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不同年级高职生思想政治状况差异性分析
吴伟伟
(山东协和学院
摘
要
韩祥伟
济南
250109)
山东
新媒体时代,低成本、低品质、低价值的内容追求,使信息传播近乎狂热,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造成严重冲
击。经过认真研究,以不同年级为切入点,分别从学生使用新媒体的基本情况和新媒体对学生的政治态度、对党和国家政策的了解情况、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满意度、品德修养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剖析,探讨了不同年级学生思政状况差异的表现,论证了产生差异的原因,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关键词
新媒体
思政状况
差异性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G641
AnalysisonVocationalStudents'IdeologicalandPoliticalDifferencesin
DifferentGradesintheNewMediaContext
WUWeiwei,HANXiangwei
(ShandongXieheUniversity,Ji'nan,Shandong250109)
Abstract
Newmediaage,low-cost,low-quality,low-valuecontentpursuitofthedisseminationofinformationalmostfan-atical,causingseriousblowtothe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Aftercarefulstudy,withdifferentgradesasastartingpoint,respectively,fromthestudentstousethebasicsituationofthenewmediaandnewmediastudentpoliticalattitudes,partyandstatepoliciestounderstandthesituation,Marxistbeliefs,socialsatisfaction,theimpactofmoralcharacterotheras-pectsoftheanalysis,discussesthedifferencesbetweenstudentsfromdifferentgrades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situationtheperformanceofthecausesofthedifferencesdemonstrated,proposedtargetededucationalcountermeasures.Keywords
newmedia;Ideologicalandpoliticalsituation;differences
离现实,丧失国家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
因此,准确了解和把握不同年级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当前高校育人工程的重要课题。笔者以不同年级为切入点,对新媒体背景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深入探讨新媒体背景下不同年级高职生思政状况差异的表现,差异的原因,制定相应的
减弱
无影响
新媒体时代,低成本、低品质、低价值的内容追求,使信息传播近乎狂热。当代大学生都是“90”后,对未知事物的好奇以及对新媒体的过早接触,习惯了借助新媒体寻求新知。但是,新媒体对所传播的信息不设门槛,不加限制,尤其是低俗和负面信息的传播,致使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受到
①
冲击,网络的虚拟性更使不少大学生沉迷其中,长此以往,脱
表1
增强
一(%)
1.对党的拥护程度
59.58
二(%)56.36
三(%)48.92
一(%)11.60
二(%)13.56
三(%)22.58
一(%)28.82
二(%)12.48
三(%)28.49
avsb=0.91
bvsc=6.00*avsc=14.62*avsb=5.40bvsc=5.82avsc=22.19*avsb=10.21*bvsc=5.49avsc=31.46*avsb=8.12*bvsc=0.56avsc=11.57*
avsb=13.82*
2.对国家的自豪感81.7275.0071.515.989.7513.5612.3015.2511.29
3.对政府的信任感45.8735.1725.8135.1546.6157.5318.9818.2216.67
4.对政策的满意程度46.0536.0233.8732.1641.5345.1621.7922.4620.97
5.个人政治信仰56.9446.6146.779.8418.6416.6733.2234.7536.56
bvsc=0.33
6.个人品德修养
82.07
77.12
76.34
5.27
3.81
3.76
12.65
19.07
19.89
avsc=8.79*avsb=5.96bvsc=0.05avsc=6.31*
2014年2月(上)科教导刊
247
实证调研
教育策略。
1新媒体背景下不同年级高职生的思想差异现状随机选取山东协和学院三个年级,医学、经济管理、建筑工程等十余个专业学生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91份,其中,一年级学生答卷569份,二年级学生答卷236份,三年级学生答卷186份。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新媒体对不同年级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对党的拥护程度增强方面,大一、大二、大三的比例分别为59.58%、53.36%、48.92%;对国家的自豪感增强方面,大一、大二、大三的比例分别为81.72%、75.00%、71.51%,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对政府的信任感、对政策的满意程度、个人政治信仰以及个人品德修养四个方面大一和大三学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见表1。
表1新媒体对不同年级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影响。表中a代表大一学生,b代表大二学生,c代表大三学生。*表示差异显著。
由此可以总结为,网络时代,在新媒体的影响下,不同年级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既有一致性,又存在差异。其一致性表现为,对新媒体能提升个人品德修养方面不同年级学生不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普遍认可新媒体给社会带来的积极影响;差异性表现在,低年级学生所受到的新媒体的正面影响要显著高于高年级学生;对政治的关注度方面,年级越高,热情越低。
2原因分析
