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EDTA的标定(二甲酚橙)及锡铜中锌的测定 时间:2021.03.05 创作:欧阳理 Posted onNovember 26, 2010byadmin
EDTA的标定(二甲酚橙)及锡铜中锌的测定(Calibration of EDTA (xylenol orange) and the determination of tin zinc copper) 实验目的:
1.学习配制Zn2+标准溶液,EDTA标准溶液;
2.学会以六亚甲基四胺-盐酸为缓冲溶液,二甲酚橙为指示剂标定EDTA标准溶液;
3.了解黄铜片的组成,学会铜合金的溶解方法; 干扰离子的掩蔽方法;、
4. 掌握铜合金中Zn的测定方法 实验原理:
1.EDTA配置及标定原理:
欧阳阳理创编 2021.03.04
欧阳阳理创编 2021.03.04
⑴用EDTA二钠盐配制EDTA标准溶液的原因: EDTA是四元酸,常用H4Y表示,是一种白色晶体粉末,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室温溶解度为0.02g/100g H2O。因此,实际工作中常用它的二钠盐Na2H2Y·2H2O, Na2H2Y·2H2O的溶解度稍大,在22℃(295K)时,每100g水中可溶解11.1g. ⑵标定EDTA标准溶液的工作基准试剂,基准试剂的预处理; 实验中以纯金属Zn为工作基准试剂。预处理:称量前一般应先用稀盐酸洗去氧化层,然后用水洗净,烘干。 ⑶滴定用的指示剂是可以选用铬黑T和二甲酚橙,本次实验选用二甲酚橙与后面黄铜中Zn的滴定的指示剂保持一致,减小误差。二甲酚橙有6级酸式解离,其中H6In至H2In4-都是黄色,HIn5-至In6-是红色。 H2In4-
=
H+
+
HIn5-
(pKa=6.3)
黄色 红色
从平衡式可知,pH>6.3指示剂呈现红色;pH<6.3呈现黄色。二甲酚橙与Mn+形成的配合物都是红紫色,因
欧阳阳理创编 2021.03.04
欧阳阳理创编 2021.03.04
此,指示剂只适合在pH<6的酸性溶液中使用。 测定Zn2+的适宜酸度为pH=5.5,终点时,溶液从红紫色变为纯黄色。化学计量点时,完成以下反应: MIn + H2Y2-→ MY + H2In4-
⑷ EDTA浓度计算公式:C(EDTA)= m(Zn)/10MZnVEDTA 2.黄铜片中Zn测定原理:
⑴ 黄铜片的溶解:使用1:1的盐酸和30%的H2O2溶解黄铜片
Cu+ H2O2 +2HCl=CuCl2+2H2O
⑵ 干扰离子的掩蔽:黄铜的主要成分是铜,铅,锡,锌还可能有少量铁铝等杂质。在实验条件下Cu2+、Pb2+、Sn4+、Fe3+、Al3+等离子会干扰锌的测定。 可以用配位掩蔽、沉淀掩蔽、氧化还原掩蔽等方法,选择在适当的pH下,将待测离子之外的其他离子进行化学掩蔽。采用的掩蔽方法如下: Ⅰ。沉淀掩蔽法掩蔽Pb2+
在微酸性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氯化钡和硫酸钾溶液,
欧阳阳理创编 2021.03.04
欧阳阳理创编 2021.03.04
使生成硫酸钡沉淀,当Ba2+的量超过Pb2+量10倍以上时,Pb2+即会全部渗入硫酸钡晶格中去,形成硫酸铅钡混晶沉淀,这种沉淀比单纯的硫酸铅沉淀稳定得多。因此,可以有效地掩蔽Pb2+。
Ⅱ。氧化还原、配位掩蔽法掩蔽Cu2+
在一定酸度(pH=2~6)下,Cu2+被硫脲还原成Cu+ : 8Cu2+ + CS(NH2)2 + 5H2O = 8Cu+ + CO(NH2)2 + SO42- + 10H+
Cu+再与硫脲形成配合物而被掩蔽。 Ⅲ.配位掩蔽法
