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黄冈丁未革命

黄冈丁未革命

来源:爱go旅游网


“黄冈丁未革命”我家乡的一段历史

小刀出生在饶平黄冈镇,丁未革命对小刀来说一点也不陌生,因为有这一件历史事件才让黄冈这个小城镇留名于中国近代史。为了纪念这一历史事件,家乡的一条街就叫丁未路。

闹市的中心还有我们俗称的“两尊人”的丁未革命纪念塑像,在师范学校附近还有一处当年革命军誓师的遗址,同时中山公园里还有一个像舞台般的纪念亭。只可惜纪念塑像周围是一个市场,每天与之相伴的是市井的喧哗与肮脏的市容。誓师处也只是一块很小的石碑,不注意还看不到。纪念亭也残破不堪了,据说政府已经重视并准备修整。

黄冈丁未革命发生在公元1907年 (即光绪三十三年)农历四月十一日(阳历5月22日),由于这一年是农历“丁未”年,所以历史上称“潮州黄冈之役”为“黄冈丁未革命”。

孙中山的革命思想于1902年开始在潮汕地区传播,新加坡“星州同盟会”许雪秋、陈芸生到饶平串联原三合会员陈涌波、余既成加入同盟会,并以此为基础发展会员,壮大革命力量,到1907年初黄冈已有会员一千多。总部秘密设在黄冈担水巷二号一间为“泰兴号”的店铺中。

之前许雪秋曾计划两次进行起义,因种种原因未能举事。后来讲计划于1907年农历四月十四日举行起义,并联络潮梅各属以及惠州、钦廉、诏安各路义师一致行动。此很快计划汇报到孙中山,孙先生十分重视,当即携胡汉民、汪精卫等人约许雪秋到香港,亲自部署起义。

由于走漏消息,潮州清总兵黄金福派巡防营侯补干总蔡河宗带清兵四十名于四月九日

前来黄冈查办此事,并要扬言要检查“泰兴号”。清军在进驻黄冈后的第二天晚上,在戏台前调戏妇女,引起民愤,遭到民众的暴打。清兵便以此为借口对各处进行搜查,恰好抓了两名同盟会员。

革命党人在陈涌波等人的带领下,当机立断,将起义提前于十一日进行。同时派人前往汕头方面通报消息,以获得汕头革命党人的协助。陈涌波当晚七时,召集革命党人千于人聚集于黄冈城郊之连厝坟埔举行起义誓师。起义军身上挂一条白布,上印鹰球徽号,一齐宣誓,同时还颂布军法十条。九时,起义军兵分四路攻打黄冈城。只可惜老天不作美,天上下起大雨,起义军所用大多数的土枪土炮因火药受潮不能使用。

眼看行动就要失败,就在这紧急关头,陈涌波当机立断,派人纵火焚烧协署左侧的“慰忠祠”,清兵见状,军心大动。陈涌波这时又冒死闯入协署劝说蔡河宗投降,迫清兵缴械受编,黄冈协署遂被革命军攻破,司官巡检王绳武,守城把总许登科被起义军擒杀;同知谢兰馨、都司隆熙等被俘;缴获枪支一批,黄冈城飘起了青天白日旗。

革命军在黄冈城旧都署设立军政府,举陈涌波为司令,余既成、张跃为副司令,并发布告,通知商民照常营业,高喊“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等口号。起义的消息很快传遍海内外,香港的报纸也分别刊登黄冈起义之役,许雪秋闻讯也赶回饶平,附近各地在同盟会各会员的领导下也举义响应。

清政府大惊,派闽、粤水军围攻黄冈企图扑灭革命火种。革命军于十二、十三日在汫洲埋伏准备袭击在此登陆的清兵,以阻止清兵对黄冈的包围。可是当地的土豪暗通清兵,起义军伏击失利。此时革命军这时调整战略,退守东灶一带,利用的利地势与清兵血战两个小时,正当打退清兵的时候,海上又来了另外一批增援的清兵。清兵有了生力军,又对革命军以起了进攻。由于敌众我寡,革命军只能退守下园。

这时陈芸生也带着十五日陈芸生率领汕头革命军百余人前来增援,只是汕头方面的革命军所装备的也是土枪土炮,未能对增援的清兵有力的打击,于午后全部革命军退回黄冈城内。虽然汫洲失利,但没有影响革命党人的意志,他们收缩兵力准备出兵攻打潮州城。这时,清兵又有两千增援助。革命党人经过衡量敌我军力以后,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决定暂时解散革命军,一部份革命党人逃往香港同盟会,准备东山再起,一部分退踞福建。至此黄冈丁未革命结束。此次起义,共有337名烈士询难。

黄冈丁未革命是孙中山先生亲自领导的推翻清朝封建帝制的十次武装起义中的第三次,比辛亥革命还早四年。是辛亥革命的预演,是反封建专制的民主革命斗争。这一次斗争虽然没有取得成功,但是也震撼了腐败的满清政府,为日后成功推翻封建社会打下了基础。

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高度评价说,“此次死难的同志都属同盟会干部,若无此次诸烈士轰轰烈烈足丧满虏之胆之善因,怎有辛亥武昌之义师一举而鄂督瑞澂入军舰之美果。”

(此帖相关资料来自饶平博物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