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5G-SA驻留比提升研究报告

来源:爱go旅游网
5G终端SA时长驻留提升研究报告

一、驻留时长的统计规则 集团对SA时长驻留比统计标准:

统计对象:SA单模用户。以天为统计周期,当天产生过SA话单,但未产生NSA话单的用户。

区域范围:核心城区范围,即集团下发的63个测试网格区域,其中KA地市采用新网格,其他地市仍按前期的旧网格区域。

数据来源:通过经分系统040XX接口统计(且当天未在22XX4接口出现),该用户在040XX接口的业务时长为驻留SA时长,在04XX4接口的业务时长为驻留4G时长,不包含回落4G的VoLTE业务时长。

相关疑问解释说明:

问题1:NSA用户的时长对驻留比是否影响?

从统计公式可以看出,如果用户添加了NSA,该用户的4/5G驻留时长均不会参与计算统计。同时,做了用户级测试验证,添加NSA后,当天的用户SA驻留比无法统计,结果符合。 问题2:WIFI用户的业务时长对驻留比是否影响?

从统计公式可以看出,4/5G的驻留时长是按经分相关业务接口统计,而WIFI用户的业务不经过这些接口,因此他们的业务时长不会对驻留比产生贡献。

基于此特性,可针对5G深度覆盖不足、室内倒流严重区域,通过加强宽带推广,让用户在室内更多使用WIFI,从而避免在室内产生大量倒流,影响驻留比。

相关SEQ信令验证如下:152****1107手机在6月11日20点至22点在家一直连接WIFI,PS信令面单据内在20点-21点多次发起PDN连接信令流程。但对应时间段内用户面断层,无20点至22点期间用户面记录,经分系统按用户面单据进行驻留比时长统计,因此在接入WIFI期间,手机进行的业务不计入驻留时长内。

二、锚定终端低驻留问题研究

统计XX地市核心城区单模SA用户87万,其中锚定的五款终端34万,占比39.08%。其中华为、荣耀、小米、红米、三星占比分别为59%、14%、16%、10%、1%。从它们的SA时长驻留比来看,小米、红米的驻留较华为和荣耀终端低10pp左右,差异较大。 五款终端中低于70%的用户36297个,占比12.52%,XX

(13.48%)、XX(11.75%)、XX(11.38%)占比最高。各地市低驻留用户如下:

导致5G终端用户低驻留的原因主要包括:

1.覆盖因素,常驻区域5G覆盖不足,引起倒流至4G网络。 2.低电量节电,虽然锚定的5款终端没有私有节电策略,但是在低电量节电模式下仍会回退4G。

3.用户关闭5G,因业务需求或感知不好主动关闭5G,导致产生大量倒流。频繁关闭5G、或仅短暂开启5G的用户是该类问题关注重点。 (一)覆盖因素分析

1、稳定高倒流,疑似常驻区域5G覆盖不足

针对36297个低驻留用户的TOP1常驻小区的倒流指标,如果连续多天常驻小区的倒流用户及倒流流量变化较小(10%以内),长期稳定高倒流,则有可能该用户所处位置属于5G弱覆盖,统计共有10807个用户存在该问题,占比30%。

从分布场景来看,高层居民区(27.51%)、底层居民区(22.16%)、城区道路(13.08%)占比较高,其次为商业中心(6.01%)、写字楼(4.11%)、地铁(3.70%)。部分场景典型小区举例分析: 1. 高层居民区

统计高层居民区场景高倒流小区2973个,4G室分小区占比86.11%,4G宏站小区占比13.89%。主要集中在室分小区。 选取几个典型小区如下:

(1)现代鲁班北区3_HLW_1:该问题点有4G室分无5G室分,且距离5G宏站有200米左右。

(2)瀚林新城3_HLW_1:该问题点有4G室分无5G室分,且距离5G宏站有250米左右。

(3)汇东郦城三期-HLW-3:该问题点有4G室分无5G室分,且距离5G宏站有150米左右。 1. 低层居民区

统计低层居民区场景高倒流小区2395个,4G宏站小区占比81.17%,4G室分小区占比18.83%。主要集中在宏站小区。

示例:康美花园_HLH_2小区有共站5G小区,4G小区有6个,5G小区3个,且5G站点康美花园-H5H-2642 方位角150°,4G小区方位角120°,方位角不一致和扇区少导致高倒流。 1. 城区道路

统计低层居民区场景高倒流小区2395个,4G宏站小区占99.43%,4G室分小区占比0.57%。主要集中在宏站小区。

示例:万达茂路口FDD18-HLH-18小区有共站5G小区,4G小区有5个,5G小区2个,且5G站点万达茂路口-H5H-2648方位角160°,4G小区方位角200°,方位角不一致和5G扇区少导致高倒流。 2、倒流时长突增,疑似站点退服导致

当倒流4G小区时长大于1天且突然增加50%以上,则周边5G小区有可能出现退服情况,统计倒流突增小区且5G小区退服大于5小时小区407个。计算有退服小区和总低驻留用户小区占比,占比较高的地市:LL(4.44%)、ZX(2.20%)、QD(1.86%)。

1. 案例1:

高倒流4G小区指标变化:荣军路口FDD18-ZLH-1在5月12日时长突增51.69%,SA用户突增16%。

4G周边有3个5G小区,均有较长时间不可用时长。

通过告警查询,该5G站点下小区当天都出现退服,因此5G退服导致用户都倒流到4G小区,引起4G小区时长和用户突增。网管告警如下:

1. 案例2:

高倒流4G小区指标变化:地区高中_ZLH_3在5月12日时长突增140.42%,SA用户减少28.95%。

4G周边有3个5G小区,均有较长时间不可用时长。

通过告警查询,改5G站点下小区当天都出现退服,因此5G退服导致用户都倒流到4G小区,引起4G小区时长突增(SA用户下降,因此主要观察时长突增来判断5G退服)。网管告警如下:

3、SA用户突降,疑似转移NSA不统计导致

当倒流4G小区SA用户突降10%以上,且周边5G小区的SA用户也下降10%以上,有可能由于NSA相关参数调整,导致SA用户添加NSA后不统计引起。统计出现该情况的小区一共27个。

(二)低电量时节电影响 1、5款锚定终端的节电策略验证

受终端私有节电策略影响,部分终端(如iPhone、VIVO、OPPO、Realme等)会自主删除5G能力回退4G,导致驻留比明显偏低。因此,目前集团已采用锚定5款(华为、荣耀、小米、红米、三星)驻留正常的终端进行驻留比计算和考核。

但这5款终端之间仍存在驻留比差异,小米、红米较华为终端驻留低2-5pp,TOP终端中一加、三星驻留能力最高。针对这5款终端进行在低电量时的节电策略进行研究,分析对驻留比的影响。

验证准备:选择4款终端,小米10、华为荣耀30S、一加 8PRO、华为NOVA7 SE,验证在低电量进入节电时的信令特征。

验证流程:终端持续放电至低电量,到达系统设定的节电模式后,第一次做业务情况下进入节电模式,持续业务10分钟再退出节电模式,第二次清除后台后由空闲态进入节电模式,持续空闲态10分钟再退出节电模式。 验证结论:

详细信令流程,见附录。

2、低电量节电和主动关闭5G对比

验证结论:低电量进入节电模式导致的5G能力回退,与用户主动关闭5G开关,在信令表现上特征一致,无法区分。且不同终端的信令表现存在差异:华为/荣耀终端,在回退5G能力后,会按标准流程先在5G网络注销,然后在4G网络重新附着;而小米、苹果等终端,在回退5G能力后,会直接在4G网络侧接入,并触发TAU,5G侧需等定时器超时后再触发链路删除。 3、终端节电相关参数及原理 (1)技术原理