掩蔽Sn(IV)、Fe3+、Al3+用氟化钾(或氟化铵)将Sn(IV)、Fe3+、Al3+形成氟的配合物(SnF62-、FeF63-、AlF63-)而加以掩蔽。
3计算Zn的含量: 主要仪器与试剂:
主要仪器:分析天平,250m烧杯,50mL滴定管,称量瓶, 移液管 ,干燥器,量筒,250mL容量瓶。
欧阳阳理创编 2021.03.04
欧阳阳理创编 2021.03.04
主要试剂:黄铜片,二甲酚橙指示剂 ,30%H2O2, 0.1mol·L-1 HCl溶液,Na2H2Y·2H2O 操作步骤: .操作 注意事项 0.1mol·L-1 Zn2+标准溶液的配制:1.预处理:取适量锌片放在100mL烧杯中,用0.1mol·L-1 HCl溶液(自配)清洗1min,再用自来水、纯水洗净,烘干、冷却。 2.称量:用直接称量法在干燥小烧杯中准确称取0.15~0.2g Zn,盖好小表面皿。 3.溶样及配液:用滴管从烧杯口加入5mL 1:1 盐酸,待Zn溶解后吹洗表面皿、杯壁,小心地将溶液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用纯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1.将锌片放在酸中清洗1min,用玻棒搅动。此时锌片表面不应有气泡,否则锌片表面被酸溶蚀,烘干后表面出现黑斑。用玻棒压住锌片倒去酸,小心加入自来水,玻棒搅动、压住锌片倒去自来水,重复若干次洗去酸。再用纯水荡洗3次,尽量沥干水。2. 将洗净的锌片转移至已烘干的100 mL小烧杯中,在石棉网上用小火烘干,边烘边用干玻棒翻动锌片,直至全部干燥,停止加热,放干燥器中冷却。 注意烘的时间不能长,避免锌的氧化。 0.01mol·L-1 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 称取计算量(1.68g)的EDTA二钠盐在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搅拌溶解,转移到试剂瓶中稀释至500 mL 1.EDTA二钠盐溶解速度较慢,溶解需要一定时间。 所以可以提前一周配制。2. EDTA不能直接在试剂瓶中溶解试剂。因固体溶解过程中有的有热效应,试剂溶解速度慢,在烧杯中溶解,可搅拌,可加热,使试剂全溶。 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标定EDTA溶液: 移取25.00mLZn2+标准溶液,加水50mL,3-4滴二甲酚橙指示剂,10 mL300g·L-1六亚甲基四胺溶液,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由红紫色变为纯黄色即为终点。 黄铜片中锌含量测定: 1.溶样: 准确称取0.38~0.42g黄铜片试样,置于100mL小烧杯中,盖上表面皿,加5mL 1:1 HCl,2~3mL30%H2O2,放置。试样溶完后,在通风橱内加热至大量小气泡冒出,退火,反应平稳后继续小火加热分解剩余溶液从红紫色变至橙色时,说明已快到终点,要1滴多摇,直到加1滴或半滴,摇动后出现不带红的黄色,并能保持30s即为终点。 1.(1)取双氧水的时候用定量加液器,防止双氧水沾到皮肤上而腐蚀。H2O2一定要分解完全,否则会氧化我们的指示剂二甲酚橙。⑵用容量瓶配液转移时用玻璃棒引流,烧杯和玻璃棒均要用水荡洗三遍,且每荡洗一边都要转移到容量瓶里。2.(1)加料的顺序不可颠倒,即掩蔽的顺序不能变(2)每加入欧阳阳理创编 2021.03.04
欧阳阳理创编 2021.03.04
