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6月

6月

来源:爱go旅游网


6月~12月龄婴儿喂养指南

婴儿6月龄后,在母乳喂养的基础上,应逐步地、小心地为婴儿添加辅助食品,以补充其营养需要,并且使婴儿逐步地适应母乳以外的食物,包括不同的食物性状,接受咀嚼和吞咽的训练等,在这个过程中,母乳仍然是主要的。

一、奶类优先,继续母乳喂养

[提要]

奶类应是6月~12月龄营养需要的主要来源,建议每天应首先保证600mL~800mL的奶量,以保证婴儿正常体格和智力发育。母乳仍是婴儿的首选食品,建议6月~12月龄的婴儿继续母乳喂养,如母乳不能满足婴儿需要时,可使用较大婴儿配方奶予以补充。对于不能用母乳喂养的6月~12月龄婴儿,亦建议选择较大婴儿配方奶。

[说明]

1.继续给予母乳喂养的重要性

对于6月~12个月龄的婴儿,母乳仍是其理想的天然食物。世界卫生组织提倡6月龄以上的婴儿开始逐渐添加辅食的同时,应继续母乳喂养到1岁以上,甚至更长时间。因此,建议6月~12月龄的婴儿尽可能继续保持母乳喂养。

2.如何选择其他乳制品

除了母乳以外,乳类制品应是6月~12月龄婴儿的重要食物内容。乳类制品营养丰富、全面,特别是钙、优质蛋白质、维生素A等的良好来源,在食物性状和食用特点上也最有利于婴儿从母乳到其他食物的过渡。由于普通鲜奶、蛋白粉等的蛋白质和矿物质的含量远高于母乳,可能对婴儿造成较大的肾脏负担,故6月~12月龄的婴儿不宜直接喂给普通液态奶或蛋白粉,建议首

1

选适合于6月~12月龄的较大婴儿配方奶。

二、及时合理添加辐食

[提要]

从6月龄开始,需要逐渐给婴儿补充一些非乳类食物,包括果汁、菜汁等液体食物,米粉、果泥、菜泥等泥糊状食物以及软饭、烂面,切成小块的水果、蔬菜等固体食物,这一类食物被称为辅助食品,简称为“辅食”。添加辅食的顺序为:首先添加谷类食物(如婴儿营养米粉),其次添加蔬菜汁(蔬菜泥)和水果汁(水果泥)、动物性食物(如蛋羹、鱼、禽、畜肉泥/松等)。建议动物性食物添加的顺序为:蛋黄泥、鱼泥(剔净骨和刺)、全蛋(如蒸蛋羹)、肉末。

辅食添加的原则是:每次添加一种新食物,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辅食种类,由泥糊状食物逐渐过渡到固体食物。建议从6月龄时开始添加泥糊状食物(如米糊、菜泥、果泥、蛋黄泥、鱼泥等),7月~9月龄时可由泥糊状食物逐渐过渡到可咀嚼的软固体食物(如烂面、碎菜、全蛋、肉末),10月~12月龄时,大多数婴儿可逐渐转为以进食固体食物为主的膳食。

[说明]

1.婴儿的辅助食品形式有哪几种

辅助食品是指在转乳期内所给婴儿吃的食品,过去常称为断奶食品。断奶是指婴儿由单纯母乳喂养逐步过渡到完全给予母乳以外的食物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乳及乳类食品对儿童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是不能断掉的。因此,为了避免误解,现在多称为辅助食品。提供婴儿营养的辅助食品形式有三种:液体食物、泥糊状食物、固体食物。

2.为什么要添加辅助食品

2

(1)补充母乳中营养素的不足

随着婴儿的生长发育和营养素的需要量增加;仅靠母乳或牛乳不能供给所需要的营养素;母乳的分泌量减少;婴儿出生4个月后,体内储存铁往往被消耗殆尽,加上母乳含铁量较低的原因,婴儿必须从辅食中获得足够的铁满足生长的需要。正是因为上述原因,乳制品以外辅助食品的添加就显得非常重要。

(2)增强消化机能

添加辅助食品可增加婴儿唾液及其他消化液的分泌量,增强消化酶的活性,促进牙齿的发育和增强消化机能,训练婴儿的咀嚼吞咽能力。

(3)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

及时添加辅助食品将有助于婴儿精神发育,刺激味觉、嗅觉、触觉和视觉。

(4)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转乳期是婴儿对食物形成第一印象的重要时期,在添加辅助食品的选择以及制作方法方面,要注意营养丰富、易消化和卫生。如方法得当,是将来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基础。