3GPP标准协议定义可以通过以下方案来解决UE持续过热和高功耗的问题。

相关技术原理介绍: 1. DRX

DRX即非连续接收,是指终端仅在必要的时间段打开接收机,用于接收下行数据和信令,在剩余时间段关闭接收机,停止接收下行数据和信令,从而节省终端电力消耗。但该功能会导致时延增大,影响用户体验。

1. 智能预调度

相对于普通调度,基本预调度可以节省从UE发送SR(scheduling request)到获得上行调度授权的时间。生效基本预调度时,无论UE是否有业务请求,只要调度资源有剩余,该UE就会持续被调度。基本预调度会消耗空口资源,UE待机时间较短。为了平衡调度时延和终端节能的诉求,引入了智能预调度技术。采用智能预调度时,当UE没有业务请求时,UE进入DRX休眠期,从而节省空口资源,延长UE待机时间。

为了进一步降低终端功耗,引入了上行智能预调度时长自适应功能。开关打开后,当存在实际有效的下行调度数据(不包括MAC CE和Padding)时才触发智能预调度,减少智能预调度触发频度,并且根据下行调度的上行回包时间自适应调整预调度持续时长,UE耗电更少,上行预调度用户平均使用的PRB个数更低。 1. WUS

当连接态终端配置了DRX,终端会在每个DRX周期的On Duration内醒来接收PDCCH调度信息。当终端业务量较小时,调度概率较低,每个周期终端都醒来会浪费功耗。因此,3GPP R16提出的终端省电节能技术WUS(wake-up signal)。在On Duration前面发送一个唤醒信号DCI Format 2_6,指示终端是否需要在相关的DRX On Duration Timer检测PDCCH调度信息,让终端按需醒来。由于检测唤醒信号的时间长度短于On Duration Timer,因此可以达到节能效果。仅针对SA场景下低频终端。

1. 省电BWP

对于终端来说,工作的带宽不同,功耗是不一样的。理论上终端的工作带宽越大,功耗也越高;终端的工作带宽越小,功耗也越低。NR协议中定义了BWP(Bandwidth Part),终端可以工作于小区总带宽的部分带宽上。对于处于RRC连接态的终端,当终端需要传输小数据量业务时,终端工作于较窄的带宽上;当终端需要传输大数据量业务时,终端工作于更宽的带宽上。通过BWP的应用,可实现终端功耗的降低,是NR网络实现终端节能的解决方案。

开通本功能后可以降低UE的整机模块功耗,功耗可最多降低15%,当UE使用的业务类型是小数据量业务时,本功能可达到最佳增益;否则终端节能的效果不明显。

1. RRC连接快速释放

当终端没有数据传输时,终端始终处于RRC连接态会造成功耗浪费。为了终端节能的目的,3GPP R16标准引入了RRC连接快速释放功能。

UE不活动性管理:gNodeB检测出不活动UE,避免不活动UE长时间占用系统资源。UE成为不活动UE的原因可能是该UE没有业务活动,也可能是该UE与gNodeB失去了联系。UE成为不活动UE后,gNodeB发起状态迁移或RRC释放。

RRC连接快速释放功能开启后,终端在检测到可以进行RRC连接释放时,不需要等待基站侧的不活动定时器超时,通过终端辅助信息(UEAssistanceInformation)的RRC消息,主动上报RRC连接释放到RRC Idle态或者RRC Inactive态。

终端主动上报的倾向的RRC状态指示包括:idle、inactive、connected和outOfConnected。对于outOfConnected,说明终端期望退出RRC连接态,但是对于释放到RRC Idle态还是RRC Inactive态没有倾向,由基站自行决定。

如果终端正在进行定位业务,或该用户为VoNR用户,则基站会忽略终端的RRC快速释放指示,不会下发RRC连接释放。 (2)现网配置情况

(3)不同时段的驻留比趋势情况

统计不同时段的5款终端时长驻留比情况:0点~6点,受基站侧节电关断等影响,整体驻留比较低。除此之外,一般下午17点~19点也会出现驻留比相对低谷,疑似该时间段低电量节电的终端较多。 加强下午时段对低驻留终端的开关设置引导、5G宣传等。 (三)5G开关对驻留影响