的H2O2,(否则会氧化二甲酚橙指示剂)冷却,吹洗杯壁,玻棒,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定容,摇匀。2.掩蔽杂质离子:加5mLBaCl2溶液,20mL饱和K2SO4溶液,旋摇混匀。加1g NH4F,旋摇约1min。加20mL饱和硫脲,混匀。 3.滴定:加15mL 300g·L-1六亚甲基四胺,滴加3~4滴二甲酚橙指示剂,用0.01mol·L-1 EDTA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由红紫色变为纯黄色为终点,15s不褪色。 一种掩蔽剂,要搅拌均匀,使之充分反应。(3)掩蔽过程中出现的沉淀可以不出去,因沉淀颗粒较大,吸附少,对测定影响不大可忽略。 3.(1)控制pH在5.8—6.2左右,若pH>6,原来已被掩蔽的Cu2+解蔽(Cu+生成的合物解离,Cu+被空气氧化),导致原来无色(但有白色沉淀)的溶液又变绿(或黄绿),因Cu2+封闭二甲酚橙,会使终点过渡色较长或终点不敏锐。当pH>6.3,二甲酚橙指示剂本身为红色而不能指示终点。若pH小了,则终点变色不敏锐。 (2)络合反应比较慢,要慢滴快搅 (3)滴完一份倒掉一份防止止F-腐蚀烧杯。 实验结果及分析: 1.EDTA的标定: 序号 1 2 3 锌片质量mZn/g 0.1812 锌标液的体积/mL 25.00 25.00 25.00 初读数V1(EDTA)/mL 0.00 0.00 0.00 终读数V2(EDTA)/mL 25.73 25.76 25.77 △V(EDTA)/mL 25.73 25.76 25.77 C(EDTA)/mol·L-1 0.01077 0.01076 0.01075 C平均(EDTA)/mol·L-1(舍前) 0.01076 S 1.000×10-5 欧阳阳理创编 2021.03.04
欧阳阳理创编 2021.03.04
计算T 1.00 0.00 1.00 查表3-1的T(置信界限95%) 1.15 C平均(EDTA)/mol·L-1(舍后) 1.414×10-5 2.黄铜片中锌的测定: 序号
1
2
3
4
mCu/ g
初体积V/ ml
终体积V/ml
V/ml
W%
舍前平均W%
S
T
舍后平均W%
问题及思考题 ★思考题
欧阳阳理创编 2021.03.04
欧阳阳理创编 2021.03.04
1. 如何判断过氧化氢是否除尽?如果溶解后过剩的过氧化氢未完全分解,将有何种影响?
答:溶液中小而密的气泡(O2)变少,最后消失,继而出现大而少的气泡(水蒸气),再加热片刻(2~3min),可保证H2O2完全除去。如果没有完全去除,它会氧化指示剂二甲酚橙。
2. 试述用六亚甲基四胺作缓冲溶液的基本原理。 答:六亚甲基四胺为弱碱,pKb=8.87。结合一个质子后形成质子化六亚甲基四胺: (CH2)6N4 + H+ = (CH2)6N4H+
质子化六亚甲基四胺为弱酸,pKa=5.15。弱酸和它的共轭碱组成缓冲溶液,缓冲溶液的pH主要决定于pKa,当c酸=c碱时,pH=pKa=5.15,改变c酸、c碱的比例,缓冲溶液的pH可在pKa±1的范围调节,因此,六亚甲基四胺-盐酸缓冲溶液符合测定Zn2+时pH=5.5的要求。 3. 实验中如何掩蔽干扰离子? 答:参见实验原理。
欧阳阳理创编 2021.03.04
欧阳阳理创编 2021.03.04
4. 能否先加硫脲,后加氟化物? 答:不能。
若先加硫脲,则还原剂硫脲将Fe3+、Sn(IV)还原为低价Fe2+、Sn2+,由于F-形成的配合物为离子型,金属离子的电荷越高形成的配合物越稳定,因此金属离子电荷的降低,使Fe2+、Sn2+不能被F-有效掩蔽而干扰Zn2+的测定(Fe2+,b = 0.8;Fe3+,b1 =5.18,b2 =9.07,b3 =12.1;Sn2+,b3 = 9.5;Sn(IV),b6 =25)。 5. 加入掩蔽剂后如未混匀,对实验有何影响?
