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维生素C注射液的工艺验证。 3、责任者:
参加维生素C注射液工艺验证的人员。 4、方案
4.1、验证方法:
本产品工艺验证方案计划在水针新车间生产前三批的生产过程中进行验证。 4.2、相关文件 《验证SMP》
《----注射液工艺规程》 YBSTP-SC027-03
4.3、方案概要
4.3.1主要工艺内容及生产条件如下:
十万级洁净区 万级局部100级 一般生产区 -洗瓶、杀菌干燥 -配液 -灭菌检漏 -灌封 -灯检 -印包 4.3.2验证过程具体分为六个生产工艺过程:
⑴ 洗瓶、杀菌干燥 ⑵ 配液 ⑶ 灌封 ⑷ 灭菌 ⑸ 灯检 ⑹ 印包
4.3.3每个生产工艺过程验证的每一项内容中均包括描述与生产过程相关的规程,文件和相关的设备,并阐述生产系统各种元素的评价方法及生产过程中各种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提供变量的评价方法。
生产系统各种元素的评价方法中阐述了在生产前、生产过程中及生产过程结束后对生产系统各种元素特征的检查内容及评价标准。每项检查评价结束后,评价及检查结果应记录于本方案中设计的记录表中,并附于验证报告中。
生产过程中各种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的工艺变量的评价方法,阐述了生产过程中应进行的一系列有关工艺变量的评价方法及评价标准。评价结果应记录于本方案设计的记录表中并附于验证报告中。
标题:---注射液工艺验证方案 4.3.4工艺流程图:
饮用水 离子交换
纯化水 编号 共6页第2页 安瓿 原料 理瓶 配制 粗滤 精滤
蒸馏 注射用水 过滤 洗、灌、封联动机 灭菌检漏 灯检 印字 纸盒 包装 入库 纸箱
标题:---注射液工艺验证方案 编号 共6页第3页 4.3.5质量标准及文件
《质量标准》 《中国药典》2000版二部 《--注射液中间体质量标准》《YBSTP-QA209-00》 《--注射液成品质量标准》《YBSTP-QA300-00 》
维生素C注射液质量标准 项目 内控标准 中国药典2000版二部 含量 96~108% 90~110% 性状 无色或微黄色澄明液体 无色或微黄色澄明液体 PH值 5.3~6.8 5.0~7.0 鉴别 应符合规定 应符合规定 颜色 应符合规定 应符合规定 细菌内毒素 应符合规定 每1ml中含内毒素≤2.5EU 其他 应符合规定 应符合规定 效期 一年半 贮藏 遮光、密封保存 4.3.6生产系统要素的评价: 目的:提供文字依据证明生产系统要素符合维生素注射液生产准备和工艺条件.从而保证用此系统生产的各种物料符合质量标准,最终生产出符合质量林求的合格的产品. ⑴项目:相关文件
洗瓶、杀菌干燥SOP YBSOP-WS214-00
YBSOP-WS201-00 YBSOP-WS202-00 YBSOP-SC260-00 YBSOP-SC261-00
配液 YBSOP-WS213-00
YBSOP-SC262-00 YBSOP-WS203-00 灌封 YBSOP-WS215-00
YBSOP-SC264-00 YBSOP-WS204-00
灭菌 YBSOP-WS216-00
YBSOP-SC269-00 YBSOP-WS209-00 灯检 YBSOP-WS217-00 印字 YBSOP-WS218-00
YBSOP-SC270-00 YBSOP-WS207-00
评价方法 检查所有文件的完备情况。
判断标准 所有相关文件内容齐全,文件齐备。 ⑵项目:操作间清洁、清场
评价方法 在每批产品的生产准备开始前检查操作间清场和清洁情况。
判断标准 所有的房间已得到清洁,并没有任何前一批生产的遗留物,有房间清洁状态标识。 ⑶项目:设备清洁
评价方法 在每批产品的生产准备开始前检查设备的清洁情况。
判断标准 所有的设备都是清洁的,没有前一批生产的污染物,且有清洁待用
标题:----注射液工艺验证方案 编号 共6页第4页 的状态标识。 ⑷项目:文件完备
评价方法 具有前一次清场合格证,进行生产前的准备。 判断标准 前一次的清场合格证及本次的清洁均已签字认可。 ⑸项目:环境质量(温度和相对湿度,空气压力,空气质量)
评价方法 在每批产品的生产准备开始前,生产中检查并记录各操作间的温湿度,洁净区操作间相对于走廊的空气压力及空气尘埃粒子。 判断标准
温度:18℃~26℃ 相对温度:45~65% 操作间相对于走廊保持相对正压。标准≥5Pa
十万级区 尘埃粒子:≥0.5μm 的粒子 ≤3500000个/m3
≥5μm 的粒子 ≤20000个/m3
沉降菌: ≤10个/皿
万级区 尘埃粒子: ≥0.5μm 的粒子 ≤350000个/m3
≥5μm 的粒子 ≤2000个/m3
沉降菌: ≤3个/皿
⑹项目:人员培训
评价方法 查阅操作者技能培训表,确认上岗操作人员已进行下述基本技术
培训
① 设备操作规程及清洁规程培训 ② 所在岗位的操作技能培训.
