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卷第1期 2014年3月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VO1.35 No.1 Mar.2014 近五年大学新生心理状况调查及思考 陆竞文 (淮北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安徽淮北235000) 摘要: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连续5年对某大学共计21 376名2009—2013级高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 调查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存在的主要心理症状表现相对一致,自残自杀意念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新生在 SCL一90中9个因子得分存在显著差异,该校学生连续5年心理状况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为此,需要从 机制中开展心理预警、常规工作中建立活动服务体系和组织机构中构建心理预警系统等3方面优化大学生心理 预警工作路径,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高校学生;对比分析;心理预警 中图分类号:TP 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691(2014)01—0056—05 近几年,高校校园里发生了诸多突发事件和危机事件,高校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心理健康状况引起党 的高度重视和国内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目前,精神疾病已经构成大学生辍学、休学、退学、 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大学生心理疾病发生率呈现上升趋势….因此,如何有效增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 水平,确保高校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已经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一个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 鉴于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而高校学生心理状况又是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中之 重,为此本研究历时5年,致力于纵向追踪研究,通过对某大学2009 2013级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以及结果对比分析,主要从以下4方面研究:2009~2013级高校学生心理状况筛查情况;高校学生主要 心理症状表现;高校“异常”学生筛查;2009—2013级高校学生SCL一90中9因子分值对比.这对有针对性 地实施高校学生心理预警机制提供实证依据,对行之有效地开展高校学生心理预警工作有重要意义,对 优化高校学生心理预警路径提供理论参考.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被试与抽样 本研究被试是某大学2009—2013级大学生共21 376人,年龄分布15~28岁,平均年龄18.7岁. 2009—2013级高校学生人数分别为:2009级3 832人,2010级3 861人,2011级4 174人,2012级4 625人, 2013级4 884人. 1.2工具 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 . 1.3方法 使用团体施测方式,每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时间均在大学生刚人校园9月中下旬2周内完成.使用 统一指导语,以班级为单位,用网络版量表,并当场提交调查问卷.数据采用SPSS软件16.O进行统计 分析. 收稿日期:2013—12—10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JG13267) 作者简介:陆竞文(1977一),女,安徽淮北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第1期 陆竞文:近五年大学新生心理状况调查及思考 57 2结果 2.1 高校学生连续5年心理状况筛查情况 图1 2009—2013级高校学生心理状况筛查情况 由图1可知,2009~2013级高校学生连续5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筛查率在11.14%~15.37%之间, 2010级得分最低,筛查率是l1.14%;2012级得分最高,筛查率是15.37%,SCL一90 ̄1J试连续5年高校学生 心理健康状况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他 ¨:j 加8 6 4 2 0 2.2高校学生连续5年主要心理症状 SCL一9O测试2009—2013级高校学生连续5年主要心理症状具有相对一致性,见表1. 表1 主要症状排位及筛查率比较 由表1可知,2009~2013级高校学生连续5年主要心理症状相对一致,主要表现在以下4方面:(1)连 续5年SCL一90 ̄J]试9个维度因子中排名第1:强迫症状.摆脱不了、又明明知道没有必要和毫无意义的冲 动、行为以及想法,思想涣散不集中等.(2)连续5年SCL一90测试9个维度因子中排名第2:人际关系.公 共场合不自在,交往中自卑,心神不安宁,特别关注别人的视线,交流中存有不良自我暗示,太关注周围人 看法等.(3)连续5年SCL一90测试9个维度因子中排名第3:敌对.人际交流中情绪情感、思想以及行为 上容易敌对,脾气自控能力弱,喜欢争论.(4)连续5年SCL一90 ̄lJ试9个维度因子中排名第4:偏执.