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湖南省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来源:爱go旅游网


命题人:黄雅芬 审题人:高一历史备课组

时量:7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1. 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克利斯提尼重新划定以地域为基础的10个行政部落

代替原先的4个血缘部落。这两个措施共同的进步意义是 A.有效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 B.有利于打破贵族垄断特权 C.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D.导致了官僚政治的衰落

2. 宋代的军政要务和人事任免,君主常以“内降”“内批”“中旨”“御笔”等形式直接处

理,“除授不归中书”,这种现象反映出当时 A. 中枢体系中的相权被大大削弱 B. 政治生活具有重文轻武的倾向 C.中央决策层已初具内阁制雏形 D.中央政府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3. “一人把洗衣人告上法庭,要求他赔偿自己被老鼠咬破的衣服的损失。原告说:‘按照

约定,衣服洗好后你应该妥善保管,事先考虑到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你应使用鼠夹和鼠药来预防鼠害,可是在你的店里甚至连一只猫都没有。’最后法官判定洗衣人要承担责任。”这一案例直接体现了罗马法的原则是 A.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B. 公平公开公正 C.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 谨慎履行契约

4. 根据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但实

际上,军官地位高于政治家,议员被称为“绵羊脑袋”。材料表明德意志帝国 A.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B.有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C.出现了历史的倒退 D.建立了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度

5. 义和团运动期间.发生了山东高密的乡民抗德筑路事件。时人分析原因道:“查明此次

聚众阻工。实因华德铁路公司屡议改道,致有碍壕里水利. 实因办事不遵章程,挖毁苗麦、菜蔬;遇有坟墓,不待迁徙,即行刨掘;地价又未预发所雇华工,复遇事借势欺压

乡民,乡民愤恨已久。”材料反映出事件发生的根源是

A.高密民众仇视铁路盲目排外 B.铁路设计有碍水利挖毁苗麦 C. 铁路修筑不尊民俗盘剥乡民 D.帝国上义野蛮凶残危及民生

6. 有誓词称:“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

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该誓词所涉及的历史事件是 A. 辛亥革命 B. 国民大革命 C. 土地革命 D.抗日战争

7. 1935年,中国共产党人认为必须“使我们的政策,具有明确的人民性质和深刻的民族性

质”,必须使苏维埃本身适应目前策略变动的各种需要。这一认识 A.强调了土地革命的重要性 B.指引红军战略转移的胜利 C. 为国共双方和解创造条件 D.为持久抗战奠定思想基础

8. 抗战胜利后,重庆政协会议制定的宪法提到:“中华民国人民,无分男女、宗教、种族、

阶级、党派,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依据省县自治通则,制定省自治法……全国陆海空军,须超出于个人、地域及党派关系以外,效忠国家,爱护人民…… 任何党派及个人,不得以武装力量为政争之工具。”这体现的原则是

A.民主共和、地方自治、党政分离 B.民主共和、分权制衡、党政军分离 C.人人平等、分权制衡、党政分离 D.人人平等、地方自治、党政军分离 9. 沙皇尼古拉二世曾在日记中写道:“每个人都发来了回电。核心内容是,为了挽救俄国

和保持前线部队的安定,我必须退位。我同意了…… 凌晨1点,我带着一颗因痛苦而沉重的心离开了普斯科夫。我周围到处都是背叛、懦弱和欺骗!”其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俄国二月革命 B.七月流血事件 C.俄国退出一战 D.俄国十月革命 10.某中学考试有这样一道文字题:试比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和《共同纲领》。在阅

卷中似如你是历史老师,应该给满分的答案是两者

A. 分别由临时政府和全国人大制定 B. 分别为资产阶级和社会主义性质 C.通过时间都是在新政权建立之后 D.都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11.台湾学者鲁凡之在《论中国一一神州巨变》中指出:“先进”而力量微弱的香港与“落

后”而力量强大的大陆之间互相牵制,使“一国两制”得以实行。对于香港回归的主要原因,他认为是

A. “一国两制”政策的影响 B.香港人民的愿望 C. 大陆综合国力的增强 D.香港经济的疲软

12.美国《商业周刊》在评论20世纪50年代某次重要国际会议时称,“美国企图把中国无

限期排斥在世界外交舞台之外的幻想已被粉碎。”据此,此次会议 A.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C.是为解决印度问题而召开 D.使中西方大国关系正常化

13. 1972年中美之间结束敌对状态,是求同存异原则的灵活运用。这一时期中美的“求同”

主要体现在

A.淡化意识形态的分歧 B.推动国际关系走向多极化 C.谋求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D.遏制苏联在亚太地区扩张

