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Ⅱ学期
《管理心理学》
课程作业
姓名:
学院:
班级:
学号:
2011年6月8号
1
时间管理理论
前言
时间,对于我们所有人都不会陌生,时间是一切事物的缔造者,同时也是一切事物的毁灭者,它无所不能,一切的一切都是围绕着时间在转,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连上帝都要向时间臣服。时间是个圣物,它同样会臣服于能够驾驭它的人。春夏秋冬,叶枯叶落,年复一年,时间一直在延续着,时间从没有停下脚步,总是匆匆而过,像一个急着赶路的行人,人们回望时间走过的道路,也就演变成了历史。一个人从出生,就开始活在时间中,尽管一个人的生命有长有短,但在人生活的时刻里,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也是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时。时间不会唾弃任何人,也不回垂爱任何人,除非你唾弃时间,许多人在有限的时间里碌碌无为,反而在年老烛黄,时间的蜡烛将要燃尽时,抱头悔恨,又是多么希望时间能倒流,时间忙着赶路,又怎能顾及这些浪费时间的人呢?时间是靠自己把握的,就像你口袋里就有这么都钱,怎么花就要看你自己了。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深知时间之重要,“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效率”、“时间就是金钱”、“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诸如此类的描述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脱口而出。对待时间的方式,可以决定我们的命运,并且显示巨大的不同。我们的手中,握着的可能是失败的种子,也可能是成功的无限潜能,答案需要我们自己选择——随波逐流将一事无成,全力以赴便会前程锦绣,让瞬间创造永恒,成功从我们珍惜时间开始!也是从合理的管理时间开始的。 时间伴随着我们的一生,我们可以自由支配。然而我们当中的很多人都忽视了时间的存在。我们需要做的是学会管理好自己的时间:我们无法阻止时间的流逝,但是我们可以利用时间。我们要成为时间的主人,而不是成为时间的奴隶。
一、时间管理
有关时间管理的研究已有相当历史。犹如人类社会从农业革命演进到工业革命,再到资讯革命,时间管理理论也可分为四代。 一、第四代时间管理第一代理论着重利用便条与备忘录,在忙碌中调配时间与精力。
这一代理论最大的缺点,是没有“优先”的观念。虽然每做完备忘录上的一件事,会带给人成就感,可是这种成就不一定符合人生的大目标。因此,所完成的只是必要而非重要的事。它是积极的,但却是被动的;它是一种良好的习惯,但未必是科学的方法。
第二代理论强调计划与日程表,反映出时间管理已注意到规划未来的重要。这一代理论使人的自制力和效率都有所提高,能够未雨绸缪,不只是随波逐流,但是对事情仍没有轻重缓急之分。
第三代理论是目前最流行的,讲求优先顺序的观念,也就是依据轻重缓急设定短、中、长期目标,再逐日订立实现目标的计划,将有限的时间、精力加以分配,争取最高的效率。这一代理论虽然有了很大的进步,讲究价值观与目标,但也有人提出异议,认为过分强调效率,把时间绷得死死的,反而会产生副作用,使人失去增进感情、满足个人需要以及计划行事,视野不够广阔,纠缠于急务之中,难免因小失大,降低生活品质。
第四代理论在前三代理论的基础上,兼收并蓄,推陈出新。以原则为重心,配合个人对使命的认知,兼顾重要性与急迫性;注重生命因素的均衡发展;始终
2
把个人精力的焦点放在“重要”的事务上。如何判断“重要”?重要性与目标息息相关。凡有利于实现目标的事务均属重要,越有利于实现核心目标就越重要。 新一代时间管理理论,把事情按紧急和重要的不同程度,分为ABCD四类。先做AB、少做C,不做D。方向重于细节,策略胜于技巧。始终抓住“重要”的事,才是最大的时间管理、最好的节约时间方法。AB类事务多了,CD类自然就杜绝了,就会越来越有远见、有理想、有效率,少有危机。 二、时间\"四象限\"法
每天所要做的事情按重要性排序,分别从\"1\"到\"6\"标出6件最重要的事情。每天一开始,先全力以赴做好标号为\"1\"的事情,直到它被完成或被完全准备好,然后再全力以赴地做标号为\"2\"的事,依此类推...... 一般情况下,如果一个人每天都能全力以赴地完成6件最重要的大事,那么,他一定是一位高效率人士。
