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彭玉花
来源:《经营管理者·下旬刊》2016年第09期
摘 要:一般而言,多金属矿选矿(Polymetallic ore dressing)包含2种或者2中以上的矿产品,生产指标统计计算方法较为复杂,工作人员面临的工作挑战也吧比较大。多金属矿选矿样品存在误差的可能 性比较大,传统的计算方法所获得的相关结果往往与实际相比相差甚远,一旦出现较大的误差计算,势必难以协调好多金属矿选矿的产品金属量。笔者将根据相关工作经验,建立科学化的数学模型,对传统的计算多金属矿选矿生产指标统计计算方法进行研究,再加以改进和提高,以期能够得到更为准确的结果;综合分析出传统方法中测量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继而使得生产指标更为精确化、靠谱化。 关键词:多金属矿选矿 生产指标 统计计算方法 研究分析
矿产资源是我国国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根据相关资料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有90%以上的能源和8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均来自于矿产资源。矿产资源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安全的运行等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迄今为止,每年开采的矿产资源多达200亿吨以上。我国现阶段已经探明的矿产资源总量较为丰富,但是人均占有量比较少。进入21世纪以后,人口以及资源等问题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而部分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处于其中较为突出的地位,因此做好多金属矿选矿工作非常重要。
一、多金属矿选矿基本概念分析
多金属矿的选矿主要是利用矿物的化学/物理性质等差异,基于此,聚集一种或者多种有价矿物为一种精矿的学科。选矿被广泛应用于矿石原料加工工业中,自然界中的矿产资源被长期利用开发之后,矿石中有价矿物含量较高切经过简单的人工处理可以直接利用的富矿越来越少。选矿技术的发展扩大了矿产资源的利用范围,将二次利用价值发挥到极致。各种选矿方法涉及到的学科比较多,如电化学、工艺矿物学以及物理化学等。多金属矿选矿 工程是没有尽头的,随着工业的发展,以及原材料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扩大选矿应用领域是客观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此,选矿工程不再仅仅局限于矿产的采出后加工,在扩大选矿领域工作的同时,还需要提高矿本身的水平和整体效益。总而言之,多金属矿选矿的总体发展趋势和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二次资源的利用;(2)研究选矿节能发展趋势;(3)开发利用好海洋资源;(4)高科技在选矿中的应用价值;(5)选矿自动化;(6)生物水治。现阶段来看,多金属矿选矿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能量消耗过高,在环境保护方面不能够充分满足日益严格的矿产要求,对复杂的有价矿物分选技术需要进一步提高。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矿产是不可再生资源,一旦被大量地开发使用,其蕴藏量会显著减少。因此,在开采利用过程中,需要尽最大努
力回收有价矿物,综合利用好整体资源,对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金属屑等进行加工回收,以期能够二次利用上述资源。
二、结合具体实例,分析传统多金属矿选矿生产指标统计计算方法
以矿业有限公司选矿为例, 年处理量达到25万t,以铅和锌等产品为主的多金属选矿厂,采用的是混合浮选工艺生产,选矿金属平衡报表采取的是传统的计算方法,当化验数据存在误差时,统计算法会出现铅的回收率超过120%,甚至出现回收率超过130%的情况。上述现象的出现显然是不符合常理的,选矿生产指标计算过于失真,与实际相比比较出现比较大的距离,因此也说明了传统计算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为了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使得生产统计结果更加符合实际且更具有代表性需要通过建立更为科学的计算方法,对传统的多金属选矿生产指标统计计算方法加以改进,得出更符合实际的统计计算结果,以期更好地指导选矿生产。
传统计算方法的方程为:
W1+W2+W3=W,d1W1+d2W2+d3W3=dW,e1W1+e2W2+e3W3=eW,
f1W1+f2W2+f3W3=fW.W代表的是原矿矿量,d、e、f代表的是化验得出的各种矿产品品位。上述方程中,其中有3个未知数,一个已知数,取其中任意一个方程中的方程组可以解出W1、W2、W3。 但是 ,如果选择方程中3个方程组成方程组进行解答,就会出现4种答案,理论是,4组方程组的答案W1、W2、W3是保持一致的;但是,实际工作中,由于化验或者样品加工所取得的品位子样观测值会出现误差,最终使得上述4组方程解不会保持高度一致。传统的计算方法往往会选择4组中的1组而舍弃其他3组做金属平衡调整。基于此,能够不断满足生产统计的基本需求,但是仍然存在较大误差,不能够清楚计算各种子样品位观测值的误差大小,更不能够清楚分析操作环节中的相关原因。为了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指标统计计算的准确性,降低错误判断率,需要有效提高生产指导性。 三、多金属矿选矿生产指标统计算方法改进
由于矿量称重和品位字样的采样误差存在,上述方程组中的各个方程式不完全相等,因此存在一定的偏差。为了能够求解到更为精确的W1、W2、W3和子样观测值,需要采用平差方法进行有效求解。误差方程式为:①v=W1+W2+W3-W;②v1=d1W1+d2W2+d3W3-dw;③v2=e1W1+e2W2+e3W3-ew;④V3=f1W1+f2W2+f3W3-fw。从上述统计计算方法中不难看出,由于品位采样程序不同和称重测量不同等,所以原矿称重量W與 品位字样观测程度不尽相同,综合考虑到字样观测值误差处理繁琐,可以将这里的V等同于0,此种处理方式更为简单。将附有条件的间接平差法求解出最优产量W1、W2、W3以及金属量偏差值 v1、v2、v3 ,再利用条件平差方法求出各个子样观测值,尽量消除锌和铅等偏差值 v1、v2、v3。 附有条件 的间接平差法基础方程为:① v1=d1W1+d2W2+d3W3+u1;
②v2=e1W1+e2W2+e3W3+u2;③v3=f1W1+f2W2+f3W3+u3;④W1+W2+W3=0。
参考文献:
[1]张亮.多金属矿选矿生产指标统计计算方法探讨[J].有色金属(选矿部分),2014,15(3):62-66.
[2]李剑铭,刘万锋,杜立斌等.云南北衙4kt/d多金属矿选矿厂设计与生产实践[J].有色金属(选矿部分),2011,10(6):39-42,4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