梁h/2处加υ12mm穿墙螺栓@500mm。 1.3.2梁模板安装

搭设和调平模板支架(包括安装水平拉杆和剪力撑) 按标高铺梁底模板 拉线找直 绑扎梁钢筋 安装垫块 梁两侧模板 调整模板 1.3.3技术要点

按设计要求起拱(跨度大于4m时,起拱0.2%),并注意梁的侧膜包住底膜,下面龙骨包住侧膜。 1.4.1顶板模板

顶板模板采用12mm竹胶板,主龙骨采用50mm×80 mm@900mm

2

单面刨光方木,次龙骨采用50mm×80 mm@200mm双面刨光方木。为保证顶板的整体砼成型效果,将整个顶板的竹胶板按统一顺序、同一方向对缝平铺,必须保证接缝处下方有龙骨,且拼缝严密、表面无搓台现象。

1.4.2板模板安装顺序

脚手架 主龙骨 次龙骨 顶板内、外墙柱头模板龙骨 模板调整验收 进行下道工序。 1.4.3技术要点

楼板模板当采用单块就位时,宜以每个铺设单元从四周先用阴角模板与墙、梁模板连接,然后向铺设。按设计要求起拱(跨度大于3.6m,起拱0.1-0.3﹪),起拱部位为中间起拱,四周不起拱。 2 ±0.00以上模板设计 2.1.1 墙体模板

墙体模板采用12mm厚多层板。内外墙体模板纵向对拉穿墙螺栓;考虑到砼侧压力墙体底部较上部大,上部受力较小。但为保险起见,对拉穿墙螺栓间距仍为500mm。 2.1.2模板安装顺序

模板定位、垂直度调整 模板加固 验收 砼浇筑 拆模 2.2 顶板、梁及支撑体系

2.2.1梁、顶板支撑系统为钢管脚手架,立杆间距为900mm,水平杆间距为1200mm,梁底、梁侧模均采用12mm厚竹胶板,侧模、底模用50×80mm间距200mm方木做通长背楞,υ48×3.0钢管梁底排开,间距500mm。

2.2.2 对于跨度≥3.6梁,按全跨长度1-3‰进行梁底模起拱,起拱从支模开始时进行(通过U托调整底模各部位标高),而后将侧模和底模连成整体。距梁端500mm处,在梁模上留设清扫口,待杂物清理干净后,将其堵严。

2.2.3梁模加固完毕后,即可支设楼板模板。楼板模板用12mm厚竹胶板,次楞用50×80mm方木间距200mm,主龙骨用50×80mm方

3

木,间距为900mm,支撑均采用可调节顶托。 2.2.4梁、板模板安装顺序及技术要点同±0.00以下梁板 2.4模板加工 2.4.1模板加工要求

梁的模板加工必须满足截面尺寸,两对角线误差小于lmm,尺寸过大的模板需进行刨边,否则禁止使用。次龙骨必须双面刨光,主龙骨至少要单面刨光。翘曲、变形的方木不得作为龙骨使用。 2.4.2 模板加工管理

模板加工完毕后必须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对于周转使用的竹胶板,如果有飞边、破损模板必须切掉破损部分然后刷封边漆加以利用。

2.5 模板的拆除 2.5.1墙模板拆除

在砼强度达到1.2MPa能保证其表面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后方可拆除,拆除顺序为先纵墙后横墙。脱模困难时,可用撬棍在模板底部撬动,严禁在上口撬动、晃动或用大锤砸模板,拆除下的模板及时清理残渣。 2.5.2顶板模板拆除

顶板模拆除参考顶板砼同条件抗压强度试验报告,跨度均≤2m时,强度达到50%即可拆除,跨度>2m≤8m时,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5%后方可拆除,>8m时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后方可拆除。

顶模拆除时注意保护顶板模板,不能硬撬模板接缝处,以防损坏竹胶板。拆除的竹胶板、龙骨及钢管架要码放整齐,并注意不要集中堆料。拆掉的钉子要回收,在作业面清理干净,以防扎脚伤人。 2.6模板的维护及维修 2.6.1多层板维修

