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丛礼
第一次月考
《劝学》
1、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并 在后来形成一句常用成语的句子是:“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韩愈在《师说》篇中指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与《荀子·劝学》 篇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观点是相同的。
3、只要坚持就会成功。正如《荀子·劝学》中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 可镂 4.正面论证学习要逐步积累的比喻句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5.论证君子善于利用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的句子是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蜀道难》
1.《蜀道难》的主旨句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蜀道难》中运用夸张修辞方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西当太白 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3.《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 万壑雷。 4、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 倚绝壁 5、虚写映衬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句子: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6、表明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 子是“噫吁嚱!危乎高哉!”。
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 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颠”, 进一步表明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
9、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 的句子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10、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上 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真是“物 犹如此,人何以堪”!——那山有多高呢?不言而喻了!
1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不但写到蜀山之高峻,还描写了人的行路之难。他借助一些 细节动作加以摹写,寥寥数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了, 困危之状如在眼前,体现这一内容的句子是“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mén)参(sh ēn)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1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但见悲鸟号(háo)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 愁空山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
1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诗人先用“连峰 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飞湍瀑(pù)流争喧豗(hu ī),砯(pīng)崖转石万壑雷”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1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剑阁峥嵘 而崔嵬(wéi),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1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语句的 句子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fēi)亲,化为狼与豺”,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 与关切。
理解性默写-2015第 1 页 共 1 页
16、从李白《蜀道难》一诗中“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zī)嗟”的长叹中, 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
《次北固山下》(王湾)
1.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诗中表现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饮酒》(陶渊明)
1.陶渊明《饮酒》中表现了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热爱自然,旷达胸襟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 2.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而无车马喧”的原因是:心远地自偏。
3. 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作者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的诗句是:此中有真意,欲辨 已忘言。
《观沧海》 (曹操)
1.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3.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4.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5.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6 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7.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诗中的名句是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2诗中劝勉友人不要像青年男女那样,为离别泪湿衣巾,而要心胸豁达,坦然面对的句子是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1.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喜悦之情的 句子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2.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描绘春花初绽,春草吐绿的诗句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 能没马蹄。
《关雎》
1、起兴的句子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2、全诗的纲目,统摄全诗的句子或表现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贤惠的姑娘的句子是: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3、最能体现全诗的精神,抒发求之不得的忧思的句子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 哉,辗转反侧。 4、最能表达诗人对心中恋人的爱慕之情的句子: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 反侧。
5、抒写了求之不得的相思之苦的句子:“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抒写了求而得之的 美好愿望和喜悦心情的句子:“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第二次月考
《师说》
1、《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师不必贤 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的观点是相同的。
2、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择师的标准是:是故无贵无贱,无 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 业有专攻,如
理解性默写-2015第 2 页 共 2 页
是而已。
4、《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 则近谀。 5、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从到地方都有官学。韩愈写这篇文章时三十五岁,正在国子监任教。那么,韩愈为什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原来他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并与那些教孩童的老师进行对比,以明确自己所说的老师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教师的句子是: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6本文从多个方面进行对比,抨击“耻学于师”的人,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并用一个反问句推断圣人更圣明,愚人更愚笨的原因的语句是: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7、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广泛学习,重视师道的事迹,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的语句是: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8、本文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逍遥游》
