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同盟国不包括()
A.德国 B.意大利 C.奥匈帝国 D.日本2.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 ( )A.索姆河战役
B.凡尔登战役
C.马恩河战
役 D.日德兰海战
3. 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看法,下列那一项是正确的( )
A.它是帝国主义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重新瓜分世界而展开的战争,交战双方都没有正义性
B.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二次空前规模的战争,也是人类历史上的空前劫难
C.战争是残酷的,但它对人口优化却产生了积极作用D.战争是野蛮的,但它却孕育了战后的一些文明成果4.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
A.列宁格勒保卫战 B.萨拉热窝事件 C.珍珠港事件 D.九一八事变
5.俄国二月革命爆发的时间是()
A.1917年3月 B.1918年4月 C.1916年3月 D.1919年5月6.二月革命的性质是()
A.无产阶级性质 B.资产阶级性质 C.工人阶级 D.农民阶级
7.十月革命发生的国家是()
A.美国 B.苏联 C.俄国 D.俄罗斯
8. 《列宁在十月》是欧洲电影发展史上一部有较大影响的故事片,它展现的情节有()
A.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B.《共产党宣言》发行 C.巴黎公社革命 D.宪章运动
9.世界上最早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A.二月革命 B.法国革命 C.英国革命 D.十月革命10.世界上最早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国家是()A.俄国 B.俄罗斯 C.苏联 D.中国11. 下列关于俄国十月革命的表述,正确的是()A.革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爆发的B.推翻了沙皇专制政府
C.首都工人和士兵在推翻旧政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D.领导者是斯大林12.
列宁曾用“改良主义的方法”解决苏维埃俄国的经济发展问题。这
里“改良主义的方法”是指
A.新经济政策 B.农业集体化政策 C.以工代农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3.巴黎和会“三巨头”不包括()
A.威尔逊 B.劳合乔治 C.斯大林 D.克里蒙梭
14.国际联盟成立的时间在()
A.1920年1月 B.1922年1月 C.1923年1月 D.1924年2月15. “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局面”的条约是()A.《四国条约》 B.《五国公约》 C.《九国条约》 D.《巴黎合约》
16. 一战后建立了世界新秩序,形成了新的国际关系格局被称为()A.多极化趋势 B.单极化趋势 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D.布雷顿森林体系
17.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点是()
①波及范围特别广 ②持续时间特别长 ③破坏性特别大 ④资本集中特别明显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8. 为了克服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实施了“新政”,时任总统的是()A.里根 B.华盛顿 C.胡佛 D.罗斯福19. 20世纪30—40年代,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发展部平衡 B.美苏争霸 C.法西斯势力的侵略 D.一超多强
20. 20世纪30年代,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于()A 日本 B 法国 C 德国 D 美国二、读图,认识历史:
希特勒当上总理
(1)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法西斯国家有哪些,请列举至少两例。(2)与美国相比,德国怎样应对1929年的经济危机的,结果如何?三、改错题:
根据你所学的历史知识,对下面错误的地方进行改正,并简要说出理由:
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开始于美国,继而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为了对付危机,美国的罗斯福一上任就实施新经济政策,维护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德国的希特勒组织法西斯党上台执政,建立起恐怖独裁统治。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意大利建立起法西斯专政,日本以军部的法西斯专政也建立起来。20世纪30年代后半期,德意日三国相互勾结,最终形成了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三国同盟,世界和平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错误1: 理由: 错误2: 理由: 错误3: 理由: 错误4: 理由: 四、材料分析题:
1、这个伟大的国家将坚持下去,并将获得新生和繁荣。因此,首先请允许我表明自己的坚定信念,即我们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罗斯福总统就职
演说(1933年)
(1)材料二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美国是怎样“坚持下去”,并获得“新生和繁荣”的?
(2)有人说罗斯福挽救了资本主义,你是怎样理解的?