多层板运输堆放防止雨淋水浸;多层板严禁与硬物碰撞、橇棍敲打、钢筋在上拖拉、振捣器振捣、任意抛掷等现象,以保证板面不受损坏;多层板一般周转次数为6-8次,当拆下的模板四周破坏、四边

4

板开裂分层时,将模板破损部分切掉四周刷封边漆,然后重复利用。 2.6.2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表2 允许偏差项目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项目 基础轴线位移 柱、墙、梁轴线位移 标高 基础截面尺寸 柱、墙、梁截面尺寸 每层垂直度 相临两板表面高低差 表面平整度 预埋件中心线位移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移 预埋螺检中心线位移 预埋螺栓外漏长度 预留洞口中心线位移 预留洞口截面内部尺寸 允许偏差 5 3 ±2、-5 ±10 +2、-5 3 1 3 3 3 2 +10、0 10 +10、0 检查方法 尺量检查 尺量检查 用水准仪或拉线和尺梁检查 尺量检查 尺量检查 线垂或2m托线板检查 用直尺和尺量检查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拉线尺梁检查 拉线尺梁检查 拉线尺梁检查 拉线尺梁检查 拉线尺梁检查 拉线尺梁检查 2.7注意事项

2.7.1登高作业时,各种配件放在工具箱内或工具袋内,严禁放在模板或脚手架上。

2.7.2装拆施工时,上下有人接应,随拆随运转,并把活动部件固定牢靠,严禁堆放在脚手板上或抛掷。

2.7.3安装墙柱模板时,随时支撑固定,防止倾覆。 2.7.4拆除承重模板,设临时支撑,防止突然整块塌落。

2.7.5拆除模板时由专人指挥在下面标出作业区,严禁非操作人员进入作业区。操作人员配挂好安全带,禁止站在模板的横杆上操作,拆

5

下的模板集中吊运,并多点捆牢,不准向下乱扔。拆模间歇时,将活动的模板、支撑等固定牢固,严防突然掉落、倒塌伤人。 2.7.6模板放置时不得压有电线、气焊管线等。

2.7.7模板拆除时严禁使用大杠或重锤敲击。拆除后的模板及时清理砼渣块。由专人负责校对模板几何尺寸,偏差过大及时修理。 三、模板计算

楼板厚度180mm和100mm,模板板面采用12mm多层板,次龙骨采用50×80mm,E=104N/mm2,I=bh3/12=50×803/12=2.13×104mm4 1、方木主龙骨采用50×80mm方木。

(1)荷载计算

模板及支架自重标准值: 0.3KN/m2 混凝土标准值:24KN/m2 钢筋自重标准值:1.1KN/m2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2.5KN/m2 楼板按100mm厚算

荷载标准值:F1=0.3+24×0.1+1.1+2.5=6.3KN

荷载标准值:F2=(0.3+24×0.1+1.1) ×1.2+2.5×1.4=8.06KN 楼板按180mm厚算

荷载标准值:F3=0.3+24×0.18+1.1+2.5=8.22KN

荷载标准值: F4=(0.3+24×0.18+1.1) ×1.2+2.5×1.4=10.3KN (2)计算次龙骨间距:

新浇筑的混凝土均匀作用在竹胶板上,单位宽度的面板可以视为梁,次龙骨作为梁支点按三跨连续考虑,梁宽取200mm 1)板厚按180mm算

则最大弯距:Mmax=0.1q12l12

最大挠度:Umax=0.667q12l14(100EI)

其中线荷载设计值q1=F4×0.18=10.3×0.18=1.866KN/m 按面板的抗弯承载力要求:Mmax=0.1q12l12=[fww]=1/6fwbh2

0.1×1.8662×l12=1/6fwbh2

6

l1=[(1/6×30×180×2002)/(0.1×1.8662)]0.5=1587.5 按面板的刚度要求,最大变形值为模板结构的1/250 Umas=0.677q2 l14/(100EL)=l1/250

L1'=[(100×104×4.16×104)/(2.19×0.677×250)]1/3=463mm

2)板厚按100mm算 则最大弯距:Mmax=0.1q22l22 最大挠度:Umax=0.667q22l24/(100EI)