答:如果没有混匀,掩蔽不完全,滴定时就会消耗过多的EDTA使得测得的锌的含量偏高。
6. 本实验中锌的测定条件是什么?当用纯锌作基准物质试剂标定EDTA溶液时,采用何种指示剂,为什么? 答:在本实验中,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pH=5.5的条件下测定锌,由于标定应与被测物的测定条件一致,所以用纯锌作基准物质标定EDTA时需在pH=5.5的条件下,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重新标定EDTA溶液。这样做
欧阳阳理创编 2021.03.04
欧阳阳理创编 2021.03.04
是为了减少在不同PH条件下,用不同指示剂引起的系统误差。 4、在“EDTA标准溶液配制与标定”实验中,已测定EDTA标准液的浓度,为什么还要重新标定? 答:在“锡青铜中锌的测定”中,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pH=5.5的条件下测定锌,由于标定应与被测物的测定条件一致,所以需在pH=5.5的条件下,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重新标定EDTA溶液。减少在不同PH条件下,用不同指示剂引起的系统误差。 5说明二甲酚橙指示剂使用的最适宜pH范围,滴定时终点的颜色变化。 答:⑴二甲酚橙有6级酸式解离,其中H6In至H2In4-都是黄色,HIn5-至In6-是红色。 H2In4-
=
H+
+
HIn5-
(pKa=6.3)
黄色 红色
从平衡式可知,pH>6.3指示剂呈现红色;pH<6.3呈现黄色。二甲酚橙与Mn+形成的配合物都是红紫色,因此,指示剂只适合在pH<6的酸性溶液中使用。
欧阳阳理创编 2021.03.04
欧阳阳理创编 2021.03.04
测定Zn2+的适宜酸度为pH=5.5,其他Mn+离子测定时要求的pH值如下:pH<1,ZrO2+;pH=1~2(HNO3),Bi3+;pH=2.5~3.5(HNO3),Th4+;pH=5~6,La3+、Pb2+、Cd2+、Hg2+、Te3+;
⑵终点时,溶液从红紫色变为纯黄色。化学计量点时,完成以下反应: MIn + H2Y2-→ MY + H2In4-
6为什么选用六亚甲基四胺-盐酸作为缓冲溶液? 答: 六亚甲基四胺为弱碱,pKb=8.87。结合一个质子后形成质子化六亚甲基四胺: (CH2)6N4 + H+ = (CH2)6N4H+
质子化六亚甲基四胺为弱酸,pKa=5.15。弱酸和它的共轭碱组成缓冲溶液,缓冲溶液的pH主要决定于pKa,当c酸=c碱时,pH=pKa=5.15,改变c酸、c碱的比例,缓冲溶液的pH可在pKa±1的范围调节,因此,六亚甲基四胺-盐酸缓冲溶液符合测定Zn2+时pH=5.5的要求 7在盐酸-六亚甲基四胺缓冲溶液中,只加了六亚甲基四胺,HCl从哪里来?
欧阳阳理创编 2021.03.04
欧阳阳理创编 2021.03.04
答:虽然在溶液中只加了六亚甲基四胺,未同时加HCl溶液,但溶解锡青铜试样时加了过量HCl,所以溶液中同时存在HCl与六亚甲基四胺,六亚甲基四胺与HCl反应生成(CH2)6N4H+,它与过量的六亚甲基四胺组成了(CH2)6N4H+ – (CH2)6N4 缓冲对。因此,在高酸度的溶液中加入六亚甲基四胺,就组成了缓冲溶液,可使溶液的pH稳定在5~6的范围内。
8二甲酚橙为指示剂时,如何确定终点?
答:在化学计量点时,由于H2Y2-夺取MIn(红紫)中的Zn2+而释放出指示剂H2In4-(黄色),因此近终点时,随着滴定剂的逐滴加入,溶液的颜色从红紫→橙(红紫与黄的中间色)→红的成分继续减少→终点的黄色。当滴落点暂时黄色,溶液出现橙色表示已近终点,要1滴多搅,如仍有透红的现象,则终点未到,小心滴加半滴,多搅动,直至纯黄。
注意:近终点要1滴多搅,否则终点易过,因过了终点溶液仍是黄色。 9怎样称取锡青铜试样?
欧阳阳理创编 2021.03.04
欧阳阳理创编 2021.03.04
答: ⑴如试样是很小的颗粒,放在称量瓶中用减量法称量。
⑵如试样是螺旋状的铜丝,则在电子天平上用直接称量法称量。将小称量纸折成盒状,称量,按去皮键显示“0.0000g”后,用镊子取试样放在称量纸上,直至质量在0.13g-0.16g的范围内,关上天平门,称量,记录。取出称量纸将试样小心转移到锥形瓶内(要保证试样转移入锥形瓶内,不能洒落在外)。
10铜试样转移到锥形瓶内,有些试样沾在锥形瓶壁,如何处理?
