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nology&Economy in Areas of C0mmunicati0ns 城市大型建筑项目交通影响分析 付雷 ,公平 ,刘 旭 (1.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四川成都610031;2.长安大学公路学院,陕西西安710064) 摘要:交通影响分析技术可以综合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一些不可避免的有关用地与交通的相互矛盾问题。介绍 了交通影响分析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以及交通影响分析的具体操作步骤,并通过实例进行了分析,对建设项 目产生和吸引的交通量进行计算。对项目建成后的交通影响进行了评价,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对我国城市中大 型建筑项目开展交通影响分析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城市交通;交通影响分析;交通量;大型建筑项目 中图分类号:TU984.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696(2008)O1一O113一O3 Research on Traffic Impact Analysis of Big Business Building in City FU Lei ,GONG Ping。,LIU Xu (1.College of Traffic&Transportation,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ChengDu 610031,China;2.School of Highway, Chang’an University,Xi’an 710064,China) Abstract:The traffic impact analysis technology may comprehensively solute contradictory and inevitable question about land use and the transportation in the process of urban development.This article has intro— duced the development course of traffic impact analysis technology in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as well as the traffic impact analysis concrete sequence of operation,and has carried on the analysis through an exam~ ple,and has carried on a calculation to the traffic volume which is produced and attracted by the items,and has appraised the traffic influence after the project has been completed,and proposes corresponding im— provement measure,at last it gives the certain model significance to traffic impact analysis of the big busi— ness building in our country. Key words:urban transportation;traffic impact analysis;traffic volume;big business building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来的,并日益受到重视。8O年代中期 加快,许多城市掀起了城市基础设施和各种功能设施建设的 以后,美国的交通影响分析的理论体系、应用研究、方法和步 高潮。城市用地开发数量的不断上升,尤其是城市大型建筑 骤、政策和法规、标准和规范逐渐成熟。9O年代初,美国政府 项目的建设,由于其建筑规模较大,其产生和吸引的交通量 颁布了((Clear Air Act))和《Intermodal Surface Transportatio“ 势必会对项目周边路网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国外一些国 Efficiency Act))等一系列法案。鉴于自身的实际情况,美国 家长期以来的实践表明,针对城市用地开发的交通影响分析 各州又建立了各自的交通影响分析方法和准则 目前,美国 技术,可以用来综合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一些不可避免的有 对交通影响分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交通影响分析阈值的确 关用地与交通的相互矛盾问题。 