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教材第78页的内容及练习十八的第1~4题。
1.通过操作,在了解数的组成的基础上口算;能明白一图四式的关系,初步认识加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培养学生操作、分析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书写、计算的好习惯。
熟练地口算10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小棒,计数器,动物图片等。
1.口算。 2.看图列式。
+ = + =() 10-6=() 10-()=()
1.教材第78页的例4。
(1)出示1捆和3根小棒(多媒体)。 ①看图说图意。 ②列式。
10+3=13(随学生列式,电脑演示)
③1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13,根据它们的关系你能试着列减法算式吗? 学生答,老师板书,配以电脑显示:13-3=10,13-10=3 为什么这样列式?
(因为从13里去掉3这部分就得10那部分,去掉10那部分就得3这部分)
(2)利用刚才的知识你能试着完成这道题吗?出示教材第78页“做一做”的第1题。 2.教材第78页的例5。
(1)学生操作计数器:先拨出11,再添上2个一。 ①说出这个过程。
②列式表达这个过程。(11+2=13) (老师板书时与例4的加法对齐)
明确:加号两边的数分别叫“加数”,结果叫“和”。 (2)操作计数器:从13中拨去2个一。 ①说出这个过程。
②列式表达这个过程。(13-2=11) (老师板书13-2时与例4的减法对齐)
看减法算式明确:减号前边的数叫“被减数”,减号后边的数叫“减数”,结果叫“差”。
1.教材第78页“做一做”的第2、第3题。 2.练习十八的第1题。
1. 练习十八的第3题。 2. 练习十八的第4题。 3. 练习十八的“数学游戏”。
10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13 - 3 = 10 10 + 3 = 13 13 - 10 = 3 11 + 2 = 13 13 - 2 = 11 … … … … … … 加数 加数 和 被减数减数 差
10加几的计算方法:10加几就用10的个位上的0与几相加,10加几就是十几。 十几加几的计算方法:十几加几就用十几的个位上的数去加几。 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十几减几就用十几的个位上的数去减几。 十几减10的计算方法:十几减10就用十几十位上的10减10,就得几。
1.本节课是在学习了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来学习一图四式,教学中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解决一图四式的问题。
2.巧妙地向学生讲解加法和减法中各个数的名称,并要求他们能够辨别,能够根据文字的描述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以游戏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对整节课的兴趣,让学生玩得开心、学得开心。
教材第78页例4教学十加几及相应的减法,可以巩固学生对11~20各数的认识,同时也
为后面学习进位加法做准备。例5,通过操作帮助学生掌握15以内的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为以后学习进位加和退位减做准备。在这里第一次给出“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等名称,只是让学生认一认,不要求学生背下来,随着老师逐渐使用,学生会越来越熟悉。
例4中,一图四式是学生已有的经验,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是新内容,老师可让学生自主学,让不懂的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学懂,也满足了思维活跃的学生自己探究的要求。在摆小棒时,不再指定每一小组必须摆什么,而是选择自己喜欢的数去摆。尊重学生的选择,满足他们的愿望。给减法家庭的成员起名字,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给他们一个无限的空间去任意
飞翔。老师不对起的名字做过多评价,保护学生的想象力。加深学生对10加几及相应减法的印象,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解决两数中间间隔问题
教材第79页内容及练习十八的第5~7题。
通过动手操作,了解解决两数中间间隔几个数的问题。
解决两数中间间隔问题。
多媒体课件,情景图,小圆片等。
复习10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10+5= 15-10= 15-5= 10+8= 18-8= 18-10=
1.出示“情景图”。
老师:图中小朋友在干什么?(排队给熊猫照相) 老师:小丽排第几?(10)小宇排第几?(15)
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 ● ● ● ● ●✕
第10 第15
老师:小丽和小宇之间有几人?(4人)
老师指名一位学生数圆片:10、11、12、13、14、15,来确定小丽和小宇之间有4人。 2.利用刚才的知识解答问题。出示教材第79页的“做一做”的情景图。
老师:图中小朋友在干什么?(排队玩滑梯) 老师:玲玲排第几?(4)东东排第几?(8) 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 △ △ △ ▲
第4 第8
老师:东东和玲玲之间有几人?(3人)
老师和学生一起从4开始数:4、5、6、7、8,得出东东和玲玲之间有3人。
1. 练习十八的第5题。
2. 20名小朋友排成一队参观科技园,小明排第3,小军排第9,小明和小军之间有几人?
练习十八的第6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