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代码: 课程:
---- ----题目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成绩 复核 ------得分 -- ----阅卷教师 ----
-线-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植物资源:
---- ---- ----
----2.野生抚育: --- ---- ----
---封3.生境片段化: -- ---- ----
----4.贮藏量: ---- ---- ---
----5.引种驯化: ---- ---密 --
----6.仿生栽培: ---- ---- ----
----7.药用植物资源: ---- ---
----8.年允收量 : ---
9.野菜植物资源:
10.观赏植物资源: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层次按采用的主要方式分为:针对发展____________的一级开发,针对发展____________的二级开发和针对发展____________的三级开发 。
2.目前,从野生植物的驯化栽培方式上看,主要有____________方式和____________方式两种途径。
3.取样方法可以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野生抚育的基本方法有____________,人工管理,____________和仿生栽培。 5.自然保护区按功能区域可划分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实验区和旅游区。 6.在止血方面具有很高功效的药用植物在云南利用最广的是____________。 7.使生物多样性(生物资源)不断丧失的根源在于____________。
8.农药植物按使用目标可分为____________ 、印楝印栋树和____________。 9.地下器官的更新调查需采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0.物种受威胁等级的划分为灭绝种类、濒危种类、____________、稀有种类、未定种5种。11.冬虫夏草为麦角菌科虫草属真菌,入药部位为____________。 12.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最安全,最有效的天然杀虫剂是_________。
三、判断正误(每题1分,共10分)
1.“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这句话说明植物资源具有强烈的地域性。 ( ) 2.宁夏枸杞为灌木或小乔木状,干燥成熟果实入药,为补虚药。 ( ) 3.在植物资源的调查中,冠径主要指灌木和乔木种类树冠的直径。 ( )
3.生态效率如果为负值,则会造成资源的枯竭。 ( ) 4.植物性农药具有成本低、残毒少、无污染、无药害等特点。 ( ) 5.封禁就是指绝对的不能对抚育的植物资源进行合理利用。 ( ) 6.忍冬科珊瑚树是优良的防火树种。 ( ) 7.漆树科南酸枣既是一种食用果树植物,也是一种优良的景观树种。 ( ) 8.藜芦是很好的杀虫植物,它与芦苇同属于禾本科。 ( ) 9.米兰、茉莉、栀子、桂花、杜仲、属于香料观赏植物。 ( ) 10维生素C含量最高的植物是猕猴桃。 ( )
四、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植物资源学研究的内容的是植物资源( )
A.有用种类的研究 B.保护管理的研究 C.分类系统的研究 D.所处环境的研究 2.“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砍了当柴烧”这句谚语表现了野生植物资源的( ) 特性。 A .易受威胁性 B .利用的时间性 C.成分的相似性 D.用途的多样性 3.在植物资源调查中所遵循的取样原则不包括( ) 。
A.一个前提 B.二个步骤 C.三个一致 D.五个接近 4.下列树种哪些既可以作观果树种,其果实又可以食用( )
A.草果,海棠果 B.开心果,南酸枣 C.苹果,薄壳山核桃 D.枇杷,杨梅 5.下列哪组植物全部主要用作药用植物( )
A.茯苓 草麻黄 香椿 B .朝鲜淫羊藿 甘草 茉莉 C. 五味子 薰衣草 檀香 D.杜仲远志 刺五加 五味子 6.下列不属于植物纤维类别的是( )
A.韧皮纤维 B.叶纤维 C.木质纤维 D.维管纤维 7.属于野菜植物资源的主要特点不包括( )
A.具有广泛的综合利用价值 B.营养价值高,无公害 C.具医疗保健功能 D.风味独特,有很高商品价值
8.下列哪些描述符合银杏( )
A 落叶乔木 果和叶均可利用 花期3~4月 B常绿矮小灌木 雌雄异株 伞形科 C 落叶灌木 芳香油植物 含白果酸、鞣质
D草本 在华中、华南区均有分布 是观赏和绿化树种 9.下列哪个不是自然保护区的作用( )
A.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 B.提供科研、教学和环境监测场所 C.提供土地合理利用示范 D.提供更多的资源供人们开发利用
10.某地区金银花的年允收量为1000kg,年实际采收量为1500kg,年总消耗量为1200kg,其生产效率为(),通过生产效率可得出的对金银花利用的评价();经济效率为(),通过经济效率可得出的金银花利用的评价()。
A、1.5 ;不利于金银花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25;应减少金银花实际采收量 B、1.2;不利于金银花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25;应加大金银花实际采收量 C 1.5;金银花资源可持续利用;1.2;应加大金银花实际采收量 D 1.2;金银花资源可持续利用;1.5;应减少金银花实际采收量
五、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简述植物资源的特点。 答:
2简述植物资源受威胁的因素. 答:
3.何谓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何意义? 答:
4.怎样正确的去调查植物资源? 答:
5.如何识别和鉴别有毒植物? 答:
六、论述题
1.简要分析我国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论述植物资源开发与保护的辩证关系。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2*10)
1.植物资源:指在一定时间,空间,人文背景和经济技术条件下,对人类直接或间接有用的植物总和。
2.野生抚育:根据资源植物生长特性及对生态环境的要求,在其生态或相类似的生境中,人为或自然增加种群数量,使其资源量达到能为人们采集利用,并能继续保持群落生态的平衡的一种资源植物仿生态的生产方式。
3.生境片段化:是指原来覆盖面积很大的生境,由于道路,农田,城镇及其他较大的人类活动场所而分割成小块。
4.贮藏量:是指某一时期内一个地区某种植物资源总利用部位生物量。
5.引种驯化:通过人工栽培、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使野生植物、外地或外国的植物适应本地自然环境和栽培条件,成为能满足生产需要的本地植物。
6.仿生栽培:指由于过度采挖在基本没有野生目标资源植物分布的原生环境或相似的天然环境中,完全采用人工种植的方式,培育和繁殖目标资源植物种群。
7.药用植物资源:是指含有药用成分,具有原料用途,可以作为植物性药物开发利用的一群
植物。广义的药用植物资源还包括人工栽培和利用生物技术繁殖的个体及产生药物活性的物质。
8.年允收量 :指一年内允许采收的贮藏量,即不影响其自然更新和保证其可持续利用的采收量.
