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周星驰的喜剧电影风格在中国本土电影中别具一格,受到广大广大影迷朋友的喜爱。研究周星驰电影的喜剧模式,应立足于周星驰的所有喜剧电影之上,通过分析电影的喜剧表现方法,如“无厘头”的风格等,探讨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以及审美意义,包括电影的悲剧内核以及大众文化特征。研究周星驰电影能够找到他的电影广受广大影迷喜爱的原因,最终为电影人提供审美与艺术上的借鉴。
关键词:周星驰;电影;喜剧;模式
Abstract
Stephen Chow's comic film style is unique in Chinese local films and is loved by the majority of fans. The research on the comedy mode of Stephen Chow's films should be based on all his comedies. By analyzing the comedy performance methods of the films, such as the style of \"Wulitouhe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aesthetic significance behind the films should be explored, including the tragic core of the film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ss culture. The study of Stephen Chow's films can find out the reasons why his films are popular with the majority of fans, and ultimately provide aesthetic and artistic reference for filmmakers.
Key words: Stephen Chow; film; comedy; mode
目 录
一、引言................................................................................................................ 3
(一)选题目的............................................................................................ 3 (二)研究意义............................................................................................ 3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3 二、 简述周星驰经典喜剧电影.......................................................................... 4
(一)周星驰参演的喜剧电影.................................................................... 4 (二)周星驰导演的喜剧电影.................................................................... 5 三、 周星驰电影喜剧效果表现方法.................................................................. 5 (一)人物造型.................................................................................................... 5 (二)夸张动作.................................................................................................... 6 四、周星驰喜剧电影的文化内涵........................................................................ 6 (一)无厘头文化................................................................................................ 6 (二)悲剧内核.................................................................................................... 7 (三)现实批判文化............................................................................................ 7 结 语.................................................................................................................... 8 参考文献................................................................................................................ 8 致 谢.....................................................................................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引言