1.庄子在《逍遥游》一文中,借助“大鹏直上”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其中“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一句后来演变成了一个成语“扶摇直上”
2、承上启下的句子: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3.哪几句表明才算是真正的逍遥游?就是 :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4在想象鲲鹏形象时,作者极写鲲鹏之大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5在《逍遥游》中描绘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双翼遮天蔽日,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6 《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
秋。
7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8 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9.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以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体描述,他们分别能“效”“比”“合”“征”,但却以世俗之见自视,以出类拔萃的佼佼者自居,作为人生的境界,他们也仅仅是斥晏翱翔于蓬蒿之间罢了。并未入道,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 ”。文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分别是: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10作者在彻底否定了“有所待”的万物和现实中的高人之后,才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并列句了三类人的句子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11.面对高远蔚蓝的天空,作者不仅想到如果大鹏鸟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向下看会是什么样的呢?会不会也像我们看天空一样呢?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理解性默写-2015第 3 页 共 3 页
12.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12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 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使至塞上》(王维)
1.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句子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 圆。
2.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语句是:征蓬出汉塞,归 雁入胡天。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诗中将月亮人格化,用了拟人修辞方法,抒发了诗人对朋友的无限怀念和深切同情同 时抒发了作者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 郎西。
2、诗中借景抒情蕴含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迁谪之远的诗句是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 标过五溪。
《行路难》
2.象征了人生路上的艰难险阻、壮志难酬的诗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天 3.千古名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用典表达了诗人渴望得到明君重用,成就功名的愿望的诗句: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 乘舟梦日边 4、写出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及感情的激荡变化的诗句: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 茫然 5、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精神的诗句: 长 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望岳》
1、诗中的名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与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和孔子 “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有异曲同工之妙。
3、虚实结合的诗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4、 表明诗人要想攀登人生顶峰, 就一定要有敢于攀登绝顶, 俯视一切的不怕困难的雄心壮志, 体现了青年杜甫英姿勃发的情怀,反映了诗人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积极进取的人生哲理,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描写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诗句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6、用了设问修辞,生动形象地道出泰山的绵延 、高大的诗句: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春望》(杜甫)
1.杜甫在《春望》一诗中写国都沦陷,山河依旧,春天来临却杂草丛生且表现长安春日满目 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诗句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杜甫的《春望》中诗人感时伤别,见明丽之景诱发内心伤感(或运用拟人手法抒发伤感之 情)的诗句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杜甫的《春望》中,春天的花开鸟鸣反而使诗人杜甫生出忧国和思乡之情的诗句是:烽火 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4.杜甫在《春望》一诗中悲哀国破家亡,伤感离乱之痛,表现他爱国,念家的美好情操,用 细节表现他忧愁而日益衰老的句子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 诗中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细致入微的写出了早春的特有景色的句子是:天街小 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2、 写出一切美好的事物,最美的时节就在它的萌生阶段,它正朝着极盛的方向前进,给人 以希望的诗句: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理解性默写-2015第 4 页 共 4 页
第三次月考
《阿房宫赋》
《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2、《阿房宫赋》中从人们的主观感受写宫内歌舞盛况。既是以歌舞之纷繁衬托宫殿之众多,又为下文美女充盈宫室预作铺垫的句子是: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3、用倒置式的暗喻。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将喻体置放在前,先予以人鲜明的画面,令人惊奇,再出现本体,解释原因,使读者印象更为强烈得语句是: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4、既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引出阿房宫的修建,又起到了笼盖全篇、暗示主题的作用的句子是: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5、从最普遍的民心人性的角度,说明人心没有区别,都追求幸福快乐、都挂念家小,对秦统治者的残民以自肥作了有力的抨击的语句是: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6、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的浪费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揭露和控诉了秦的自私无道的语句是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7、杜牧在本文中最后总结,六国和秦国的灭亡都是由于不修自身,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的语句是: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8、杜牧在文中告诫后人光是感叹是没有用的,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让历史重演,如果不能够吸取教训终将重蹈覆辙的语句是: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9.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14个字 戍卒叫 函谷举 楚人一炬 可怜焦土 !”简明扼要地交代了秦王朝灭亡的历史过程,和篇首“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的气势构成鲜明的对比。 10《阿房宫赋》的文眼是秦爱纷奢
