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卷第5期 西 安 建 筑 科技 大 学 学 报(自然科学版) J.Xi an Univ.of Arch.8L Tech.(Natural Science Edition) Vo1.43 No.5 Oct.2O11 2011年1O月 基于建成环境主观评价分析研究 董俊刚1,2,3,闰增峰 ,保彦睛 ,周书兵 , 周 鑫 ,张 雅 ,刘宗刚 (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陕西西安710055;2.中省共建生态建筑环境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55; 3.西部建筑科技国家重点实验室(筹),陕西西安710055;4.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河北廊坊06500O) 摘要:以某研究生高层公寓为案例研究对象,采用建成环境主观评价方法,从使用者生理感知与心理感受两 方面对冬季公寓室内热舒适性、空气品质、综合环境满意度三方面进行了主观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公寓热舒适 性良好,为70.3 ;但室内空气品质相对较差,仅为27.5 ;综合环境满意度中等,为61.5 ;另外,进一步研 究发现室内通风状况与综合环境满意度存在正比关系. 关键词:建成环境;主观评价分析;热舒适性;室内空气品质;综合环境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TU111.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930(2011)05—0694—06 伴随快速城市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人居环境也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各界不仅 关心广大居民的住房问题,同时也更加关注现有住房的室内环境问题[1 ].2010年5月,中国绿色建筑 与节能专业委员会、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等共同组织的“长三角 城市居民居住环境调查”启动仪式在世博园马德里馆的标志性建筑“空气树”下隆重举行,该调查以大规 模网络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了住宅的隔音、隔热、舒适性、空气质量等普遍关心的问题.初步结果表明: 居民对居住环境的要求呈上升趋势,目前主要集中在室内舒适性和健康性上,同时对住宅外的周边环境 也有一定的要求. 建成环境主观评价(Subjective Evaluation of Built Environment,SEBE)是近年来建筑环境评价的 主要方法之一[3 ],是建筑使用后评价(Post—Occupancy Evaluation,POE)的一种,它是指对已经投入 使用的建筑物其使用者的真实感受为基础,从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角度,通过访问、调查、问卷等方法对 建筑物的各部分性能进行的评价,用来检验建成环境能否充分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其本质是以现实生活 情景中的环境学为研究对象,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从使用者的主观感受角度对环境问题做出的真实 回应,主要用于评价现有建筑环境的优劣,同时也可作为一种反馈机制用于改善建筑物性能的理论依 据,增进优化今后的设计,并推动建筑设计科学化发展,以期最终达到人、建筑与环境和谐统一的完美境 界 . 本文以某校高层公寓建成后的使用环境为研究对象,采用建成环境主观评价方法,结合开放式与结 构式问卷对其使用者某校研究生进行了大样本数据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从生理感知与心理感受两大 类,热舒适性、室内空气品质和综合环境满意度三方面进行了统计与评价分析.同时结合本次主观调查, 获取了相应的客观实测环境数据,将后续撰文提供. 收稿日期:2010—12—24 修改稿日期:2011-06—10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研专项基金资助项目(O9JK516);校人才科技基金资助项目(RC0901);校基础研究基金资助项目 (JCO9O1);西部建筑科技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开放基金资助项目(OlKF02) 作者简介:董俊刚(1977一),男,新疆石河子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建筑环境检测与遗产保护研究. 第5期 董俊刚等:基于建成环境主观评价分析研究 695 1 研究方法 1.1研究点概况 某校高层研究生公寓建成于2009年3月,剪力墙结构,地下一层,地A=---十七层,主体结构高度 99.2 m,建筑面积42,343 m ,单层设公寓28间,每间4人,面积约为36.3 m。(图1). 770t8 z0 }2 90 【学 却 l母 肇 母一 睁 章 节节 坤_哗 -] 1 M 1 1 i 一 l。 ’ — ’ 肇铮 1 瞥口一 黼 、i_lU lj ~导 苫 N _ ● - 撬 { ,膏 蕾{1 5 f 菁 | , jr_ _一 .. l .— _| 1‘‰l ( 5— ■ JI』l 12 1 帝●_ .2 4 酬l .一 L 喜 【 _薹 - fJ《, 巨l 7_ ● 1’ r I 积36- 2m 2 8 : 一 寺 。