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版小学 三 年级 上 册
《 可能性 》导学案
本周习惯养成:认真书写,作业整洁
课 题 使用人 《可能性》第1课时 审核人 班 级 主备人 时 间 1.通过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在现实世界中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让学生能够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用“一定”、“不可能”、“可学习目标 能”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事情的可能性。 3.让学生在与同伴的合作和交流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通过数学实践活动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学习重难点 难点:结合具体情境或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方法指导 流 程 激趣导入 (约2分钟) 小组交流、合作学习 具体内容 课前游戏 1.同学们,你们玩过剪刀石头布的游戏吗?谁来和我玩一玩?(叫一个学生上来和教师玩,其他学生猜一猜谁会赢)。 2.小组之间玩一玩,猜猜谁会赢! 猜硬币,引出课题 1.老师抛一抛,同学猜一猜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 2.小组互相抛一抛,猜一猜。 3.小组汇报抛硬币的情况。 自主学习 4.小结:从小组汇报的数据来看,同学们抛硬币时,有时是正面朝上,(约10分钟) 有时是反面朝上,像这种不确定的现象,在数学中就是可能性的问题,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摸球游戏,感受“可能”“一定”“不可能”。 (一)感受“一定”。 合作交流 老师在空盒子里放进三个黄球,问:如果请你在盒子里面摸一个球,会(约10分钟) 摸到什么颜色的球,提问为什么摸到都是黄球,并请学生上讲台摸一摸,最后老师总结。
(二)感受“可能”“不可能”。 把三个黄球和三个白球放进盒子里。先想一想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再动手摸,最后说。引出“可能”。 提问:会摸出红球吗,说理由。引出“不可能”。 小结:通过刚才一系列的摸球活动,我们知道了可能性存在着三种情况,它们分别是“一定”“可能”“不可能”。 课本105页例2 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判断和列举哪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精讲点拨 (约10分钟) 的,哪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学生在描述、思考、讨论和交流的活动过程中,进一步丰富了对确定与不确定事件的认识。 1判一判 完成课本第105页“做一做”。 2.涂一涂 课本108页第二题 3.说一说 用“一定”“不可能”“可能”说一说。 当堂达标 (约10分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