答:利用加酸的机会,将铜试样带到瓶底,若用洗瓶吹洗,会降低酸与H2O2的浓度,使反应速度减慢。 11、为什么H2O2溶液要用定量加液器加?怎样加? 答:由于质量百分比大于30% 的H2O2溶液会灼伤皮肤(呈白色),所以用定量加液器加。加液器由塑料瓶与试管组成,手捏塑料瓶使流出的溶液至试管的标线即可。因试管已成倾斜状态,转移溶液时,先将试管口靠在锥形瓶口,再稍倾斜塑料瓶就行,否则溶液会倒在容
欧阳阳理创编 2021.03.04
欧阳阳理创编 2021.03.04
器外。如万一不小心,H2O2沾到手上,立即用水冲洗干净,灼烧的白色皮肤过几天也会脱落。
12、加入5mL 1:1 HCl、2~3mL30%H2O2后,为什么待Cu反应完后才加热?
答: 由于有氧化剂H2O2存在,铜试样溶解在HCl和H2O2混合溶液中,有气泡产生,溶液逐渐变绿,因此不加热反应就可完成。反应后再加热可以减少溶剂水的损失。
13加热的目的是什么,加热过程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 ⑴铜溶解完后,加热的目的是除H2O2, H2O2 = H2O + 1/2 O2↑ ⑵注意事项 :
①加热时,锥形瓶决不能塞上塞子,否则会因瓶内压力增加而冲出塞子,甚至锥形瓶也炸裂。
② H2O2受热分解放出O2,可看到大量小而密的气泡产生,此时把煤气灯移去,以免反应过于激烈溶液溅失。
③待大部分O2放出后,继续用小火加热使H2O2完全
欧阳阳理创编 2021.03.04
欧阳阳理创编 2021.03.04
分解,记住:要小火,以防止溶液烧干。此时人不要离开。
建议:平行测定的试样在溶样时尽量条件相同,如加的酸量、溶样后的体积大致相等,便于后续pH的调节。
14如H2O2还未赶完,溶液体积已很小,但未烧干,怎么办?
答: 等锥形瓶稍冷后,补加稀盐酸10mL。冷后加是为了避免热的锥形瓶遇冷的酸而破裂
15如何判断H2O2已除净,冷却时为什么不能塞上塞子?
答:⑴溶液中小而密的气泡(O2)变少,最后消失,继而出现大而少的气泡(水蒸气),再加热片刻(2~3min),可保证H2O2完全除去。
⑵如果塞上塞子冷却,会因瓶内压力变小而打不开塞子。
16若H2O2未除净,对测定有何影响?
欧阳阳理创编 2021.03.04
欧阳阳理创编 2021.03.04
答:H2O2会氧化二甲酚橙呈紫红色,导致无法判断终点。
17说明锡青铜的组成,有哪些离子干扰Zn2+的测定? 答: 锡青铜的主要成分是铜、铅、锡、锌,还可能有少量铁、铝等杂质,在实验条件下Cu2+、Pb2+、Sn(IV)、Fe3+、Al3+等离子均干扰锌的测定。 18实验中如何掩蔽干扰离子? 答:⑴沉淀掩蔽法掩蔽Pb2+
⑵氧化还原、配位掩蔽法掩蔽Cu2+ ⑶配位掩蔽法掩蔽Sn(IV)、Fe3+、Al3 19能否先加硫脲后加氟化物? 答:不能。
若先加硫脲,则还原剂硫脲将Fe3+、Sn(IV)还原为低价Fe2+、Sn2+,由于F-形成的配合物为离子型,金属离子的电荷越高形成的配合物越稳定,因此金属离子电荷的降低,使Fe2+、Sn2+不能被F-有效掩蔽而干扰Zn2+的测定(Fe2+,b = 0.8;Fe3+,b1 =5.18,b2 =9.07,b3 =12.1;
欧阳阳理创编 2021.03.04
欧阳阳理创编 2021.03.04
Sn2+ ,
b3 = 9.5;Sn(IV),b6 =25)。
20为什么每加一种掩蔽剂后均要旋摇锥形瓶,使固体溶解或溶液混合均匀?
答: 使待掩蔽的Mn+能与掩蔽剂充分反应,而被掩蔽完全,不干扰Zn2+的测定。
21加硫脲后,溶液带黄绿色,为什么?
答: 溶液的pH不在2~6的范围内,使Cu2+掩蔽不彻底而显色;若Cu2+完全掩蔽,溶液应无色。
21、若加六亚甲基四胺后,溶液的pH不在5.5左右,对测定有何影响?