判断标准 上岗操作人员已接受了生产技术培训,并具有上岗证. 4.3.7验证步骤
(一)洗瓶、杀菌干燥过程 1、验证目标
本工序验证的目标是保证维生素C注射液洗瓶、杀菌干燥的准备条件及生产环境符合生产工艺要求。 2、生产工艺变量的评价 目的:提供文字依据证明生产准备过程所采用工艺条件和各种标准操作规程将生
产出符合生产需要的中间产品。
(1)监测变量 水质
评价方法 定时检测水质澄明度,瓶子清洁度 判断标准 符合洗瓶水质标准,瓶子清洁度标准 (2)监测变量 杀菌、干燥效果
评价方法 定时检测杀菌、干燥后的安瓿
判断标准 细菌内毒素≤0.25EU/ml。微生物指标≤10CFU/100ml (二)配液过程 1、工艺验证目标
配液过程验证的目的是证明并保证由此工艺过程生产的维生素C注射液中间体质量符合企业质量标准。
标题:----注射液工艺验证方案 编号 - 共6页第5页 2、设备
配液罐,电子称,天平
上述设备已经清洁完毕,并且标示清楚,设备完好。 3、生产工艺变量的评价 目的:
提供文字依据证明配料工序所采用的工艺过程和各操作规程将保证生产所生产的注射液中间体符合企业内控标准。 (1)监测变量 PH值
评价方法 配制后测量药液PH值 判断标准 5.4~6.6 (2)监测变量 含量
评价方法 配制后测药液含量 判断标准 98~103%
(3)监测变量 滤器的完整性
评价方法 在药液过滤前进行滤器的完整性测试 判断标准 孔径0.45μm:≥0.24Mpa 孔径0.22μm:≥0.34Mpa (4)监测变量 药液精滤功效
评价方法 取精滤后的药液对澄明度、细菌内毒素、微生物指标进行测试。 判断标准 澄明度:部颁《澄明度检查细则及判断标准》 细菌内毒素:≤0.25EU/ml
微生物指标≤100CFU/100ml
(三)灌封过程 1、工艺验证的目标
灌封的工艺验证的目标是保证生产最终产品符合产品质量标准 2、设备
DGA8/1-20 安瓿灌封机
设备已清洁,并且表示清楚,设备完好 3、生产工艺的评价 目的:
提供文字依据证明灌封过程能保证注射液的质量标准。 (1)监测变量 药液灌装量
评价方法 岗位操作人员每隔30分钟检查一次装量 判断标准 2.10~2.15ml (2)监测变量 灌封速度 评价方法 壁上是否有药液 判断标准 无
(3)监测变量 封口质量 评价方法 抽查
判断标准 无漏气、封口圆整、无歪头、瘪头、焦头。
标题:----注射液工艺验证方案 编号 - 共6页第6页 (四)灭菌检漏过程 1、验证目标
此项工艺验证的目标是保证灭菌检漏过的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2、设备
AM-2.5型灭菌检漏柜 3、生产工艺变量的评价 目的
提供文字依据证明灭菌检漏过程能保证产品达到灭菌检漏的效果。 工艺过程 灭菌检漏
评价方法 按柜次,根据不同位置各取样一次,进行热原和无菌检查。 判断标准 100℃ 15分钟,热原、无菌检查符合要求。 (五)灯检过程 1、验证目标
此工序的验证目标是保证灯检出的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2、灯检台
3、生产工艺变量的评价 目的:
提供文字依据证明注射液灯检过程能保证产品的外观和澄明度。 监测变量 外观,澄明度
评价方法 每60分钟抽取200支,进行外观和澄明度检查 判断标准 外观合格,澄明度合格 (六)印包过程 1、工艺验证的目标
