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雷雨
一、教材解读
1. 教材分析
《雷雨》选自语文(统编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6课,本单元以“大自然的秘密”为主题。本文以精炼的文字、自然简朴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夏日雷雨图。全文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清晰地展开描写。虽然篇幅比较短小,但文章内容生动,课文插图优美,比较适合低段的学生,让学生以学习本文为契机,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学会观察,增添生活的乐趣。
2. 单元要素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提取主要信息,了解课文内容”。要求在教学中,进一步深化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立足本文,引导学生从文中提取相关信息,了解课文内容,从而达成教学目标,也为中高年级形成对文本内容的整体感知、初步概括的能力打下良好基础。教学本单元还要关注“联系生活经验,了解课文内容”,教学本课时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获得感受和体验,使联系生活经验阅读逐渐成为一种能力。
3.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已经具有初步的识字、朗读、口头表达和观察能力,有合作学习的意识,但能力尚弱,一些学习方法的掌握有待提高。
4. 教学价值
整堂课力求引导学生在体验、观察、阅读中感悟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热爱自然的热情。引导学生抓住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色的变化,通过个性化的朗读与想象,结合实际生活经验,学会“提取主要信息,了解课文内容”。课文图文结合,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朗读训练的好教材,也是进行读写结合的范例。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认识“压、蝉”等5个生字,会写本课“雷、乌”等9个生字,会写“雷雨、乌云”等7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说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能在语境中体会“压、垂、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并抄写句子。
(4)能说出自己见到过的雨及下雨时的情景。 2.过程与方法
(1)朗读课文,了解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观察生活中自然景色的兴趣。
三、课时目标
第一课时
1.认识“压、蝉”等5个生字,会写本课“雷、乌”等9个生字,会写“雷雨、乌云”等7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1.背诵课文。
2.能说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能在语境中体会“压、垂、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并抄写句子。
3.能说出自己见到过的雨及下雨时的情景。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认识“压、蝉”等5个生字,会写本课“雷、乌”等9个生字,会写“雷雨、乌云”等7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说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能在语境中体会“压、垂、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并抄写句子。
4.能说出自己见到过的雨及下雨时的情景。 教学难点
1.能说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能在语境中体会“压、垂、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并抄写句子。
2.能说出自己见到过的雨及下雨时的情景。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简案)
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1. 播放新闻报道,引出“雷雨”这一自然现象。 2.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 自读课文,检查自读。
2. 读好生词、短语、句子,交流识字方法。 3. 指名分段读课文。
三、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脉
1. 出示不同雨景图片,学会观察描述。
2. 总结概括,按照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将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四、生字教学
1. 乌、户(独体字) 2. 扑(左右结构) 3. 压、迎(半包围)
第二课时(详案)
☆课前律动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童谣,你喜欢吗?自己读读吧!老师要给它谱上曲子,这首童谣就变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呢!想听听吗?(放歌曲)(教唱童谣)(大雨大雨哗哗哗,水泡水泡喊妈妈,闪电怕,跑来雷爸爸。雷雨雷雨骑上马,马蹄马蹄哒哒哒。天空出彩霞,太阳笑哈哈。)
下面就让我们听着音乐唱起来,跳起来吧!(放音乐)师生共唱,做律动。 小朋友们唱的真好!我们准备上课吧! 一、激趣导入,巩固字词
1.小朋友们,课前我们听了一首好听的歌曲。你注意了吗?这首歌曲描写的是什么啊?(雷雨)你听的真认真!今天,让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16。(齐读课题)放开声音,再读一遍。
2.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相信小朋友们对课文已经不陌生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和藏在课文中的生词宝宝们打个招呼吧!
3.出示词语
(1)乌云 黑沉沉 压下来 叶子 蜘蛛 垂下来 (2)雷雨 越来越响 越下越大
(3)窗户 清新 迎面扑来 彩虹 蝉 池塘 青蛙 指名读,齐读。分别提问:读了这组词语你有什么感受? 【设计意图】:巩固生字词的同时,激发想象,激活学生的感官,创设情境让学生融入课文。 4.小朋友们词语读得真好,把词语宝宝们送进课文,你还读的好吗?
现在老师想请3位小朋友接读课文。谁愿意来读课文?(一至三、四至六、七八)其他小朋友注意听他们的字音是否读得准确,另外还要想一想:老师为什么请3位小朋友读课文?
5.你们读的真好。老师为什么请3位同学来接读课文呢?(课文讲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所以……)(板书)
【设计意图】:提出质疑,回顾课文结构,引出学习内容。
二、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雷雨前
1.你知道雷雨前天气是怎样的吗?请大家都来读读这三个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这三个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出示句子)
你画出哪些景物啊,能给我们说说吗? 2.(出示满天乌云的照片)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形容一下现在云的样子。(有的说:无数的乌云,有的说:很厚的乌云,有的说:黑沉沉的乌云,还有的说:云很低……)
同学们这么多这么厚的乌云向你压过来,你知道什么是压吗?谁能做个压的动作?(哦,很使劲的往下按,是吧)如果换成了满天的乌云向你压过来,你又有什么感觉呢?(很闷很热)同学们应该怎样读才能读出闷热的特点呢?(个人读---评议—齐读)
3.你还能从哪里找到闷闷的感觉呢?( 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出示句子a、叶子不动,蝉不叫。b、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小朋友们,我们来看这两个句子。自己先来读读吧!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啊?你觉得哪句话好啊?(第二句话好,更形象生动,句子程度更深些,更说明又闷又热)知道怎样才能更好地读出闷热的感觉?