14.《后美国时代》一书认为:“……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变,

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群雄竞起”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权力真空 B.资本在世界范围内新一轮扩张 C.美国失去对全球事务主导作用 D.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正在加强

15.据《孟子·梁惠王上》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据魏国李悝

《尽地力之教》载:“治田勤谨,则亩益三斗。不勤,则损亦如之。”与二者表述相关的选项是

A.井田制开始瓦解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小农经济的兴起 D.家庭手工业产生

16.马克思指出:“小农人数众多……他们的生产方式不是使他们互相交往,而是使他们互

相隔离,他们不能自己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是不受限制的政府权力。”材料揭示了 A.马克思反对专制皇权 B.小农经济的水平较低 C.古代小农经济分散性 D.专制皇权的经济基础

17.唐初规定:凡是均田人户,每丁每年除要向国家交租外,还要交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

二丈五尺、麻三斤;每丁每年服徭役二十天,如不服役,则每丁可按每天交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以代役。此规定有利于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官营手工业发展 C.民营手工业发展 D.家庭手工业发展

18.班固在《汉书·食货志》 中写道:“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

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 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以下对班固经济思想的理解准确且全面的是班固

A. 指二者是工商业 B.承认商业重要性 C. 继承了重农抑商 D.有农商皆本意识

19. 唐代实行严格的坊市制度,《唐律疏议》规定,“凡官私斗、秤、度尺,每年八月诣寺

校印署,无或差谬,然后听用之.”这说明唐代

A.坊市制度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B.坊市的管理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C.法律仅有维护封建统治的作用 D.实行较为严格的重农抑商政策 20.某学生根据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单位:万贯),结合所学知识作出了下列四项分析,

你认为合理的是

年代 997年 1021年 1077年 农业税 2408. 1 2641. 2 2021. 3 非农业税 1567.7 3874.0 5117. 2 A.北宋政府重商轻农 B.北宋农民负担减轻 C. 北宋政府财政充裕 D.北宋时工商业发展

21.徐峰在《试论近代江南市镇的城市化》中认为:“湖州府所辖的乌青镇,明朝时除了四

条主干大街外,另有街巷58条。镇中工商业(蚕丝、冶炼、编织、磨坊、染坊、造船、杂货等产业)发达。清末,乌青镇街巷规模有了明显扩大,新增加了8条主干大道,街巷增加了47条。”促进这一时期城市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重心的南移 B.市民阶层的壮大 C.自然经济的瓦解 D.商品经济的发展

22.明初下令迁十四万户富豪到风阳,后再迁天下富户五千三百户到南京;后又强迫各地富

户一万四千三百余户迁到南京。据贝琼《横塘农诗序》 说:“三吴巨姓,享农之利而不亲其劳,数年之中,既盈而复,或死或徙,无一存者。”这一做法 A.动摇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B.维护了明朝封建统治 C. 杜绝了土地兼并现象 D.保证了皇室土地所有制

23. “中世纪后期…… 意大利商人继续在地中海东部诸国的各个港口与阿拉伯商人相会,

收取欧洲公众所需要的种种商品。这种情况对牟获中间人厚利的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来说,颇称心如意;但是,其他欧洲人则大为不满,他们热切地寻找能直接抵达东方的途径,以分享这笔厚利。”材料表明新航路开辟的动力是

A.克服商业危机 B.扩大海外市场 C.对外倾销商品 D.商业利益

24.西班牙、葡萄牙最早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其扩张手段不包括

A.建立沿海据点 B. 建立殖民公司 C.掠夺黑人奴隶 D.输出工业产品

25. “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那里输入的新产品……冒险的远征,殖民地

的开拓…… 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材料中“新阶段”最主要的含义是

A. 世界市场雏形初现 B. 引起早期殖民扩张 C.资本主义时代到来 D.世界贸易中心转移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26题20分,27题14分,28题16分,共50分。) 26.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 ——《尚书》 材料二 关于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的材料 雅典人口总数 雅典公民总数 陪审员 审判员 陪审、审判人员及产生方式 约40万 约4.2万 6000 501 抽签 举手 一审制 怠慢神和蛊惑青年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伯利克里 材料三 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从许多方面来看都是美国革命的一个直接后果,但它要解决的问题却不同于美国革命,而和一个半世纪以前的英国革命如出一辙……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对现代民主政治的创新具有重大意义,而法国革命是全球性政治民主化潮流开启的标志。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表决形式 程序 罪名 (1)依据上述三个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三个材料中有关“民主”含义的本质区别。(8分)