定、项目影响范围的确定、交通影响费用的合理分配及收费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计算年限等方面。 英国是在1994年经过系统的研究之后,由交通运输协 1.1国外研究现状 会(IHT)公布了全国统一的交通影响分析指南。英国交通 交通影响分析起源于美国,现已在美国、加拿大、英国、 影响分析的核心内容包括交通生成、交通分布和交通评估等 日本和西欧等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产生了许多理论 部分,需要大量交通基础数据和模型的支持。英国交通影响 成果和实践经验。 分析过程与美国基本相似,但是英国进行交通影响分析一般 2O世纪4O年代,美国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化速度加快, 采用网络分析软件,在交通预测与分析方面体现了自己的特 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筹措越来越难,因此,许多地区开始探 讨由开发商负担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可能性,交通影响分析 色。 1.2国内研究现状 收稿日期:2007—09 28 我国最早的交通影响分析是1991年对上海静安区进行 作者简介:付雷(1982 ̄),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城市道路网 的交通影响分析,研究采用了美国交通影响分析的方法。目 规划. 前,我国北京、上海、南京、成都、广州等城市都开始了TIA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14・ 交通科技与经济 第10卷 工作。其中,北京城市规划研究院己经通过TRIPS交通规 划软件进行了多项TIA工作,包括王府井商业区、北京金融 一方式划分和交通分配4个阶段进行交通需求量的预测。总 体思路是首先计算出拟建项目产生的全方式交通发生量和 吸引量,然后根据所在城市的交通方式结构进行交通方式划 分,得到分方式的交通发生量和吸引量,进而计算出高峰小 条街等项目。在研究过程中,采用的是传统的“四阶段 目前,国内许多学者对交通影响分析也进行了大量的研 法”,之后国内的一些学者提出了国内进行TIA的步骤。 时的机动车发生量和吸引量,最好将机动车发生量分配到影 响区域的路网上。 2.4交通分配 究,主要集中在交通影响分析阈值、交通影响范围的确定、道 路与交叉口的服务水平、交通产生及分布及交通影响分析体 系的建立等,并提出了国内进行交通影响分析的步骤。建设 部在2006年4月1日起实施的《城市规划办法》中要求在项 交通分配就是将预测所得到的交通量叠加后分配到路 网当中,从而得到路网各路段的交通量,以判断各路段的负 荷水平。交通分配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全有全无分配法、多路 目报建阶段必须提供交通影响分析报告,作为建设项目立项 的依据之一。 2交通影响分析过程 2.1研究范围的确定 美国ITE推荐的影响范围是将开发项目所发生出行的 另一端点的80 包括在已开发设施为中心的区域内。由于 出行方式的多变性,国内对不同建设项目确定统一的影响范 围标准存在困难。一般而言,在出行生成量较小时,如单体 建筑项目,影响范围应包括与拟建项目直接相邻的道路和交 叉口以及项目交通进出所必经的周边主、次干道和交叉口。 对于局部土地利用开发,一些区域的TIA影响范围是由开 发导致新增交通量超过高峰时段通行能力的5 以上的全部 道路、交叉13及交通特性有明显改变之处。在实际操作中, 有时也凭经验选取项目周边几条干道围合的区域,认为干道 对项目产生的交通量的截流效果明显。 2.2规划区域现状分析 现状分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区域现状和规划用地特 征分析和背景交通量分析。通过分析区域现状用地特征和 规划用地特征,以确定居住、商业、办公等各类用地在总用地 面积中所占的比例,进而分析未来该区域的交通生成特征, 即各类用地产生的交通量在时间上的分布和区域路网上的 反应。 现状背景流量以实测为基准,包括建设项目周围路口和 路段的高峰小时交通量,并以15 arin为间隔进行统计。车种 可以分为摩托车、小汽车(小客车)、大客车、铰接车、小货车、 中货车、大货车、机动三轮车及其它。机动车可最终折算成 标准小汽车(PCU),计算周围交叉口和路段的服务水平,如 交叉口延误和 C值等。 2.3交通■预测 交通需求预测主要包括背景交通量的预测、拟建项目产 生的交通量预测和附近其他在建项目产生的交通量预测。 目前,对于项目产生交通量和附近其他项目产生的交通量, 国内普遍采用的需求预测方法有交通产生率法和交通规划 的4阶段法。 背景交通量的预测通常采用的是增长率法。即根据城 市以往交通调查数据,确定未来研究区域各路段的增长率。 交通产生率法是选择一个或多个与拟建项目类型相同 的建筑物对其交通发生和吸引情况进行调查,所选调查对象 无论在用地性质,还是区位、规模上都要求与拟建项目相似, 确定交通产生率。然后,用交通产生率乘以建设项目的规模 即可得到项目的交通产生量。 交通规划的4阶段法,即按照出行生成、出行分布、交通 径分配法、容量限制分配法、用户平衡法。但是在大多数情 况下,这些复杂的分配方法不一定是必要的,因此,可以采用 一种简单的分配方法,即相关系数模型法。 相关系数模型法以分析区出入13道路断面的观测流量 为基本分析数据。