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时代
攀枝花学院混合式学习应用调研分析
——基于学生视角冯姝彬 马秀 帅菲 李瑞颖
(攀枝花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四川攀枝花 617000)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新技术和新理念在教学中不断应用。近年来,学校为提高教学质量实施了混合式教学改革,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是了解教学改革成效的有力途径。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通过学生的视角,对混合式学习效果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推动和深化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应用效果;学生视角 中图分类号:H191
一、问题提出
随着高等教育的信息化迅速发展,教育部分别于2016年6月印发《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提出坚持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2018年4月提出《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推动从教育专用资源向教育大资源转变、从提升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全面提升其信息素养转变、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转变。加强教学技能培训和应用,使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并逐步成为普遍的教学方式。混合式教学已成为目前多数高校教学方式的发展方向,该种方式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发展,从服务教育教学拓展为服务育人的过程。攀枝花学院许多教师开展混合式教学试点,通过网络教学和课堂教学的模式实现“互联网+教育”的构想。
攀枝花学院混合式教学课程目前主要选用“优慕课”“雨课堂”和“超星尔雅”等课程资源平台试点课程。经调查发现,攀枝花学院43.8%的同学最初都是通过课堂老师介绍才开始接触混合式教学,80%的同学赞成学校进行混合式教学,62.95%的同学认为混合式教学模式对自己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可以通过平台学习到与自己专业相关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利用这些平台学习自己感兴趣但学校又未开设的课程,不断扩大学习视野。但在调查数据中显示,还有20%的同学不赞成开展混合式教学,他们认为混合式教学存在着学习知识效率低,完成任务时间紧,学习难度大,对师生要求高等弊端。为此我们对攀枝花学院混合式教学的实施过程提出一些问题: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整体的实施效果是怎样的;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碰到哪些问题;在混·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609(2019)25-0152-002
攀枝花学院发放的“调查问卷”作为数据来源,在问卷中通过“你是通过什么方式了解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网络平台的视频教学对你课前自学有帮助吗?混合式教学模式能提高你的学习兴趣吗?”等共18个问题的设置向被调研学生提问,共发放问卷200份,对有效学生问卷进行甄别工作,最终收回问卷187份,回收率为93.5%。
(二)数据分析方法
为了更深入了解混合式教学的成果,本次调研通过问卷最终形成与题目相对应的18个数据分析图和一个综合EXCEL分析表,围绕性别、年级、学习能力、了解混合式教学程度、使用混合式教学程度、最终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数据收集。具体数据如下,女生95人(50.8%),男生92人(49.2%),大三人数达到52.4%,依次是大一8.5%、大二28.9%、大四10.2%。在混合式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自控能力在85.39%以上都呈一般及以上的水平,通过课堂老师介绍了解到混合式教学模式占46.5%,认为比较赞同使用混合式教学的学生达到了76.5%,认为视频教学“有一点帮助”的占70.5%,认为有很大帮助只占据了18.7%,但就目前的调研数据分析,认为赞成继续使用混合式教学的模式的学生在71.6%以上,并且对这种模式持乐观态度。但也有28.4%的学生在执行混合式模式学习的时候遇见学习知识效率低下、学习难度大、完成任务时间紧等问题。最终的综合分析结果为学校在执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时候,应该根据学生的年级层次进行针对性设计,并且对班级学生的整体水平进行仔细分析之后再进行相关课程的设置。
四、研究内容与分析
本次调研我们采取了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攀枝花学院对于混合式教学发展的大致
合式教学模式下,遇到的问题应该怎样去解决。
二、文献综述
混合式教学是近年来各个高校的改革热点,也是一直被社会各界重视的教育发展新领域。最初在2001年国络教学发展进入低潮以后,人们开始对纯技术环境进行反思,这时才开始对混合式教学的研究增多,并逐渐出现混合式学习[2][1]。在2003年10月祝智庭教授就发表了《远程教育中的混和学习》,开启了我国混合式教育的研究先河。随着混合式教学的日渐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到对该领域的研究。从最初的原理上来讲,混合学习本质着眼于信息传递通道的选择上,关注的是如何依据低投入、高效能的原则选择信息通道[3]。黄荣怀(2009)提出五个“适当”(混合式学习中的基本概念),并且论述了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怎样去实现[4]。对于其模式的发展,混合式教学(Blending Learning)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face to face)的优势和网络教学(e-Learning)的优势结合起来[5]。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的结合,在近年来是一个教育热点话题,它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教师的授课效率等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目前的混合式教学水平并没有完全成熟,多数还停留在反思与改进阶段,更多是基于混合式教学的探讨,基于学生视角的研究较少。因此,基于学生视角看待混合式教学,有利于混合式教学扬长避短,本文基于学生视角,以攀枝花学院为例,研究了混合式教学在我校目前的现状,分析了现存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三、研究方法(一)数据来源
本次调研以攀枝花学院为案例,调研将
智库时代
情况,也对大家在混合式教学实施中碰到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混合式教学需要的学习条件高在问卷调查中,混合式学习方式主要的问题是“需要的学习条件高”这个选项占比高达65%,大多数人都认为这个是制约混合式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首先混合式教学是要把传统学习和网络化学习结合起来,其本身的质量要求较高,而网络上资源的质量良莠不齐,有些较好的资源需要购买才能使用,这就提高了混合式教学的学习条件要求,需要学校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好的网络学习资源。其次,在进行网络教学时要有好的硬件设施,要有无线网络、宽带网络等设施的助力。最后,混合式教学模式下,为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要求,通常需要大量的资源,通常老师会推荐很多学习资源及学习软件。在这种繁杂的学习资源和软件中,学生需要应付不同软件的操作和寻找适合自己的资源,从而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其散失耐心,从而导致学习质量不高。