用户主动关闭5G开关时,会导致该用户无法驻留5G,从而人为产生较多倒流。

1、5G开关回退用户调研

前期市场部针对开关设置回退的用户开展了外呼调研,了解客户关闭5G开关的原因,根据调研结果显示:

一是终端节电模式影响,28%的用户表示不知道5G开关已经关闭(节电关闭,有电不一定自行返回);

二是5G网络信号差导致开关关闭,这部分客户占比26%; 三是费用顾虑,12%客户反馈流量用得快。 2、频繁关闭5G区域聚类,提升网络质量和体验

针对驻留比低于50%的5.155万用户,其中通过信测特征识别,一天开关切换>3次的用户3244人,识别开关关闭前最后一次占用的5G小区,聚类>=5人的小区共339个。关联网络侧指标,聚类存在网络质量和感知体验较差的高频小区,推动聚类区域的网络质量提升和5G体验优化,降低用户主动关闭5G现象。 3、短暂开启5G用户识别,精准营销修复

针对驻留比低于50%的5.155万用户,通过信测特征识别全天累计5G开启时长不足12小时的用户6106人。需通过加强5G网络优势宣传、5G流量和权益赠送,解决用户担心流量使用过快、业务需求低、套餐容量不足等问题。

以6月14日最新数据评估,全网SA单模用户数4X3万,其中锚定的5款终端SA单模用户数1X4万;按用户TOP1 4G或5G归属在网格内计算,网格内SA单模用户数1X9万,其中涉及锚定5款终端的SA单模用户数52万,其中驻留比低于70%的用户8.7万人。 (一)低驻留SA用户聚集区域

识别网格内锚定5款终端低驻留(时长驻留比低于70%)SA用户87419位,根据常驻4G小区聚类,其中聚类低驻留用户>=5人的小区2814个。本周已完成1307个小区的NSA辅载波添加门限下探(下探至-115左右),让低驻留的边缘用户更容易添加NSA,从而实现减少低驻留用户的统计,提升驻留比。剩余1507个低驻留用户集中区域,计划下周完成调整。

同时,针对低驻留用户集中区域,开启NSA盲添加,同步开启相关保障参数,规避语音回落过程中的终端兼容性问题,提升低驻留区域NSA添加概率。目前以完成区域试点,规避措施可生效,试点区域驻留比提升0.8pp。计划下周推广运用。

(二)高驻留SA用户转NSA问题

识别网格内锚定5款终端高驻留(时长驻留比高于80%)SA用户40.6万人,其中第二天存在转NSA的用户34663位。针对1142个驻留较好用户聚集大于等于5位、且小区无低驻留问题区域,建议提高NSA辅载波添加门限(提高至高于4->5切换门限),保障高驻留用户优先触发SA切换,减少添加NSA概率,留住高驻留用户。 附录

1.终端低电量节电信令验证

测试流程:终端持续放电至低电量,到达系统设定的节电模式后,第一次做业务情况下进入节电模式,持续业务10分钟再退出节电模式,

第二次清除后台后由空闲态进入节电模式,持续空闲态10分钟再退出节电模式。

小米10单据:两次测试,均通过TAU从5G至4G。由于虚用户跟踪只跟到NR侧数据,无LTE侧数据,单从5G空口信令无法分析终端怎么从5G到4G。

小米10信令:5G开关和SA开关均关闭。

华为荣耀30S单据:两次测试,均在SA网络注销后再4G网络附着。

华为荣耀30S信令:注销后首个Attach(4G)信令未上报5G开关信息。

一加 8PRO单据:到达低电量阈值后,需手动确认进入节电模式。节电开关没有影响网络制式,信令上无任何变化。

华为NOVA7 SE单据:两次测试,一次在SA网络注销后再4G网络附着,一次在4G注销后重新在4G附着。

华为NOVA7 SE信令:注销后首个Attach(4G)信令未上报5G开关信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