其中线荷载设计值q2=F2×0.2=8.06×0.2=1.612KN/m 按面板的抗弯承载力要求:Mmax =0.1q22l22=[fww]=1/6fwbh2 1.1×1.612×122=1/6fwbh2

l2=[(1/6×30×180×102)/(0.1×1.612)]0.5=7876

按面板的刚度要求,最大变形值为模板结构的1/250 Umax=0.677q22l24/(100EI)=12/250

L2'=[(100×104×4.16×104)/(1.61×0.677×250)]1/3=534mm

取按抗弯承载力,刚度要求计算最小值,l1'=463mm,施工次龙骨间距取200mm(3)用Φ48×3.0钢管架,间距最大为1200mm,上设U托,最下一层地杆距地300mm,中间水平拉杆间距大于1200mm,支撑杆有效面积A=4mm2(内R=41mm) 1)抗压强度验算

N=8.06×2.12×1.2=11.6KN

[N]=Af= =4×215=10.5KN<11.6KN满足 2)稳定性验算。(按中心点最大偏心25mm计算) Ix=π(D4-d4)/=π(484-414)/=1.22×105mm4 Ix=(Ix/A)1/2=(1.22x105/4)1/2=15.79mm Xx=1800/ix=1800/15.79=114

查Q235,b类截面轴压稳定系数υx=0.453 临界应力

Nex=π2EA/λx2=π2×2.06×105×4/1142=76.4KN

7

初始偏心弯距Mx=Ne=16×103×25=4×104N.mm 截面塑性发展系数rx=1.0 受压最大纤维毛截面抵抗距

Wlx=Ix/(D/2)=1.22×105/(48/2)=5083.3mm3

N/ΦxA+βmxMx/[(1-0.8N)/Nex]=175.9Mpa<215Mpa(满足要求) 2、墙体模板计算 (1)荷载计算

1)新浇混凝土对模板产生的侧压力①,标准层层高3m,侧压力为

F1=0.22rct0β1β2v1/2 、F2=Hrc

取两者较小值;

式中:F1、F2——新浇混凝土对模板产生的最大侧压力; rc——混凝土重力密度,取材24KN/m; t0——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取t0=5h; v——混凝土浇筑速度,取V=3m/h;

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筑顶面的总高度,取H=3m;

β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β1=1.0; β2——混凝土塌落度修正系数,取β2=1.15 得 F1=0.22×24×5×1.0×1.15×31/2=52.58KN/m2 F2= Hrc =24×3=72>F1 取F=F1=52.58KN/m2 2)倾倒混凝土时对模板产生的水平荷载② 取倾倒混凝土对模板产生的水平荷载4KN/m2。 由①、②两项荷载组合,得模板承受的水平荷载值为

q=1.2×①+1.4×②=1.2×52.58+1.4×4=68.69KN/m2(用于验算模板及其支撑的强度)

q=①=52.5KN/m2(用于验算模板及其支撑的刚度) (2)模板及次龙骨的设计及验算 1)次龙骨的设计及验算

次龙骨选用50×80mm方木,间距200mm,接受力方向垂直于木纹方向,其截面性能为:

8

E=10000N/mm2,σ=87N/mm2,I=416cm2,w=83cm2 主龙骨间距取为500mm,次龙骨按三跨连续梁计算 1)次龙骨的强度验算 次龙骨承受的荷载为 q次=qL模=68.69×0.30=20.6KN/m 式中:qC次——模板传给次龙骨的线荷载 L模——模板的跨度 得次龙骨截面最大弯矩形为

Mmax=0.1q次l21=0.1×20.6×0.7KN·m=1.442 σ=M/W=1.442×106/83×103=17.37<[σ]87N/mm2 ∴次龙骨的强度满足要求。 2)次龙骨的刚度验算 次梁承受的线荷载为

