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试题

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试题

来源:爱go旅游网


二物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试题

第6页 共8页

设子弹穿过木块A、B的时间分别为t1和t2,木块对子弹的阻力恒为f,则子弹穿过两木块后,木块A和B的速度大小分别为 ( ) A.ft1ft1ftftf(t1t2), 2 B.1,m1m2m1m2m2m1m2f(t1t2)f(t1t2)f(t1t2)ft1ft, D.,2 m2m1m2m1m2m1m2m2C.7.A、B两小球沿同一条直线运动,图示的位移-时间(x-t)图象记录了它们碰撞前后的运动情况,其中a、b分别为A、B碰撞前的x-t图线,c为碰撞后它们的位移-时间(x-t)图线。若A球质量为1.0kg,则B球质量约为 ( ) A.0.17kg B.0.34kg C.0.67kg D.1.0kg 8.在光滑水平面上,原来静止的物体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经过时间t、通过位移l后,其末动量变为p、末动能变为Ek。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如果经过的时间变为2t,水平恒力F不变,则物体末动量变为2p、末动能变为2Ek B.如果通过的位移变为2l,水平恒力F不变,则物体末动量变为2p、末动能变为2Ek C.如果物体所受的水平恒力F变为2F,恒力作用时间t不变,则物体末动量变为2p、末动能变为2Ek D.如果经过的时间变为2t,水平恒力F不变,则物体末动量变为2p、末动能变为4Ek 9.对如图所示的图片、示意图或实验装置图,下列判断准确无误的是 ( ) A.甲图是小孔衍射的图样,也被称为“泊松亮斑” B.乙图是薄膜干涉的应用,用来检查厚玻璃板上表面的平整度 C.丙图是双缝干涉原理图,若P到S1、S2的路程差是半波长的整数倍,则P处是亮纹 D.丁图是薄膜干涉现象的实验装置图,在附有肥皂膜的铁丝圈上,出现竖直干涉条纹 10.如图所示,小车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其上表面光滑且水平,总质量为M,A端固定一个轻弹簧,B端粘有油泥。质量为m的木块C放在的小车上,用一根细绳将木块C与小车A端拴在一起,此时两者之间有一被压缩的轻弹簧(跟木块C不拴接)。开始时小车和木块C都静止。某一时刻,突然烧断细绳,小车和木块C被弹开,使木块C离开弹簧向小车B端冲去,并与B端油泥粘在一起。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弹簧将木块C弹开过程,木块C和小车都向右运动 B.木块C与B相碰前,木块C与小车的速率之比为m∶M C.木块C通过油泥与小车粘在一起后,小车立即停止运动 D.木块C通过油泥与小车粘在一起后,小车将继续向右运动 第6页 共8页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4分,部分选对得2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 11.如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图乙为介质中x=2 m处的质点P以此时刻为计时起点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列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B.这列波的传播速度大小是20 m/s C.经过0.1 s,质点Q正在沿y轴正方向运动 D.经过0.35 s,质点Q到平衡位置的距离小于质点P到平衡位置的距离 12.如图所示,两块相同的玻璃等腰三棱镜ABC置于空气中,两者的AC面相互平行。由红光和蓝光组成的细光束平行于BC面从P点射入,通过两棱镜后,变为从a、b两点射出的单色光。对于这两束单色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红光在玻璃中传播速度比蓝光大 B.从a点射出的为红光,从b点射出的为蓝光 C.从a、b两点射出的单色光不平行 D.从a、b两点射出的单色光仍平行,且平行于BC 13.左图所示的是用a、b两种单色光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获得的干涉图样。现让a、b两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穿过同一平行玻璃砖或三棱镜时,右图所示的光的传播路径与方向可能正确的是 ( ) 14.在LC振荡电路中,某时刻线圈中磁场的磁感线方向如图所示,电容器上极板带负电,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A.电路中电流方向由a向b,电流正在减小,电路正在给电容器充电 B.电路中电流方向由b向a,电流正在减小,线圈两端电压正在增大 C.电路中电流方向由a向b,电流正在增大,电容器中的电场能正在减小 D.线圈上的自感电动势正在增大,电容器两极之间的电压正在增大 15.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A、B两个物体,它们的质量均为m。初始时刻,物体B及其左端所连接的水平轻弹簧处于静止状态。从某一时刻开始,物体A以速度v0沿水平方向向着物体B运动,之后通过弹簧推动物体B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当弹簧获得的弹性势能最大时,物体A的速度为零 B.当弹簧获得的弹性势能最大时,物体B的速度为零 C.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A B C D 12mv0 4182D.直到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时,弹簧对物体B所做的功为mv0 第6页 共8页

