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人类认知事物以及从事各项活动的心理倾向,也是人们从事认知活动的强大动力。兴趣建立在喜欢的基础上,发展于具体的活动。学生在有兴趣的状态下学习不会感到沮丧厌恶,兴趣就促成学习最初的动机,动机则支配所要学习的行为。现代的体育教学对激发学生体育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有重要作用,诸如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活动兴趣、冒险的兴趣、好奇的兴趣等。激发学生兴趣,是现代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影响学生体育兴趣的因素
1.教师因素。教师因素表现在两方面:体育教师自身因素;其他任课教师因素。在体育教学中,许多体育教师对新教材学习和研究不够,观念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业务水平不高,教学方法老套没有新意,教师自身的责任心不强,教师的亲和力不够等,这些都导致了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不足。另外,其他任课教师认为体育课就是副课,不支持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怕影响学生其他课程的学习,也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积极性不高。
2.传统文化因素。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封建社会对中国的影响很深,重文轻武的思想广泛流传。这种思想直接或间接束缚了现代体育教学,很多家长和老师认为体育只是一种锻炼身体的形式学好学坏都无所谓,只有文化课学好才是最根本的。所以,许多学生在应有的体育锻炼时间被家长或文化课老师逼着学习其他文化课剥夺了学习体育的权利,同时也影响学生对体育课学习的思想,
使学生在上体育课时产生消极对待的态度,这样就更谈不上什么体育学习的兴趣了。
3.教学内容因素。各级体育教学中,教学内容老套、陈旧。调查显示:学生普遍反应教材陈旧、缺乏新颖性,小学的东西到了初中和高中还是不断重复,乏味、枯燥,不能与社会体育很好的结合;没有相适应的配套教材来配合新的教学;在体育教学内容的安排上,现有的教学课时不能满足学生真正掌握所要学习的实质内容,完全造成学生完不成学习任务,渐渐失去学好体育的信心和决心,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根式迫于有些家长过于爱护子女的原因,学校与体育教师不得不相对减少学生的训练量,甚至放弃了个别器材的使用,如:鞍马等。因此,有些学生认为体育课变得严肃、不自由,缺乏动力;由于课时短、器材少等原因,学生觉得不尽兴、不好玩,这些都导致了学生喜欢体育运动但不喜欢体育课。 4.身体素质因素。很多学生在以前的学习和锻炼中因没有正确的锻炼方法而受到过身体上或精神上的伤害,自信心不高,不敢进行许多的体育活动,造成体育兴趣不高。另外,还有一些自身身体素质相对比较低的学生,如身体特别胖的学生,身体和智力有一定缺陷的学生,他们在上体育课时,怕被其他同学逐渐落下,其自信心受到打击,从而引起对体育课程的反感。
二、在体育学习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对策研究
1.提高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模式,建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这是一种教
师作为学生的组织者和促进者,在教学中,以方法为基础,以学生主动参与为主线,以教学能力为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它有利于提高学生体育兴趣,也对于体育教师队伍素质水平有较高的要求,教师的素质水平直接影响着体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因此,要想成为一名符合时代要求的体育教师必须更新体育思路,及时转变角色,不仅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本专业学科的最新理论,而且及时的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加以反思、改进和创新,提出最符合实践的改进意见。还要掌握教育理论知识,现代信息技术知识,了解体育教学改革的动态信息,提高从事教学和科研的能力。
2.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明确目标:传统的教学模式如:队列队形、徒手操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学生的需要更谈不上学习的兴趣,只能引起他们的消极抵触情绪,跳出这种模式,带给他们新鲜感,才是激发兴趣的根本。我们可以将多种激烈的竞赛游戏,活力四射、韵律感强的健身操等编排到课堂的开始部分进行热身,音乐的渲染加上师生的互动,使学生从愉快的情绪中展开充分的活动,不仅活动开了身体而且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变\”被动学\”为\”主动学\”;而且,学生的运动兴趣易激发也容易调动,它会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教师要把握学生兴趣消退或转移的时机,及时地变换教学形式,以保持\”新鲜感\”。同时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更主要的是把学习和锻炼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给学生,让学生逐渐养成体育运动的兴趣和习惯。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利用体育教育自身的优势,转换思路变条件为有利条件,
思想,拓宽思路,寻求突破。运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别差异,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氛围,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能。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尽量给每位学生同等参与练习的机会,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参与、乐于探究,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运动所带来的乐趣。教师积极肯定的评价,会激发起学生学习体育的浓厚兴趣,让学生自己参与评价,相互交流,充分了解学生的意见做好记录,看看他们是否认为教师在期望上有偏差,随时修正,使体育课充满快乐。
3.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教学内容安排的趣味化。学生有着好动、爱新鲜的天性、最厌烦过多的重复练习。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注意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的多变性,不断提高学生的兴趣。如比较枯燥的走步练习,可采用节拍手走、听音乐走等多种形式,来完成走步的教学任务。
4.运用激励手段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改变和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情感激励法:由于学生年龄、性别、性格、气质以及对事物的认知的差异,其表现欲的反映也就不相同。学生的表现欲往往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体育教学的认知程度。作为教师,如果不能对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反映出来的表现欲予以正确引导,甚至有意无意地加以扼杀,就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满足感,从而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影响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是有感情需要的,从第一堂体育课开始,他们就需要从教师那里得到像家一样的氛围。当这
种情感需要得到满足后,他们便会以更大的激情去上好体育课。这种情感建立在师生情感沟通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沟通包括情感和信息两个方面,情感和信息沟通了,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感和了解的程度。这样会促使学生主动的去参与各种运动达到增强自身身体素质的目标。
总之,课堂上,教师如果懒懒散散,学生就会觉得体育学习是一种任务和负担,有禁不止;所以教师应严于律己,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身体力行,这样学生就会模仿老师,严格要求自己。教师的表率行为,具有很大的影响力,能对学生产生有力的引导作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