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确定位师生角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正确定位师生角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来源:爱go旅游网
@铺 @ N 正确定位师生角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杨明飞何自幸 磁臻 霜 腾冲县新华中学,云南摘要保山679199 论墼 亦友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活跃课堂气氛,努力构建起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培 蜢 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中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答题,从而达到乐教好学的目的。 关键词师生角色 师生关系 课堂气氛主体作用 新课改和教育教学实践要求教师要更新观念、定位角色、转变思想,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亦师 中图分类号:G63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9.0054.02 学初二思想政治课中的“网络交往应遵守道德和法律这一 内容”时,我采用课堂辩论赛的方式进行教学。我确立的辩 题是“网络交往应该遵守道德还是法律”。我把学生分为两 组:~组是网络交往应该遵守法律,一组是网络交往应该遵 守道德。在老师的主持下,两组同学搜集材料,举例论证, 展开激烈辩论,在辩论中学生的思想火花得到碰撞,学到了 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使我积累了一些经验,作为一名 常在教学第一线的工作者,要在新课改、新理念的指导下, 采取各种积极措施,想尽一切办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 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获取学习动力,让学生学 会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实现教育教学目的。本文就此从以 下三个方面谈谈我的认识和做法。 一、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发 不少的知识。辩论后我进行总结点评:网络交流既要遵守 道德,又要遵守法律。通过辩论,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的 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过去教师们在课堂上搞“满堂灌”“填鸭式”教学,专制 的教学伴随着教学的全过程,老师是课堂的主宰者,不允许 学生发表意见,老师讲得对的要听,不对的也要听,学生无 学习积极性提高了,主体作用得到了发挥,达到了预期的教 学目的。 2.开展小组讨论,分工协作,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 孔子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也。”这句话告诉 条件地服从,师尊生卑明显,毫无平等可言。老师喋喋不休 地讲,学生不耐其烦地听,情绪低落,手脚被束缚,思维被限 我们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非常重要。例如:在讲“人口国情” 这一重要问题时,可把学生分成七个小组讨论人口方面的 制,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课堂效率低下。据此,转变思想, 更新观念,让专制和尊卑的教育观念消亡,势在必行。在课 堂教学中,教师要允许和鼓励学生提不同意见,“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集思广益,创建融洽的师生关系,让课堂气氛活 人口总数、新增人口数、人口素质、人口老龄化、农村人口、 人口分布、男女性别比等七个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分工协 作、合作交流,每个小组完成一个讨论报告,组与组之间再 进行交流学习,共享研究成果。老师可根据学生的研究成 跃起来,让课堂效率提高起来,让学生的主体作用突现出来。 2.建立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 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课堂上老师要 果,总结、点评,解决讨论中出现的问题,最后得出结论:人 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人口老龄化速度加 快、人口分布不平衡、农村人口多、男女性别比例失衡,这是 用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方式,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在 课堂外则要和蔼可亲,与学生打成一片,一起娱乐、散步、谈 心、健身,并从中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状况,帮助他 们解决思想、生活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加深师生之间的感 情,成为学生的益友,使他们亲近自己。 二、活跃课堂气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通过开展小组讨论,在学生的分工 协作中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 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和考 试方法中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 1.教会学生“看书”,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基于思想品德这一学科的特点和中考试题情况,只有 1.组织课堂辩论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只有在民主平等、科学和谐的教学气氛中,学生的主体 作用才能充分发挥。目前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有些老师 唱独角戏,学生被动地学,毫无教学互动的过程,更无主体 教会学生“看书”,才能读懂教材,提高阅读分析能力,掌握 材料与考点之间的联系,找到答题要点,提高学习能力和答 题技巧。 2.