生活中80%的结果几乎源于20%的活动。比如,是那20%的客户给你带来了80%的业绩,可能创造了80%的利润,世界上80%的财富是被20%的人掌握着,世界上80%的人只分享了20%的财富。因此,要把注意力放在20%的关键事情上 。 根据这一原则,我们应当对要做的事情分清轻重缓急,进行如下的排序:
A 重要且紧急(比如救火、抢险等)--必须立刻做。 B 紧急但不重要(比如有人因为打麻将\"三缺一\"而紧急约你、有人突然打电话请你吃饭等)--只有在优先考虑了重要的事情后,再来考虑这类事。人们常犯的毛病是把\"紧急\"当成优先原则。其实,许多看似很紧急的事,拖一拖,甚至不办,也无关大局。
C 重要但不紧急(比如学习、做计划、与人谈心、体检等)--只要是没有前一类事的压力,应该当成紧急的事去做,而不是拖延。
D 既不紧急也不重要(比如娱乐、消遣等事情)--有闲工夫再说。 麦肯锡公司曾经得到过一次沉痛的教训:该公司曾经为一家重要的大客户做咨询。咨询结束的时候,麦肯锡的项目负责人在电梯间里遇见了对方的董事长,该董事长问麦肯锡的项目负责人:\"你能不能说一下现在的结果呢?\"由于该项目负责人没有准备,而且即使有准备,也无法在电梯从30层到1层的30秒钟内把结果说清楚。最终,麦肯锡失去了这一重要客户。从此,麦肯锡要求公司员工凡事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结果表达清楚,凡事要直奔主题、直奔结果。麦肯锡认为,一般情况下人们最多记得住一二三,记不住四五六,所以凡事要归纳在3条以内。这就是如今在商界流传甚广的\"30秒钟电梯理论\"或称\"电梯演讲\"。
编辑本段办公室美学 三:时间秩序
秩序是一种美。均匀、对称、平衡和整齐的事物能给人一种美感。简洁就是速度,条理就是效率。简洁和条理也是一种美,是一种办公室的美学、工作的美学。
我们应当养成如下良好习惯: 1物以类聚,东西用毕物归原处; 2不乱放东西;
3把整理好的东西编上号,贴上标签,做好登记; 4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勤于记录;
5处理文件的3个环节:第一,迅速回复。第二,迅速归档,以免文件弄乱或弄丢。第三,及时销毁。没用的文件要及时处理掉,以免继续浪费空间和时间。
3
四:时间管理十一条金律
金律一:要和你的价值观相吻合
一定要确立个人的价值观,假如价值观不明确,你就很难知道什么对你最重要,当你价值观不明确,时间分配一定不好。时间管理的重点不在于管理时间,而在于如何分配时间。你永远没有时间做每件事,但你永远有时间做对你来说最重要的事。
金律二:设立明确的目标
成功等于目标,时间管理的目的是让你在最短时间内实现更多你想要实现的目标;你必须把今年度4到10个目标写出来,找出一个核心目标,并依次排列重要性,然后依照你的目标设定一些详细的计划,你的关键就是依照计划进行。 金律三:改变你的想法
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士对时间行为学的研究发现这样两种对待时间的态度:\"这件工作必须完成它实在讨厌,所以我能拖便尽量拖\"和\"这不是件令人愉快的工作,但它必须完成,所以我得马上动手,好让自己能早些摆脱它\"。当你有了动机,迅速踏出第一步是很重要的。不要想立刻推翻自己的整个习惯,只需强迫自己现在就去做你所拖延的某件率。然后,从明早开始,每天都从你的time list中选出最不想做的事情先做。 金律四:遵循20比80定律
生活中肯定会有一些突发困扰和迫不及待要解决的问题,如果你发现自己天天都在处理这些事情,那表示你的时间管理并不理想。成功者花最多时间在做最重要,而不是最紧急的事情上,然而一般人都是做紧急但不重要的事。 金律五:安排\"不被干扰\"时间
每天至少要有半小时到一小时的\"不被干扰\"时间。假如你能有一个小时完全不受任何人干扰,把自己关在自己的空间里面思考或者工作,这一个小时可以抵过你一天单位时间的工作量,甚至有时候这一小时比你3天工作的效率还要好。 金律六:严格规定完成期限
巴金森(c-NoarthcoteParkinson)在其所著的《巴金森法则》(Parkinsons Law)中,写下这段话:\"你有多少时间完成工作,工作就会自动变成需要那么多时间。\"如果你有一整天的时间可以做某项工作,你就会花一天的时间去做它。而如果你只有一小时的时间可以做这项工作,你就会更迅速有效地在一小时内做完它。
金律七:做好时间日志
你花了多少时间在做哪些事情,把它详细地记录下来,早上出门(包括洗漱、换衣、早餐等)花了多少时间,搭车花了多少时间,出去拜访客户花了多少时间......把每天花的时间一一记录下来,你会清晰地发现浪费了哪些时间。这和记账是一个道理。当你找到浪费时间的根源,你才有办法改变。 金律八:理解时间大于金钱
