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并购的动因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只有不断地发展壮大,才能在竞争中求得自身的生存。企业发展壮大的途径一般有两条:一是靠企业内部资本的积累,实现渐进式的成长;二是通过企业并购,迅速扩展资本规模,实现跳跃式发展。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施蒂格勒在考察美国企业成长路径时指出:“没有一个美国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程度、某种形式的兼并收购而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主要是靠内部扩张成长起来。”
1.效率动因。
通过企业并购从而形成资源的再配置,不仅对并购后的企业来说产业结构更优化,也是整个社会资源的合理再配置,具有潜在收益性和发展的长远性,而这主要体现在并购后产生的协同效应。所谓协同效应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并购后,其总体的价值得以增加,产出比原来两个企业产出之和还要大的情形。协同效应是系统科学的一个概念,每个企业必须综合分析自己的优势及劣势。
2.经济动因。
如果市场存在有限理性、不完全性和不确定性,市场调查以及谈判监督等费用可能会较大,通过并购可以节约这些费用,而且通过横向的企业并购可以有效地减少市场上存在的竞争对手,从而提高利润率并保持市场占有率。
3.其他动因
(1)管理层利益驱使。也就是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原因在管理层和股东之间会存在利益
不一致的问题,因为管理层只拥有企业的一小部分,即使很努力工作得到的也不会很多,管理层就会不顾股东的利益来扩大企业规模和提高自身的报酬,这样所付出的代价管理层也承担的很少。由于资本市场存在并购行为,而并购会导致高级管理层的重新任命,这就使得高级管理层受到压力,努力工作提高管理效率。从一定意义上讲,并购减轻了股权分散带来的代理问题;而从“管理主义”上讲,是代理问题导致了并购的产生;同时,还有“自大理论”这也是代理论的一种变形。该理论认为,收购公司的管理者在对目标企业进行竞价时犯了过分乐观的错误。以至于在资本市场上大规模地收购其他企业,最后无法成功完成对目标企业的整合,从而导致了并购的失败,并把财富转移给了目标企业的股东。
(2)企业发展动因。企业可以运用内部积累和外部并购两种方式进行发展。相比较而言,通常外部并购比内部积累不仅效率高,而且速度快。具体表现为:①可减少投资风险和成本,投资见效快;②可以有效地冲破行业壁垒,进入新的行业,有效地提高进入新行业的实力;③企业通过并购发展,不但获得了原有企业的生产能力和各种资产,还获得了原有企业的经验。
总之,各种并购动因只是对各种环境之下的企业并购动机做出各种解释和归纳。显然,我们没法也没必要用一种理论去解释各种动因。但是,若抽象掉现实每一个企业并购的具体因素,我们认为,企业并购的根本目的或说根本动因都是一样的,即都是为了获得并购价值最大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