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苟小芳
来源:《建筑与装饰》2020年第24期
摘 要 本文对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刍议后,对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实例分析、对策进行探讨,旨在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有效促进建筑企业的良好发展、维护建设企业的效益。
关键词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当前,我国建筑行业获得较好的发展前景,建筑规模越来越大、 建筑工程项目的数量逐渐增加,混凝土施工作为建筑工程的主要部分,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体建筑质量、安全问题,因而需要加强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1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刍议 1.1 施工前期质量控制要点
混凝土,作为当代浇筑工程常用材料,主要通过胶凝材料、颗粒状集料,以及水、外加剂、掺和料等构成,按照一定比例配制、均匀搅拌成型。混凝土原料丰富、价格适宜、抗压强度高、耐久性佳,而且生产工艺比较简单,而这也是混凝土当前得到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前会收到图纸,需联系施工现场状况组织技术人员、设计人员、施工人员等进行技术审核和交底,明确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所有环节、关键技术。如果为复杂混凝土施工作业建议施工工序分层施工,旨在明确所有技术的要求、施工范围,建设企业管理下认真做好设计人员、管理人员的施工筹划工作,确定施工控制目标、预估施工中潜在安全隐患,编制符合工程要求的施工方案,以此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 1.2 施工阶段质量控制要点
施工的过程进行质量控制时,首先需确定质量控制的重点,秉持安全和质量为主的原则加强质量监督。然后,细化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的目标,促使所有施工人员明确自身工作任务、职责,根据施工质量标准进行施工目标分级,主要目的:细化目标、构建完善的岗位责任机制,通过专人管理如果混凝土施工环节发生问题,便于在最短时间内找到责任人,追究其相应的责任[1]。其次,应加强对原材料采购质量的控制,根据施工项目设计需要选择质量达标的材料,以此达到施工工艺设计的要求。其三,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①全面分层浇筑,即为浇筑一层混凝土后,对第二层浇筑直至浇筑完成,这个过程浇筑为经短边开始浇筑,在此之后顺着长边浇筑,部分可通过四周——中间进行浇筑,具体需结合施工要求选用适合的浇筑方法。②分段分层浇筑,早施工现场运输机、混凝土搅拌机无法达到施工需要条件下,建议采取
该种方法实行该种方法浇筑。分段分层浇筑,指的是混凝土底层浇筑后进行第二层浇筑,需按照下——上的顺序施工,一般多在较薄、长度较大结构中运用。混凝土浇筑施工需要注意事项:第一,混凝土应在初凝前完成浇筑;第二,浇筑施工中倾倒高度控制在 1.3 竣工验收质量控制要点
竣工验收环节,应对没有达标项目质量加以审核处理,然后提出相应的整改建议,对施工质量严格监测。如果竣工验收环节存在质量隐患,需要找到质量问题的成因、追究责任人的职责,及时进行混凝土施工返工处理。待通过混凝土施工质量验收投入应用,目的为确保建筑工程质量、使用性能,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
2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实例分析、对策探讨 2.1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实例分析
以某民用建筑工程项目为例,其总体建筑面积约为15万m²,这一建筑工程涵盖高层住宅共5栋,每栋楼层均为12层,建筑设计期间建筑结构为剪力墙结构;涵盖多层建筑工28栋,每栋楼层为7层,建筑工程结构为砖混结构。这一建筑工程耐火等级为3级、抗震设防强度为6级,实行混凝土施工区域质量控制,可达到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要求。 2.2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对策 (1)施工工艺、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方法
施工工艺、施工技术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混凝土施工的整体质量,因而进行混凝土施工期间应对建筑工程浇筑情况加以分析,反复核查施工前浇筑方案,同时实行建筑工程浇筑面积、顺序、材料,以及施工人员及技术交底等状况。與此同时,为有效防止发生施工安全事故、突发事件,对施工现场所致不良影响,根据建筑工程施工情况编制紧急事件预案,比如:水电、照明紧急预案。混凝土浇筑技术施工前加强分析浇筑工程,确定施工前工程装备并作以预检、隐检,准确把握工程钢筋、模板标高及位置等相关参数。在此之后,严格检验混凝土浇筑施工关键点,认真做好模板清洁工作,确定设备数量、设备规格、设备运行效率等相关情况。混凝土泵送施工时借助砂浆的作用。提高混凝土泵管的湿润性,严格控制混凝土的质量、坍落度,再联系工程施工现场状况将混凝土置于卸料斗中,避免产生气泡、堵管等问题。 (2)混凝土材料配比情况控制方法
混凝土配合比,关系到建筑工程混凝土整体施工质量,进行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材料选择、配合比的时候,需考虑到我国混凝土施工质量配合比的需要,以此确定最适合的配合比。施行混凝土水化、热缩反应防范施工后,选用合适的外加剂,加强对外加剂的深入分析,联系
预拌混凝土运输需要,在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粉煤灰、水泥,主要目的为提高混凝土的润滑性、黏性[2]。根据混凝土用水要求,确定并测定水量、pH值,以此确保混凝土的抗渗、抗裂,以及缓凝等性能。进行混凝土配比期间,要求相关工作人员根据当地气候环境、混凝土配合比,以及施工管理环境、混凝土运输及施工现场工艺等情况,认真分析水、石和水泥等比例,进而提高混凝土的性能。
(3)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方法
混凝土浇筑施工、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联系紧密,施工管理前应明确工程需要合理安排工作人员混凝土振捣施工。与此同时,需要遵循快插慢拔的原则控制混凝土振捣速度,没有泛浆和冒泡现象即可停止振捣作业。混凝土浇筑期间需相关技术人员通过柱顶浇筑,完成浇筑50%后经混凝土柱梁一端开始作业,对施工技术及工艺加以质量监督,这个过程如果产生混凝土离析、分层情况,应该在第一时间停止施工,避免质量不达标混凝土进到施工现场,并且需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加强监督,目的为规避混凝土位移状况的发生。 (4)混凝土养护质量控制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若没有做好养护工作发生裂缝、强度不达标的可能性较大,会对混凝土施工质量构成不利影响。因而,需对温差因素加以分析,合理使用保温膜及湿敷方法,同时联系各个季节变化进行养护,比如:冬季建议使用保温膜,达到施工恒温状态的目的;夏季利用湿敷及洒水方法使混凝土温度下降,进而确保混凝土施工的整体质量。混凝土养护期间自然养护混凝土方法操作简单、不需过多进行人工干预,一般在混凝土表面洒水即可,在此之后喷涂膜覆盖处理混凝土。人工养护多会通过蒸汽、太阳能及电热等养护方法处理,前者可缩短养护时间、提高模板周转率。浇灌构件成型后常温放置4h左右,该阶段能够避免混凝土构件表面出现裂缝现象。常温调整为养护温度为升温阶段,这个阶段需严格控制温度升温速度,因为温差过大会对构件表面、内部构成严重危害。 3 结束语
建筑工程混凝土使用质量,关系到建筑整体质量、安全、使用时间等方面,因而为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需要做好混凝土配比,选择适合的施工技术和工艺处理,同时认真施行混凝土养护工作,从而达到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董建伟.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J].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2019(17):44. [2] 阳世龙.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分析[J].四川水泥,2019(4):23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