这些数据可以是按5 rain或15 arin间隔 观测的高峰时段流量或以小时为单位的高峰日白昼(12 h或 16 h)流量。通过分析每一出入口流量与分析区进出总流量 的相关系数,可确定用地开发项目所生成的新增出行量在该 出入13的比例。相关系数模型法认为,对于任一出入口,上 述相关系数越大,则用地项目生成的某一出行通过该出入口 的概率就越大。该法的缺点是不宜用于孤立而单一存在的 物业设施用地开发项目,同时也不太适用于用途混杂的开发 区域。 2.5交通影响评价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计算出规划区域各路段和交叉口 的饱和度、服务水平,以及新增流量占各路段饱和度的百分 比,并分析出项目产生的交通量对该路段的影响程度。同 时,对项目的开13情况、配建的机动车和非机动泊位数、项目 附近的公交线路和站点数、人行过街情况等做出评价。最 后,针对项目产生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3 实例分析 3.1项目简介 成都市某广场位于市西北部茶店子路以东黄忠大道以 南,介于二环和三环路之间。项目占地面积138 745.0 m2, 规划总建筑面积为665 132.0 m2。其中,商业建筑面积为 59 401 m ,居住面积为493 610m 。 3.2项目影响范围及分析年限的确定 项目全部完工时间为2012年,因此,取项目完成后3年 的稳定期作为分析年限,如图1所示。 图1研究范围示意图 3.3交通量预测 1)背景交通量的预测。根据成都市近年来道路流量增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1期 付雷,等:城市大型建筑项目交通影响分析 ・ 115・ 长情况,结合成都市2002年和2005年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道路流量年增长率为2%~10%,针对区域道路在整个路网 中的功能,预测得到2015年研究区域的主要路段流量如表1 所示。 表1 2015年研究区域主要路段流量 0 6 4 1 1 2 4 4 表2 2015年研究区域主要路段流量分配情况 1 2 路段名称 现有流量/()pcu/h2015年流量9 ∞ 的 弘 1 2 通行能力/(u/h)pc∞ 3 h)2。15年饱和度 /(pcu/9 7 2 8 5 1 9 ∞ 5昌8 3 3 3 3 5 5 3 3 三环路 9 050 0.809 二环路 5 115 0 O 0 0 ∞ O ∞ 0 0.733 茶店子路 3 570 0.787 茶店子东街 1 600 0.609 金房苑西路 1 605 0.612 交大路 2 604 0.876 蜀汉路 3 500 0.783 黄忠大道 3 500 0.797 茅草堰路 1 500 0.589 金府路 1 820 0.695 2)项目产生交通量的预测。项目产生交通量采用比较 成熟的4阶段法进行预测,得到2015年高峰小时机动车产 生量为847 pcu/h,吸引量为1 848 pcu/h。 3)项目附近其他在建项目产生交通量的预测。项目附 近有一公寓式住宅小区正在建设,根据调查所得数据,我们 得出该小区未来高峰小时机动车产生量为570 pcu/h,吸引量 为660 pcu/h。 3.4交通分配 将预测所得到的交通量利用交通分配模型分配到项目 周边的路网上,其分配结果如表2所示。 3.5交通影响评价及改善措施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项目的影响评价,即路段饱和 度评价、出入I=J评价、公共交通评价、停车场评价、行人过街 评价等,并对相应路段做出改善措施。2015年各主要道路的 饱和度较高,部分路段的交通状况恶化,主要是由于背景交 通量的增长引起的,建议对这些路段进行改造,以维持其服 务水平。 O O O ∞ O 项目出入口的宽度和距交叉口的距离符合规范的要求, 对于开I=I位于主干道的两个机动车主要出入I=I,采取右进右 出原则。项目附近有9条公交线路,其中5条直达项目区 域,公共交通较为方便。未来黄忠大道全线贯通后,公交线 路会通达到项目的北进口,将会使项目附近的公交出行更为 方便。由于项目商业性质为购物广场,且毗邻交叉I=I,因此, 交叉I=I处有较大的行人过街需求,建议在交叉I=I处设立行人 过街信号灯,必要时可设立行人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 4 结 论 交通影响分析技术引入我国的时间较短,还没有形成一 致的影响评价制度。建立统一的交通影响分析方法和准则, 对于现阶段的交通影响分析工作以及交通影响分析在我国 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邹哲.建设项目的交通影响分析方法[J].天津建设科技,1997 (3):1 4. [2]易汉文.场所开发交通影响分析[JlJ.国外城市规划,2001(4):32~ 35. [3]易汉文 托马斯・莫里纳兹.城市用地开发交通影响分析的模式 与模型[J].北美交通信息,2004(2):56—62. [4]郑连勇.城市交通影响评价[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5]杨忠振 购物中心选址及其交通影响评价[M] 大连:大连海事 学院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陈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