也 占I .I’ 。] 。f=二 l● 一。 J.y’J 。 i. …丁 I=== jl一 : l=== =d l ;; 1065 l ● t 一 J.1 850 95 0 ● 一 l 曼=《 母 J I l M C l 17 5一 30 4g 一— t…。 一 南 矗 毒 {} 垂 每 毒 垂 矗矗 矗图1 某校研究生高层公寓总平面与单间公寓平面图 Fig.1 General and single building plan of a postgraduates’apartment 1.2问卷设计 问卷设计采用结构式与开放式问卷相结合的方法.结构式问卷主要由设计者按常规问题进行结构 性设计,并列出结构严谨、分类全面的选项,题型以选择题型为主,被调查者只需从中选择相对应的选项 即可.开放式问卷则是由设计者提出问题而由被调查者自行构思、自由发挥,从而按照使用者的主观意 愿回答问题,题型以问答题形式为主. 依据本次调查研究的目的,在结构式问卷中设计的评价指标主要分为(表1): 表1调查问卷设计 Tab.1 Design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1类)生理感觉 该指标主要基于使用者的生理感受,如(1)热舒适性可包括热感觉,其等级指标可分为很热、较热、 696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43卷 舒适、较冷、很冷、时冷时热等6个结构性指标.(2)室内空气品质主要包括有无异味感、异味来源、是否 咳嗽、有无吸烟、通风状况等方面,可指定的评定等级包括有、偶尔有、无等; (Ⅱ类)心理感知 该指标主要基于使用者的心理感觉,主要表现在(3)综合环境满意度指标,评价级别可包括:满意、 较满意、一般、较差、很差等5个等级.另外在开放式问卷中设计的主观问题主要包括:使用者对目前公 寓室内环境的总体看法;有哪些需要改进的方面;具体的建议等方面. 2 结果与讨论 表2问卷调查数量 Tab.2 Number of questionnaire surveys 此次问卷调查对象为某校研究生高层公寓的 所有使用者,时间为2010年1~2月.问卷调查采 取逐层随机发放的形式,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 问卷187份,回收率为93.5 ,同时依据真实性与 完整性判定原则 ],即少答3个或3个以上的问卷 视为无效问卷,作为废弃处理,共获取有效问卷 182份,有效率97.3 ,满足统计要求,具体楼层调 查数量见表2. 2.1热舒适性 热舒适性是居住者对室内环境生理感知的一 项重要指标,目前普遍采用的评价标准是 ASHRAE 55—1992[。 和ISO 7730|g].依据本次调查 统计的结果可以看出(图2),对于主观热舒适性, 有70。3 的被调查者( 一128)认为舒适,这从总体上反映了学生对公寓热舒适环境的认同,另外这一 数据也接近于ASHRAE 55-1992标准中满足80 居住者的舒适区.此外,分别有12.6 ( 一23)和6 ( 一11)的被调查者认为房间存在较热和较冷的现象,这主要与房间的朝向、同等面积内宿舍的人数、通 风状况以及墙体保温隔热有一定的关系.另外调查中也有9.9 (n===18)的学生感觉房间温度有时冷, 有时热,该问题大多分布在楼层两端和顶层,由于有较大的外露面积,屋顶和外墙的保温性能相对较弱, 使得热量散失较快.ASHRAE62标准还认为冬季室内温度应该控制在22~26 ̄C,超过或低于该范围相 应的不满意度都会有所增加,而且过高的温度也会使相应的能耗增加.同时依据我国GB—T18883—2001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I ,冬季舒适温度一般也至少需要控制在16 ̄24℃. 蔷 0 § Z 图2热舒适性 Fig.2 Thermal comfort 第5期 董俊刚等:基于建成环境主观评价分析研究 697 2.2室内空气品质 室内空气品质(Indoor Air Quality,IAQ)是描述室内空气质量好坏程度的重要参量,丹麦哥本哈 根大学P.O.Fangerr教授提出,品质(Quality)反映了满足人们要求的程度,如果人们对空气满意,就 是高质量,相反,就是低质量.在此基础上,英国的CIBSE(Chartered Institute of Building Seeilces Engi— neers)对此进行了初步量化,认为少于50 的人能察觉到任何气味,少于20%的人感觉不舒服,少于 1O 的人感觉到粘膜刺激,并且少于5 的人在不足2 的时间内感到烦躁,则可以认为此时的lAQ是 可接受的. 目前国际上广泛接受的室内空气品质的定义来自美国ASHRAE62标准,其定义分为两个层面:可 接受和感官可接受.可接受的室内空气品质:指在占用地方内的空气,而绝大部分住户均对此空气质量 没有表示不满意;同时室内空气内含有的已知污染物的浓度足以严重威胁人体健康的可能性不大.感官 可接受的室内空气品质:指在占用地方内的空气,而绝大部分住户凭着气味及感官的不适程度来判断 下,并未对此空气质量表示不满.要符合本标准所界定的可接受室内空气质量,必须最少达到感官可接 受室内空气质量,但却未算完全符合标准.从定义上我们可以看出,在对室内空气污染的研究没有重大 的突破之前,制定室内空气品质准则/标准,从住户的健康角度出发,应力求达到可接受的室内空气品 质. 室内空气品质的评价目的在 于:1.掌握室内空气品质的状况和 变化趋势,以开展室内污染的预 测;2.评价室内空气污染对健康的 可能影响,以及使用者的接受程 washing room 度,为制定室内空气品质标准提供 77 3% 依据;3.弄清污染来源(如建筑材 料、装修材料等)与室内空气品质 的状况关系,为建筑设计、卫生防 疫、污染控制提供依据. 