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课《春夏秋冬》优秀教案 课时设计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 本课为看图识字。课文含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插图以扇形图画呈现,文字内容体现了中国传统蒙学读物的编排特点。整个识字课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由一组与四季相关联的词语以及由这些词扩展的短语组成,表现了一、教材四季最有代表性的季节特点。第二部分借鉴了传统文学的分析 一些表达方式,呈现的是两行意义相关联的词和短语,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多姿多彩的美好画面。这些词和短语不仅读起来琅琅上口,而且语言典雅,富有文化内涵。图文对照,便于诵读,有助于学生理解词义,识记字形,感受汉语言文化之美。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因此,本识字课建立二、学情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插图,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分析 生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准确识字。同时,本课词串读起来有一定的节奏感,因此教师还要放手让学生多读,反复接触文本语言,感受文本的韵律美。 1.通过看图、熟字比较等方法,认识“霜、吹、落、降、三、教学目标 飘”等5个生字和雨字头、双耳旁2个偏旁;会写“春、冬、雪”等3个字。 2.通过朗读、看图和动作演示等方法了解词和短语的意思,了解四季景物特点,体会四季的美好。3在多种形式的诵读中积累语言,感受语言的音韵美。 四、教学 借助形声字特点以及熟字比较的方法识记5个生字;重点难点 借助插图和动作演示理解词义。 五、教学准备 一、同学们,你们已经认识了很多汉字,今天,拿出(分享后,把生字六、教学你的生字卡片,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卡片贴在苹果里)。这节课,我们一起加油,认识更多的汉过程 字。 二、谈话激趣,出示词语 1.教师谈话:小朋友们,一年有哪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2.出示课件,认识词语: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3.认读。 4.书写:春和冬。(1)仔细观察春字,发现它由哪几个部件组成。(2)老师范写,讲解书写要点:先写三横,六、教学左低右高,间距均等,中间一横最短。再写一个人字,撇捺要舒展。(3)学生练习。(4)教学书写冬:横撇和捺交过程 叉在中心点上。上点大,下点小,对齐写在中线上。师范写,学生练习。 5.齐读四季的名称。 二、借助插图,读词识字 1.出示课文中的四季图。认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先跟同桌说一说,1.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然后告诉老师。 (2)根据交流出示词语: 春风 夏雨 秋霜 冬雪 (3)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词语。 (4)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其中重点指导读好后鼻音:风 冬 翘舌音:霜 2.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景物,说出这些景物的特点。 3.出示:霜和雪 1)交流:你们生活中见到过“霜、雪”这两种自然现象吗? (2)教师讲解有关霜的小知识。雨字头的字大都是一种天气现象。大家看,借助字的偏旁,我们还能认识这些字。
(3)相机识记生字。认识部首“雨字头”。 (4)仔细观察,说说“雨”作部首时,在写法上有什么变化。 (5)教师范写生字“雪”,学生书空,并口头说出笔顺。 4.教学词串:春风吹 夏雨落 秋霜降 冬雪飘 (1)出示短语。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2)说说春风吹过来的感觉。 (3)比较被夏天的风、秋天的风、冬天的风吹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4)句子练习:春风吹到小草上,小草————。春风吹到田野里,——————。 (5)认识吹,组词 (6)说说夏天下雨的情景,读出雨下得大的感觉,读好“落”。 (7)了解“霜降”。认识部首左耳旁。交流自己积累的带有这个部首的其他字。 (8)指名说说下雪时的情景,感受雪花的轻盈。 (9)有感情地齐读第二组词串。 三、巩固练习,挑战自己。 1.连一连。 2.填空。 春、夏、秋、冬还有哪些气候特征。 3.了解关于春夏秋冬的古诗。 四、课堂小结,认读生字卡片,把今天学到的字贴在苹果里。布置预习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