(二)混合式教学对学生自主学习要求高
在问卷中有51%的同学认为混合式学习“对学生自主学习要求高”。学生在没有老师的监督下是否能做到认真学习,学生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能否具有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这些都是不可控因素。在我们所做的调查中,有14%的同学认为“学习的自主力和控制力差”,38%的同学认为“学习的自主力和控制力一般”,38%的同学认为“学习的自主力和控制力还行”,只有9%的同学认为“学习的自主力和控制力很好”。因此,在混合式教学下一般会出现两极分化,一部分学生会积极主动的学习,能积极参与课程,探究学习,很好地控制自己;还有一部分学生会很依赖与老师的课堂教学,控制能力差,喜欢被动学习,不能很好地适应混合式教学模式,学习效果较差。(三)混合式教学互动性差
传统教学模式下,老师可以和学生互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相应作出一些教学修整,而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老师无法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不能实施监控和指导,无法保证学生的真实学习效果。并且我们在选取调查对象时,选取了不同专业的同学,其中认为“本专业课程非常适合混合式教学”的占比为14%,认为“本专业课程不适合混合式教学”的占比为12%。从数据中可以看出,仍有一定比例的学生认为本专业是不适合混
合式教学的,在填写不适合的同学中,很大一部分同学来自一些创作性高、操作性强的专业,在教授这类课程时,网络教学的老师无法对学生教学亲自指导,这是网络教学的一大弊端。在被调查的同学中,有58%的人认为“完成任务时间紧”,45%的人认为“学习任务大”,而这些问题在混合式学习中不能很好地反馈给任课老师。
(四)混合式学习的评价机制不完善评价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评价能有效反馈教学中的优点与不足。网络教学无论是对其资源的评价还是对教学方式的评价都不能很好地传递给教授的老师,而任课老师因为不能很好地接收到学生的反馈,不能为学生解答疑惑。所以混合式学习还应在评价机制方面进行完善,使学生和老师之间能更多的进行交流。
五、研究结论与对策
从以上资料来看,攀枝花学院混合式教学模式发展还是不成熟的,针对以上的问题,我们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来解决上述问题。
(一)持续优化混合式教学“硬件设施”传统课堂主要依靠授课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不过于强调网上资源的重要性。在混合式教学中,传统与网络并行,强调网络资源的重要性。在本学院的混合式教学发展中,所采用的软件不是统一的,而是具有差异性。学生往往也不会只在一个网络平台上进行学习,这是因为网络平台不够完善,无法囊括所有的优质资源,资源具有较大的分散性。
目前我校建立了专业的教学网络平台,但是存在客户端不稳定、资源不齐全、使用不广泛等问题。以上都是关于网络学习平台的弊端,解决这些问题最重要的就是不断完善平台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好地网络资源,尽可能将资源集中化,提高混合式教学的效率。
(二)科学设计混合式教学学习环节混合式教学要求将课上与课下结合起来,而不同于传统课堂只对课上有具体要求。在这种要求下,任课老师就要更好地考虑如何与学生互动,来了解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进程以及掌握程度。在实验课上,更是要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合理的把控学习环节。
我校在进行混合式教学中,在一定程度上,对任课老师的依赖性较高,学生主动性不强,师生缺乏互动性,无法将网络教学平台的优势发挥出来。
科学的设计学习环节,在线学习与面授讲课有机结合,任课老师也应该依托网络平台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解决学生提出的问
智库观察
题。在网络平台上设置学习任务,大致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在面授课上能重点讲解学习难点。在实践的环节,要求学生动手进行实验,不断提高实践能力。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混合式教学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较高,对于网络教学和现实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脱离课堂的学习时间里,大部分都要依靠自主的学习能力。但是学生的自主能力针对个体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不能完全表现在同一水平上。
在我校,学生在混合式教学中,大多表现为被动形式,老师仍旧在课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在此问题下,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控力和自学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整个课程的学习之中。也可在网络教学平台上设置相应的课外教学资料供学生了解,增加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进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简介】冯姝彬(1996-),女,攀枝花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
【基金项目】本文系攀枝花学院大学生创新项目“攀枝花学院混合式学习应用效果的调研分析——基于学生视角”(编号:2018cxcy067)阶段成果之一;攀枝花学院教研教改项目“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应用研究”(编号:JJ0860)阶段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田世生,傅钢善.Blended Learning初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4(7):7-11.
[2]祝智庭,孟琦.远程教育中的混和学习[J].中国远程教育,2003(19):30-34+79.
[3]李克东.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4(7):1-6.
[4]黄荣怀,马丁,郑兰琴et al.基于混合式学习的课程设计理论[J].电化教育研究,2009(1):9-14.
[5]余胜泉,路秋丽,陈声健.网络环境下的混合式教学——一种新的教学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2005(10):50-56.
[6]彭燕,钟海峰.基于智能手机的大学生混合式学习模式探索——手机多元使用的新渠道、新思路[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8,37(5):46-51.
[7]蒋红星,代洪彬,肖宗娜.国内混合式学习的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分析——基于CNKI 2003-2016年数据[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52(5):43-53.·15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