喜欢 走极端和妄想,猜疑心重. 2.3高校“异常”学生筛查情况 评定标准:SCL一90量表中第l5题:想结束自己的生命;第59题:想到死亡的事,SCL一90量表中第l5 题和第59题中两题都选择并且每题分值>:3;或者第15题和第59题中任选一题并且每题分值>=3作为 58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 初步判断有无自残自杀意念的评定标准.连续5年2009~2013级高校学生对第15题和第59题两题选 项,经过数据筛选显示其自残自杀意念情况,见图2. 图2第15题和第59题两题筛查率比较 由图2可知,2009~2013级高校学生连续5年中,2009级自残自杀意念倾向筛查率相对较高,分别 为:0.68%和6.99%,人数分别为:26和268;2011级自残自杀意念倾向筛查率相对较低,分别为:0.91%和 4.58%,人数分别为38和191,筛查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说明2009~2013级高校学生连续5年自残 自杀意念倾向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 2.4有心理问题人数筛查对比 表2有心理问题人数筛查对比 注: P<O.01 由表2可知,2009一一2013级高校学生连续5年9个维度因子平均值组间F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通过多重对比显示,提示2009~2013级高校学生连续5年有心理问题筛查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 3 讨论与建议 2009~2013级高校学生连续5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筛查率在1 1.14%~15.37%之间,筛查率在正常 范围之内b ,提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2009~2013级高校学生连续5年心理 健康状况趋向好转.这与国内一些调查结果一致,如陈顺森、陈春玉等调查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变 迁,近20年SCL一90的9个因子中有6个因子得分均显示逐年递减趋势(r=O.45—0.82),提示大学生心理健 康水平逐年趋向好转 ;胡青坡调查2001~2005年大学生心理Meta分析SCL一90因子分值有年度效应, 分值逐年降低,说明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上升 ;高校学生连续5年主要心理症状相对一致,主要表 现在强迫、人际关系、敌对和偏执等方面,与一些研究结果相对一致.陈拮、胡莹研究近五年高校学生心 理健康调查结果比较分析,7 490名2007 201 1级高校学生心理问题选择率排名前15位高度一致,表现 在强迫症状、情绪、人际关系等方面上 ;王冰蔚等研究15 088名连续4届2007~2010级新生人格测试, 第1期 陆竞文:近五年大学新生心理状况调查及思考 59 排名前1O位心理问题集中体现在强迫、人际关系、神经衰弱、自信缺乏等问题上 ;周如东等人研究 27 535名2005~2009级连续4年理工科新生心理状况,排名前15位心理问题表现相对一致,主要体现在 认知和情绪上 .2009~2013级高校学生连续5年自残自杀意念出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与陈酷、胡莹研 究结果一致 . 为完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与预警系统,降低自残自杀意念倾向,减少心理问题主要症状表现, 培养优秀心理品质,增强环境适应和抗挫能力,需要从3方面优化大学生心理预警工作路径,提升大学生 心理健康水平. 3.1在机制中开展心理预警 高校学生心理预警工作要与教学、科研、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切实加大危 机干预与预警工作建设的深度与力度.学生心理预警工作指挥、协调、评估以及监督等相关心理预警工 作均由学生心理预警领导小组统筹安排和研究制订. 高校学生心理预警中心以及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分工和协调机制,要明确设置:建立完善的心理预 警工作网络和平台,各学院成立以分管学生工作的为站长,团总支和辅导员为成员的学院心理 辅导站,开展形式多样化的心理预警宣传活动;及时向大学生心理预警中心上报心理异常学生.为有需 要的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重点关注和跟踪服务;指导、管理、考核各班级学生心 理预警工作;指导学生班委会、党团支部、学生会和学生社团在全国心理健康节和新生入校时,组织开展 心理预警团体辅导活动和服务工作.同时,班级设立学生心理健康委员,培训学生心理健康委员掌握学 生心理问题的简单辨别标准;了解并及时反映学生心理需求以及个别同学异常情况,在学生心理预警工 作中发挥作用. 高校设立大学生心理预警中心机构,具体职责涉及:执行学生心理预警工作的规章制度;新生入校后 及时进行心理普查,研究筛查率并同时建立学生心理档案,预防各类心理危机事件以及突发事件发生;心 理预警选修课程的开设,每年4、5月份和9、lO月份定期举办心理预警宣传活动月;为学生提供心理预警 咨询服务等相关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与预警系统工作. 3_2在心理预警常规工作中建立活动服务体系 在大学生心理预警常规工作中,通过卡贴、宣传手册、广播站、宣传橱窗和专门网站等多种途径,扎实 推进心理预警工作的宣传载体建设.每年定期举办与心理预警各种相关主题的专题教育活动,为不同年 级、不同专业的学生提供心理预警保障机制特色服务.为切实落实发展学生、学生发展的理念和学生心 理危机干预与预防警示工作机制,每年的5月、l0月作为心理预警宣传月,加强学生生命、生活、生存教 育,促进学生成长、成功,并成就学生.大学生心理预警工作依据“5・25”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节为契机, 上半年以举办“5・25”高校学生心理健康节为契机,开展“高校学生心理预警宣传月”活动;下半年以实施 新生适应性教育计划为契机,开展“心理适应”新生心理预警宣传月活动.实施新生适应性教育计划,做 好新生的生活适应、学习适应、人际关系适应和心理适应等心理预警工作,加强学生学涯、职涯和生涯教 育,从新生开始着手抓好学风建设和班级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心理预警和干预机制工作.