11作者用排比句渲染阿房宫的繁华奢靡,与老百姓的劳作吃穿作对比,其中描写乐声之多与市井言语对比的句子是:管弦呕哑 多于市人之言语
《赤壁赋》
1、《赤壁赋》中描绘出秋江的爽朗和澄净也恰好体现 作者怡然自得的心境的语句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2、写作者引吭高歌、吟诵古代咏月的诗歌, 召唤月亮飞临诗句是: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3、写出月亮升起后,对游人依依眷恋,脉脉 含情,实则是游人对明月的喜爱的语句是: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
4、写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 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的诗句是: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5、写作者任凭一叶扁舟随意飘荡,在水波不兴的辽阔江面上自由来去的语句是: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6、写作者在江面上自由飘荡,似乎是在浩荡 的宇宙间乘风飞行,悠悠忽忽升入仙境里去 一样的诗句是: 浩浩乎如冯 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羽化而登仙。
7、写客人箫声之悲凉、幽怨的语句是: 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 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 之嫠妇。
8、用蛟龙、嫠妇听箫声的感受来突出箫 声的悲凉与幽怨的语句是: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9、用比喻手法来写生命之渺小的语句是: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10、借客人之口来感慨生命的短暂,羡慕江 水的长流不息的语句是: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11、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语句 是: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12、作者借江水、月亮说明去留、增减 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 彼,而卒莫消长也。
13、写清风、明月为吾所享用的语句是: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14、写清风与明月可尽情享用,无人禁止、 无穷无尽的语句是: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理解性默写-2015第 5 页 共 5 页
15、在《赤壁赋》中,苏轼用“舳舻千里,旌旗蔽空”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蒹葭》
1、蒹葭在今天被我们引用来形容所爱恋的人在远方的诗句是: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2、诗中能印证“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寻找追求的诗句是:溯洄从之,道阻 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
3、 “一切景语借情语”。 “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 在水一方 ( 〈诗经·蒹葭〉 ) ” 于浓浓的秋凉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1.文中描写到被子的两句是: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蹋里裂。
2.文中关心民间疾苦,同情劳动人民,表现诗人虽身处逆境仍然能 乐观向上的诗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3.文中表现杜甫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决心的两句是:何时眼前突 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1.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或以春景写冬景)的两句诗是:忽如一 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表达对朋友依依不舍之情的诗句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3.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诗是:纷纷 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4.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借自然景物写凄凉寒冷景象(或描写塞外风狂雪早的句子是: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5.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或起承上启下过渡作用) 的诗句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连赞之行,”是历史发展的趋势,顺应了,打破了僵局,开启了两岸交流的新 纪元,这可以用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诗句来表示,他们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2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句子是:沉 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哪两句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怀念故友的感情,暗示了自己因 世事变迁而怅惘的心情: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4、用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想摆脱现实处境,展望未来风光,借景物变化暗示社会的发 展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5、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的是:今 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饱含诗人无限辛酸,流露出内心的愤懑不平的诗句 是: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7、表现坚忍不拔的意志与常人所用的“借酒消愁”形成对比的句子是: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雁门太守行》
1、写白天戒备森严,无比威严,写敌人兵临城下,战云笼罩,使人透不过气来,而战士整装 待发,士气还很旺盛的诗句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2、从听觉、视觉角度写出战争的激烈场面的诗句: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3、抒发誓死报国忠心的诗句是: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4、表明显然是潜师夜袭,一场苦战的诗句: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赤壁》
在《赤壁》中,作者杜牧对赤壁之战的历史结局进行判的句子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 深锁二乔。
第四次月考
理解性默写-2015第 6 页 共 6 页
《 氓 》
1 、 女 子 总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的句子:“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2 、 女 子 表 明 自 己 不 幸 生 活 的感受和决心的句子:“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3、表明文中女子热情、温柔的句子: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4、用赋的手法写男子向女子求婚的句子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5、在诗中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另一说, 用桑叶茂盛比喻男子情感旺盛之时的句子是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6、桑葚是甜的,鸠多食则易致醉;比喻爱情是美好的,人多迷恋则易上当受骗的句子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7.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的句子“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8.本诗中初露男子的粗暴性格同时也写出女子温柔体贴的性格的句子是: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我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再加上当时的社会环境特点,这就预示了两人今后的悲剧性的婚姻生活。
