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探讨融媒体平台的信息安全建设

探讨融媒体平台的信息安全建设

来源:爱go旅游网
科技创新导报2020 NO.02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创新论坛

DOI:10.16660/j.cnki.1674-098X.2020.02.244

探讨融媒体平台的信息安全建设

黎柏添

(广州市番禺区融媒体中心 广东广州 511400)

摘 要:媒体融合发展背景下,融媒体平台的建设正在各地如火如荼的展开,实现了媒体内容、渠道及功能层面的资源共享和互联互通,但也面临着严峻的安全挑战。融媒体平台建设过程中,必须加强信息安全建设及管理,大力提升信息安全技术水平,构建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以确保相关业务的顺利开展和信息的安全性,满足融媒体平台的安全运营需求。本文就如何加强融媒体平台的信息安全建设做了重点探讨,以期为融媒体平台的安全运营提供助力。关键词:融媒体平台 信息安全 建设中图分类号:TN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0)01(b)-0244-02

互联网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极大的改变着广播电视的制作方式、播出方式、服务模式及服务格局,也给融合媒体的发展创造了全新的机遇,国家也积极倡导融媒体平台的建设。但融媒体平台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其系统庞杂、用户数量较多,其运行安全性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如果安全问题不能得以保障,不仅影响媒体业务的顺利开展,也可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及社会管理问题。因此,应加强信息安全技术体系和管理体系的全面完善,确保融媒体平台系统的安全有序运行。

1 融媒体平台安全形势分析

在新媒体快速发展及媒体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传统媒体固有的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革,融媒体平台借助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云储存技术等,实现了内容生产、采编流程、经营发展、考核管理的一体化,传播渠道侧重于互联网传播,为工作人员提供了全媒体的资源产生工具、移动办公客户端等,有效整合了原有的业务系统,实现了所有业务系统的资源共享和互联互通,资源的使用效率大大提升[1]。与此同时,系统运营维护、新媒体应用、业务连续性和安全边界失效等风险的发生率也大大提升。融媒体平台下新的业务形式及技术架构将传统的安全框架彻底打破,传统的安全方案、防病毒系统、堡垒机、防火墙技术等安全防护机制已经无法满足融媒体发展的安全需求。融媒体平台建设必须在综合考虑应用安全、主机安全、传统网络安全的前提下,重点解决云技术、云安全、接口安全、审计监控、访问控制等问题,健全和完善融媒体平台安全保障技术体系和管理体系,保障融媒体平台的高效安全运行,并最终实现不同业务系统之间的沟通协作和资源共享。

行划分、强化身份认证,防护安全边界,设置防火墙、防病毒网关、网络安全审计系统、入侵检测系统、入侵防御系统、DDOS攻击防御系统等。2.2 数据安全、虚拟化安全

数据安全即加强用户的账号管理、认证管理、授权管理及安全审计。数据安全侧重于对平台内的原始数据、系统配置信息、媒体及数据库文件等这些数据信息进行保护,以避免其损坏、丢失或被窃取,具体可利用数据加密技术、数据隔离技术等实现。云计算技术的基础就是虚拟化技术,但由此带来的安全问题也较多,因此应重视这方面的安全防护工作,借助虚拟机安全隔离、安全监控、安全防护及监测技术提高其安全性。2.3 应用安全、系统安全

应用安全指基于用户的认证管理、用户账号管理、授权管理和安全审计四个方面。系统安全主要侧重于服务器、客户端在内的相应设备在操作系统、数据库层面有安

[2]

全性保障。2.4 内容安全、通信安全

内容安全即避免非法内容的传播;通信安全是要求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具体可通过特定的音频文件格式、协议或校验码技术等来确保通信安全。

3 融媒体平台信息安全建设的重点技术

3.1 访问控制

融媒体平台为各级用户统一登录提供了可能,在这种登录形式下登录系统不需要对多个地址、登录名及密码进行记录。云计算应用中联合认证技术的应用将大大保障访问的安全性,借助此项先进技术,用户在登录时,安全凭证接着生成,用户可实现对信息资源的获取。在具体应用时,应联合应用自主访问控制模式和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式共同管理,以最大限度的创建一个融媒体平台安全环境。

3.2 安全风险评估

安全风险评估是融媒体平台安全防护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一防护措施的实施,科学分析各种安全威胁、安全防护措施中的薄弱环节等,可实现对各类安全问题的提前发现,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加以整改。具体而言,可借助各种入侵检测软件如入侵防御系统、网络及主机型检测系统进行科学评估;通过专门的杀毒软

2 融媒体平台信息安全建设的重点内容

2.1 物理安全、网络安全

融媒体平台的物理环境安全建设是安全体系建设的基础工作,其防护内容涵盖多个方面,应大力加强其安全设计及规划,确保系统安全。主要侧重于机房的选址、温湿度控制、准入、防水防火防震防盗防静电、视频监控等;物理安全方面的建设应严格遵循国家或行业标准完成。网络安全主要涉及的方面包括端口安全、安全域的划分、网络资源的访问控制、路由系统的安全、远程接入的安全、网络拓扑安全、边界防护、网络设施防病毒、密码安全入侵检测等。为加强此类风险的规避,可合理对安全域进