听了你们的朗读,我感觉空气仿佛凝固了一样。
4.就在这时,同学们听听,雷雨来临前天气发生了什么变化?(出示大风录音) 忽然一阵大风,树枝会怎样呢?(乱摆) 什么是乱摆?谁来做做树枝乱摆的样子?现在树枝乱摆,这说明什么?(说明这是一场狂风啊!)(小组内个人读----评议----小组齐读)
5.这一阵大风刮得蜘蛛怎么样了呢?请看,小蜘蛛怎么逃走的?(小实验,亲身体验“垂”。)(小蜘蛛顺着丝直直的下来)对,这就是“垂”。
你为什么要逃呢?你为什么不呆在树上了?(风实在太大了)这一句该读出怎样的感情?(蜘蛛的害怕)我们一起读读。
6.就在蜘蛛刚刚逃走之后,(播放录像)你看到什么了?听到了什么?书上是怎么说的?找出这句话读一读。闪电一道比一道亮,雷声一声比一声响,我们该怎么读呢?谁能来读一读?这次我们这样读,男同学读前半句话,全班一起读后半句话。
在这句话里有这样两个词语(越来越亮、越来越响)像这样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越来越__)看来平时我们班的小朋友很注意积累词语。
7.夏天的雷雨前,乌云密布,又闷又热,忽然间狂风大作,天气的变化太快了,看着闪电越来越亮,听着雷声越来越响,让我们感觉到一场大雨马上就要下起来了,让我们一起再来边读边想象吧!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词,感受用词的准确,在词句的理解中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图文结合,帮助学生理解句子。
(二)雷雨中 1.电闪雷鸣之后,(出示四至六段)哗,哗,哗,大雨下起来了。雨越下越大。往窗外望去,树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同学们,发现了吗?这场雷雨有什么特点啊?带着这个问题自己先读一读四至六自然段。
2.谁来说说这场雨有什么特点啊?(大)你从哪看出来的?(第五段。出示第一句: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大家一起读这句话,从这句中发现雷雨还有什么特点?(雨下的大,来得急。) 我们一起读一下这句话。
学生归纳出雷雨下的时间短这一特点。(特点:雨下得大、来得急、时间短) (时间短)现在雷声和雨声越来越小了,我们应该怎么读啊?同位合作读。
3.夏天的雨来得急,下得大,去得也快,让我们用自己的朗读来告诉大家雨是怎样变化的?齐读。 (三)雷雨后
1.渐渐地,雷声、雨声都小了,一场雷雨很快结束了,雨后的景象又是怎样的?同学们去读读课文的7、8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哪儿让你觉得最美?
2.学生交流:(一条彩虹挂在天空,你的挂字读得真好,同学们觉得彩虹像什么呢?读好了挂字,让我看到了那条彩虹就像五颜六色的丝带。哦,小青蛙,在叫什么呢?蜘蛛坐在网上干啥呢?)
3.雷雨过后,空气变得特别的(清新)我们的心情也是特别的(舒畅)(欣赏图片)瞧,万物经过大雨的洗刷,一切都变得那么清新,花儿草儿喝足了水,也开心的笑了,叶子上晶莹的水珠在太阳公公的照耀下还闪闪发光呢,小蜘蛛又坐到网上,彩虹对着我们微笑呢!
这雨后的美景谁还想来读?老师给你们配上好听的音乐。(个别读、男女生读)嗯,你的朗读让我们仿佛就置身在这个雨后的美丽景色中一样。
【设计意图】:图文结合,引导学生运用想象来了解课文内容,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 小结:雨过天晴,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美丽的彩虹,耳边传来声声蛙鸣,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图画呀。
(四)总结全文
1. 小朋友们,现在谁能借助板书,说说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色变化,可以用文中的语言,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指名回答。 2. 朗读、试背诵全文。 三、课外延伸、拓展提升
1.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光“雨”这种自然景象就有很多不同的样貌,大家看!(出示毛毛雨、阵雨、暴雨、太阳雨等情境的动图)
2.请小朋友们认真看,仔细听,把你看到听到的说给同桌听一听,让他猜猜你说的是哪种雨。 3.同桌交流,指名交流。 四、指导生字,掌握“中心对称”结构书写特点 1. 出示生字“雷、黑、垂”
2. 一场雷雨,同学们观察得这么仔细,那么这几个是这一课最难写的三个字了,但老师相信这一定难不倒认真观察、爱动脑筋的你们的。谁来说说,这三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3. “中心对称”的生字,主笔都在竖中线上,但是它们的左右完全对称吗?指名回答,师范写,生写。 4. 指导书写生字
“雷”上下结构,上部宽于下部。“黑”字的部首要略宽于上部分,稳稳地托住上边的部件。“垂”字注意它的笔顺。(撇、横、竖、横、竖、竖、横、横)第二横最长。
好,现在请在书上写两个。教师巡视。小朋友,写的字真漂亮!
5.同学们,大自然是一本永远也读不完的书。走进大自然,你一定会得到更多的乐趣,发现更多的秘密。不过,只有细心的孩子才能感受到,你们愿意做个细心的孩子吗?相信你一定能发现大自然更多的美景!
六、作业设计
1. 带着想象,有感情地背诵全文。
2. 观察大自然中的一处景象,把观察到的记录下来,读给爸爸妈妈听。
七、板书设计
前 闷
18 雷雨 中 大、急、短 后 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