2、材料一:1919年6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迫使德国签署了《凡尔赛和约》。根据条约,德国交出了1/8国土、1/10人口和300万km2的全部殖民地,承担1320亿金马克的战争赔款。废除德国义务兵役制,陆军总数不得超过10万人;莱茵河东岸地区50km内,德国不能设防。
材料二:1929年~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沉重地打击了风雨飘摇中的德国议会民主制度。当时德国经济急剧下滑,工业生产下降40%,外贸减少了69%,7万多家企业破产,失业人口高达800万人。面对困难,国会没有能力组建新的政府,导致了德国政局的极度混乱。
材料三: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1年6月,德军对苏联发动了全面进攻,苏德战争爆发。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美国在
太平洋上的海军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就此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1945年8月,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法西斯国家的失败宣告结束。
(1)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你能得出导致德国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两个因素有哪些吗?
(2)材料三中提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那些战场?五、简答题:
1、简要叙述一下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2、根据你所学的历史知识,简要叙述一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是怎样结束的。六、论述题:
你怎样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请给出你的理由。
第三单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一战的同盟国有三个,分别是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没有日本。
2.B 凡尔登战役是一战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此次战役以后,德国在西线丧失了作战的主动权。
3.D 一战的爆发与社会主义没有联系,而是各个帝国主义为了重新瓜分世界而展开一场利益的角逐,它是人类历史第一次世界性的战役。4.B 5.A
6.B 二月革命的主要目的是推翻沙皇专制对俄国的统治,二月革命的领导者是临时政府,所以它具有资产阶级性质。7.C 8.A 9.D 10.C
11.C 十月革命爆发于一战期间,领导者是列宁,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反动统治。12.A 13.C 14.A 15.C 16.C
17.C 1929年到1933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有三个特点,分别是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强。18.D 19.C
20.C 二战的欧洲策源地是德国,亚洲策源地是日本。二、读图,认识历史:(1)德国、意大利、日本
(2)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给德国和美国经济和政治稳定带来严重影响,为摆脱危机,各国纷纷寻找出路,德国和美国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德国希特勒上台,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则在罗斯福的领导下实施新政,逐渐摆脱了危机。三、改错题:
错误1:罗斯福实施新经济政策
理由:列宁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罗斯福上台实行“新政”。
错误2:希特勒组织法西斯党
理由:意大利称法西斯党,德国称纳粹党。
错误3: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意大利建立起法西斯专政
理由:意大利法西斯专政早在1922年建立,在经济危机打击下,法西斯专政进一步强化。错误4:三国同盟
理由:一战前德、奥、意结成三国同盟,二战全面爆发前,德、意、日勾结,形成轴心国集团。四、材料分析题:
1、(1)背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或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经济大危机)。
罗斯福新政(或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2)罗斯福实行新政,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到改善;罗斯福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危机的损失;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和发展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等。
2、(1)《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制裁;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或经济危机导致了德国政局的极度混乱)。
(2)苏德战场(或欧洲战场);太平洋战场。五、简答题:
1、(1)金融方面:整顿银行,恢复信用;(2)工业方面:颁布法令,以工代赈,刺激消费;(3)农业方面:压缩生产,克服生产过剩 。
2、(1)阿拉曼战役后不久,意大利投降。墨索里尼在逃跑时被俘,最终死于绞刑。
(2)1945年4月底,苏军攻占德国首都柏林的国会大厦,希特勒自杀。5月2日,德军投降。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欧洲战争结束。六、论述题: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了战后帝国主义的世界和平秩序,但这个秩序是极不巩固的。因为它不仅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而且还加深了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首先,凡尔赛体系并未能牢牢控制住德国,反而激起了德国对战胜国的巨大仇恨。尽管德国存在着领土丧失、军事上受限制、赔款等不利因素,但从潜力上讲,德国仍然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其次,华盛顿体系也未能有效地抑制日本,日本继续加强对中国的侵略,并准备有朝一日与美国再决高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