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胀形方法一般分为刚性模具胀形 和软模胀形 两种。 8.对于尺寸精度、断面质量要求高的应选用 小 间隙值。
9. 弯曲时,可以通过改进弯曲件的设计、采取适当的弯曲工艺和合理设计弯曲模等措施来减小或补偿回弹所产生的误差,以提高弯曲件的精度。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对于复杂几何形状的凹、凸模刃口尺寸计算应按( B ) A、分别加工法计算 B、配作加工法计算 C、两种任意选择 2、为了避免弯裂, 弯曲线方向应与材料纤维方向( B ) A、重合 B、垂直 C、平行
3、复合模中同时具有落料凸模和冲孔凹模作用的零件称为( C ) A、凹模 B、凸模 C、凸凹模 4、下列工序中属于成形工序的是( C ) A、落料 B、拉深 C、冲孔
5、复合模的分类是根据落料凹模的安装位置来确定的, 落料凹模安装在上模称为( C )
A、正装式复合模 B、连续模 C、倒装式复合式 6、导正销与凸模的配合为:( A )
A、H7/h6 B、H7/f6 C、H7/k6
7、弯曲角度?越小(或中心角越大)回弹积累越大回弹也( B ) A、越小 B、越大 C、不变
8、为保证压力机和模具正常工作,模具的压力中心应与压力机的压力中心( A )
A、重合 B、不重合 C 、偏离 9、冲裁模采用始用挡料销是为了提高材料的( C ) A、强度 B、塑性 C、利用率 10.拉深系数m一般取值为 。( A ) A、 <1 B、 >1 C、<0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板料落料件尺寸等于凹模刃口尺寸,冲孔时孔的尺寸等于凸模刃口尺寸。( √ ) 2、板料冲裁时凸、凹模间隙过大时落料件尺寸小于凹模尺寸,冲孔时孔的尺寸大于凸模尺寸,( √ )
3、滚珠导向是一种无间隙导向精度高,寿命长( √ )
4、板料弯曲时在中性层以外区域纤维受压缩变短;中性层以内区域纤维受拉伸而伸长。( × )
5、板料弯制U形件时,凸、凹模的间隙越大工件回弹越小。( × ) 6、冲裁模的凹模在下模,凸模在上模的称为倒装模( × )
7、板料弯曲时相对弯曲半径r/t越小,其变形程度就越大越容易产生裂纹。( √ ) 8、相对弯曲半径r/t越大,回弹越大。( √ )
9、压力机在一次行程中只完成一道工序的冲裁模称为复合模。( × ) 10、压力机在一次行程中、依次在几个不同的位置上,同时完成多道工序的冲模称为复合模。(× )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5小题, 15分)
1、拉深系数:以拉深前后的坯料直径之比来表示。
2、单工序冲裁模:指在压力机一次行程内只完成一个冲压工序的冲裁模。 3、搭边:排样时冲裁件之间以及冲裁件与条料侧边之间留下的工艺废料。 4、模具的压力中心:是冲压力合力的作用点。
5、胀形:是利用模具强迫板料厚度减薄和表面积增大,得到所需几何形状和尺寸的工件的一种冲压加工方法。 五、综合题(共25分)
1.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的原则是什么?(5分)
答:确定凸、凹模刃口尺寸 应区分落料和冲孔工序,并遵循如下原则:
1、设计落料模先确定凹模刃口尺寸。以凹模为基准,间隙取在凸模上,即冲裁间隙通过减小凸模刃口尺寸来取得。设计冲孔模先确定凸模刃口尺寸。以凸模为基准,间隙取在凹模上,冲裁间隙通过增大凹模刃口尺寸来取得。
2、根据地冲模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规律,设计落料模时,凹模基本尺寸应取接近或等于工件的最小极限尺寸;设计冲孔模时,凸模基本尺寸则取接近或等于工件孔的最大极限尺寸。这样,凸、凹在磨损到一定程度时,仍能冲出合格的零件。 3、不管落料还是冲孔,总裁间隙一般选用最小合理间隙值。
4、选择模具刃口制造公差时,要考虑工件精度与模具精度的关系,即要保证工件的精度要求,又要保证有合理的间隙值。
5、工件尺寸公差与冲模刃口尺寸的制造偏差原则上都应按“入体”原则标注为单向公差。
2.搭边的作用是什么?(5分)
1、补偿定位误差和剪板误差,确保冲出合格零件 2、增加条料刚度,方便条料送进,提高生产率
3、避免冲裁时条料边缘的毛刺被接入模具间隙,从而提高断面质量和模具寿命。 3、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指出下列序号在图中所对应的零件名称。 (2 3 6 7 8 9 12 13 14 15)
(2)指出该模具属于什么类型模具,该模具采用了何种卸料方式,板坯料在送进时采用的导向和定距方式是什么?
(3)指出该模具上下模之间的导向方式及其特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