通过添加辅助食品,使婴儿学会用匙、杯、碗等食具,最后停止母乳和奶瓶吸吮的摄食方式,逐渐适应普通的混合食物,最终达到断奶的目的。

3.如何添加辅助食品

因婴儿的生长发育以及对食物的适应性和爱好都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辅食添加的时间、数量以及快慢等都要根据婴儿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

3

(1)从一种到多种:开始添加的食物应遵循从一种到多种的原则,要一种一种地逐一添加,当婴儿适应一种食物后再开始添加另一种新食物。

(2)由少量到多量:添加辅食的量要根据婴儿的营养需要和消化道的成熟程度,开始添加的食品可先每天1次,以后逐渐增加次数和量,并逐步减去母乳喂哺1次—3次,逐渐达到停止母乳喂养的目的。

(3)逐渐从稀到稠、从细到粗:给予的食物应逐渐从稀到稠,从流质开始,逐渐过渡到半流质,再到软固体食物,最后固体食物,例如从米汤、烂粥、稀粥,最后到软饭。给予食物的性状应从细到粗,例如从先喂菜汤开始、逐渐试喂细菜泥、粗菜泥、碎菜和煮烂的蔬菜。

(4)注意观察婴幼儿的消化能力:添加一种新的食物,如有呕吐、腹泻等消化不良反应时,可暂缓添加,待症状消失后再从小量开始添加,但是不能认为是孩子不适应此种食物而不再添加辅食。如婴儿患病时,可根据当时情况暂停添加新的辅食。

(5)不要强迫进食:当婴儿不愿意吃某种新食品时,切勿强迫,可改变方式,常常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可在婴儿口渴时给予新的饮料,在婴儿饥饿时给予新的食物等。

(6)单独制作:婴儿的辅食要单独制作,应少用盐或不用盐。添加的食物应新鲜,制作过程要卫生,防止婴儿食入不干净的食物而导致疾病。喂给婴儿的食物最好现做,不要喂剩存的食物。

人民营养师 http://shop33676808.taobao.com

三、尝试多种多样的食物,膳食少糖、无盐、不加调味品

[提要]

婴儿6月龄时,每餐的安排可逐渐开始尝试搭配谷类、蔬菜、动

4

物性食物,每天应安排有水果。应让婴儿逐渐开始尝试和熟悉多种多样的食物,特别是蔬菜类,可逐渐过渡到除奶类外由其他食物组成的单独餐。随着月龄的增加,也应根据婴儿需要,增加食物品种和数量,调整进餐次数,可逐渐增加到每天三餐(不包括乳类进餐次数)。限制果汁的摄入量或避免提供低营养价值的饮料,以免影响进食量。制作辅食时应尽可能少糖、不放盐、不加调味品,但可添加少量食用油。

[说明]

为什么给婴儿的食品中要少糖、无盐、不加调味品

我国成人居民高血压的高发与食盐的高摄入量有关,要控制和降低成人的盐摄入量,必须从儿童时期开始,而且控制越早收到的效果会越好。给婴儿的食品中少放糖的目的是为了预防龋齿。婴儿的味觉正处于发育过程中,对外来调味品的刺激比较敏感,加调味品容易造成婴儿挑食或厌食。

四、逐渐让婴儿自己进食,培养良好的进食行为

[提要]

建议用小勺给婴儿喂食物,对于7月~8月龄的婴儿,应允许其自己用手握或抓食物吃,到10月~12月龄时鼓励婴儿自己用勺进食,这样可以锻炼婴儿手眼协调功能,促进精细动作的发育。

[说明]

要为婴儿创造良好的进餐环境,避免婴儿分心,多与婴儿进行眼神、语言交流,帮其养成专心进食的好习惯。当婴儿出现拒食时,应耐心地鼓励婴儿进食,不要强迫,尝试调整食物种类、搭配、性状、花色、口味,以提高婴儿的进食兴趣。

五、定期监测生长发育状况

5

[提要]

身长和体重等生长发育指标反映了婴儿的营养状况,对6月~12月龄婴儿仍应每个月进行定期的测量。

六、注意饮食卫生

[提要]

膳食制作和进餐环境要卫生,餐具要彻底清洗消毒,食物应合理储存以防腐败变质,严把“病从口入”关,预防食物中毒。给婴儿的辅食应根据需要现制现食,剩下的食物不宜存放,要弃掉。

◎ 生理指标:

满八个月时,男婴体重达6.9~10.8千克,身长65.7~76.3厘米。女婴体重达

6.3~10.1千克,身长63.7~74.5厘米.本月可出2~4颗牙。

◎ 养育要点:

宝宝在饮食方面的爱好可以看出来了,要以宝宝的爱好添加辅食,开发尽

量多的食物品种,以保证营养平衡。

在做宝宝辅食时,保证卫生是最重要的。

在宝宝长牙时期,辅食中添加含钙和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如虾皮、海带、

动物肝脏、鸡蛋黄、鱼、绿色蔬菜等。

6

可以用辅食代替1~2顿奶。

在日常生活中,把教宝宝认识周围环境与发展语言相结合。

继续进行动作训练。帮助宝宝站立起来,让宝宝多爬、多玩各种玩具。

教宝宝一些社交礼节动作,如拍手表示“欢迎”,挥手表示“再见”。

◎ 发育指标:

能够扶着栏杆站起来;可以坐得很好;会两手对敲玩具;会捏响玩具;会

把玩具给指定的人;展开双手要大人抱;用手指抓东西吃;会用1~2种动作

表示语言。

◎ 温馨提示:

这个月,宝宝的发病率会上升,不能因为怕感冒就减少户外活动。

提供安全的运动场,清除一切宝宝够得着的小垃圾。电源插座要加保护

罩,热水瓶放到宝宝够不到的。

母乳充足的母亲,不必急于断奶。只要宝宝愿意吃辅食就不要担心。

7

每个月份不同的孩子的智力开发,都应该从感知觉上给他一些刺激,八个月的孩子,大动作来说是学爬的关键年龄,这个年龄里面,就一定要让他多多练习爬,因为爬的训练,既可以让孩子把头抬起来,扩大他的视野,他的活动天地也会增加,孩子的运动,不管是大动作,还是肌肉、骨骼都在运动,对孩子的运动功能也起到了很好的锻炼。另外这个爬,可以使大小脑之间的沟通增加,使孩子长大以后的阅读能力提高,所以爬对孩子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八个月的孩子一定要让他多爬。 有的孩子不会爬就先学会站,学会走,没有学过爬,这种孩子往往是有问题的,不经过爬的时候,长大之后,可能走路的时候走得不太稳,或者容易跌跤,他的感觉功能也有一定的问题,在他长大以后的学习里面也会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八个月的孩子爬是非常重要的。

当然八个月还有其他的能力,训练他的精细动作,比如说让他拿起玩具来,然后放下,拿和松手,这是一个能力,另外给他小一点的东西让他抓,半岁以前我们玩儿的东西都是稍微大一点,怕孩子出以外,都必须是3.5厘米以上的玩具,小的枣、花生,让他学着捏一捏,甚至挑挑豆子,精细动作就是让手的各个动作都能够得到锻炼,另外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会模仿发音了,我们应该让他,开灯关灯的时候,我们跟他说灯,他会去看,这是理解语言的训练。这么大的孩子有一些认生了,让他有和别人沟通的机会,和别的孩子一起玩儿,或者和家里其他成员、亲戚朋友的沟通,八个月的孩子还是有很多的特征。

另外,八个月的时候可以有一些动作语言的训练,比如说再见,让他伸起手来,摇一摇,这样动作语言,在语言学会之前就有了一定的训练。另外,八个月的孩子我们还可以培养他很好的睡眠,到时间放到床上睡,而不是老抱着、摇、晃的,八个月的孩子,既练了爬,又学到了精细动作,又有肢体语言的表达,这都是这个年龄所应该会的。

婴儿第八个月的智力开发

二,智力开发重点

8

1. 练习爬行和站立。

2. 鼓励发音和提高对语言的理解。

3. 促进宝宝的社交行为。

4. 发展手的细微动作和协调能力。

三.智力开发难点

四肢协调和胸腹部能离开床面向前爬行有一定的难度。

四.智力开发方案

1.大运动方面

(1)爬行训练

目的:锻炼宝宝胸,腹,腰和上下肢各组肌群,扩大宝宝认识范围,促进宝宝心里发展。

方法:宝宝呈俯卧位,把头仰起,用手把身体支撑起来,家长可把宝宝的腿轻轻弄弯,放在包包的肚子下,将宝宝喜欢的玩具放在前方,逗引和鼓励宝宝用力向前爬行,去够取玩具。必要时家长可用手轻轻推宝宝的脚掌或轻轻捅一下宝宝的臀部,宝宝会越爬越自如。这样就扩大了宝宝的视野,提高了宝宝的感知能力。