从上图可以看出,对空气品质 中有异味和偶尔有异味感占 72.5 ,约为3/4,即每4个人中就 有3个人曾感觉到异味,这表明相 (d) 对于室内舒适度指标在空气品质 图3 室内空气品质 方面表现较差,而且在异味感中有 Fig.3 Indoor air quality(IAQ) 77.3 的被调查者认为异味的来 源是室内卫生间,此外对室内空气品质有重要影响的另一个原因是空气中的颗粒物,这主要与室内吸烟 和人为活动有关,室内空气中颗粒物会导致人体引起咳嗽,调查中发现有咳嗽症状的人数比例(13.7 ) 与吸烟的比例(13.6 )极为接近,表明空气品质较差的这一部分主要是由吸烟引起的,需要进行控制. 2.3 综合环境满意度 综合环境满意度是综合以上主观感觉,然后再以心理学的角度对环境状况进行的分析,从总体上学 生对公寓环境还是满意的,其中较满意(46.7 )与满意(14.8%)两项共计占61.5 ,超过3/5,同样表 明了大家对整体环境的基本认可,另外不满意的其他方面主要表现在手机信号(50.0%)、校园网(20. 0 )、供电(11.7 )以及垃圾场异味和噪音等问题(图4). 698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43卷 2.4通风状况与综合环境满意度关系 为进一步明确综合环境满 意度和通风状况之间的关系, 对不同通风状况和环境满意度 的人数做了统计分析(图5).由 图中可以看出通风状况和环境 满意度之间存在着如下关系, 即通风状况较差的状况下,综 合满意度多为较差和一般,但 通风良好的状况下普遍的环境 图4 综合环境满意度 Fig.4 General environmental satisfaction 满意度明显偏高,暗示出两者 存在一定的正比关系,这也从 一个侧面表明有效地改善通风状况会对综合 环境满意度有较大的提升. 3 结 论 曩 研究生公寓是学生学习、生活、休憩的主 要场所,也是学生思想和精神面貌得以体现的 地方,舒适、健康的建筑环境将对学生的身心 发展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该校研究生高层公 寓的建成环境中热舒适性表现良好,达到 70.3 ,满足舒适性标准要求;室内空气品质 蚕 Poor Normal Good 相对较差,仅为27.5%,表明在健康性上仍需 进一步改进,其中主要问题反映在卫生间异味 和空气中颗粒物导致的咳嗽问题;综合环境满 Condition ofventilation 图5 通风状况与综合环境满意度 g.5 Condition of ventilation and general environmental satisfaction 意度表现中等,为61.5 ,意味着还可以有进 Fi一步的提升空间.进一步对通风状况和综合满 意度两方面进行分析发现,两者存在一定正比关系,有效改善通风状况对使用者主观满意度有较好的提 升.同时马斯洛的层级需求(Maslow S hierarchy of needs)… ,在逐步满足安全性、舒适性的前提下,建 筑的健康性的需求将会进一步显现,该问题也将成为未来建筑环境研究的重要趋势. 感谢建筑学院O9研究生问卷调查中给予的帮助!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吴良镛.广义建筑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 wu Liang—yong.A general theory of architecture[M].Beijing: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1989. [2]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wu Liang—yong.The sciences of human settlements[M].Beijing:China architecture and building Press,2001. [3]冀海鹏.关于人居环境科学的几点思考一5. 读吴良镛先生所著《人居环境科学导论》[J].华中建筑,2002(2O):4— JI Hal—peng.Some ideas about sciences of human settlements—Reading the introduction tO sciences of human settle— ments which worked by Mr.wU Liang-yong[J].Huazhong Architecture,2002(20):4-5. 第5期 董俊刚等:基于建成环境主观评价分析研究 699 [43 张轶群.人文诉求——城市化背景下的建筑教育的最终旨趣[J].建筑与环境,2010(1):134—136. ZHANG Yi—qun.Humanitarianism appeal:The ultimate goal of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in the age of urbanization [J].Building and Environment,2010(1):134—136 [5] 朱小雷.建成环境主观评价方法研究I-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ZHU Xiao—lei.Study on the methods of subjective evaluation of built environment[M].Nanjing:Southeast Univer— sity Press.2005. [6] 吴硕贤.建筑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使用后评价[J] 南方建筑,2009(1):4-7. wU Shuo-xian.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An important research field in architecture EJ].South Architecture, 2009(1):4—7. [7] 朱轶蕾,杨昌鸣.