9.生态环境:是指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的总和。
10.半合成:是指利用植物体内含量较高的半合成前体化合物,合成有用成分的方法。 二,填空题(1*20)
1.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层次按采用的主要方式分为:针对发展原料的一级开发,针对发展资源产品的二级开发和针对发展新资源、新成分,新产品的三级开发 。
2..目前,从野生植物的驯化栽培方式上看,主要有典型的农业栽培方式和仿生栽培方式两种途径。
3.取样方法可以分为无样地取样和有样地取样。
4.野生抚育的基本方法有封禁,人工管理,人工补种和仿生栽培。 5.自然保护区按功能区域可划分为核心区 、缓冲区 、实验区和旅游区。 6.在止血方面具有很高功效的药用植物在云南利用最广的是____三七_____。 7.使生物多样性(生物资源)不断丧失的根源在于生育过度和滥用资源。 8.农药植物按使用目标可分为苦皮藤 、印楝印栋树和除虫菊。 9.地下器官的更新调查需采用定期挖掘法和间接观察 法。
10.物种受威胁等级的划分为灭绝种类、濒危种类、 渐危种类、稀有种类、未定种5种。 11.冬虫夏草为麦角菌科虫草属真菌,入药部位为 子座和虫体。
12.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的生态效率=年允收量-年实际采收量+资源恢复或更新量)/年实际采收量。
三,选择题(1*10)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植物资源学研究的内容的是植物资源( D )
A、有用种类的研究 B、保护管理的研究 C、分类系统的研究 D、所处环境的研究 2.“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砍了当柴烧”这句谚语表现了野生植物资源的( B ) 特
性。
A 易受威胁性 B 利用的时间性 C、成分的相似性 D用途的多样性
3.在植物资源调查中所遵循的取样原则不包括( A ) 。 A.一个前提 B.二个步骤 C.三个一致 D.五个接近 4.下列树种哪些既可以作观果树种,其果实又可以食用( D )
A.草果,海棠果 B.开心果,南酸枣 C.苹果,薄壳山核桃 D.枇杷,杨梅 5.下列哪组植物全部主要用作药用植物( D )
A茯苓 草麻黄 香椿 B 朝鲜淫羊藿 甘草 茉莉 C 五味子 薰衣草 檀香 D杜仲远志 刺五加 五味子
6.下列不属于植物纤维类别的是( D )
A、韧皮纤维 B、叶纤维 C、木质纤维 D、维管纤维 7.属于野菜植物资源的主要特点不包括( A )
A具有广泛的综合利用价值 B营养价值高,无公害 C具医疗保健功能 D风味独特,有很高商品价值 8.下列哪些描述符合银杏( A )
A 落叶乔木 果和叶均可利用 花期3~4月 B常绿矮小灌木 雌雄异株 伞形科 C 落叶灌木 芳香油植物 含白果酸、鞣质
D草本 在华中、华南区均有分布 是观赏和绿化树种 9.下列哪个不是自然保护区的作用( D )
A.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 B.提供科研、教学和环境监测场所
C.提供土地合理利用示范 D.提供更多的资源供人们开发利用
10.某地区金银花的年允收量为1000kg,年实际采收量为1500kg,年总消耗量为1200kg,其
生产效率为(),通过生产效率可得出的对金银花利用的评价();经济效率为(),通过经济效率可得出的金银花利用的评价().(A)
A、1.5 ;不利于金银花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25;应减少金银花实际采收量 B、1.2;不利于金银花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25;应加大金银花实际采收量 C 1.5;金银花资源可持续利用;1.2;应加大金银花实际采收量 D 1.2;金银花资源可持续利用;1.5;应减少金银花实际采收量
四,判断题(1*10)
1.“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这句话说明植物资源具有强烈的地域性。(√ ) 2.宁夏枸杞为灌木或小乔木状,干燥成熟果实入药,为补虚药(√ ) 3.在植物资源的调查中,冠径主要指灌木和乔木种类树冠的直径。(√ ) 3.生态效率如果为负值,则会造成资源的枯竭。( × ) 4.植物性农药具有成本低、残毒少、无污染、无药害等特点。(√ ) 5.封禁就是指绝对的不能对抚育的植物资源进行合理利用( × )
6.忍冬科珊瑚树是优良的防火树种( √ )
7.漆树科南酸枣既是一种食用果树植物,也是一种优良的景观树种。( √ ) 8.完成植物资源调查工作后,对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效率进行评价,以保证制定出合理的开发利用规划。主要包括生产效率、经济效率和生态效率。( √ ) 9.米兰、茉莉、栀子、桂花、杜仲、属于香料观赏植物。( × ) 10维生素C含量最高的植物是猕猴桃( × ) 五,简答题(5*6)