用你的金钱去换取别人的成功经验,一定要抓住一切机会向顶尖人士学习。仔细选择你接触的对象,因为这会节省你很多时间。假设与一个成功者在一起,他花了40年时间成功,你跟10个这样的人交往,你不是就浓缩了400年的经验? 金律九:学会列清单
把自己要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写下来,这样做首先能让你随时都明确自己手头上的任务。不要轻信自己可以用脑子把每件事情都记住,而当你看到自己长长的清单时,也会产生紧迫感。
4
金律十:同一类的事情最好一次把它做完
假如你在做纸上作业,那段时间都做纸上作业;假如你是在思考,用一段时间只作思考;打电话的话,最好把电话累积到某一时间一次把它打完。当你重复做一件事情时,你会熟能生巧,效率一定会提高。 金律十一:每1分钟每1秒做最有效率的事情 五:时间划分
具体性。这是指目标必须是清晰的,可产生行为导向的。
可衡量性。是指目标必须用指标量化表达。比如上面这个\"我要获得今年的华为最佳成员工奖\"目标,它就对应着许多量化的指标--出勤、业务量等。
可行性。这里可行性有两层意思:一是目标应该有能力范围内;二是目标应该有一定难度。一般人在这点上往往只注意前者,其实后者也相当重要。如果目标经常达不到,的确会让人沮丧,但同时也应注意:太容易达到的目标会让人失去激情。
相关性。这里的\"相关性\"是指与现实生活相关,而不是简单的\"白日梦\"。 及时性。及时性比较容易理解,是指目标必须确定完成的日期。在这一点上,时间管理培训指出,不但要确定最终目标的完成时间,还要设立多个小时间段上的\"时间里程碑\",以便进行工作进度的监控。
学习感悟
通过一段时间系统的学习时间管理的知识,我对时间管理有了新的认识,从中也发现了自己在时间管理知识上的缺乏,学会了如何支配自己的时间,提高自己的效率,为以后的工作学习培养良好的习惯。
时间管理就是用技巧、技术和工具帮助人们完成工作,实现目标。时间管理并不是要把所有事情做完,而是更有效的运用时间。时间管理的目的除了要决定你该做些什么事情之外,另一个很重要的目的也是决定什么事情不应该做;时间管理不是完全的掌控,而是降低变动性。时间管理最重要的功能是透过事先的规划,做为一种提醒与指引 。 所谓时间管理,是指用最短的时间或在预定的时间内,把事情做好。
人生最宝贵的两项资产,一项是头脑,一项是时间。无论你做什么事情,即使不用脑子,也要花费时间。因此,管理时间的水平高低,会决定你事业和生活的成败。每个星期有168 个小时,其中56 个小时在睡眠中度过,21 个小时在吃饭和休息中度过,剩下的91 个小时则由你来决定做什么——每天13 个小时。如何根据你的价值观和目标管理时间,是一项重要的技巧。它使你能控制生活,善用时间,朝自己的方向前进,而不致在忙乱中迷失方向。我们将用7 天的时间,学习时间管理的基本原则,了解怎样才能更有效地安排时间,减轻工作和学习压力。时间管理能帮助你制订出有效的时间表,减轻压力和忧虑,最大限度利用时间。不用担心,时间表不会让你变成机器人,相反,它能使你享受自觉支配时间的自由感。
结语
凡是想获得优异成果的人,都应该异常谨慎地珍惜和支配自己的时间。--克鲁普斯卡娅
时间的脚步一直前进,当我还在享受青春的美好时,光阴迈着一成不变的脚步,不疾不缓地走着,走过一个个春秋冬夏,走过一个个月阴日晴。蓦然回首,
5
远逝的日子仿佛晃动的万花筒,不经意间摇晃出一个个无法模仿的图案,那一次次的聚散与悲欢都成绝版。于是我知道,青春是一列单程客车,不能返回也没有驿站。曾经在幽幽暗暗中苦思冥想,终于破译出原来最简单的草枯草荣就是一种玄奥,那是生命的直观教具:花只能红一次,草只能绿一年。逝者如斯,如烟的往事都已随季风飘零,何必苦苦地追寻与回忆。青春的列车载客无数,没有人能预料沿途的遭遇,也没有人能重回自己上车的起点。既然已经别无选择,就让我在时间 的钢轨上碾碎曾经有过的失意与如意,然后推开门窗,沐着新鲜的空气与阳光,迎接崭新的行程。因为我已经知道,青春是一列单程客车,不能返回也没有驿站。大学四年,转眼即过,今天的六月,整个校园了弥漫着伤感的气息,毕业答辩,散伙宴席,拍照留念…我知道,又一群人将离开这个美丽的校园,看着每个学长脸上复杂的表情我都在想,他们是怀念还是不舍,四年时间,有多少学子在漫漫孤独中攀登书山,畅游学海,在慢慢规划自己的一生,而又有多少人是花前月下,享受生活的唯美,殊不知在荒废自己以后的生活,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人的一生,是很短的,短暂的岁月要求我好好领会生活的进程。
参考文献1:《巴金森法则》
2: 3:名言警句
2011年6月8号
6
7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