注意:爬行是宝宝全身独立活动的最早形式。

(1) 拉物站起

目的:锻炼腿部,提高腿部力量

方法?将宝宝放入扶栏床内,先将宝宝练习自己从仰卧位扶着栏杆坐起,人后再练习拉着床栏杆。逐渐能扶栏站起,提高宝宝平

9

衡身体和站立的能力,熟练后可训练宝宝拉栏杆站起来再主动坐下去,而后再站起来和做下去〃〃〃〃〃〃

(2) 挪到脚步

目的:练习扶栏站立,挪动脚步。

方法:

A:在扶栏床内,挂些玩具,将宝宝放在栏内,让宝宝在扶栏内主动站立起来的基础上,跟随着栏内慢慢移动的玩具,练习挪动脚步。

B.大人可以不断变动玩具的位臵,使宝宝跟着移动脚步。

(4)被动体操

目的:增强肌肉和关节活动的力量,增强宝宝的体质。

方法:从头到尾一口气做完八节被动体操。

(5)“三浴”锻炼

随着年龄的增长,根据宝宝的反应,可结合季节,将空气浴,日光浴和温水浴的锻炼内容进行一些调整,逐步延长时间和增加强度。

2.精细动作方面

(1)对捏练习

目的:训练拇指和食指小肌肉动作,促进小肌肉的灵活性,提高探索的能力。

10

方法:A。拇指,食指扒取:这是学习和掌握拇指,食指对捏的最初阶段,家长在桌上放些小药片(维生素C或乳酶生片),小绿豆,爆米花等以训练宝宝用拇指,食指去拿,最初的动作是通过拇指,食指扒动而取到物体,而不是真正的对捏。

B.对捏动作

训练拇指,食指对捏首先是练习捏取小的物品,如小药片(维生素C或乳酶生片),小糖豆,爆米花等,开始用拇指,食指扒取,以后逐渐发展至用拇指和食指相对捏起,每日可训练数次。母亲要陪同宝宝玩,以免宝宝将这些小物品塞进口或鼻腔,进而发生危险。拇指,食指对捏动作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难度动作,它标示着大脑的发展水平。

注意:婴儿一过7个月,手的动作会变得更加灵活,逐渐学会大拇指和其它四指分开来拿东西,特别是食指的能力能得到很好的发展。这一时期正好是宝宝探索事物的萌芽期。宝宝抓到物品,除了看一看,摸一摸,敲一敲外,还将放入口里吮一吮,舔一舔,咬一咬。这是宝宝认识世界最初的模式。与此同时也进入发展拇指,食指对捏重要动作的关键时期,一定要抓住这个时机积极进行训练,这对启蒙宝宝的智能有着重要的意义。

(2)食指技巧

目的:培养食指的灵活性,提高食指技巧。

方法:

A. 食指钩取:鼓励宝宝用食指伸入洞内钩取小物品,如棉衣有个小洞,宝宝会用食指从破洞伸进去钩出一些棉花。

B. 食指拨动:训练宝宝用食指拨动玩具,可以充分发挥宝宝食指的功能。如用食指拨转盘(如旧式电话)

11

,拨球滚动(如兵乓球),或用食指伸入小药瓶口(瓶口直径需在2厘米以上)去拨药片等。

C. 食指按动:训练用食指按新式电话的键盘。

(3)对敲,摇动

目的:培养手的灵活性,开发手的功能。

方法:A。对敲玩具:相续给宝宝两块方木或两种性质相同的小型玩具,鼓励宝宝两手对敲玩具。

或用一个手中的玩具去击打另一个手中的玩具。

B.摇动玩具:给宝宝一只拨浪鼓或铃鼓,鼓励宝宝主动摇动玩具,发出悦耳的声音。

3.适应能力方面

(1)。从生活中学

目的:从生活中观察和学习各方面的有关知识。

方法:观察中学:生活中的情景是丰富多彩和千变万化的。要引导和鼓励宝宝观察和体验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提高适应能力。比如,宝宝观察到大人是用杯子饮水,经过一段时间后便会在大人端住杯子的条件下,咕噜咕噜地喝水。

