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 工 方 案
一、工程简介
K103+200~K105+198段路基地质为构造物两侧路基表层软塑土+砂土液化或湿软路基,设计进行100cm石渣垫层处治,工程数量石渣垫层82775.1m3,具体地质情况或处治措施见下表:
段落桩号 地质情况 处理措施 备注 K103+200~K103+301 液化区一般路基 100cm石渣 K103+301~K103+361 液化区构造物及两侧路基 100cm石渣 K103+361~K103+766 液化区一般路基 100cm石渣 K103+766~K103+826 液化区构造物及两侧路基 100cm石渣 K103+826~K103+910 液化区一般路基 100cm石渣 K103+910~K104+044 液化区构造物及两侧路基 100cm石渣 K104+044~K104+118 液化区一般路基 100cm石渣 K104+118~K104+178 液化区构造物及两侧路基 100cm石渣 K104+178~K104+606 液化区一般路基 100cm石渣 K104+606~K104+666 液化区构造物及两侧路基 100cm石渣 K104+666~K104+870 液化区一般路基 100cm石渣 K104+870~K104+930 液化区构造物及两侧路基 100cm石渣 K104+930~K105+098 液化区一般路基 100cm石渣 K105+098~K105+198 液化区构造物及两侧路基 100cm石渣 二、工期安排
本分项工程拟于2004年1月1日开工,于2004年4月18日完工,计总工期98天。
三、施工人员及其职责 姓名 职务 职责 备注 李书宏 常务经理 全面负责本项目生产工作 武海燕 总工 全面负责本项目质量、技术工作 梁栋柱 二工区工长 全面负责本分项工程施工 宋建东 施工员 负责本分项工程施工 金志强 测量队长 负责本分项工程测量放线 杨海芳 测量员 负责本分项工程测量放线 王振国 质检科科长 全面负责本项目质量检测工作 王志敏 质检员 负责本分项工程质检工作 靳国旗 安全员 负责本分项工程安全工作
四、投入本分项的机械设备
机械名称 挖掘机 推土机 自行式平地机 静压压路机 振动压路机 羊角碾 轮胎式装载机 自卸车 规格型号 HD700 TY220 PY180 3Y18-21 CA30 ZT18 ZL50 东风153 额定功率 184kw、1.6m3 150kw、1.2m3 150kw、4m 18-21t 30t 60t 3m3 15t 数量(台) 3 2 2 3 2 1 3 15 备注 五、施工材料准备
石渣产地闫家沟,其表面无风化,强度≥30Mpa,符合部颁标准,本料场储存丰富能符合本分项需求。 六、施工方法 (一)石渣垫层
1、施工准备
①首先根据图纸对导线点、水准点进行复核,然后对中线及其各点的高程和横断面进行测量,将路线的中桩和边桩放出来。
②对路基底面两侧坡脚范围内进行场地清理,对垃圾堆、杂物进行清除,对草根、树墩、树根进行清除,并将坑穴填平夯实。
③修筑便道,以满足机械进场及运输石渣的要求。 2、分层压实法施工石渣垫层 ⑴石渣装运、定位卸料
石渣应符合设计要求强度不低于30Mpa,无风化,其最大粒径不超过虚铺厚度50cm的2/3。石渣的装运用挖掘机配合自卸汽车进行装运,在装的过程中,挖掘机对大块石料进行破碎作业,使其粒径符合规范要求,然后自卸汽车拉运
至施工现场。施工现场专人指挥调度,卸料顺序为先低处后高处,先两侧后中央,以达到缺料与需料基本平衡。自卸车卸料过程中边行驶边卸料,以保证卸在填筑面层上的石渣的均匀性。
⑵分层填筑、摊铺平整
施工从底层开始,在中桩和两边线处插立竹竿,在竹竿上以线油漆将分层层位线标出,以便随时挂线检查和施工控制。
分层填筑在卸料已经完成的填石区段进行。首先要采用挖掘机或装载机翻拌混和,在翻拌混和过程中,发现超过最大填料粒径的石渣块进行人工解小,发现有风化石的进行人工拣出,对合乎最大粒径要求的较大岩石块辅以人工摆平,在摆放过程中应尽量贴近底层,大面向下,同一位置大粒径石块不得重迭放置。拌和和辅助工作的目的是为使最大粒径石块分布均匀。然后用推土机进行平整作业,达到层厚均匀。