此项工序的验证目标是保证印包过程生产的最终产品符合产品质量标准。特别是符合产品的外观质量指标。 2、生产工艺变量的评价 目的:
提供文字依据证明印包生产中所采用的工艺过程和操作规程将保证包装出的产品符合企业质量标准。
(1)监测变量 印字质量、包装规格及包装质量
评价方法 对印字质量、包装规格及包装质量每30分钟检查一次 判断标准 印字清晰,符合包装规格,无漏装、多装现象。 (2)监测变量 印刷包材的物料平衡 评价方法 审核印刷包材的物料平衡表
判断标准 包材的物料平衡在允许范围内。 (3)检测变量 产成品的物料平衡 评价方法 审核产成品的物料平衡表
判断标准 产成品的物料平衡允许范围内。 (七)最终产品质量
由化验室按产品抽样规程对整批产品进行抽样检验,并出具产品检验报告。
验证报告
YBSTP-YZG032-00
验证方案名称:----注射液工艺验证 验证日期:
验证结果:三批----注射液的试生产结果,表明按照现行的生产工艺和操作规程能够稳定生产出合格产品。 验证人员: 方案实施: 组 长: 方案制定: 审 核: 批 准:
报告人: 日期:
生产系统要素的评价
评价项目 操作室清洁清场情况 使用设备的清洁情况 岗位人员的培训情况 文件完备情况 检查人: 日期:
生产前 级别 温度 万级区 十万级区 相对湿度 尘埃粒子 温度 相对湿度 尘埃粒子 生产中 检查结果 检查人: 日期:
(一)、洗瓶、杀菌干燥的过程
2、生产工艺变量的评价 生产批号: 时 评 间 开始 30分钟 60分钟 90分钟 价 项 目 水质 瓶身清洁度 细菌内毒素 微生物指标
120分钟 结束 (二)配液过程
生产工艺变量的评价 评价项目 PH 含量 澄明度 细菌内毒素 微生物指标 检查人: 复核人: (三)灌封过程
生产工艺变量的评价 (1)评价项目:灌装差异 针头 号 1 2 3 支 时 数 间 生产批号: 检查结果 检查日期: 生产批号:
4 5 6 7 8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结果 1小时 2小时 3小时 4小时 检查人 复核人 检查日期 (2)评价项目:封口质量,进度 项目 时间 检查结果 封口质量 1小时 2小时 3小时 4小时 速度 1小时 2小时 3小时 4小时
检查日期 检查人 复核人 四、灭菌检漏过程
生产工艺变量的评价 抽检柜次 取样位置 热原 上 1 下 前 2 后 检查人 复核人 五、灯检过程 生产工艺变量的评价 评价项目 外观 1小时 澄明度 外观 2小时 澄明度 外观 3小时 澄明度 外观 4小时 澄明度 外观 5小时 澄明度 外观 6小时 澄明度 检查人 复核人 六、印包过程
生产工艺变量的评价 评价项目 检查结果 检查日期 印字、贴签 包装规格 包装质量 产品质量 包装材料的物 料平衡 产成品的物料 平衡 验证结果的评价和建议:
最终批准:
生产批号 无菌 检查日期 结果 生产批号 检查结果 检查日期 生产批号 检查人 复核人
生产系统要素的评价
评价项目 操作室清洁清场情况 使用设备的清洁情况 岗位人员的培训情况 文件完备情况 检查人: 日期:
生产前 级别 温度 万级区 十万级区 相对湿度 尘埃粒子 温度 相对湿度 尘埃粒子 生产中 检查结果 检查人: 日期:
(一)、洗瓶、杀菌干燥的过程
2、生产工艺变量的评价 生产批号: 时 评 间 开始 30分钟 60分钟 90分钟 价 项 目 水质 瓶身清洁度 细菌内毒素 微生物指标