(一)选题目的
周星驰最受观众欢迎的喜剧电影演员及导演之一,凭借其独特的风格受到观众们的追捧,被誉为中国的查理·卓别林。他执导、主演的喜剧电影不仅收获了超高的票房,而且显示出与众不同的喜剧风格。周星驰的喜剧电影,可谓是电影中最具艺术直觉性的典型案例之一,研究周星驰电影的喜剧模式,能够更好地理解周星驰电影的艺术风格,从而更好地体会他想通过电影传达的精神主题。
(二)研究意义
研究周星驰喜剧电影中这种无准则、无分寸的无厘头式风格,不仅能透过调侃、娱乐的事物表象看到他对世间万物的思考,更能借由周星驰对艺术的直觉性直接触及事物的本质。他的“无厘头”的风格是当时香港民众逃避现实的心理的缩影,而他着眼于小人物的电影故事也是普通民众真实生活的缩影。研究周星驰的电影,同时也是对上世纪香港人民心态以及审美取向的一个梳理,从而吸取电影中的优秀经验,为其他电影人提供借鉴。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周星驰在国内的呼声水涨船高,学界对于周星驰的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多,总的来说,关于周星驰电影的研究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周星驰电影中“无厘头”文化的研究。如张蕾的《论周星驰电影的文化内涵》认为周星驰作为一名导演兼演员,他有着与众不同的表演风格,而他“无厘头”的风格之所以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与当时香港的社会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与此同时,他的电影又立足于大陆文化之上,与大陆电影精神内核一脉相承。刘金亮、王静静的文章《无厘头电影的“变”与“不变”——从周星驰的电影说起》中梳理了周星驰电影艺术风格的演变过程以及电影科技手段发展的历程,描绘出喜剧电影中小人物在社会底层挣扎的历史图景。
其次是关乎周星驰电影喜剧特点的研究。如刘双的文章《浅析周星驰影片的喜剧类型》中认为周星驰的电影影响了一代人,他的电影虽然充满笑点,令人忍俊不禁,但是在喜剧故事的背后却表达了悲剧的主题。让观众在悲喜交织的过程中找到人生的目标和方向,兼具审美意义与社会意义。李倩的《周星驰喜剧电影中的视听语言分析》从镜头剪辑、场面调度、蒙太奇等方面分析其喜剧电影的特点。刘双的《浅析周星驰影片的喜剧类型》立足于目前的
电影市场,分析周星驰电影受到观众欢迎的原因,为其他电影人提供借鉴。
综合上述研究,目前业界对于周星驰的电影评价毁誉参半。有人将周星驰尊称为“后现代解构主义大师”,对于周星驰的电影给予极高的评价,但周星驰本人却并不认同这种说法,认为这是一种“过誉”。当然,也有人抨击其电影粗俗荒诞、不知所云,根本谈不上形成了一种文化,这种说法同样引起业界争议。归根结底,无论评论界对周星驰的电影作何评价,都不会影响观众对周星驰电影的喜爱之情,口碑与票房都是对周星驰表演功力与导演功力的直接证明。
二、简述周星驰经典喜剧电影
上个世纪末的香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金融危机引发了经济低迷,九七回归的政策也让许多香港人一时间难以接受,在身份认同上,他们感到怀疑与不安。在这样的现实环境下,大部分香港人渴望能通过喜剧电影暂时逃避现实,忘却烦恼,而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正好成为了疗愈香港人焦虑内心的良药。在观看周星驰的喜剧电影时,人们不由自主的陷入到荒诞滑稽的剧情之中。在获得快乐的同时,人们也能短暂的用喜剧麻痹自己。一方面,电影中的小人物往往会很倒霉,这让观众在看电影时得到些许安慰;另一方面,这些小人物即使遭遇如此多的困难,但依然笑对人生,总是能找到化险为夷的变法,这也给正在遭遇苦难的香港人无限的勇气与动力,对人生充满向往与希冀。
(一)周星驰参演的喜剧电影
作为演员,周星驰可以称作是票房救星,只要有周星驰参与的电影就意味着票房有充分的保证。这一现象早在《逃学威龙一》时期就显现出来,后来周星驰凭借自己强大的票房号召力更是与周润发和成龙并称为“双周一成”。可以说,他们三人就是当时香港电影票房的保证。1992年对周星驰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也是香港电影大繁荣时代的尾声。在这年中,周星驰一共主演了七部电影,其中五部占据了香港电影票房排行的前五名,这样的记录至今也没有人能超越。不仅如此,他主演的电影《家有喜事》和《审死官》,更是连续打破票房纪录,创下了香港电影史上的奇迹。