答: ①若pH>6,原来已被掩蔽的Cu2+解蔽(Cu+生成的配合物解离,Cu+被空气氧化),导致原来无色(但有白色沉淀)的溶液又变绿(或黄绿),因Cu2+封闭二甲酚橙,会使终点过渡色较长或终点不敏锐。
当pH>6.3,二甲酚橙指示剂本身为红色而不能指示终点。
欧阳阳理创编 2021.03.04
欧阳阳理创编 2021.03.04
②若pH小了,则终点变色不敏锐
22、怎样检查溶液的pH,怎样调节溶液pH≈5.5?
答:⑴加入六亚甲基四胺后,旋摇锥形瓶,使溶液混合均匀,用5.4~7.0的精密pH试纸检查溶液的pH值.取一块试纸,在锥形瓶口上方,用玻棒沾少许试液,接触试纸,观察试纸的颜色,并与色阶板对照确定pH.用洗瓶将试纸上的试液吹入瓶内。
⑵若pH<5.5,则加1 mL六亚甲基四胺,混匀后,测溶液的pH。若pH仍小于5.5,则继续加1 mL六亚甲基四胺,摇匀后测pH,直到符合要求:试纸的颜色介于5.4~5.8之间(取中间色)。若溶液的pH高了,则滴加 1:1 盐酸调节。
①由于溶液内已有缓冲对,加六亚甲基四胺后,溶液pH变化较慢,所以1 mL、1 mL的加。 ② pH调好后,玻棒用洗瓶吹洗后取出。
③当第一份试液的pH调好后,六亚甲基四胺的用量即确定,在第二、第三份试液中加入相同量的六亚甲基四胺溶液,摇匀后测试pH,以确定 pH是否符合要求。 ④用过的pH试纸不要乱丢、乱放,请放在表面皿内,实验结束后丢在垃圾桶内。
欧阳阳理创编 2021.03.04
欧阳阳理创编 2021.03.04
23、怎样在锥形瓶中进行滴定?
答:用右手的拇指、食指、中指拿住锥形瓶瓶口,其余两指辅助在下侧。瓶底离瓷板约2~3cm,滴定管下端伸入瓶口内1cm。左手操纵旋塞,边滴加溶液,边微动右手腕关节,旋摇锥形瓶,使溶液向同一方向旋转,而且出现旋涡,因此旋摇要有一定的速度,不能摇的太慢,影响反应的进行。旋摇时,注意不要使瓶口碰滴定管末端管口。
近终点时,轻轻转动旋塞,使溶液悬挂在管口,形成近1滴或半滴,用锥形瓶内壁将其沾落,再用洗瓶吹洗进溶液。
24、怎样判断终点?
答: 当溶液从红紫色变至橙色时,说明已快到终点,要1滴多摇,使硫酸铅钡沉淀解吸吸附的Zn2+,此时会出现返色(又变红)。当加1滴或半滴,摇动后出现不带红的黄色(或略带米色,溶液中有白色沉淀),并能保持30s即为终点。
若由于pH不合要求或硫脲掩蔽能力不够时,终点的
欧阳阳理创编 2021.03.04
欧阳阳理创编 2021.03.04
过渡色(橙色)较长或终点不敏锐,因此再次提醒:要使终点敏锐,调节溶液的pH≈5.5非常重要。 25、滴定完毕,为什么要立即倒去滴定液? 答:因溶液中有F-,会腐蚀玻璃。 七、可能存在的问题
1、用Zn2+标准溶液滴定EDTA标准溶液时,加了二甲酚橙指示剂后,溶液为黄色
原因:溶液中的酸度大了,指示剂不能与Zn2+形成ZnIn,因而呈现指示剂的颜色。
解决方法:边滴加六亚甲基四胺边搅拌溶液,直至溶液为稳定的红紫色,再多加3 mL,用精密pH试纸测试,确定溶液pH在5~6。
2、加了六亚甲基四胺后,溶液中除白色沉淀外,还出现绿色。
原因:pH高了,使Cu2+未能完全被掩蔽。 解决方法:用6mol·L-1 HCl小心调节pH为5.5。
欧阳阳理创编 2021.03.04
欧阳阳理创编 2021.03.04
3、滴定的终点变色不敏锐,使终点难以判断。 原因:①pH未调好; ②硫脲的掩蔽能力不够; ③二甲酚橙溶液配制已久。 时间:2021.03.05 创作:欧阳理 欧阳阳理创编 2021.03.0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