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的协调发展 姚经过近30年的培育和发展,我国目前初步形成包 括保险市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等多种金融市场服务 骞 我国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发展不平衡。第二,城市金 体系。本文分析了我国保险、货币、资本 大市场的相互 关系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fiJ了促进我国金融市场 融市场快速发展,农村金融市场却在萎缩,反映了城乡 金融发展不平衡。第 ,债券市场发展落后于股票市场, 企业债券发展更加滞后。此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缓 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保险、货币和资本市场的相互影响关系 (一)资本、货币市场拓宽了保险资金运用渠道 我国保险市场起步较晚,保险资金运用也不灵活, 然而近几年从资金使用方面的规定以及保险业发展的 实践来看,我国对保险资金的运用逐渐放宽了限制,积 极拓宽资金运用方式,保险资金除银行存款外还可买卖 债券、股票、证券投资基金及投资不动产。种类繁多的投 资方式为保险公司提供了不同的投资组合方式,不仅为 保险市场资金的快速增长及运用拓宽了渠道,也扩大了 金融市场的交易主体和交易规模。 (二)保险投资扩大了资本和货币市场的交易规模 近几年来,我国保险业发展迅猛,保险公司积累了 大量的暂时闲置资金,并逐渐成为金融市场上重要的机 构投资者。保险公司通过多种途径参与二级市场的投 资,通过科学合理的投资组合,实现收益最大化,不仅有 利于稳定金融市场,而且有利于完善其市场结构,促进 市场主体的逐渐成熟和市场效率的不断提高。在增加了 资金供给的同时,又刺激了市场筹资主体的资金需求, 扩大了金融市场的发展规模。实现了资本、货币市场发 展和保险投资收益提高的良性循环。 (三)资本、货币市场多种信用形式有利于保险投资 合理配置 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提供的多种投资工具,使得保 险投资可用空间增大,保险投资在资本市场上可选择不 同期限、不同性质、不同风险和收益的证券组合。既能满 足不同性质以及不同期限保险资金的需要,达到资产负 债匹配;又能有效地分散风险,形成合理的投资结构并 保证资产与负债合理的匹配,减少或避免了导致保单偿 付发生困难和资产预期收益受到影响的风险。在保证投 资的安全和收益的前提下,为保险投资结构的合理配置 提供了载体。 二、我国保险、货币、资本三大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各市场相互分割,结构不合理,缺乏互动 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不协调主要表现为:第一,直 接融资比例偏低,使金融风险过度集中于银行,反映了 慢。上述问题造成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分割,银行间 债券市场、交易所债券市场以及银行柜台债券等重大市 场的分割,使得各市场间缺乏必要的联动机制,降低了 我国金融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各市场间缺乏互动也从 根本上导致了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失调。 (二)金融市场规模小,不成熟,利率和汇率尚未市场化 从保险市场近年来发展情况看,规模仍然过小,在 资产管理业务上尚未真正成为合格的机构投资者,资产 管理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的保险业,迫切需要实现投资 理念、投资人才和组织体系等一系列的变革。另外债券 回购市场、同业拆借市场和股票质押贷款等由于规模过 小,利率波动过大,必然影响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 资金的合理流动,很难发挥其作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的媒介作用。目前我国利率、汇率的市场化受到多种因 素的制约,还不能很好地反映货币借贷市场的供求以及 本币和外币的供求关系,这样就不能正确的引导我国其 他金融商品的价格,影响了人民币汇率生成机制的改革 和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三)金融工具创新不足 目前我国金融丁具创新在逐步发展并已经推出多 种工具,例如商业票据、商品期货、可转换债券、保险产 品、基金等,但与利率相关的金融工具还不是太多,债券 类以及资产类金融工具也非常少,在组合产品及衍生产 品创新方面没有太多经验,金融工具品种少、投资不方 便,投资者对投资工具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因此,完善金 融工具的多元化,加强金融工具的创新更有利于我国金 融业的发展。 (四)管理方式效率低下,行政干预作用过度 保险、货币和资本三大市场联通程度低且投资渠道 的狭窄与不灵活,政府的干预与约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之一。我国金融工具中绝大部分都体现着明显的行政色 彩,各种金融工具发行基本上都是为了满足资金需求实 现宏观经济发展的目标,缺乏市场性,并带有明显的非 市场定价特征。 (五)金融监管体系不够完善 我国金融监管体系不够完善主要体现在对不同范 围内的监管重视程度有较大的差距,监管资源过多倾向 于商业银行的合规经营上,而对其风险管理的方法和能 力监管不够,对风险监管的内容不够全面等。