推土机摊铺初平作业要做好厚度控制,进行必要的量测,不足部分用小粒径料补填,宜采用小平车运料配合,派专人用石渣、石屑将局部不平处进行调整,以利于推土机进行作业,达到层厚均匀。
在摊铺初平的填筑层面,铺撒一层各种粒径的嵌缝料,最大粒径不大于10cm,用以填满大粒径料间缝隙。嵌缝料撒完以后,再用推土机摊铺一遍,便于碾压。
⑶匀速碾压、控制遍数
石渣填筑采用50T羊角碾配合CA30振动压路机两台碾压施工。每层碾压遍数不少于8遍,在碾压过程中,第一遍和最后一遍为止振碾压,其余均为振动碾压。碾压顺序先自两侧开始向中间推进,后由中间向两侧碾压,每次要求重复1/3轮宽进行碾压。
碾压过程中要与补填中小石料,铺撒细料同步进行,其施工顺序和压这遍
数控制如下:
①初压:在摊铺完成,铺撒细料,层面大致平整并洒水后,进行初压,不需振动压实。
②振压:初压完成,第二遍至第三遍进行振动压实,填石混和料中的中小石料被挤入大料孔隙,表面细料也基本振入小料夹缝。
③补料:在振压挤密后,下沉较大处,还须中小料填补,再撒细料。 ④再振动:局部补料填充完成以后,普遍碾压一遍,以后继续振压2-3遍,随压随撒料,直至平整。
⑤终压:最后一次进行止振碾压。
⑥检查:每一层压实后的石渣表面无明显轮迹或沉降量为零。外观检查无明显空洞孔隙,石块无松动现象,碾压后的填石层面平整,石块紧密。经检查签认后,进行上一层施工。
⑦记录:施工中详细记录第二层填石渣松铺厚度、压实厚度、碾压遍数,填料粒径控制标准、初压以后的填料铺撒量、细料总用量。并对记录进行整理分析和简明扼要的总结。 七、实测项目及标准
石方路基实测项目
项次 1 2 检查项目 压实度 纵断高程(mm)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层厚和碾压遍数符合要求 +10、-20 检查方法和频率 查施工记录 水准仪:每200m测4断面 经纬仪:每200m测3 中线偏位(mm) 50 4点
米尺:每200m测44 宽度(mm) 不少于设计值 处 3m直尺:每200m测4处×3尺 水准仪:每200m测±0.5 不陡于设计值 4断面 每200m抽查4处 5 平整度(mm) 20 6 7 横坡(%) 边坡 坡度 八、质量保证措施
(一)贯彻“质量第一”的方针,以我公司ISO9002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为指导,以“菲迪克(FIDIC)”条款模式为质量控制手段,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质量保证体系,按技术规范和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对工程质量实施全过程、全天候、全方位的严格控制和管理。
(二)坚决执行项目经理对工程质量负有的质量责任终身制,将工程质量与工程的全部参与者在浮动工资、奖金、晋升等方面挂钩。施工过程建立奖惩制度和质量负责的岗位责任制。设立专职质检机构,健全质检制度,加强检测手段。开展行之有效的、严格兑现的抓质量活动。
(三)组织全体管理人员认真学习设计文件、技术规范和合同条款,坚持图纸会审制度、技术交底制度、工程质量检查和验收制度、技术档案管理制度,用良好的工作质量确保工程质量。
(四)严格各级测量复核制度。对仪器进行定期检验、维护和保养。施工测量人员持证上岗,作业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施工测量配合质检人员进行,以双人“测回”方式进行复测,保证测量精度。
(五)严格执行工程质检制度,对工程的关键部位及重要工序,现场施工技术人员要进行详细的施工放样,和现场检测,工程质检人员进行复核,复核无误后,认真填写质检资料,报监理工程师验收。
(六)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针对工程质量建立相关的奖惩治制度。对重视
工程质量,并在各级质量监督部门检查中被评为优良工程或精品工程的施工管理和技术人员,进行不同程度的经济奖励,作为质量管理和工程技术的楷模号召全体施工人员学习;对忽视工程质量,酿成质量事故的施工管理和技术人员,从重从严进行经济处罚,并在全公司进行通报批评。 九、工期保证措施