9《诗经•王风》有一首诗叫《采葛》,其中有一句大家十分熟悉:“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在《氓》中,也有一句,表现女子未见心上人伤心难过的语句是: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10.表现女子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体现了她刚烈的性格特点的语句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11女主人公自嫁氓为妻,多年来所有的家庭劳作一身担负无余,甚至在氓变心后打骂她她仍起早睡晚,没有一天不是这样。勤劳的女人公实在让我们不得不敬佩在诗中能够体现这一点的语句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12. 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二心。这种鲜明的对比在文中,集中体现的语句是: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13.以“淇”和“隰”的有界来喻示爱情的终结和痛苦的无边的句子是: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14.《诗经·氓》中运用比兴手法,劝诫女子不要痴迷于爱情的两句是: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15《诗经?氓》中文章结尾回忆了少年时代尽情欢娱的情景的诗句是:总角之宴,言笑晏晏。和恋爱时的盟誓的盟誓是: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登高》
1、 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2、 杜甫在《登高》中发出“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 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3、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 飞回。 4、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 滚滚来。 5、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 来。
6、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 病独登台。 7、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艰难苦恨繁霜鬓 (bìn),潦倒新停浊酒杯。
本诗的主旨句(表现诗人忧国伤时)的句子是:艰难苦恨繁霜鬓(bìn),潦倒新停浊酒杯。
9、杜甫《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的句是: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 长江滚滚来。 10、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 鸟飞回。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泊秦淮》
1、 讽喻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诗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 描写秦淮河特有的夜间景致的句子: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3、 借用典故来表达内心充满国仇家恨的郁闷的诗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 庭花
4、 表达了较为清醒的封建知识分子对国事怀抱隐忧的心境, 又反映了官僚贵族正以声色 歌舞、纸醉金迷的生活来填补他们腐朽而空虚的灵魂的诗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 犹唱后庭花 5、 诗的发展和情感的抒发来看,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夜泊秦淮近酒家 (
理解性默写-2015第 7 页 共 7 页
《夜雨寄北》
1、 诗中点名时节的句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2、 诗中虚写,表示想象团聚的诗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无题》
1、抒写浓郁的离别之恨,紧扣暮春时节的景物特点,渲染离别的气氛的句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2、是诗中的千古名句,又表白自己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今人常用来形容为国为民服 务,尽心尽力死而后已的人,以及这种献身精神的诗句:春蚕到死 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 对青春年华的逝去表示忧虑,忖度对方的感受,一往情深的诗句:晓镜但愁云鬓改,夜 吟应觉月光寒 4、 通过传说找到慰藉自己的途径,表达了自己情感的诗句是: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 为探看。
《相见欢》
1、 形象地描绘离愁的绝妙之笔的句子:剪不断,理还乱
2、 表现了李煜由君主变为囚徒的特殊滋味的句子: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3、 以景喻人,写出了词人失去自由的囚禁生活的孤独凄凉的句子: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渔家傲 秋思》
1、 表现边地荒凉的句子是: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2、 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的词句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 无计 3、 与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境相似的词句是:长烟落日孤城闭
《浣溪沙》
1、 表现作者怅然若失的句子是:小园香径独徘徊。
2、 词中被后人传唱引用来表达思人之情的千古名句是:夕阳西下几时回? 3、 文中被后人誉为天然奇遇的词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4、 表现作者盎然得意之情、闲散寻欢之志,又含蓄地表达作者感伤怀旧的词句:一曲新 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第五次月考
《离骚》
1屈原在《离骚》中以饱蘸激情的笔墨,发出了长声叹息而掩面流泪,哀伤人民生活多灾多 难的感叹,这两句诗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离骚》中抒发诗人将坚持心中的理想和追求,纵然死一万次也决不后悔的句子: 亦余 心之所善兮,虽九其犹未悔。
3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亦余 心之所善兮,虽九其犹未悔。 4写小人们种种丑态伎俩,自己不为所动,宁死也不和他们同流合污的句子 宁溘死以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5写自己与小人们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不可调和的,自己愿意为正道而死的句子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6写自己虽遭贬抑,但仍要一如既往的修身洁行,而不论别人怎么看待自己的句子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7重申自己始终以好修为乐,即使为此遭受极刑也绝不改变的句子
民生各位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无修无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8.☆虽然现实很残酷,追求真理的道路很曲折,但是诗人也会 不惜一切去寻求真理,表现屈原勇于追求真理的执着、不屈、矢志不渝的无畏精神和坚定信 念的句子: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琵琶行》
1、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嘈嘈切印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2、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3、是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4、描写琵琶声的句子:“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 鸣”
理解性默写-2015第 8 页 共 8 页
5、既交待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6、侧面表现琵琶女演奏之后的音乐效果的诗句是: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7. 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 美丽出众的诗句是: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8.琵琶女年轻时人们对他的态度是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而当她年老色衰之后则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9.在琵琶女第三次音乐演奏之后诗人的表现是: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10.描写琵琶女委身贾人、独守空船、夜深梦醒啼泪的诗句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11描写诗人被贬之后居住环境的诗句是: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12古诗文中常常有以酒为媒介抒发情感的名句,如白居易《琵琶行》“春江花朝秋月夜 ,往往取酒还独倾”,表现出被贬而沦落天涯的孤独与无助的苦闷。
13.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因其啼声甚哀,往往传达一种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琵琶行》中的“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两句就表达了一种凄凉之意。
14李商隐的诗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表达了身不能共处,心却能相通 的 意 思 。 白 居 易 《 琵 琶 行 》 中 与 之 意 思 相 近 的 两 句 是 :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登飞来峰》