教会学生质疑,凡事都问为什么 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只有质疑书中的问题, 质疑老师在讲课提到的一些观点,才能从不懂到懂,最后获 性可言。因此我们要适时组织课堂辩论赛,让学生在激烈 的争辩中创建合作交流的平台,发表白己的独立见解,活跃 课堂气氛,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应有的发挥。例如:在教 54 @铺 @ ………………..2015年第l9期(总第25.9… 期) 浅谈提高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的有效性 吴小玲 开县汉丰第五中心小学,重庆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405400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9—0055-01 知经历了一个从模糊到清晰的递进过程。 三、抽象概念让学生多感官参与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 开始。”在概念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 数学概念是构建数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小学数学概念 的学习,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第一步。学生只有理解了概 念,才能运用知识去判断、推理、强化数学理论知识,才能提 高学习质量。如何提高概念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概念引入要直观形象 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平面的书本知识变得多维、立体,让孩 子们的感觉和思维同步,沿着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 过程去掌握概念。教学《认识钟表》时,时间是一个非常抽象 小学生由于年龄、知识和生活的局限,其思维处在具体 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教师在数学概念教学的过程中,一定 要做到细心、耐心,尽量从学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引 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思考的积极性。如在教平均数应用 题时,我利用铅笔做教具,重温“平均分”的概念。我用9个 同样大的小正方体摆出三堆,第一堆1个,第二堆2个,第三 堆6个,问:“每堆一样多吗?哪堆多?哪堆少?”学生都能 的概念,时间单位具有抽象性,时间进率具有复杂性。教学 时,我以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为基础,帮助学生通过具体感知, 调动孩子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在积累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建 立时间观念。我先讲了一个发生在孩子们身边的故事:豆豆 由于不会看时间,结果错过了最爱看的动画片。然后,让学 正确回答。这时,我又把这三堆木块混到一起,重新平均分 三份,每份都是3块,告诉学生“3”这个新得到的数,是这三 堆木块的“平均数”。这个演示过程,既揭示了“平均数”的概 念,又有意识地渗透“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生看动画的钟面,听钟表爷爷介绍钟面、时针、分针,初步了 解钟面,形成“时、分”概念。接着,让学生说说时间,再动手 拨拨时间。最后,让学生根据要求动脑画时间。孩子们口、 手、耳、脑并用,自主地钻入到数学知识的探究中去,时问从 这样,学生就形象地理解了“求平均数”这一概念的本质特 征。 孩子们的生活中伶伶俐俐地变成数学知识,形成了数学概 念。 二、感知到位并有层次性 四、通用比较理解概念 教学中,教师如果根据概念的具体特点,精心组织感知 活动,能为学生形成表象进而抽象概括出概念提供坚实的基 础。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是由表及里、由浅人深递进式发展 的。概念教学要重视概念的感知过程,引导学生渐渐“逼近” 小学数学中有些概念的含义接近,但本质属性有区别。 例如:数位与位数、体积与容积,“减少”与“减少到”等等相对 应概念,学生常常容易混淆。教师要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重 视并将它们加以比较,避免互相干扰。学生通过分析、比较, 对概念本质特征的认识。教学“认识角”时,我先出示学生熟 悉的五角星、三角板,让学生指出其中的角,凭借日常概念一 般学生都以为尖的地方就是角。这时我有意识地把三角板 既看到进行比较对象的内在联系,又看到它们的区别。这 样,学的概念就会更加明确。对近似的概念经常引导学生进 行比较和区分,既能培养学生对易混概念自觉地进行比较的 放在黑板上,按照学生所指的地方画下来。当拿去三角板, 看到黑板上画的是一个点时,学生才恍然大悟。经教师启发 诱导,学生再次指的时候不仅指出了角的顶点,还指出了角 的两条边。这时,学生看着黑板上留下的图形,就对角形成 习惯,也能提高学生理解概念的能力。 数学概念是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空间形式或结构关 系的特征概括,是对一类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的反映。加强 概念教学,能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各 了初步的表象。在进一步丰富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求同思 维,很容易获得“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的认识。学生的感 种数学能力。 (责任编辑全玲) 取真知,得到真理。我们要教会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分 材料形式多样,只有教会学生阅读分析材料的方法,掌握各 种题型的答题技巧,掌握材料、问题与考点结合的方法,规 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掌握是什么——为什么—— 怎么办的步骤,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教会学习答题,提高考试成绩 思想品德这一学科的中考命题,内容广泛,题型多样, 范答题的方法,才能破解做题中出现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发 挥才智,提高答题水平,提高考试成绩。 (责任编辑曾卉) 5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