周星驰作为演员,在电影中塑造了大量经典的人物形象,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如《鹿鼎记》中的聪明圆滑的韦小宝;《大圣归来》中性格古怪的至尊宝;《武状元苏乞儿》中的执着勇敢的苏灿;《唐伯虎点秋香》中的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唐伯虎等,都深入人心,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
(二)周星驰导演的喜剧电影
1993年之后,香港电影呈现出江河日下的态势,一些有名的导演江郎才尽,新推出的电影往往不尽如人意。而此时的周星驰,却正处在创造灵感最丰沛的阶段。演而优则导,作为导演,周星驰拍摄的电影更是常被观众当作经典拿来重温,如《唐伯虎点秋香》《破坏之王》《国产凌凌漆》《大内密探零零发》等,如今都已成为华语电影的经典之作。
身为导演及联合导演的周星驰在这一阶段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喜剧叙事风格;而《食神》《喜剧之王》则是确立了他喜剧背后悲剧内核的审美风格,也奠定了他在华语电影圈的地位。再到后来的《少林足球》,破天荒的将足球与功夫结合在一起,并且在电影中投资巨大,使这部电影一跃成为当年华语影坛最受关注的作品,同时也为式微的香港影坛注入新鲜血液。这部疯狂又新奇的电影在当年创下了奇迹般地63万票房,成功打破了此前的电影票房记录。除了票房奇迹外,业内对这部电影也非常认可。这部电影在“金像奖”上获得14个提名,最终斩获7个奖项,周星驰作为导演及主演获得了最佳电影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男主角奖和杰出青年导演奖,堪称传奇。周星驰能取得这个成果并不令人例外,早在之前,周星驰在观众中呼声就非常高,票房就是最好的证明。但是传统电影界对他“无厘头”的表演方式仍持保留态度,所以周星驰迟迟没能进入主流视野当中。随着他一次一次创下票房奇迹,这时候人们才意识到,是时候赋予他应有的荣誉了。自此之后,周星驰成功开启了他的导演之路。
在沉淀了三年后,周星驰推出了新电影《功夫》。这部电影一经上映,便在世界各地创下票房纪录。再到后来的《长江七号》,这部电影在中国大陆的票房更是突破2亿元人民币大关,这在当时是非常令人震惊的记录。周星驰开创了华语电影从未有过的戏剧表达,并融入自己对生活的理解,成为当代最受欢迎的喜剧电影导演之一。
三、周星驰电影喜剧效果表现方法
(一)人物造型
在喜剧电影发展过程中,通过人物造型来展现喜剧效果,是十分常见的一种手段,在周星驰的电影中也十分常见。
在周星驰电影中,我们常常会见到许多熟面孔,他们是周星驰御用的“丑角”,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李健仁。对于这个名字,观众可能并不熟悉,但是提起“如花”,大家便都知道了。他第一次出现是在《武状元苏乞儿》中饰演苏乞儿爸爸的朋友的阿姨的妹妹,以女扮男装的形象出现,留着络腮胡子,做着挖鼻孔的动作,产生极为强烈的视觉效果。后
来在《唐伯虎点秋香》《九品芝麻官》《食神》等电影中均有出镜。这个角色往往没有台词,就只是一个转身,通过夸张的造型与形象完成喜剧效果的表现。还有一个业内人成为八两金的演员叶竟生,他的长相也十分具有特色。招牌的蘑菇头、八字眉、龅牙,每次出场都令人印象深刻。
除此之外,周星驰的电影中还常常有丑女形象出现,其中塑造的最成功的就是《食神》中莫文蔚饰演的大姐大。她虽然头发蓬乱、龅牙、面容丑陋,但是却有一颗金子般的心,令人在获得快乐的同时也能收获感动。
类似这种以人物造型的夸张来实现喜剧效果的人物还有很多,例如《九品芝麻官》中周星驰的睡衣上设计了巨大的蝴蝶结,以展现女性化气质,还有《功夫》中一直在烫头发、叼着烟头、穿着睡衣的包租婆,以及总是露着半个屁股的股沟酱爆等等,周星驰电影中的每个人物都凭借自己独特的造型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夸张动作
在喜剧电影中,经常使用不同寻常的夸张动作来实现喜剧效果,如慢动作、动画化等。 在正常的电影拍摄过程中,导演会对某些镜头进行慢放,以帮助观众捕捉细节,但是却鲜少又导演要求演员直接用慢动作来进行表现。但是在周星驰的电影中,这种不同寻常的表演方式反而收获到意外的喜剧效果。在电影《赌圣》中,周星驰饰演的赌圣“阿星”在一出场就采用了慢动作的方式,以极慢的速度行走入场,出人意料,令人捧腹大笑。
除了这种演员通过自身表演的方式来实现喜剧效果,周星驰的电影也经常使用技术手段,将人物的通过进行夸张表现,使电影中的人物像动画片中的人物一样。例如在电影《功夫》中,为了表达奔跑速度之快,导演将包租婆跑步的动作进行技术处理,使其看起来就像是动画中的人物一样。还有电影《食神》,将烹饪的过程用技术加以处理,使其烹饪技术神乎其神,展现了强烈的喜剧效果。
四、周星驰喜剧电影的文化内涵
(一)无厘头文化
周星驰的喜剧电影最为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无厘头”,也是他区别于其他喜剧电影的重点。“无厘头”文化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香港大行其道,由于政治环境与经济环境的变化,香港人民长期处在压抑的情绪之中,而这种荒诞不经的无厘头文化恰好能是他们短暂的释放自己的压力。“无厘头”文化以以周星驰为代表,表面看起来毫无逻辑,万事万物皆可拿来
调侃,在很长时间内都主导者香港娱乐文化。但实际上,这种文化指的是故意将一些毫无关联的事物进行莫名巧妙的歪曲,以达到讽刺的目的,或是搞笑的目的。