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 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的诗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江城子 密州出猎》
1、 运用典故,词人以魏尚自喻,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句子: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2、 以孙权自喻,表明建功立业心志的诗句是: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3、 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坦荡胸怀和豪情壮志的词句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 北望,射天狼 4、 抒写人到中年,壮志未酬的感叹的诗句是: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1.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天下人美好祝愿,抒发离人心愿 的语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里“此事”是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 阴晴圆缺。 3.从历史的角度看,和祖国的分离只是暂时的,这正如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中所说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我们坚信两岸终将统一,定 能回归祖国。
4.宋代著名词人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下阕开头描写月光流转的名句是:转朱 阁,低绮户,照无眠
《游山西村》
1、 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赞赏的诗句: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2、 诗中蕴含深刻哲理,不放弃希望,经过努力会有新的天地的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 暗花明又一村 3、 表现农村民俗风琴的诗句是: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4、 表达了作者对淳朴、闲适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的诗句: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 夜叩门。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1. 《天净沙·秋思》中写农村晚景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2.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写景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 3.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名句是: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4.该曲的主旨句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己亥杂诗》(龚自珍)
1.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形象地表达了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且代 落花立意,倾吐心曲,表现崇高的献身精神的句子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 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写诗人辞官之后的离愁别绪的诗句是: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 东指即天涯。
理解性默写-2015第 9 页 共 9 页
第六次月考
《锦瑟》
1、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 华年。
2、表现对美好事物或情感的怀恋,以及惆怅迷惘之情的句子是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3、颈联是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它表现的这种可望不可即的理 想境界代表的是诗人全部的情感。 作者用此联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高洁的感情、执著的 爱慕和无尽的哀思与怅恨。颔联是: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4、用典的四句诗: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 玉生烟。
5、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此情可 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虞美人》
1、词中一个诘句惊心动魄,把李煜的愁闷劈空倾泻下来,这个句子是春 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这其中包涵宇宙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无常之意。
2、词中含蓄地表现出李煜对人生绝望的句子是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 多少。
3、词中表现词人在永不停止消逝的时光面前感慨无限,同时放笔呼号, 发出一声深沉的浩叹的句子是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4、词中直接抒发亡国之恨的句子是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 中。 5、词中用对比手法,反衬出人生无常的句子是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 颜改。
6、词中词人遥望金陵想象,并传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的慨叹的句子是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7、词中用比喻、夸张、设问手法写出愁思的多与深广的句子是问君能有 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与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有异曲同工之妙。
8、 词中以水喻愁的名句, 将抽象的情感形象化的句子是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9、词中将现实与过去对比来写的句子是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10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写愁的多与绵绵不断的句子是: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过零丁洋》(文天祥)
1.文中,概括写出诗人被捕前的全部经历的诗句是: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2.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3.文中借地名写出形势和情况的危急凄苦的诗句是: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4.文中感召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而英勇献身且点明诗歌主旨的诗句是: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1.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这首曲中,对在离乱中遭受苦难的人民深表同情且点明该 曲主旨的句子是: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2.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强大的统治者也避 免不了最终的灭亡的诗句是: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3.《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写潼关的雄伟气势,暗示它是兵家必争之地的诗句是: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4.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出了潼关地势险要的句子是:峰 峦如聚,波涛如怒。
《论语十则》
1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论述好学精神和教学态度的两句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阐述关于对待事物应保持正确态度的语句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4.阐述关于学习态度的语句是: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5.阐述关于学习方法的语句是:(1)学而时习之; (2)温故知新;(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默而识之。
理解性默写-2015第 10 页 共 10 页
6.表现个人修养的语句是:人不知而不愠。
7.孔子评论孔文子的两句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8. 论述学习的三个层次的语句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9.论语十则中的“逝者如斯夫”一句,人们常用来说明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要好好珍惜 它。
