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 科技 .j发肢 2014年第l9期(总第383期) 城市物流资源整合的途径与对策研究 ——以湖北省襄阳市为例 杨晓 皇。刈学林 (湖北文理学院,湖北襄阳441053) 【摘要】为提高城市物流资源的利用率,降低物流成本,促进城市物流健康发展,文章以湖北省襄阳市为例,在 分析物流资源现状及其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城市物流资源整合应协同运用多种途径与对策的建议,并对几种主要 途径和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城市物流;资源整合;物流园区;公共信息平台;对策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4)19—0008-02 1城IH物流资源 合及其意义 物流资源包括物流基础设施、物流企业、物流人力资源和物 流信息技术等,城市物流资源整合,是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 效率的现实需要,整合就是把零散的或相互独立的要素通过某种 方式使之相互衔接或结合,并彼此渗透、交互、耦合,使各要素 在整体中发挥m最大的效用。物流资源整合是系统论的思维方 式,即主导区域经济发展的政府或企业通过组织协调或打破常 规,把区域内彼此独立或联系松散的物流资源按一定的方式重新 集成,或把区域内、外部具有相同功能又拥有独立利益诉求的资 源再度配置,避免重复建设,提高物流资源的利用率和物流作业 效率,降低成本.使物流总体功能最大化,转变物流产业发展模 式,进而优化区域经济结构,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最终使区域 经济突破资源限制而实现超常规发展。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 各地物流基础设施l不断完善,物 处于华中、西北、西南“Y”形交通的互通中心位置,不仅是 连接东西南北的区域交通枢纽,也是湖北省第二大交通 物流 中心和国家公路运输主枢纽城市之一、全固高速公路主骨架中 的重要结点、全国铁路运输重要枢纽之一,这些都为现代物流 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襄阳市日前物流资源利用 率低的问题依旧突}}J。 (1)物流企业的组织化程度低,存在重复建设和分布不合 的现象。襄阳市日前有各类物流企业近一千家,但是A级 物流企业极少,许多物流企业管理理念落后,提供的物流服务 较差,在物流增值服务、服务方案设计等片面与现代物流的要 求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此外,从布局来看,襄阳市物流企业大 部分分布在市区,近l/3分布在市区边缘,20%的物流企业分 布在县级市,仓储、停车等物流设施过度集中在主城区邓城大 道一带,物流集疏运与城市交通的矛盾H益突出,缺乏在城市 物流带动下的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布局;从服务功能来看,物 流基础设施建设分散,物流设施及装备的技术水平较低,物流 流业 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相对于现代城市物流的要求, 许多城市物流市场发育程度低,企业物流观念模糊、物流技术 应用彳『限;物流行业人力资源的水平层次分布不均,中、高级 人力资源相对稀缺;物流闻区规模较小,资源聚集度低,物流 效率低;物流 i,lk呈现“小、散、乱”的状况,物流企业问信 息共享程度低,物流效率低,物流运作成本高。这种现状严重 制约lr其他产业的发展,已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城 市物流资源整合势在必行。 作业效率不高,远远落后于国内标准化水平。 (2)城市物流吲区整合物流资源的效果较差。由于缺乏统 一规划和管理,物流同区建设片面追求占地面积和投资规模, 但是物流能力有限。从已建成的物流闭If≮来看,物流园区基础 没施建设滞后,信息化程度低,信息共亭障碍大,吲区企业提 供的物流服务功能大致相同,常有利益冲突发生,使得物流同 区的统一规划与运作等流于形式。此外,物流园区建设也存在 2襄阳市物流资源现状和问题分析 湖北省襄阳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水中游,下辖3个县 级市、3个县,4个城区,2个国家级开发区和1个省级开发 区,伞市版图而积为1.97万km 。襄阳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列为“同家二级物流节点城市”,现已形 成水运、航空、铁路、公路协调发展的 体交通体系,襄阳市 脱离本地物流资源现状、盲目新建等现象,造成物流同区应有 的集聚、整合物流资源的功能未能有效发挥。 (3)信息化进程发展缓慢,缺乏物流信息服务平台。目 前,襄阳市还没有建立起全市共享的物流公共信息半台,物流 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互通共享,物流信息的沟通传递不畅,使 物流效率的提高受到制约。物流信息平俞建设滞后、信息化程 度低是襄阳市物流资源整合过程中的_丰要障碍。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度湖北文理学院校级大学生创新创 ̄_ik-/J.J j练项目“基于‘产业襄阳’建设的城市物流资源整合研究”;襄阳市科技局研究 与开发计划项目(2013年)“襄阳城市物流战略规划与发展对策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杨晓兰(1993一),女,湖北南漳人,湖北文理学院2011级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刘学林(1965一),男,湖北荆州人,硕士研究生,湖北 文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物流与信息管理。 8 qIyekeI}yufazhan 2014年第l9期(总第383期) 企业科技与发展 此外,农村物流基础设施落后,乡村道路较差,物流技术 装备落后,缺少冷链物流系统,以及物流从业人员中缺乏中、 高级人才。