(一)制定详细的施工网络计划,按照关键线路控制工期,根据进度计划的要求制定详细的资源供应计划,以保证进度计划的实施。施工现场临建设施工满足生产需要,保证施工进度计划的完成。
(二)合理布置、严密组织、科学施工根据工程特点投入专业化施工队进行施工。
(三)施工中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按施工进度计划要求的时间组织供应,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四)每旬找出实际进度与计划的差距、滞后原因,及时制定调整计划和切实可行补救措施,实行每周工程例会制度,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五)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和机械化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机械化施工的潜力,确保机械完好率,提高机械生产效率。
(六)搞好鼓励宣传工作,形成规范化管理和标准化作业。 十、安全保证措施
(一)安全生产目标:预防为主,安全第一,成立安全领导组,实现安全生产双丰收。
(二)建立安全保证体系,成立安全领导组,逐级签定安全保证责任状,自上而下形成安全体系。
(三)推行安全责任制,实行安全奖惩制度,建立各项安全保证制度。 (四)开展安全竞赛活动,运用安全生产系统工程技术,开展安全预防,
预测活动,实施生产全过程的安全管理。
(五)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六)搞好现场安全标准化作业挂牌施工。各施工现场、道口设安全警告牌。
施表1 工程技术交底卡片
┊┊┊┊┊┊┊┊┊┊┊┊┊┊┊┊┊┊┊┊┊┊┊┊┊┊┊┊┊ 装 ┊┊┊┊┊┊┊┊┊┊┊┊┊┊┊┊┊┊┊┊┊┊┊┊ 订 ┊┊┊┊┊┊┊┊┊┊┊┊┊┊┊┊┊┊┊┊┊┊┊┊┊┊┊┊ 线 ┊┊┊┊┊┊┊┊┊┊┊┊┊┊┊┊┊┊┊┊┊┊┊┊┊┊┊┊┊┊┊┊
施工单位:山西太行路桥有限公司 合同号:LJ-20 监理单位:淮坊市交通工程监理中心 编 号: 工 程 名 称 桩号及部位 技 术 ∧ 设 计 ∨ 要 求 路基工程 K103+200-K105+198 施工时间 工程项目 2004年1月1日-2004年4月18日 石渣垫层 1、在液化区软弱地基路段的一般路基基底采用石渣垫层处理。 2、石渣应采用石质坚硬的砂岩,其最大粒径不大于30cm,禁止采用强风化砂岩和泥岩,页岩等软质岩石作为石渣。 3、分层压实,压实厚度宜为30cm。 4、采用激振力50T以上振动碾压或采用重夯将石渣挤压至软弱土层中,提高地基强度,并减少沉降。 5、垫层要求压实稳定,无推移,不下沉(或无轮迹)时,可判定为密实状态,在采用重量夯或强夯时,其最后两击的下沉量应不大于5cm。 质 量 标 准 导线点、水准点闭合情况及其它: 导线点,水准点均匀闭合,误差在规范允许值内。 项次 1 2 3 4 检查项目 宽度(mm) 厚度(mm) 沉降量(mm) 纵断高程(mm)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不小于设计值 不小于设计值 符合设计 +10,-20 检查方法和频率 每200m检查4处 每200m检查4处 每200m检查4处 水准仪:每200m检查4处 交 底 人 技术负责人 接 收 人 交底时间 2004年12月30日
施表1 工程技术交底卡片
┊┊┊┊┊┊┊┊┊┊┊┊┊┊┊┊┊┊┊┊┊┊┊┊┊┊┊┊┊ 装 ┊┊┊┊┊┊┊┊┊┊┊┊┊┊┊┊┊┊┊┊┊┊┊┊ 订 ┊┊┊┊┊┊┊┊┊┊┊┊┊┊┊┊┊┊┊┊┊┊┊┊┊┊┊┊ 线 ┊┊┊┊┊┊┊┊┊┊┊┊┊┊┊┊┊┊┊┊┊┊┊┊┊┊┊┊┊┊┊┊
