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4卷第31期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 2017 Vl01.4 NO.3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6095 儿科门诊用药常见问题与合理用药分析 金志恒,董继军 (荆州市妇幼保健院,湖北荆州434020) 【摘要】目的探讨儿科门诊用药常见问题与合理用药。方法选取2016年3月 ̄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 小儿门诊处方846例,依据药物种类做划分,分析药物使用问题与合理用药状况。结果在药物使用类型比 例中,抗生素用药比例为84.0%,其中抗生素用药中,头孢替唑钠、头孢克洛、阿奇霉素该三种抗生素占主 体;在不合理用药率方面,药物用量与用法不当者和药理学拮抗者占主体。结论儿科门诊用药不合理问题 情况多样化,同时抗生素使用较为普遍,因此要保证合理用药,控制抗生素滥用情况。 【关键词】儿科;门诊用药;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725.0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7.31.6095.02 儿科门诊患者由于自身机体与器官组织在不断发育完 表1 846例处方中药物使用类型b匕例( ,%) 善的过程中,其生理、生化、解剖与免疫情况上与成人有 一定差异性,因此在临床用药上需要依据情况做细致化处 理。在药物类型、用法、用量等方面需要由更强的安全性、 科学性,从而保证治疗效果,减少治疗误差与医患纠纷。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l6年12月我院收治的4,JL门诊处方 846例,其基本涵盖儿科各类疾病。 1.2方法 分类统计处方中的患儿疾病、使用药物类别、药物名 表2 846例处方中抗生素药物种类使用比例(n,%) 称,同时观察药物用量、用法、配伍以及与疾病的匹配合 理性。观察药物类别和药物名称使用比例以及不合理用药 的发生率。 2结果 2.1 846例处方中药物使用类型比例情况 如表1所示,在药物使用类型比例中,抗生素用药和解 热镇痛类占比较最大。 2.2 846例处方中抗生素药物种类使用比例情况 2.3 846例处方中药物使用不合理情况 如表2所示,抗生素用药中,头孢替唑钠、头孢克洛、 如表3所示,在不合理用药率方面,药物用量与用法不 阿奇霉素,该三种抗生素占主体。 当和药理学拮抗者占主体。 表3药物使用不合理情况(n,%) 3讨论 好用药前的检查,做好药敏试验等基本工作[I1。 从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儿科门诊用药中,抗生素用 在不合理用药情况中,配伍不科学情况主要集中在药 药比例最高,其中以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与青霉素类 物重复性使用,药物联用不科学等。在重复性用药上,相 的用药选择为主,说明相关药物使用具有更高的安全可靠 似功能药物重叠性运用,不仅提高了用药费用,同时也可 性,同时也是属于儿科感染疾病的常用药物。从给药方 能因为药物用量过大而导致患儿机体的不良反应率提升, 式来看,静脉给药高于口服方式,其原因在于多数家属与 加大身体负担。 医生会希望得到疾病的快速治疗,而静脉给药的起效更快 药物用量与用法不科学中,用法不科学主要是用药 速。但是相关用药方式也存在一定用药风险,需要医生做 频次不符合药物自身的半衰期特点,其中在抗生素用药 (下转6098页)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 6098 Journ ̄of Clinical Medical 2017年第4卷第31期 2Ol7 V01.4 NO.3 l 蒜成分的检测。 2.5实验结果 3.4实验结果 未经过D101大孔树脂洗脱除杂的供试品干扰性较大, 供试品溶液主峰具有较好的分离度,供试品溶液主峰 因此,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样品还需经过洗脱除 好,且专属性也较佳,斑点显示也十分清晰。 保留时间大蒜油对照品溶液保留时间是一样的,阴性未出 杂。经过实验表明,薄层鉴别方法的稳定性以及重现性较 现干扰。 3薄层色谱方法与结果 3.1制备供试品溶液 4讨论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中制药成分十分复杂,其成分活性 取1 g胶囊内容物,用20 mL石油醚振摇后,提取20 mm, 较高,因此,在对成分实施含量检测时,难度较大。在本 过滤滤液后,对大孔进行处理,处理后在其中加入吸附 次研究以大蒜油作为对照品,对胶囊中含有的大蒜成分进 树脂。并选用10 mL石油醚进行洗脱,收集石油醚洗脱液 行有效分析。结果显示,气相色谱的检测方法具有较高 后,对其蒸干,利用乙酸乙酯对其进行溶解,制成供试品 灵敏度,直接可见检验结果。但检验时,设备耗材费用较 溶液。 高。薄层色谱法可获取十分清晰的斑点,且分离效果良 好,具有很好的适用性,检测成本较低。这种检验方式在 3.2大蒜油对照品溶液制备 取对照品大蒜油0.1 g,并在其中加入乙酸乙酯100 mL, 普通的实验室条件下都可操作。对两种检测方式进行比较 将其制为每1 mL中含1 mg大蒜油的溶液,并将这个溶液作 发现,两种检测方式检测大蒜成分的专属性都较好,且两 为研究的对照品溶液。 种检测方式都未出现阴性干扰,可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 3.3检查法 选择。 依照薄层色谱法开展试验,取2 mL溶液,并将其在 硅胶薄层板上制备,利用正己烷作为溶液的展开剂。将制 备的试剂取出后对其晾干,并将试剂放置在碘缸中,利用 碘的作用,将试剂染成斑点显色。试剂取出后,曰光下对 其检视。供试品与对照品色谱进行比对,发现颜色斑点 相同。 参考文献 [1] 王树东,丁丽娟,耿嘉男,李特,刘 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大 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组织中骨桥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心肌 保护作用机制【J]_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03:564—568. 本文编辑:王雨辰 (上接6095页) 中尤为明显。例如青霉素类药物,其药物效果依赖于药 对可能发生的不合理情况做对应的细节管理则可以有效的 物浓度,药物半衰期较短,需要每天2至3次给药来满足 控制不合理率,尽可能减少不合理用药的发生。做好处方 血药浓度。而在用药频次中,门诊每天1次给药处理,药 审核管理,用药前做好身体检查,提升药物使用针对性与 物频次不足。其原因主要在于部分患者不愿意每天多次到 安全性。用药上要针对患儿与家属情况,让患者方能够更 院用药,治疗依从性差。药物用量不科学中,由于药物剂 好的提升治疗配合度,提升治疗依从性,做好相关用药健 量偏小,而给药时间间隔较长,从而无法达到机体内的标 康教育,提升家属对合理用药的认识。 准血药浓度,无法达到杀菌作用,同时还会促发生成耐药 菌株 。 参考文献 【1]林淑芳.小儿用药的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分析[J].当代医 学,2014,(25):136-136,137. 在诊断与用药不对应的情况中,医生会习惯性的在无 指征情况下滥用抗菌药物,而对于非细菌促发疾病,或者 是由于病毒感染所致的患儿疾病,滥用抗菌药物则容易引 发药物不良反应和耐药菌株。 儿科门诊用药中不合理问题不可能完全根除,但是针 [2] 陈艳,阳世贤,廖国平,等.儿科合理用药原则及不合理用药f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11):169.170. 本文编辑:王雨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