第6页 共8页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三、填空题(本题共三小题,第16题4分,第17题3分,第18题7分,共14分) 16.在用“两面平行的玻璃砖”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中,开始时已准确画好玻璃砖的两个界面aa′和bb′。在之后的实验操作中,其他操作均正确,只是不慎将玻璃砖向界面aa′一侧平移了一些,放在如图虚线所示的位置。则由此导致的测量结果将____________(填写“偏大”、“偏小”、“不变”或“无法确定”) 17.如图所示,滑块A、C质量均为m,滑块B质量为3m/2。开始时A、B分别以v1、v2的速度沿光滑水平轨道向固定在右侧的挡板运动。现将C无初速度地放在A上,并与A粘合不再分开,此时A与B相距较近,B与挡板相距足够远。若B与挡板碰撞将以原速率反弹,A与B碰撞后将粘合在一起。为使B能与挡板碰撞两次,v1、v2应满足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 18.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以探究碰撞过程中的不变量。在小车A的前端粘有橡皮泥,长木板下垫着小木片用以平衡摩擦力。调整小木片的位置,直到小车A带着纸带在长木板上向下做匀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由同种材料做成的小车B相碰并粘合成一体,继续做匀速运动。电磁打点计时器可以在纸带上打点,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 (1)若已得到打点纸带如图所示,并将测得的各计数点间距离标在图上,A点是运动起始的第一点,则应选________段来计算小车a的碰前速度,应选________段来计算a和b碰后的共同速度。(以上两空格填“AB”或“BC”或“CD”或“DE”) (2)已测得小车a的质量ma=0.40kg,小车b的质量mb=0.20kg,由以上测量结果可得:碰前两小车质量与速度的乘积之和mava+mbvb=________kg·m/s(取三位有效数字),碰后两小车质量与速度的乘积之和mava′+mbvb′=________kg·m/s(取三位有效数字),比较碰撞前、后两小车质量与速度的乘积之和是否近似相等_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 四、计算题(本题共三小题,第19题11分,第20题12分,第21题13分,共36分) 19.如图所示,质量为M=0.50kg的框架B放在水平地面上,劲度系数为k=1.0×102N/m的轻弹簧竖直放在框架B中。轻弹簧的上端与质量为m=0.20kg的物体C连在一起,轻弹簧的下端连在框架B的底部,物体C在轻弹簧的上方处于静止状态。现将物体C竖直向下缓慢压下一段距离x=3.0cm后释放,物体C就在框架B中上下做简谐运动。框架B始终不离开地面,物体C始终不会碰撞框架B的顶部。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10m/s2。试求:当物体C运动到最低点时,物体C的加速度大小和此时物体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

第6页 共8页

20.如图所示,一个三棱镜的横截面为等腰直角ΔABC,∠A为直角。一细束光线沿此截面所在平面且平行于BC边的方向射到AB边上的M点,M、A两点之间的距离为L。光进入棱镜后直接射到AC边上,并刚好能发生全反射。试求: (1)该棱镜材料对光的折射率n; (2)光从AB边传播到AC边所需要的时间t。 (已知真空中的光速为c;最后结果都可以用分式、根式表示,但要用最简形式) 21.如图所示,质量m1=0.30kg 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车长L=1.5 m。现有质量m2=0.20kg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以水平向右的速度v0从左端滑上小车,物块与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0,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1)如果v0=2.0m/s,求物块在车面上滑行的时间t; (2)要使物块不从小车右端滑出,求物块从小车左端向右滑上小车的最大速度vm。 第6页 共8页

邢台一中---下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二年级物理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B 2 B 3 C 4 D 5 B 6 A 7 C 8 D 9 B 10 C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4分,部分选对得2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

11 ABD 12 ABD 13 ACD 14 BD 15 CD 三、填空题(本题共两小题,第16题3分,第17题4分,第18题7分,共14分)

16.不变 17.1.5v2<v1≤2v2 或 v1/2≤v2<2v1/3 18.(1)BC(2分),DE(2分);(2)0.420(1分),0.417(1分),是(1分)。 四、计算题(本题共三小题,第19题11分,第20题12分,第21题13分,共36分) 19.(11分)解答:物体C在轻弹簧的上方处于静止状态时,设弹簧的压缩量为x0,则 对物体C,有 kx0mg0 2分

解得 x0=0.020 m 1分 当物体C从静止向下压缩x后释放,物体C就以原来的静止位置为中心上下做简谐运动,振幅A=x=3.0 cm。 1分 当物体C运动到最低点时,设地面对框架B的支持力大小为F,则 对物体C,有 k(xx0)mgma 2分 解得 a=15m/s2 1分 对框架B,有 FMgk(xx0)0 2分 解得 F=10N 1分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框架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 F′=F= 10N 1分

20.(12分)(1)设光从AB边射入时,入射角为i=45°,折射角为α。射到AC边上N点时,设入射角为β,光路图如图所示。 1分 sinin 2分 sin1光在AC边上恰好发生全反射,则 sin 1分 n根据几何关系有 α+β=90° 1分 根据折射定律有

由数学公式得 sin2cos21 1分 63,sin 2分 23L(2)由图中几何关系可得M、N之间的距离为 x 1分 sinc用v表示光在棱镜内的传播速度,则 v 1分 nx光从AB边传播到AC边所需要的时间为 t 1分 v联立以上四式解得 n联立以上三式解得 t32L 1分 2c

21.(13分)(1)设物块最终与小车相对静止,其共同速度为v1,设水平向右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m2v0(m1m2)v1 1分 设物块与车面之间的摩擦力为f,物块在车面上相对滑行距离为d,根据摩擦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有 fm2g,fd112m2v0(m1m2)v12 2分 222m1v00.302.02 m0.24 m 2分 联立以上三式解得 d2(m1m2)g20.50(0.300.20)10由于d=0.24 m<L=1.5 m,所以最终物块确实与小车相对静止 1分 对物块应用动量定理得 ftm2vm2v0 1分 解得 tm1v00.302.0 s0.24 s 2分 (m1m2)g0.50(0.300.20)10(2)要使物块恰好不从小车右端滑出,须使物块滑到车面右端时恰好与小车有共同的速度v2,则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有 m2vm(m1m2)v2 1分 1122m2vm(m1m2)v2m2gL 1分 22联立以上两式并代入数据解得 由能量守恒得 vm2(m1m2)gLm120.50(0.300.20)101.5 m/s5 m/s 2分 0.3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