120分钟 结束
(二)配液过程
生产工艺变量的评价 评价项目 PH 含量 澄明度 细菌内毒素 微生物指标 检查人: 复核人: (三)灌封过程
生产工艺变量的评价
(1)评价项目:灌装差异 针头 号 1 2 3 支 时 数 间 生产批号: 检查结果 检查日期: 生产批号:
4 5 6 7 8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结果 1小时 2小时 3小时 4小时 检查人 复核人 检查日期 (2)评价项目:封口质量,进度 项目 时间 检查结果 封口质量 1小时 2小时 3小时 4小时 速度 1小时 2小时 3小时 4小时
检查日期 检查人 复核人
四、灭菌检漏过程
生产工艺变量的评价 抽检柜次 取样位置 热原 上 1 下 前 2 后 检查人 复核人 五、灯检过程 生产工艺变量的评价 评价项目 外观 1小时 澄明度 外观 2小时 澄明度 外观 3小时 澄明度 泄漏 4小时 澄明度 外观 5小时 澄明度 外观 6小时 澄明度 检查人 复核人 六、印包过程
生产工艺变量的评价 评价项目 检查结果 检查日期 印字、贴签 包装规格 包装质量 产品质量 包装材料的物 料平衡 产成品的物料 平衡 验证结果的评价和建议:
最终批准:
生产批号 无菌 检查日期 结果 生产批号 检查结果 检查日期 生产批号 检查人 复核人
生产系统要素的评价
评价项目 操作室清洁清场情况 使用设备的清洁情况 岗位人员的培训情况 文件完备情况 检查人: 日期:
生产前 级别 温度 万级区 十万级区 相对湿度 尘埃粒子 温度 相对湿度 尘埃粒子 生产中 检查结果 检查人: 日期:
(一)、洗瓶、杀菌干燥的过程
生产工艺变量的评价 生产批号: 时 评 间 开始 30分钟 60分钟 90分钟 120分钟 价 项 目 水质 瓶身清洁度 细菌内毒素 微生物指标 结束
(二)配液过程
生产工艺变量的评价 评价项目 PH 含量 澄明度 细菌内毒素 微生物指标 检查人: 复核人: (三)灌封过程
生产工艺变量的评价
(1)评价项目:灌装差异 针头 号 1 2 3 支 时 数 间 生产批号:
检查结果 检查日期: 生产批号:
4 5 6 7 8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结果 1小时 2小时 3小时 4小时 检查人 复核人 检查日期
(2)评价项目:封口质量,进度 项目 时间 检查结果 封口质量 1小时 2小时 3小时 4小时 速度 1小时 2小时 3小时 4小时 检查日期 检查人 复核人
四、灭菌检漏过程
生产工艺变量的评价 抽检柜次 取样位置 热原 上 1 下 前 2 后 检查人 复核人 五、灯检过程 生产工艺变量的评价 评价项目 外观 1小时 澄明度 外观 2小时 澄明度 外观 3小时 澄明度 外观 4小时 澄明度 外观 5小时 澄明度 外观 6小时 澄明度 检查人 复核人 六、印包过程
生产工艺变量的评价 评价项目 检查结果 检查日期 印字、贴签 包装规格 包装质量 产品质量 包装材料的物 料平衡 产成品的物料 平衡 验证结果的评价和建议:
最终批准:
生产批号 无菌 检查日期 结果 生产批号 检查结果 检查日期 生产批号 检查人 复核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