B.模仿中学:宝宝观察到大人用拍手表示欢迎,用挥手表示再见,过一段时间。宝宝也会模仿做出这些动作。

注意:家长应留神在生活中寻找引导和培养宝宝的机会。一定要把教语言和认识物体结合起来,反复教宝宝认识宝宝熟悉并喜爱的日常用品和玩具等的名称。

12

(2)认身体部位

目的:增进协调功能,促进适应能力的发展。

方法:A。边指边教:家长和宝宝对坐,先指着自己的眼睛说“眼睛“,然后把住宝宝的小手指宝宝的眼睛说“眼睛”,每天重复1—2次。

B.对镜而学:抱宝宝对着镜子,把住宝宝的小手指着宝宝的眼睛,又指着自己的眼睛,重复说:“眼睛”。

C.反复学:对一个部位的认识训练持续一段时间后,采用相同方法相继在训练认识鼻子,耳朵。口。手等各个部位。当宝宝听到家长的“指令”后便会指出相应部位。凡指对的,家长应当给予赞扬和鼓励。

(3)生活规律

目的:培养固定的生活规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方法:

A. 继续培养定时睡眠,定时进食,定时大小便等生活规律。

B. 练习用便盆解大便,建立洗脸,洗澡。洗脚和饭前便后洗手的卫生习惯。

C. 尽快学会和掌握用勺吃东西和用茶碗喝水(大人拿着)。.

4语言方面

(1) 教话认物

13

目的:初步培养宝宝听懂大人说话的意思的能力,并让宝宝认识常见物品。

方法:A。将宝宝戴着的帽子取下来,大人有意说:“把帽帽取下来。”。将宝宝抱到挂放帽子的地方,有意向宝宝发问:“你的帽帽呢?”让宝宝指点。 B.吃饭或喝水时,大人对宝宝说:“这是勺,这是杯〃〃〃〃〃〃“让宝宝用眼睛注视这些物品,然后用提问的方式,让宝宝指出,或用眼睛去找。

(2)训练对话

目的:扩大与周围人的接触和对话,培养语言的能力。

方法:这个时期的宝宝的接触面逐渐扩大,常常会主动与他人搭话,这种交流和“对话”创造了发展语言的良好条件。要经常带宝宝外出到公园或邻居家里,可指变化的环境给宝宝讲述,争取邻里大人和儿童跟宝宝的对话,交流或游戏。随着接触面得扩大,听到和感受到得内容也在不断增多,扩大了语言发展的条件,也提高了宝宝的交往能力。

(3)欣赏音乐

目的:训练听觉培养注意力和愉快情绪,促进语言的发展。

方法:继续定时用录放机或VCD给宝宝放一些儿童乐曲,提供一个优美,温馨的音乐环境,提高宝宝对音乐歌曲的语言理解能力。

(3) 聆听儿歌

目的:刺激听觉,激发兴趣,培养情感,熟悉环境。

方法:结合生活实际,一边做出相应的动作,一边朗读“小猫咪地上爬,小娃娃跟着爬,猫妈妈奇怪了,我咋又多了一个娃”,

14

“小鸡怎么笑,叽叽叽,娃娃怎么笑,哈哈哈”“小剪刀,张嘴巴,不吃鱼,不吃虾,爱吃宝宝长指甲”等儿歌。

(4) 训练发音

目的:继续训练发音,为说话做准备。

方法:用上个月介绍的方法继续训练发音。注意听宝宝的发音,当宝宝已能说出不同的单音时,要跟着重复宝宝所发的音,用动作表示音的意义,宝宝再发音时再表扬宝宝。

5. 社交行为方面

(1) 招手再见

目的:使宝宝理解语言并能使动作和词联系起来,培养礼貌行为。

方法:A。当爸爸,妈妈上班离开家时,大人配合扶宝宝招手,说:“再见”或说:“爸爸,妈妈再见”,每天练习,以后说“再见时”,宝宝就会自己招手了。

B.儿歌:再见呀,再见呀,招招手。招招手,招招手,再见再见!

(2)拍手欢迎

目的:培养物宝宝两手动作,促进愉快情绪和行为发展。

方法:

A. 大人唱一首拍手歌,使宝宝高兴地拍手,接着大人也拍手表示高兴,说“欢迎”,并扶宝宝的2双手模仿拍手动作,以后宝宝听说“欢迎”就会拍手。

B. 儿歌:拍手,拍手,拍拍小小手。拍手,拍手,拍拍小小手。

15

(2) 认识自己

目的:激发情绪,培养社会能力。

方法:每天抱宝宝照镜子2~3次,让宝宝认识自己。边看边告诉宝宝镜中人是谁,如说:“这是宝宝”“这是爸爸”等。还可以给宝宝化装,当宝宝看到不同样子的自己时,会流露出高兴地神态,并能逗出笑声。

(3) 注视大人行动

目的:提高宝宝的观察和模仿能力。 希望这些答案对你有用〃〃〃

1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