《鱼我所欲也》
1、 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2、 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 乞人不屑也 3、 是全篇的中心论点的句子: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承上启下的句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表明生活、思想、行为上的磨难的目的的句子是: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4、分析亡国的条件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5、说明人才必须经过艰苦磨炼的作用的句子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 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第七次月考
《念奴娇·赤壁怀古》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谈笑间,樯橹间灰飞烟灭”,描绘了周瑜的英气勃发。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运用比喻修辞描写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形势的一句:乱石穿 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曹刿论战》
1、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什么?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为什么\"齐人三鼓\"曹刿才同意击鼓进军?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4、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后才同意追击的理由何在?夫大国,难测也。 5、曹刿进见时,他的同乡反对的理由是: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6、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惧有伏焉
7、能体现曹刿军事思想的句子是:彼竭我盈,故克之;辙乱旗靡,故逐之。 8、有利于的时机是在彼竭我盈的时候。
9、有利于追击的时机是在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的时候。
10、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邹忌讽齐王纳谏》
1、文中写邹忌对妻认为他美的看法的语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文中写邹忌对“妾之美我”看法的语句: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3、写齐威王奖赏进谏的政令初下的情景的语句: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4、写齐威王奖赏进谏的政令下达“期年之后”的情况:虽欲言,无可进者 5、文中与“王之蔽甚矣”相照应的句子是: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6、文中写邹忌相貌美的句子是:邹忌修八尺有(yòu)余,而形貌昳(yì)丽
7、文中写邹忌有自知之明的句子是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 又弗如远甚。 8、文中写齐王纳谏而达到国内大治的句子是: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 时时而间(jiàn)进;期(jī)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9、文章中写邹忌从妻、妾、客的回答中受到启发的句子: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 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10、邹忌分析齐王受蒙蔽的原因的句子是:\"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 内莫不有求于王。\"
11、描述齐威王纳谏后,群臣纷纷进谏的大好局面的句子是 :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理解性默写-2015第 11 页 共 11 页
《出师表》
1、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不宜妄自菲薄;
3、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 异法也。
4、《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哪两句一致?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5、《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 帝以驱驰。
6、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7、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 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8、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 ①诚宜开张圣听; 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③亲贤臣,远小人。
9、诸葛亮给刘禅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亲贤臣,远小人
10、在中国男子足球队冲击世界杯屡遭失败的情况下,米卢出任了国家队主教练,这是:受 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1、《出师表》中说明蜀国当时所处的政治形势的句子是: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12、表现作者无意于功名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出自己在刘备“三顾茅庐”前躬耕南阳时心态的句子是:苟全 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4、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5、通过对比写出先后汉兴隆及衰败原因的句子是: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16、哪一句高度概括了先帝创业过程中艰难险阻,也表达了作者愿与先帝患难与共的深情?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7、严明赏罚的句子是: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18、写尽作者一生的句子: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桃花源记》
1、《桃花源记》中,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甚异之。
2、《桃花源记》中,描写桃源周边草美花繁的语句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3、《桃花源记》中,点明桃源人祖先定居桃源原因的是:避秦时乱。
4、《桃花源记》中,展现桃源人精神面貌的语句(或:突出桃源人和平相处、幸福生活的语 句)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成语“无人问津”出自《桃花源记》,文中对应的原句是:南阳刘子冀,高尚士也。闻之, 欣然归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6、《桃花源记》中,突出桃源自然环境美好的语句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 竹之属。 7、《桃花源记》中,突出桃源社会生活平静的语句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8、《桃花源记》中,表现“村中人”热情待客的语句是: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 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9、《桃花源记》中,表现“村中人”都来关心渔人的语句是: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闻讯。
《三峡》
1、《三峡》中,描写三峡夏季的特点的语句的是:沿溯阻绝。
2、《三峡》中,描写三峡春冬特点的语句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 布,飞漱其间。 3、《三峡》中,描写秋季的特点的语句的是:林寒涧肃。
4、描写三峡总的特点的语句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5、用夸张的手法反映三峡水流之急之疾的语句是: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杂说(四)》
理解性默写-2015第 12 页 共 12 页
1、描写千里马惨遭埋没的句子是: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骈死于槽枥之间
2、描写食马者浅薄愚妄的句子是:策之不以其道 ,食之不能尽其材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陋室铭》
1、文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陋室铭》中,写居室环境清新幽雅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陋室铭》中,虚实结合写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陋室铭》中,写室主人日常生活高雅脱俗的句子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5、《陋室铭》中,作者以古代名贤自况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6、《陋室铭》中,起画龙点睛的句子是:孔子云:何陋之有?
