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关注留守儿童

关注留守儿童

来源:爱go旅游网


关爱孩子的健康 注重孩子的成长

---浅谈教师对留守儿童现状的思考和对策

近年来,随着留守儿童人数的持续增多,留守儿童所面临的问题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注重。从当前的情况来看,虽然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已经得到了很大水准的优化,但是,他们的生存发展状况还是面临着一些值得我们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 留守儿童与健康

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问题是摆在家长和老师面前的一道难题,因为长时间的亲情缺失,代管不力,再加上农村学校教育缺位,严重影响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导致农村留守幼儿在生活方面缺少关爱,在身体健康方面缺少指导,在心理健康方面缺少引导。那么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究竟存有哪些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 (一)容易养成不良的性格

因为父亲或者母亲常年在外打工,很多留守儿童长期缺少父亲或母亲的关爱,甚至有些留守儿童的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了,只能将孩子托付给祖父母或者其他亲戚来照顾。因为感情的亲疏以及教养观点的落后等原因,造成一些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相对下降,饮食生活上往往会出现厌食、挑食、偏食等现象;另外因为是爷爷、奶奶或者是其他亲属在照顾,很多留守儿童普遍存有着监护水平不足的现象,主要表现为缺少严格监管,很多情况下一些老年人因为文化水平低,以“我不知道怎么教”为理由,对孩子只管吃住不管教育。而且现在都是独生子女,长辈都会对自己的孙子、孙女过于宠爱,孩子犯错也不即时的给予准确教导,长此以往很容易让孩子养成以自我为中心、不服管教、任性等不良性格。 (二)缺乏锻炼影响生长发育 有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在体育活动方面差异较明显,留守儿童的孩子表现为积极性不足,容易产生紧张情绪,不敢与他人竞争,不善于体现自我;与此同时,留守儿童的身体状况也不如非留守儿童好,很多留守儿童要么太胖,要么太瘦。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很多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在幼儿的饮食方面存有着只管吃不管教现象,造成幼儿在饮食上出现两种极端情况,一种是没有节制的暴饮暴食,导致幼儿过胖,而另一种情况则是厌食、挑食,导致幼儿过瘦。

(2)因为爷爷、奶奶这些长辈的过于宠爱,使得这些留守在家的孩子不喜欢实行体育锻炼,而且农村学校的体育活动又不能得到保证,加上这部分儿童在体育活动中出现的自卑、胆怯心理,生怕做不好了被人笑话等原因造成了这些留守在家中的儿童缺乏体育锻炼,严重影响他们的生长发育。

(三)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这些留守在老家的孩子都是因为父母要外出打工赚钱,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开了。所以他们从小就缺乏父母的关爱与呵护,很容易产生敌对情绪,主要表现为任性、语言攻击、肢体攻击等现象。另一方面这些孩子在精神上长期得不到父母的满足,久而久之,他们会变得沉默寡言、内向、不开朗,较为突出的是情绪悲痛、焦虑、厌恶、怨恨、忧郁等一些现象。还有些孩子因为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他们缺少依靠,很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有的甚至是自暴自弃,丧失信心,学习上不求上进。有数据显示,80%的“留守儿童”非常想念自己的父母,一旦谈及其父母,他们就会非常焦虑,悲痛不已,泣不成声。而20%的留守儿童则表示不太思念父母,因为长期跟随祖父母或是外祖父母一起生活,对自己的父母已经丧失了以往的那种浓厚的亲切感,有的甚至讨厌父母、怨恨父母。这些孩子很容易产生忧郁情绪,胆小怕事,行动不积极,表情木然等心理问题。

(四)解决策略

要解决留守儿童的健康问题,促动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就必须从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入手。不难看出家庭原因就是影响孩子身心健康的根本原因,所以改善家庭教育的环境,恢复家庭教育应有的功能就是解决孩子健康问题的突破口。那么作为父母应该怎样做呢? (1)应避免双双外出打工,双亲外出打工的孩子比起单亲外出打工的孩子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只要父亲或者母亲在孩子身边,孩子就会有一种安全感、归属感。 (2)父母要增强和孩子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频繁的沟通与交流会让孩子产生一种依托感,即使父母不在身边也会让孩子感觉父母离自己并不远,当发现孩子有问题时,也能即时的给予引导。

(3)要改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让彼此之间不但仅是长辈与晚辈间的关系,还应该有着朋友间的关系,尽量让孩子说出自己的心事,不要让孩子把心事藏在心理,对父母做到无话不谈。家长也应该全面注重孩子的成长,不要只为了赚钱,而不去管孩子。

(4)组织相关机构对第三监护人实行一些相关的培训,使他们发挥留守“家庭”的功能。第三监护人应该尽到监护人的责任,学会怎样与孩子实行沟通,对孩子实行必要的指导,从而促动孩子健康成长。

(二) 解决策略

学校作为儿童接受教育和成长的主要场所,同时又聚集了大量的教育资源,理所理应承担起教育留守儿童的重任。那么在广大农村,学校应该如何对留守儿童实行更好的协助和教育呢?

1.通过家长营造有利的教育环境 孩子进入学校时,详细记录孩子家庭的基本情况及父母的联系方式。教师要经常与家长和孩子的监护人实行联系,让家长和监护人了解孩子在学校的一些情况,即时对孩子在学校出现的一些问题告知家长,了解孩子在家的一些表现情况,对于孩子出现的这些现象即时的与家长实行沟通,共同解决,以此协助孩子更好的成长。同时抓住家长们回家的机会来召开家长会,与家长多实行沟通与交流,不定期的到孩子家中实行家访。通过多种渠道保持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协助和引导家长树立准确的教育观点,让家庭和学校“双管齐下”一起对这类孩子实行相对应的教育。学校也要让家长和监护人重视这些孩子普遍存有的教育问题,协助家长营造有利于孩子的家庭教育环境。 2.老师要代替家长承担应有的责任 对于这些留守在家的孩子,学校除了传授知识外,教师还应对这些孩子给予特殊的关怀与照顾。针对这些孩子的特殊情况,坚持引导和启发,让孩子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针对这些孩子父母不在身边的情况,教师要充当起孩子父母的角色,经常抽时间与这些孩子实行交流和谈心,并在生活上给予一定的关爱,让他们能积极地参与到集体活动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同时在活动中学会关爱他人,与人和睦相处。 三、留守儿童与法律

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重要的时期,缺乏父母的关爱,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的引导,很容易导致人格发育的不健全。由于缺少父母的照顾,部分儿童难以正确疏导和控制自己情绪,容易产生自卑感,有些孩子可能因此变得行为怪异,希望引起别人的关注,有些甚至会产生暴力倾向,希望以暴力的方式让别人 “怕”自己,从而保护自己,甚至极个别孩子还会产生极端的倾向,认为“周围所有的人都在欺负自己”,从而产生了报复社会的犯罪心理,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