施工单位:山西太行路桥有限公司 合同号:LJ-20 监理单位:淮坊市交通工程监理中心 编 号: 工 程 名 称 桩号及部位 技 术 ∧ 设 计 ∨ 要 求 路基工程 K101+080-K103+120 施工时间 工程项目 2004年1月1日-2004年4月18日 振动碎石桩 碎石材料应符合规范要求;应严格按试桩结果控制水压、电流和振冲器的留振时间;分批加入碎石,切实注意振密挤实效果,防止发生“断桩”或“颈缩桩”。 质 量 标 准 导线点、水准点闭合情况及其它: 导线点,水准点均匀闭合,误差在规范允许值内。 项次 1 2 3 3 4 检查项目 桩距(cm) 桩径(mm) 桩长(cm) 灌碎石量(m3) 竖直度(%)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15 不小于设计值 不小于设计值 不小于设计值 1.5 检查方法和频率 抽查2% 抽查2% 查施工记录 查施工记录 查施工记录 交 底 人 技术负责人
接 收 人 交底时间 2004年12月30日
施表1 工程技术交底卡片
┊┊┊┊┊┊┊┊┊┊┊┊┊┊┊┊┊┊┊┊┊┊┊┊┊┊┊┊┊ 装 ┊┊┊┊┊┊┊┊┊┊┊┊┊┊┊┊┊┊┊┊┊┊┊┊ 订 ┊┊┊┊┊┊┊┊┊┊┊┊┊┊┊┊┊┊┊┊┊┊┊┊┊┊┊┊ 线 ┊┊┊┊┊┊┊┊┊┊┊┊┊┊┊┊┊┊┊┊┊┊┊┊┊┊┊┊┊┊┊┊
施工单位:山西太行路桥有限公司 合同号:LJ-20 监理单位:淮坊市交通工程监理中心 编 号: 工 程 名 称 桩号及部位 技 术 ∧ 设 计 ∨ 要 求 质 量 标 准 导线点、水准点闭合情况及其它: 导线点,水准点均匀闭合,误差在规范允许值内。 符合JTJ 071-98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路基工程 K102+652-K103+200 施工时间 工程项目 2004年1月1日-2004年4月18日 片石挤淤 1、不易风化石料挤淤,片石大小随泥炭稠度而定。对于易流动的泥炭或淤泥,片石宜稍小些,但不宜小于30cm,且小于30cm粒径含量不得超过20%。 2、当软土地层平坦时,抛投应沿路中线向前抛填,再渐次向两侧扩展。软土地层横坡陡于1:10时,应有高侧向低侧抛投,并在低侧边部多抛投,使低侧边部约有板有2m宽的平台顶面。 3、片石抛出软土面后,应用较小的石块填塞垫平,用重型机械碾压紧密,然后在其上设反滤层,再行填土。 交 底 人 技术负责人
接 收 人 交底时间 2004年12月30日
施表1 工程技术交底卡片
┊┊┊┊┊┊┊┊┊┊┊┊┊┊┊┊┊┊┊┊┊┊┊┊┊┊┊┊┊ 装 ┊┊┊┊┊┊┊┊┊┊┊┊┊┊┊┊┊┊┊┊┊┊┊┊ 订 ┊┊┊┊┊┊┊┊┊┊┊┊┊┊┊┊┊┊┊┊┊┊┊┊┊┊┊┊ 线 ┊┊┊┊┊┊┊┊┊┊┊┊┊┊┊┊┊┊┊┊┊┊┊┊┊┊┊┊┊┊┊┊
施工单位:山西太行路桥有限公司 合同号:LJ-20 监理单位:淮坊市交通工程监理中心 编 号: 工 程 名 称 桩号及部位 技 术 ∧ 设 计 ∨ 要 求 路基工程 K101+898-K102+100 施工时间 工程项目 2004年2月25日-2004年4月18日 挖石方工程 1、开炸石方的施工方法应能保证边坡稳定,清理险石,避免过量爆破损害自然环境。 2、修筑填石路堤应认真进行地表清理,逐层水平填筑石块,摆入平稳。填筑层厚度及石块尺寸应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规定,填石空隙用石碴、石屑嵌压稳定。上、下路床填料和石料最大尺寸应符合规范规定。采用振动压路机分层碾压,压至填筑层顶面石块稳定,振压两遍无明显标高差异。 3、路基表面应整修平整。 质 量 标 准 项次 1 2 3 4 5 6 7 检查项目 压实度 纵断高程(mm) 中线偏位(mm) 宽度(mm) 平整度(mm) 横坡(%) 坡度 边坡 平顺度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层厚和碾压遍数符合要求 +10、-20 50 不少于设计值 20 ±0.5 不陡于设计值 符合设计 检查方法和频率 查施工记录 水准仪:每200m测4断面 经纬仪:每200m测4点 米尺:每200m测4处 3m直尺:每200m测4处×3尺 水准仪:每200m测4断面 每200m抽查4处 导线点、水准点闭合情况及其它: 导线点,水准点均匀闭合,误差在规范允许值内。 交 底 人 技术负责人
接 收 人 交底时间 2004年2月20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