宣传月设计不 同的与学生心理预警相关主题,围绕主题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大学生心理预警宣传月活动. 大学生心理预警在常规工作中实施心理预警工作服务体系,个体咨询通过心理咨询预约电话或当面 预约等方式预约来访者以及适时的咨询时间安排,依据来访学生情况可酌情安排咨询师适时接待来访学 生.此外,还可提供网上咨询预约服务,进一步加强心理预警网络平台建设,不断提高心理预警服务的信 息化水平.学生心理预警中心还要坚持落实心理预约员工作制度,开展面对面的预约咨询、网上预约咨 询、信箱预约咨询、QQ预约咨询、邮箱预约咨询和热线预约咨询等多种预约咨询方式,心理咨询预约方 式、面对面心理咨询、电话咨询以及咨询重点反馈等危机预警规章制度需要健全完善,在来访咨询接待过 程中始终坚持保密性原则,个体心理咨询的记录与心理咨询档案的建立和管理需要加强.不同主题的心 理预警团体辅导定期组织开展,团体辅导主要采用人际关系团体辅导、发展性团体辅导等多种心理预警 形式.开通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加强对电话咨询师的培训等心理干预与预警工作,指定或聘请专业心理 咨询师参与和督导心理热线工作.对可能有明显心理问题的学生,心理预警中心能够做到跟踪咨询、援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互 助和干预,使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研判、早控制的心理预警工作机制真正落到实处,从而促进学生 身心和谐与安全. 3.3在组织机构中构建心理预警系统 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机构中构建心理预警,心理预警工作贯彻落实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的要求,着力构建新型的心理预警工作机制,筑牢关爱学生、支 援学生的温馨屏障,并在完善工作理念、健全工作机制、普及心理知识等方面开展心理预警系列工作,探 索建立“学校一学院一班级”心理健康教育3级管理和“学校一学院一班级—个人”心理危机4级预警 与干预机制.此外,高校制定《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暂行办法》,切实加强心理预警体系建设,明确职责分 工,畅通工作渠道,积极应对和妥善处理学生因心理问题而引发的各类心理危机事件和突发事件,让爱心 关怀和倾情支持如阳光雨露,时刻陪伴学生左右. 参考文献: [1]刘欣,徐海波.15年来中国心理卫生杂志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总结[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2):124—126 [2]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 [3]范韶维,李红娇.2005—2007年中国矿业高校学生心理状况对比分析EJ].中国校医,2009(2):178—179. [4]陈顺森,陈春玉.近20年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变迁[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2):96—101. [5]胡青坡.2001—2005年中国大学生心理调查结果的Meta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201l(10):490—493. [6]陈赫,胡莹,杨曦,等.近5年高校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比较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2(17):4476—4479. [7]王冰蔚,王水泽,魏双锋,等.四届新生的大学生人格问卷测评比较[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9):1117—1119. [8]周如东,李淑娜,郭洪波.近五年理工科入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EJ].德州学院学报,2011(1):67—71. Survey and Reflections on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the Freshmen in the Past Five Years LU Jing—wen (Department ofPsychological Health,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235000,Huaibei,Anhui,China) Abstract:The SCL—-90 was adopted for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21736 freshmen for five consecutive years from 2009 to 201 1.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psychological troubles of the fresh— men were consistent;The suicide thought in five consecutive years showed a downward trend after the first rise;In the past five years,10 factors scores in SCL一90 had signiifcant difference.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level tended to get worse.Therefore,psychological warning should be strengthened,and the activity service system and psychological warning system should be carried out. Key words:college freshmen;comparative analysis;psychological wa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