244

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创新论坛

件进行木马防护;运用基于云计算的杀毒软件实现对病毒的有效防护;通过漏洞的扫描,对存在的漏洞进行鉴别,并借助补丁软件对漏洞进行修复。3.3 安全审计与监控

安全审计与实时监控是融媒体平台安全防护的主要环节,具体审计工作应重点围绕重要用户的行为、系统命令的使用、系统资源的异常使用、相应配置的变更等展开,对平台遭受到的风险行为进行预警,以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加以阻断。并注意形成有效的审计记录,长时间加以保存。另外应建立全面的综合日志审计系统,将所有审计信息汇集到日志审计中心。上报服务接口应统一,以确保系统管理者实时动态掌握业务的运行状态,实现对系统隐患的有效排查和解决。3.4 安全灾备、加密技术及高可用性技术

为预防和减少灾难引起的安全风险,应借助安全灾备技术确保关键数据处理系统、业务系统、技术系统等灾后可以重新恢复。借助加密技术可实现对各种密码的有效保护,也可对重要的数据信息、媒体内容进行保护,以避免其被恶意篡改和破坏。另外,为保障融媒体平台服务的连续性,可借助高可用性技术,这种技术可利用在多台机器上运行的冗余节点及服务实现互相追踪,其中一个子系统出现问题后,其他子系统能接管其服务内容,同时其还可以提供负载均衡服务[3]。

2020 NO.02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科技创新导报虚拟化安全及用户接口安全的防护,对公共基础设施应建立全面的保护体系,服务供应商应提供基础安全保障。PaaS层应通过安全审计技术、访问控制技术保障数据安全;加强软硬件系统的运行稳定性;用户编程接口应统一,涉及到一些重要的操作应做好认证和审核工作,最大限度确保编程接口安全;SaaS层,各业务系统应对自身应用安全负责,借助高可用性技术、灾难恢复机制等确保业务的连续性;通过安全审计技术加强对安全事件的管理;通过访问控制技术实现身份验证;通过加密技术和密钥管理体系保障信息安全,通过安全审计、访问控制等技术确保数据安全。

融媒体平台信息安全建设体系的健全和完善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不断加强探索和实践,促进安全管理及运维机制的建立,科学分析当前存在的主要风险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并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制订相应的安全策略和管理措施,加强人员安全管理、系统运维管理,以满足融媒体平台的安全运行需求。

参考文献

[1] 孙源.融媒体建设环境下的信息安全如何保障[J].西部广播电视,2018(23):39.

[2] 田春.全媒体融合平台安全体系建设[J].中国新通信,2018,20(8):150.

[3] 郭伟.打造媒体融合背景下的电视台生产系统安全防护体系[J].广播电视信息,2017(4):41.

4 融媒体平台不同服务层次的安全防护重点

IaaS层,应侧重于对物理安全、网络安全、存储安全、

(上接243页)

立与此相适应的数据存储和分析方法。根据图书馆文本

信息检索的需求,可以采用多模态视觉大数据分析方法,它可以从多源且异构的视觉对象中推理出关联信息聚集的分析结果。

2.1.3 构建移动视觉搜索服务支撑平台根据大数据的发展趋势来看,未来视觉大数据资源的规模将不断扩大,同时结构和类型也会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趋势。因此想要保障移动视觉搜索服务的正常运行,就必须构建可以容纳视觉大数据资源的服务支撑平台。2.2 数字图书馆移动视觉搜索服务框架

构建数字图书馆移动视觉搜索服务框架的目的是对服务实现过程中涉及到的视觉大数据资源进行科学的组织管理,为移动视觉搜索服务的实施奠定基础。基于此,数字图书馆的移动视觉搜索服务框架主要有三层次构成。

2.2.1 视觉对象知识库层

本层次包含了视觉对象知识推理本体库、视觉对象本体库、移动视觉搜索案例库等部分,在构建的过程中,需要完成视觉对象的分类,根据分类结果选择合适的大数据存储方案。数字图书馆中部分学科和专业的视觉对象知识推理以及移动视觉搜索需求知识表现出显著的通用性特征,分类的难度较低。但大多数学科和专业由于覆盖领域的狭窄,存在较大反的分类难度。

2.2.2 移动视觉搜索逻辑推理层

本层次主要由视觉对象语义推理引擎、移动视觉搜索逻辑推理算法库等模块构成。前者主要是通过对视觉对象知识库表示方法添加语义关联、分析和特征提取的支持,实现视觉对象语义层面的知识推理,为数字图书馆移动视

觉搜索服务的资源配置提供依据,优化服务能力。后者则

是为了提高移动视觉搜索过程中语义推理的精确度,引入逻辑推理算法,利用自然语言处理、人工智能等技术对用户思维进行动态模拟,最大程度的实现对用户移动视觉搜索需求的精准把握,据此反馈最接近的语义推理结果。

2.2.3 移动视觉搜索应用接口层主要包括知识研发、管理以及应用等接口体系。其中知识研发接口主要包括知识服务获取、处理、分析、集成以及融合等功能模块。知识管理接口则负责所有功能模块的安全管理、维护评估等工作。知识应用接口则负责移动视觉搜索查询、用户访问、语义推理等应用和外部软硬件环境和移动应用的对接。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广泛普及的时代背景下,大众对高效、协同、交互的移动应用需求以及视觉搜索需求持续增长,移动视觉搜索已经成为新型互联网应用范式的关键技术,将其引入到数字图书馆的文本信息检索服务中,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精确和快速的服务反馈。

参考文献

[1] 李广丽,朱涛,刘斌,等.面向大数据的数字图书馆多媒体信息检索系统优化研究[J].情报科学,2019,37(2):115-119.

[2] 李默.数字图书馆个性化移动视觉搜索机制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9(2):107-112.

[3] 马佳立.面向大数据的数字图书馆移动视觉搜索机制及应用[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19,38(5):179-182.

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24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