1.简述植物资源的特点。
答 1、植物资源的可再生性 2、植物资源的易受威胁性 3、植物资源分布的区域性 4、植物资源用途的多样性 5、植物资源近缘种化学成分的相似性 6、植物资源采收利用的时间性 7、植物资源的可栽培性 8、植物资源价值的潜在性。
2简述植物资源受威胁的因素. 答:1.资源利用过度;
2.资源利用不合理(1、采挖地点不合理2、采挖时间不合理3、采挖部位不合理); 3.人工栽培不能完全代替野生资源(1、栽培成本高2、质量与价格低3、有些仍不能人工栽培)
4.资源经营体制的影响; 5.资源更新能力研究不够; 6.资源生境受到破坏。
3.何谓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何意义?
答: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指在人类利用植物资源的过程中,尊重自然规律,充分研究和利用植物的再生能力,在不影响植物自身正常繁衍生息的条件下,既能满足当代人类对植物资源的需求,又不影响后代的需要,实现植物资源的保护性开发。(永续利用)
意义:1、保护珍稀濒危植物2、保护植物的多样性3、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4.怎样正确的去调查植物资源?
答:调查植物资源的方法一般如下:
一,现场调查,这是植物资源调查的主要类容分为有两种方式:
1,踏查,是对调查地区的或区域的植物资源的个要素进行全面的概括了解的过程。 2,详查,是在踏查的基础上,在调查区域完成野生植物资原的种类和储存量的调查。 二,线路调查,根据调查的区域情况,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线路,并在代表的区域内选择调查样地,进行植物资源种类及储量的详查。
三,访问调查,是向调查的地区有经验的干部,生产技术人员,采集者和集贸市场及收购部门等进行口头上的调查或书面的调查。
5.如何识别和鉴别有毒植物?
答:有毒植物的特点及识别 ⑴鼻闻:凡鼻闻有闷、臭气、香气或有特殊刺激气味的植物,大都可以毒杀害虫和病菌。⑵解剖:将植株折断或切断,有汁液流出,如有乳白色或淡茶褐色汁液流出,或对皮肤有刺激作用的植物,大多含有毒杀害虫和病菌的有效成分。⑶观察:久。因为没有开发利用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保证,只能让植物资源自生自灭, 浪费,也不能持久。
3.植物资源具有再生性,生物物种的种群在遭受外界力量破坏后,破坏的强度在一定限度内一般人畜拒食,不被害虫危害的植物,多具有杀虫、杀菌作用。
六,论述题(1*10)
1.简要分析我国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论述植物资源开发与保护的辩证关系。
答:(1)在我国,植物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的问题还远没有解决。随着人口的进一步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植物资源所承受的压力将不断增加,我国还存在以下问题: ① 我国经济还不发达,不能大量从国外进口木材,我国对木材的大量需求仍将作为对植物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的一种巨大威胁长期存在。
② 虽然我国森林覆盖率下降的趋势被扼止子,但天然林的减少并未停止。
③ 树种单一的人工纯林增加并不能弥补天然林缩减,人工林在生产力、林副产品种类及贮
量,尤其是生态效益上难以与天然林相比。
④ 正在蓬勃发展的乡镇企业生产力水平大多较低,这是一个不小的冲击。
⑤ 一些大型工程对植物资源影响也不容忽视。如三峡水利工程使该地区植被大面积被淹,人口迁移及农田、城镇上移会使未淹地面的植被急剧下降。 (2)植物资源开发与保护的辩证关系。
1.开发利用植物资源一定会或多或少消耗资源,减少资源的贮藏量,而保护则是为了保证资源贮藏量不减少,因此开发利用与资源保护是一对矛盾。
2.人类保护植物资源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开发利用资源,离开这个目的,把一草一木都当作绝对保护对象,保护资源就没有任何意义,因此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这一对矛盾中,开发利用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考虑问题时应首先从主要方面考虑。反过来,如果没有开发利用产生的效益来为保护资源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保证,资源的保护就是无源之水,不能持
具有自我恢复种群和物种生物量的能力,这种限度称为生物的再生限度。只要开发利用的强度始终控制在这个限度内就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