进一步调查不同年级大学生对新媒体的使用情况发现,在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上大一和大三学生之间以及大二和大三学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60.64%的大一学生利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获取信息,大二学生占到58.47%,大三学生则高达79.57%。在每周用于上网的时间方面,大一和大三学生之间以及大二和大三学生之间同样存在显著差异,大一和大二学生的上网时间明显少于大三学生,每周上网少于3小时的比例,大一是33.04%,大二是22.04%,大三则仅有19.92%。每周上网高于7小时的比例,大一是23.37%,大二高达36.56%,大三更高,达38.98%。在被问及“你是否在网络、手机等媒体中查看过色情、暴力、邪教传播等不良信息”这一问题时,三个年级也存在显著差异,经常查看的比例大一、大二、大三分别是1.58%、4.24%、9.14%。
以上调查表明,造成不同年级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差异的原因在于:第一,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不同。低年级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倾向于教师讲授,高年级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则更倾向于通过网络。低年级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对新环境的好奇,对新知识的渴求,致使思想单纯的他们都希冀通过具有权威身份的教师寻求答案,所以教师成为低年级学生最为信赖的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高年级学生随着人生阅历的丰富以及对环境的熟悉,变得独立且有主见,对教师的依赖程度降低,习惯自己通过网络新媒体获取信息。第二,上网时间不同。高年级学生上网时间明显多于低年级学生,受到网络的影响也多于低年级学生。一方面,高年级学生心理和个性上的成熟,促使他们不满足于别人的说教,而是自主猎获知识,独立思考。网络新媒体知识含量的丰富,知识传播的便捷,自然成为高年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248
科教导刊
2014年2月(上)
一方面,思想政治素质不高,信念不坚定,理想不远大,目标不明确,精力分散,适逢青春期生理和心理上的萌动,在网络没有道德底线的诱导下,致使高年级学生查看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的比例最高。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在培养计划的设定、教学计划的实施和日常课程的安排上,均为高年级学生长时间上网创造了机会。高职院校大都选择“2+1”培养模式,2年时间安排理论教学,1年时间用于毕业实习。前2年课程安排紧密,学习任务繁重,时间紧张,管理严格,上网时间受限。高年级毕业实习期间,管理上较为松散,空闲时间较多,上网相对自由。第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功能的弱化,以及教学计划的安排等因素,也是导致不同年级的政治关注度存在差异的原因。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大多重视专业课建设,强调技能培训。思政课得不到学校领导层面的重视,导致课时被随意压缩、挤占,教学效果得不到保障。另外,思政课教师外出学习和培训机会比专业课教师少,业务能力得不到及时提升,致使其对本职工作失去热情,缺乏积极性,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以上情况导致思政课育人功能被弱化,思政课的思想性大打折扣,渗透力不强,影响力不能持久发挥。所以,大一年级开设思政课,其对政治的关注热情最高;大二年级虽不开设,影响力还在,热情较高;大三年级时间间隔长,又因毕业就业或实习的压力,导致对政治失去热情,甚至内心淡漠。对个人品德修养方面的锤炼之所以能坚持,事关自身价值的实现,不得不关注,故是现实需求所致,具有务实色彩。
3对策建议
(1)针对年级差异,加强对高年级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大三大四高年级学生来说,虽不再开设思政课,却不代表放松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各院系党团组织领导、任课教师、辅导员却可以通过就业指导、毕业规划、实习教育、应聘技巧训练等项目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强化德才兼备意识。
(2)建立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高职院校须从育人高度,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校党政领导应始终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在首位,不断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要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团学齐抓共管、教育管理服务相融合、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明确分工,健全组织,完善制度,常抓不懈。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大一大二阶段以思政课教学机构为主力,大三大四阶段学生管理部门密切跟踪,时时把握学生思想脉搏,力求思想政治教育无间断、无遗漏、无缺憾,确保提高每位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觉悟。
(3)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整合各方面资源,形成关心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体合力,努力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绝非学校一方之力可成,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社会舆论、企事业单位、群众团体等,各方都应加强正能量的传播,为大学生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思想政治意识保驾护航。
注:本文为山东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计划项目“不同
因素对新媒体背景下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影响的调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J11WA57
注释
①
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中国高教研究,2008(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