在20世纪90年代,传统的香港电影江河日下,反而是被传统电影界嗤之以鼻的“无厘头”文化推动了香港喜剧电影继续向前发展。尽管当时的香港电影发展有下滑的趋势,但是,只要有周星驰参演的电影,票房就一定有保证。1990年,由周星驰主演的喜剧电影《赌圣》一经上映便创下了票房新纪录,而周星驰也凭借这部影片成为了香港电影界的喜剧新贵,但仍有一部分人对他的表演方式表达质疑。随后,在《龙的传人》以及《赌侠》等影片中,周星驰的喜剧天赋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这吸引了更多的观众走进电影院去观看,周星驰的表演风格越来越受到大家的肯定。
以香港喜剧电影为依托,周星驰的“无厘头”文化不仅在香港地区得到了发展,而且在我国内陆地区得到了发展,受到了当时大批年轻人的喜爱。“无厘头”文化以极致地搞笑、夸张来实现自己的喜剧效果,十分具有戏剧冲突。
(二)悲剧内核
周星驰曾提到过,他认为自己拍摄的电影其实大部分都是悲剧,只是观众认为是喜剧,这是喜剧的固有特点,也是喜剧人的既定宿命。我们初看周星驰的电影,剧情荒诞不经,看似毫无逻辑,想法天马行空,似乎只是为了搞笑而搞笑,为了幽默而幽默。但是当我们对他的电影进行进一步的品评与挖掘,则会发现他的电影喜剧风格只是一层外衣,藏在喜剧表象之下的是更深层次的人生哲理。例如在电影《食神》当中,由周星驰饰演的史蒂芬·周作为食神在商业上越来越成功,但是却渐渐忽视了对食物本身的重视,反而将重点放在食品包装上,逐渐迷失了自己,继而被徒弟陷害而一败涂地。在电影画面表现上,其中包含着许多的笑点,但是在剧情走向上,这无疑是一个厨艺天才陨落的悲剧,其中蕴含的道理耐人寻味。
(三)批判现实
周星驰的电影在搞笑之外还具有强烈的批判性与讽刺性,因为他的电影中充斥着大众文化的“草根”情节,夹杂着许多毫无逻辑的表演,既在人们的意料之外,又取得了非常好的娱乐观众的效果。
在上世界末,香港处于一种十分迷茫的境地,香港文化似乎也减缓了发展脚步,香港人民的心理陷入困局。而周星驰电影中的许多小人物正是这段特殊时期香港人民的一个缩影,他们以自己的方式抗争命运的不公,维护自己的权益,以一种调侃的方式对现实进行有力的
讽刺与批判。在他的电影中,这些小人物并非娱乐大众哗众取宠的小丑,而是有着自己品格的人。尽管他们的人生不算成功,性格上都有缺点,但是却都淳朴善良,感情真挚,在遭受了生活的毒打之后依然对美好生活充满向往。例如在《大话西游》中,至尊宝因为是孙悟空的转世所以没办法跟紫霞在一起,世俗的爱情终究抵不过命运的捉弄,既表现了喜剧效果,又表达了对现实的强烈批判。
结 语
如今的周星驰,已经在电影界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作为演员及导演,周星驰有着强大的票房号召力,给观众带来无数经典的电影以及经典台词。在周星驰电影中,他通过独特的人物造型、夸张的人物动作以及出人意料的剧情转折表现了小人物在生活中的痛苦与挣扎。他的电影总是天马行空,一些看似毫无关联的行为方式,往往能够取得良好的娱乐效果。在他的电影中,我们除了能感受到“无厘头”带给我们的欢乐与幽默,还能透过他的表演与叙事视角获得生命的感悟。
参考文献
[1]梁有勇.以喜剧消解在笑中超越——周星驰电影后现代表征论析[D].广州: 暨南大学,2007.
[2]易晶晶. 周星驰与金凯瑞的喜剧电影叙事分析[D].南昌大学,2009. [3]余飞扬.浅析周星驰喜剧电影[J].艺术教育,2019(12):251-252.
[4]陈雪聪.周星驰电影研究——“无厘头”喜剧风格解析[J].中国文艺家,2020(02):18+51. [5]侯梦茹.论喜剧电影中的美学范畴——以周星驰系列喜剧电影为例[J].大观(论坛),2020(04):76-77.
[6]唐果.论周星驰电影的审美意义[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01):116-119.
[7]李倩.周星驰喜剧电影中的视听语言分析[J].戏剧之家,2019(22):117. [8]刘双.浅析周星驰影片的喜剧类型[J].传播力研究,2019,3(15):66. [9]李骥.谈香港喜剧电影中夸张手法的表现[J].轻工科技,2012,28(12):91-93.
[10]李小杰.传统颠覆与颠覆传统——周星驰李力持喜剧的反差修辞[J].电影评介,2019(21):57-61.
[11]毛琦.周星驰“无厘头”电影的演变与传播[J].电影文学,2013(17):44-45. [12]陈力君.视觉文化观照下的周星驰无厘头电影[J].当代电影,2013(05):192-195. [13]喻群芳.悲伤的周星驰——周星驰及其电影轨迹探析[J].当代电影,2013(02):188-191. [14]郑媛.周星驰电影的语言特点与地域文化[J].电影文学,2013(02):27-28. [15]赵芳.周星驰电影无厘头风格的艺术运用[J].电影文学,2012(09):31-32. [16]吕佳.论周星驰无厘头电影的草根性[J].电影文学,2011(01):55-56. [17]郑淑玉.周星驰电影的香港市民文化心态[J].新闻爱好者,2010(16):152-153. [18]魏天无.电影喜剧性新探——再议周星驰与电影喜剧[J].文艺争鸣,2010(14):31-34. [19]郑淑玉.周星驰电影的传统文学因陈[J].电影文学,2010(09):24-25. [20]王艳玲.从颠覆特征看周星驰电影的后现代性[J].电影文学,2009(06):8-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