在物流资源整合过程中,现代物流业政策体系尚未 案,定期开展物流服务评价,完善激励机制,开展物流管理咨 询,构建物流园区内部信息网络系统,并与Internet连接,加 强园区内、外物流资源的整合,提高物流服务水平。 形成,统筹协调不够,由于物流管理条块分割的现象依然存 在,所以物流业未能形成强劲的发展合力。 3.3构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提高物流资源整合效果 由于物流是跨行业、多部门、多种运作形式交集的活动, 3襄阳市物流资源整合的途径与对策 城市物流资源状况受到各地物力、人力资源、经济发展基 础、产业结构与规模、区位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每个城市 需要一个公共的平台提供信息共享。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是政府 对社会物流进行宏观管理与控制的平台,不仅可以加强政府管 理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促进物流资源整合工作协同机制的建 立,还有利于物流企业之间、物流企业与政府管理部门之间的 的物流资源情况都是千差万别的,加上城市物流发展具有的全 局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决定了城市物流资源整合没有统一的模 式。基于襄阳市的物流资源现状,笔者认为,应协同运用以下 几种途径和对策来整合襄阳市的物流资源。 3.1 设立城市物流战略规划中心。完善物流资源整 合机制 物流资源整合的切人点必须是战略规划,只有对城市物 流资源整体把握之后,结合本地区物流业发展规划,才能找 到物流资源整合的突破口,才能进一步选择可行的物流资源 整合的途径与对策。由于城市物流资源整合是一个跨部门的 长期性的系统工程,建议城市物流战略规划中心应由市政府 高层领导牵头,以便工作的顺利开展,打破条块分割,对整 个城市的物流系统进行统一规划,并组织实施。在城市物流 资源整合过程中,要体现“政府规划、引导,市场运作”的 原则,政府物流管理部门制定科学的物流发展规划,完善城 市物流发展与资源整合的相关政策,创造良好的物流发展环 境,以现代市场经济为导向,发挥市场配置物流产业资源的 作用,推进襄阳市运输线路、物流园区、物流设备等物流基 础设施的整合,以及推进信息系统对物流资源的整合和加强 物流人才的开发与培养。 3.2加强物流园区建设,集聚物流企业资源 物流园区可以聚集本地区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达到共享 物流资源、取长补短的效果,并提高物流服务能力。对于物流 企业,可以降低物流运作成本,提高物流作业效率和服务水 平;对于城市物流发展,可以提高物流资源的利用率和物流设 施与装备的社会化程度。因此,加强物流园区建设,成为物流 资源整合的重要途径。 为发挥物流园区在资源整合方面的平台集聚效应,政府部 门或城市物流战略规划中心应做好物流园区前期规划工作,做 好政府部门及条块之间的协调;物流园区运营管理部门应建立 健全物流园区入驻企业标准和控制入驻企业比例,注重物流功 能的整合,从而达到整合物流资源的目的。例如,把物流服务 功能不同的企业、物流服务对象不同的企业、服务内容不同的 企业集聚在一起,既减少利益冲突又可以更大限度地整合本地 的物流资源。建立健全园区管理制度,加强对人驻企业的有效 改造和管理。例如,入驻园区的企业均需进行登记,建立档 信息共享,促进物流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与联合发展。构建物 流公共信息平台,将带动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和物流信息资 源的开发利用,解决当前物流企业信息化程度低、信息开发能 力弱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可以将分散的物流资源进行有效整 合,提升物流服务能力。 总之,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是整合城市物流资源的有效工 具,政府物流管理部门应重视物流信息化建设,根据本地物流 业的发展和需求现状,合理确定信息平台的功能定位,设立专 项资金,由专业计算机开发公司按照国际标准和规范,构建城 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本地区政府有关部门、物流园区、物流 企业、工商企业、银行保险等金融单位及税务、口岸等机构与 之连接,实现城市物流信息共享、物流业务的协同运作,提高 物流资源整合水平。 3.4发挥物流协会在人才培养和物流企业联合方面 的推动作用 在湖北省襄阳市,零散的、小的物流企业很多,它们普遍 缺乏物流专业人才,通过对物流企业进行现代物流理念、物流 业务及操作技能、物流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物流人员的专 业素质,使物流业务运作更有秩序,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欧 美发达国家的物流市场也存在“多、小、散”的现象,但与我 国的不同之处在于:欧美物流市场通过发展大型龙头物流企业 或中小企业联盟等形式将分散的中小物流企业有效地整合起 来,形成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的物流服务网络,从而让业 务不同、规模不同的物流企业发挥各自的优势。 城市物流资源整合工作应充分发挥物流协会在组织业务交 流、普及行业管理规范、推广技术标准、沟通和联系物流企 业、物流从业人员尤其是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等方面的作用, 推动城市物流资源整合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曾宇容,王林,袁泽沛.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与区域物流资源整合 [J].科技管理研究,2007(4). [2]何丹.城市物流园区整合物流资源的对策[J].现代商业,2009 (17). [3]马晓燕.我国物流资源整合模式研究lJ].社会科学家,2011(9). [责任编辑:蒙薇] qiyekejiyufazhan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