(2)从现代化视角来看,材料三所指美国革命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说“法国大革命从许多方面来看都是美国革命的一个直接后果”?如何理解“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对现代民主政治的创新”这个观点?(10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的认识。(2分) 27.(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杜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惰、愚昧,或没有理性。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在投入现代的机械动力和化肥以前)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作最适度运用的人。传统农业可能是贫乏的,但效率很高…… 小农作为“经济人”,毫不逊色于任何资本主义企业家。

——西奥多·舒尔茨《传统农业的改造》

材料二 根据口述资料证明,十六世纪90年代,山东一些地区有相当数量的“经营地主”,用雇佣劳动力经营农场。随后,十七、十八世纪中,伴随商业性农业的发展,许多小农因“力农致富”而成为“庶民地主”。最近,一些学者更用明清档案馆所收藏的清代刑科题本中的资料,进一步充实了农业中雇佣关系发展的证据。

一一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

材料三“(明改府规定)政府以钱粮、银两或预先购好的丝料分发机户,机户织毕交官取酬。但钱粮往往每发后期(延误时期),且多扣克。以浚削(剥削)之余,市腾踊(积压)之料”。“行货有税矣,而算及舟车;居货有税矣,而算及房合”。

(l)怎样理解材料一所示经济形态的“对资源作最适度运用”这一特点?并以史实说明。(6分)

(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农村中出现了怎样的生产现象?导致它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材料二中出现的新的生产方式发展缓慢的原因。(4分)

28. (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除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街市制开始形成,“自大街至诸小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空虚之屋,每日凌晨,两街巷门上行百市,买卖热闹”。在宋代之前,这是不可想象的。海外贸易高度繁

华,当时整个大宋国的海岸线,北至胶州湾,南至广州清,再到琼州海峡,都对外开放,与西洋南洋诸国发展商贸。市舶司每年从海上贸易中抽税近200万贯,进出口总额约为2000万贯。商业信用非常发达,从北宋到南宋,陆续出现了便钱(类似于银行汇票)、现钱公据(类似于现金支票)、茶引、盐引、香药引、矾引(类似于有价证券)、交子与会子(法币)等商业信用。如果没有发达的商业信用,大宗的或者跨区域的市场交易是不可能达成的。

——摘编自吴钩《宋:现代的拂晓时辰》

材料二 地理大发现对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首先引起了“商业革命”,表现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和扩大,流通的商品种类和数量大大增多,商路及贸易中心的转移变化,商业经营方式的改变和商业、实业组织的发展。

——张箭《地理大发现研究》

(l)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商业革命”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背景。(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商业革命”与16世纪欧洲“商业革命”的影响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8分)

26. (1)材料一中的“民主”是指为民作主的、有德行的君主,是指统治者个人,材料二和

三中的“民主”是指“人民主权”,是一种政治制度;材料二、三中的制度也有不同,二中的民全政治是指奴隶制民主,三中的民主政治是指资产阶级民主。(8分) (2)问题:解决民族独立和确立现代政治体制问题。(4分)

原因:美国革命的许多方面直接形响到法国革命,如《独立宣言》对《人权宜言》的影

响、共和制被法国借鉴等。(2分)

理解:英国革命后建立的君主立宪制和美国革命后建立的总统共和制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民主政治,成为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现代政体典范。(4分)

(3)民主有阶级性;民主的观念和认识有传承和借鉴性,并不断进步;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导致政治腐败。(任答一点,得2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27. (1)精耕细作;(2分)任举2例(耕作方式的变化、耕作制度、作物品种的改良、水利

灌溉和施肥等方面)说明。(4分)如:一年三熟、垄作法、代田法、耕耙籍技术、都江堰、翻车等。

(2)现象:出现了共有雇佣关系的农场(或资本主义萌芽在农村出现);(2分) 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2分)

(3)原因:政府的克扣剥削导致农民贫困,购买力低.赋税繁重影响资本的积累;海禁政策阻碍海外市场的扩展;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传统自然经济的阻碍等。八股取士和文字狱,文化专制的影响。(4分,任答两点即可)

28.(1)表现:商业活动突破时间、空间限制,海外贸易繁荣.商品交易量大.信用票据

的出现和大量使用.(6分)

背景: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交通的进步,科技的进步。(2分,任答两点即可) (2)不同影响:宋代“商业革命”促进了农耕文明的繁荣,但没有促进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2分)

欧洲“商业革命”加速了封建制度的瓦解,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西欧向近代社会转型,(2分) 原因:

宋代:小农经济/自然经济占主导;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阻碍了商业进一步发展。(2分)

欧洲: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打击了封建地主,有利于资产阶级实力上升.( 2 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