主要表现 为以下几点:第一,在风险监管中存在着重传统轻金融 创新的问题。第二,在风险监管中重信用风险而轻利率 和汇率风险。第j=,在监管范围上重视国家控股银行,轻 其他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而中小商业银行和非银行 与协调发展,大力发展各类投资基金,保险公司,银行和证 券公司等国内机构投资者,稳步弓I进海外机构投资者。 2.注重风险控制,把握金融创新和风险控制的平衡 金融工具的创新要谨慎,要做好初级创新产品的审 核工作,避免过度使用复杂的金融创新技术,防止过度 依赖数学模型,控制好金融创新的规模,同时要不断提 高风险控制及防范能力,做到金融创新和风险控制防范 能力相匹配。此外还要提高企业管理人员、投资者和金 融监管者对金融创新工具的认识,以有利于促进金融市 金融机构同样存在差较大的风险,亦需要监管来保证其 合规经营和控制风险。 三、促进我国保险、货币、资本三大市场协调发展的 对策 (一)建设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完善金融市场功能 1.加强金融市场子市场间的协调发展 加强跨市场机构的金融产品创新,鼓励金融企业采 用金融控股形式从而实现综合经营。促进货币市场、资 本市场和保险市场在资金、业务等方面的渗透合作与协 调发展,加强建设金融市场监管的协调机制,以促进资 金在不同金融市场的合理流动和金融市场的协调发展。 2.拓展金融市场的功能,丰富金融市场的产品 首先在资本市场上,大力拓展公司债券市场,规范 产权市场,形成层次合理、功能齐全的股票市场体系;其 次在货币市场方面,发展短期流动性强的金融产品,增 大直接融资的比例;再次在保险市场上,培育保险市场 主体并支持不同专业性保险公司的发展,改革保险资金 的运用体制,使保险公司成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另外 外汇市场应扩大参与主体并发展远期外汇产品,同时注重 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为投资者的风险管理提供平台。 (二)减少行政干预,加强市场在金融发展中的作用 促进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联通发展,在货币市场 与资本市场之间应该建立正常、合理的流通渠道,引导 货币市场资金合规、有序地流入资本市场,加强两大市 场的资金合法流动。另外在保险市场上要对其的发展放 宽限制,为其提供更多的投资渠道与方式,减少政府的 干预作用而对其进行合理的约束。为此要明确政府对金 融市场的干预权利范围,转变政府在金融市场中的角 色,确定市场作用的主导地位,明确政府与市场互相补 充的关系。 (三)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完善多元化的金融T具 1.改善金融创新的生态环境,促进金融工具的创新 要促进保险、货币、资本三大金融市场的协调发展, 必须改善金融工具创新在法律等多方面的支持,改善市 场条件并健全自我约束以及风险防范机制。通过推进利 率和汇率市场化的改革,扩大对利率类和汇率类衍生金 融产品的需求,为金融衍生品的发展提供基础和依托; 注重保险市场、货币市场和资本等各大市场之间的创新 场的平衡健康发展。 (四)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 利率与汇率是金融市场的核心,利率和汇率市场化 改革所形成市场化的价格基准关乎各类金融资源的有 效配置,是金融改革有效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基础。在一 个开放的金融体系中,部分开展利率和汇率市场化试点 容易带来资金冲击,引发金融不稳定,不宜小范围试点 推行。因此,当前金融改革更应加强全国整体规划,推动 金融改革与利率汇率市场化协调并进。推进利率及汇率 市场化改革应统筹考虑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企业的盈 利能力、就业压力、经济增长问题及放开利率导致的国际 间的资本套利,危及中国的金融安全和宏观经济稳定。 (五)完善金融监管体制,提高监管有效性 1.加强风险监管,健全有效信息共享和协调机制 根据定性和定量指标确定风险水平或级别,根据风 险水平或级别及时进行预警,建立对高风险金融机构的 判断和救助体系,建立对支付危机的处置体系;进一步 明确中国人民银行在金融监管体系中的角色,提高各监 管部门之间协调的有效性;各监管部门应加强信息共享 及分工协作,确保各金融监管部门监管方法和目标的一 致性,提高监管效率与水平,维护金融安全和稳定。 2.完善金融监管制度与加强国际监管合作 健全金融监管法规并依法规范金融行为,对违规者 要有明确的处罚机制,制定统一的监管准则,加强对金 融机构业务流程和市场准人和风险的监管,提高我国金 融市场的监管水平,审慎对待资本账户的开放。积极推 动内控制度建设和国际监管合作,有效健全的内控制度 与国际监管合作,是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前提,更是 防范、控制、解决金融风险危机的最终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妮.中外保险市场营销体制比较【JJ-中国保险,2006年. 【2]戴维・德罗萨,2O世纪90年代金融危机真相[M】.北京:中 信出版社,2008年. [3]王铁锋,现行制度下中国金融市场的系统风险【J】.经济管 理,2005年第5期. (作者单位:内蒙古财经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在读博士)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