第八次月考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2、用刘义隆事典的词句是: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观刈麦》
1、 诗中侧面描写农民繁忙辛苦,写丰收全家齐动员的句子是: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2、 直接描写农民辛苦劳动的句子是: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3、 描绘贫妇人凄惨景象的句子是: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4、 揭示农民凄惨生活原因的句子是: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5、 《观刈麦》中表达出诗人愧疚之情的句子是: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 尽日不能忘。
《小石潭记》
1、文中,写潭边茂盛的植物的语句是: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小石潭记》中,写潭中游鱼的语句是: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
3、 《小石潭记》中,侧面写出潭水清澈的语句是: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4、 《小石潭记》中,借景生情,寄寓自己孤寂凄清的失意心情的语句是:坐潭上,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5、《小石潭记》中形容溪身形状的语句是:斗折蛇行。
6、《小石潭记》中,形容岸势峭拔多姿的语句是:犬牙差互。
《岳阳楼记》
1、文中,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语句是: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2、《岳阳楼记》中,描写洞庭湖广阔浩渺气势的语句是(或:从空间写洞庭湖 景色的语句):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3、《岳阳楼记》中,从时间上写尽湖山景色的语句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4、《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警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 之乐而乐。
5、《岳阳楼记》中与“进亦忧,退亦忧”相照应的语句(或:表明作者以天下 为已任的语句)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6、《岳阳楼记》中,作者写“迁客骚人”登楼之“喜”的语句(或:与“喜” 相照应的语句)是: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7、《岳阳楼记》中,赞扬滕子京政绩的语句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8、《岳阳楼记》中,写出作“岳阳楼记”缘由的语句是:属予作文以记之。
9、《岳阳楼记》中,与“前人之述备矣”相照应的语句是: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10、《岳阳楼记》中,与“悲”相照应的语句是: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11、《岳阳楼记》中,动静结合描写湖光山色的语句是:浮光跃金,静影沉壁。
12、《岳阳楼记》中,景物描写中最能体现“悲、喜”二字的语句分别是:虎啸猿啼, 渔歌互答。
《醉翁亭记》
1、文中,描写“山间之四时”景色的语句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理解性默写-2015第 13 页 共 13 页
2、《醉翁亭记》中,常用来表示意不在此,而在别的地方的语句是:醉翁之意 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3、《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朝暮景色的语句是: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4、《醉翁亭记》中,描写滁人出游的语句是: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5、《醉翁亭记》中,描写太守宴的语句是: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 泉香而酒冽,山肴野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6、《醉翁亭记》中,描写众宾欢乐的语句是: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 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7、《醉翁亭记》中,描写太守醉的语句是: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爱莲说》
1、文中,借莲的形象来写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芳自赏的句子是(或:赞美莲花 品质的名句):出淤泥于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爱莲说》中,借莲形象写君子心胸豁达,通晓事理,行为方正,德名远播的句子是:中 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3.《爱莲说》中,借莲的形象写君子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欺侮的句子是: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爱莲说》中,高度概括莲的可贵品质的句子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5.《爱莲说》中,感慨真的隐士少,而趋炎附势、追逐富贵多的两句是:菊之爱,陶后鲜有 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记承天寺夜游》
1、文中,描写夜游看到的景色的语句是(或:为读者勾画出一幅动人的夜景图的语句):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记承天寺夜游》中,最能突出庭院景色的语句是:积水空明。
《送东阳马生序》
1、总结宋濂求学生涯:盖余之勤且艰若此2、揭示作者小时侯学习就很勤奋的句子是:余幼时即嗜学 3、最能表现作者抄书之苦的句子是: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4、表明作者尝趋百里外求学原因的句子是: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5、对太学生中的其他人“烨然若神人”作者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以中有足乐者,不 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6、为什么作者在众多富有的同学中能“略无羡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 也
理解性默写-2015第 14 页 共 14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