q次.L模=68.69×0.25=17.17KN/m 得最大挠度为

ω=0.677×q次×L次/100EI

=0.677×17.17×0.×1012/100×104×416×106 =0.36mm<[ω]=1.5mm ∴次龙骨的刚度满足要求。 (3)主龙骨的设计及验算

主龙骨的选用Φ48×3.5×2钢管,间距为600mm,双根布置,穿墙螺栓间距取500mm,主龙骨接三跨连续梁计算 主龙骨的截面性能为

σ=215N/mm2,I=2×12.9×104cm,W=2×15.08×103cm 1)主龙骨的强度验算

次龙骨传给主龙骨的集中荷载为 P主=q次L次=22.28×0.6=13.37KN

9

得主龙骨截面最大弯矩为

Mmax=0.604P主L次=0.604×13.37×0.6=4.84KN

σ=M/W=4.84×106/2×15.08×103 =160.48,[σ]=215n/mm2 ∴主龙骨的强度满足要求。 2)主龙骨的刚度验算

次龙骨传给主龙骨的集中荷载为 P主=q次L次=17.17×0.6=10.3KN 得最大挠度为

ω=1.883×PL/100EI=1.883×10.3×103×0.63×109/100×4.16×105=0.83mm<3.00mm(满足要求) ∴主龙骨的刚度满足要求。

(4)穿墙螺栓设计 每根穿墙螺栓承受的拉力为(查表得q=52.58) T=qs=52.58×1×0.6=31.55KN

选用Φ12穿墙螺栓,查表得净面积A=105mm2 σ=T/A=31.55×103/105=300.5N/mm2 ∴穿墙螺栓的承载力满足要求。 3、梁模板计算 (一)底模验算 (1)抗弯强度验算 1)荷载

底膜自重 5×0.04×0.3×1.2=0.072 混凝土自重 24×0.3×0.8×1.2=5.76 钢筋自重 1.1×0.3×0.8×1.2=0.317 振捣混凝土载荷 2×0.3×1.2=0.72 合计 q1=6.87

乘以折减系数0.9 则q1×0.9=q2=6.183KN/m

10

2)抗弯折减载力验算

底膜下的楞木间距为0.2m,是一个多等多跨连续梁,考虑木材的长度有限,故按四等跨计算。

按最不利荷载部之中结构静力表示得。 弯矩系数:KM=-0.121 剪力系数:KV=-0.620 挠度系数:KW=0.967

则M=KM×q12=-0.121×6.183×0.22=-0.030KN.m=-0.03×106n.mm σ=m/w=-0.03×106×6/(300×402)=3.75n/mm2<fm=13n/mm2 (2)剪力强度验算。

V=KVq1=-0.620×6.183×0.2=0.77KN

剪应力:τ=3V/(2bh)=3×0.77×103/(2×300×40)=0.096n/mm2

<fv=1.4n/mm2

(3)挠度验算。

荷载不包括振捣混凝土荷载。则q1=6.15则q2=5.KN/m w=kwq14(100EL)=0.967×5.×0.24/(100×9×103×300×40/12)=0.00717<[W]=1/720=200/720=0.278mm(满足要求) (二)侧板验算 (1)荷载验算

假设T=30OC,β1=1.2,β2=1,V=2m/h,则; 1)侧压力:F1=0.22rctoβ1β2V0.5

0.22×24×200×5×1.2×1×20.5=44.79KN/m F2=rch=24×0.8=19.2KN/m 取两者较小值,即F2=19.2KN/m

乘以分项系数:F=19.2×1.2=23.04KN/M2 2)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4KN/M2 乘以分项系数4×1.4=5.6KN/M2

11

上两项系数合计23.04+5.6=28.KN/ m 根据立档间距为600mm的条件:则荷载为: 乘以折减系数,则q=17.184×0.9=15.4656n/ mm2 (2)抗弯强度验算

仍按四等跨计算,其km,kv,kww于前述相同,设偶膜用50mm厚 则:m=kmql2=-0.121×6.183×6002=269.33×103KN.mm

σ=m/w=269.33×103×6/(600×402)=1.68n/mm2<13n/mm3(满足要求)

(3)抗剪强度验算

v=0.620ql=0.620×6.183×600=2300.07n=2.3KN 剪应力τ=3v/(2bh)=3×2300/(2×600×40)=0.14n/m2 取侧压力f=23.04n/m2化为线荷载23.04×0.6=13.82KN/m 乘以折减系数q=0.9×13.82=12.24KN/m

w=0.967ql4(100EL)=0.967×12.24×6004×12/(100×9×103×600×403)=0.533mm<[w]=1/400=600/400=1.5mm(满足要求) (4)钢管支柱验算(按1250MM 验算)

δ=N/ΦA=33.1/0.191×4.=35.44≤f=215N/mm2(满足要求)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