浅析高校学生宿舍内部空间的环境设计I-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7,29(3):36—40. ZHU Yi—lei,YANG Chang—ming.Analysis on the Design of Space Environment in College Dormitory[J].Journal of Chongqing Jianzhu University,2007,29(3):36—40. [8] ASHRAE.ANSI/ASHRAE 55—1992,Thermal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for human occupancy[S].Atlanta:Amer— ican society of Heating,Refrigerating and Air Conditioning Engineers,Inc.1992. [9] IS0.International Standard 7730,Moderate thermal environments—determination of the PMV and PPD indices and specification of the conditions for thermal comfort[S].Geneva: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1984. [1O] 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E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 GB/T18883—2002,Indoor Air Quality Standard[S].Beijing:Standard publisher of China,2003. [11] MASLOW H.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psychological Review[M].New York:American Psychology Asso— ciation Publisher Co.,1943. Research on the subj ective evaluation of a built-。up environment- Case study of a postgraduates’apartment DONG Jun—gang ’。,。,YAN Zeng—feng , ’。,BAO Yan—qing ' ,ZHOU Shu—bing , ZHOUXing ,ZHANG Ya ,L儿,Zong—gang (1.School of Architecture,Xi 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Technology,Xi an 710055,China; 2.Lab of architec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y Ministry and Province,Xi an 710055,China; 3.State Key Laboratory of Architec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West China,Xi/an 710055,China; 4.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Forces Academy,Langfang 065000,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takes a postgraduates’high-rise apartment building in our university as example,uses the subjective evaluation of built environment method,and combines the physical feeling with mental sense.It also analyzed the thermal comfort,indoor air quality and general environmental satisfactions.The conclusion shows the that thermal comfort is bet— ter(70.3 ).However,indoor air quality is relatively poor,only 27.5 ,and general environmental satisfaction is medi— um(6 1.5 ).Furthermore,the condition of indoor ventilation h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general environmental satis— faction. Key words:words built environment;subjective evaluation;thermal comfor£;indoor air quality;general environmental satisfaction Biography:DONG Jun—gang,Ph.D.,Xi an 710055,P.R.China,Tel:0086—13063074007,E-mail:DongJG@xauat.ed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