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普法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根据法律的规定,我国义务教育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为______( D )。
A.教师负责制 B.校务委员会负责制 C.家长委员会负责制 D.校长负责制 2. 教师资格证书的适用的地域范围是:______( A )。 A. 在全国范围适用 B. 只在本地区适用 C. 只在本校适用 D. 在外国也适用 3. 《教育法》赋予了学校自主管理权,但自主管理权不是无限的,而应该有一个基本的遵循,因此,______是学校自主管理的基本依据。( D )
A. 教职工代表大会决议 B. 校长 C. 学生 D. 章程
4. 学校不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严重后果,根据有关法律规定,______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D ) A. 校长 B. 学校负责人 C. 有关直接负责人
D. 学校负责人和有关直接负责人
5.教师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当自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______日内提起行政复议申请,法律、法规规定
超过此时限的除外。( D )
A.15 B.20 C.30 D.60 6. 学校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______所收费用。( A )
A.责令退还 B.双倍返还 C.没收 D.追缴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适用于____( C ) A.在学校中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 B.所有教育机构中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
C.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
D.其他教育工作者
8.学校____聘用曾经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担任工作人员。( B )
A.可以 B.不得
C.特殊情况可以 D.经批准可以 9.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____,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 C ) A.年龄差异 B.性格差异 C.个体差异 D.性别差异
10. 侵占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依法承担____( C )。
A.行政责任 B.刑事责任 C.民事责任 D.AB两种责任 二、多选题
1.教师法律救济的途径是指教师认为其权益受到损害时,请求解决或补偿的渠道或方式。一般可分为:(ABC ) A.司法救济 B.行政救济 C.社会救济 D.自力救济 2. 以下哪些处罚种类属于教育行政处罚:( ABCD )。 A.警告、罚款 B.责令停止招生 C.撤销教师资格 D.吊销办学许可证 3. 李某是一名教师,可以行使的权利有:(ABC )
A.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B.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C.在寒暑假期带薪休假
D.责令上课不遵守纪律的学生离开教室 4.法律责任的种类可分为:( ABC )
A.行政法律责任; B.民事法律责任; C.刑事法律责任; D.国家赔偿责任 5.根据现有教育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依法提起学生行政申诉的对象和内容包括:( ABCD ) A.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的 B.对学校侵犯其合法财产权的
C.对学校侵犯其人身权的 D.对学校侵犯其知识产权的
6. 我国教育法规定的在校学生的权利有:( ABCD ) A.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权 B.获得资助权 C.获得公正评价权 D.申诉、诉讼权 7. 制定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ACD ) A.合法性原则 B.合理性原则 C.公开性原则 D.民主性原则 8. 为保障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保证教师权利的实现,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学校应当履行的职责有:( ABCD ) A.提供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教育教学设施和设备 B.提供必须的图书、资料及其他教育教学用品
C.对教师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中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 D.支持教师制止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
9.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BCD ) A.因不可抗力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B.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C.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D.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10. 国家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教师职务分为:( ABC ) A.初级职务 B.中级职务
C.高级职务 D.特级职务 三、填空题
1.《教育规划纲要》将“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作为六大改革措施之一,明确提出:“适应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建设 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 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
2. 教师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 品行和学生学业成绩 的权利。
3.教师主要通过__教职工代表大会__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4. 社会主义法制 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我们党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5.受教育权 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6. 实行教师聘任制,学校与教师之间的法律关系主要表现为以 平等、自愿 为基础的法律关系。
7.《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 教育教学 职责的专业人员。 8. 行政行为的效力包括 确定力、约束力、公定力、执行力 四个方面。
9.《教师法》明确规定实行教师资格制度、教师职务制度和教师 教师聘任 制度,从而奠定了教师任用与管理的新机制,构成了教师管理法律制度的核心。
10. 教育行政行为要具备法律效力,必须具备四个因素: 行政法上的主体资格;认定事实真实;适用法律依据正确;没有超越职权、滥
用职权的情形。 四、简答题
1.学校应履行哪些义务? 答:(1)遵守法律法规。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的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3)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
(4)以适当的方式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学业成绩及其他有关情况提供便利。
(5)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 (6)依法接受监督。
2.教师应当依法履行哪些义务?
答:(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规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的发展。
(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