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中英语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研究能力的提高

高中英语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研究能力的提高

来源:爱go旅游网
辽宁教育研究・2005年第5期

 教改纵横 

高中英语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研究能力的提高

赵凤琴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沈阳110034)

摘 要:本文根据高中英语教师和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阐述什么是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研究能力,并对如何提高高中英语教师的研究能力提出建议,旨在为教师和相关部门提供参考,以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教师素质。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师;科研能力;教学改革;问卷调查中图分类号:G632.0;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609(2005)05-0060-03

应会提高,应试能力也会比较强,但这并不能反映学

生的真实能力,培养出高分低能的学生就不足为奇。评价是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评价的功能不应该仅仅是甄别与选拔,而是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评价内容如果全面了,不仅关注学业成绩,同时重视学生多方面潜能的发展,就能培养出大批真正有能力的人才。

教师是教学第一线的实践者,有教学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能经常思考有关问题,寻求解决的途径与方法,提高到理论上来认识,也就是进行研究,那么,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无疑会得到很大的提高。英语教师在这方面有足够的发言权,应该成为教学研究的主力军。

  二、教学研究现状调查与分析

  为了了解高中英语教师的科研成果,同时了解沈阳市高中英语教学的全过程,从中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师对教学研究的情况,以便为有关部门有针对性地采用有效方法和手段,实施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材料,我们先后对沈阳市的四所高中(其中包括省级重点高中和非重点高中)进行了关于英语教师科研情况的调查问卷和学生问卷。

  一、英语教学质量与教师研究能力的关系  伴随社会的进步和英语教学的发展,学生的知识面越来越宽,学习的渠道也越来越多,对英语教师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尤其是伴随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英语教师无论在教学理念、知识结构、教学技能等方面都要接受挑战。因而,英语教师要想在这场挑战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努力做新型的英语教师。所谓新型的英语教师应当是不仅仅拥有英语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学专业知识、教育实践技能,而且要具有研究能力,不断进行研究和探索。英语教学研究并不仅仅是英语研究机构中研究人员的事,也是广大英语教师的事。英语教师不仅要掌握Whattoteach?Howtoteach?还要懂得Whytoteach?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之目的。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实现由关注教学到关注学生的教育理念的转化,也才能在教会学生学会知识的基础上,帮助和指导他们养成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会学习。

英语教学规律是客观存在,它反映英语教学的内在联系。发现它,认识它,就能遵循它来实施教学,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怎样才能发现,当然要研究;怎样才能深入地认识,当然更要研究。比如,教师如果研究“为什么会出现高分低能的学生”就会发现,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知识基础的把握,学生分数相

作者简介:赵凤琴(1957-),女,辽宁沈阳人,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60・

  课题组首先了解了四所高中的英语教师的学历情况,从这部分的调查结果得知,90%以上的教师的学历是大学本科,80%以上的教师已经获得了学士学位,这说明大多数高中英语教师曾接受过正规大学教育,他们既具有较强的专业基础,又具备一定的教育实践能力,更具备教学研究能力。但是从我们的调查结果得知,教师们的论文和出版的著作很少,参加教改项目并结题的也不多,在国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中发表过论文的更寥寥无几。他们对高中英语新的课程标准的了解还不多,有很多教师对于教学目的的认识还很模糊。有一些教师甚至说不清楚到底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什么,有很多教师对于基本的教学理论知识还很欠缺。他们不了解“交际法”、“认知法”“、听说法”和“语法翻译法”到底有什么区别。每课时讲解的时间还多于学生活动的时间,仍然以考试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生为中心。很多教师仍在照本宣科地使用教材,缺乏主动思考和探索能力。尽管多数教师业已树立了科研意识,迫切盼望提高自己的学术研究能力,但普遍认为得不到有效的指导,在岗的培训方式也单一,等等。

从学生问卷中课题组也发现一些问题:高一学生喜欢上英语课,但高二、高三学生对英语课的兴趣却在逐年下降。各校学生主动向老师提问题的仅占20%左右,高一和高三的近半数的学生认为老师只鼓励围绕所学内容提问题。教师经常使用的辅助教学的手段仅有录音机,有的学校几乎不用教学软件和投影仪,更少用挂图。有些教师很少在作业本上写评语,超过半数的学生表示他们的教师“只改错误,不写评语”。考试的频率还很高,一个月搞一次考试在各年级都是普遍的,此外还搞季考。而且评价方式也很单一,主要是书面语言知识的测试。

对上述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得出结论:多数英语教师由于缺少对所教的学生和所从事的教学工作进行研究,导致自身素质不高,不仅研究成果少,更直接影响了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三、提高教师研究能力的建议

  1.明确教学能力与研究能力

教师的教学能力应该包括:(1)制订英语教学计划能力,即学习和深入理解英语课程标准,把握读、写、听、说及基础知识等方面的教学要求,理清读、写、听、说训练的具体内容,弄清基础知识的具体内容,把要求和内容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顺序分解到各个年级,既循序渐进,又适当重复,增强训练效果。(2)钻研教材的能力,对英语教材的编写意图或改编意图、体例安排、知识结构,范文特色,要研究得

一清二楚,并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性使用教材。(3)设

计教学的能力,教师要确定每节课的教学目的,确定教学重点,然后根据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难点和学生学习年龄和心理安排教学程序,确定先教什么,后教什么,并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搭起实现教学目的的桥梁。(4)驾驭课堂的能力,包括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尤其是语言能力。英语教师的课堂语言要准确规范,能对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目标语起榜样的作用,而且所用的语言要有激情,要新鲜、优美、风趣。(5)处理作业的能力,学生的英语作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教与学的质量,它帮助教师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与问题,促使教师改进教学。正因为如此,处理学生作业不能停留在只判断正误,应重视作业的反馈作用,并认真写评语鼓励、引导并帮助学生。

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应包括如下方面:(1)选题的能力。选题是教学研究活动的开端。课题一旦选定,研究的目标与方向、研究的对象与范围、研究的主要方法与步骤等也随之在某种程度上被决定。英语教学研究的课题是指英语教学领域中具有普遍意义的特定问题,有明确而集中的研究范围、目的、任务的题目。所谓普遍意义,是指教学中有规律性的,能解决某一层面的,反映某些本质的;所谓特定问题,是指目标明确,讨论的对象和范围清晰。选题就是寻找研究英语教学问题的突破口,通过一个具体课题突破,逐步扩展,逐步深入,以便对英语教学规律有越来越深的认识。选好题以后要定一个简明的标题。(2)收集资料的能力。围绕课题收集资料,力求范围广一点,内容实在一点。一是检索古今中外的文献资料,做摘记、笔记、卡片;二是开展调查。既可以做问卷调查,也可以开座谈会或者访谈。抓住典型,作较细致的了解。资料是研究的依据,越具体,越典型,越有研究的价值。资料收集后将其排列梳理归类,分清主次。(3)撰写教学研究论文的能力。英语教学研究论文是英语教学研究的结晶,撰写时应作到:论证以事实为依据。内容的阐述有逻辑性,结构完整并有层次。语言准确、明白,不含糊其辞并表达流畅。引用文献资料应注明出处。教学研究论文有论述性的、描述性的以及实验性的研究报告,即指开展教改实验以后形成的报告。

2.重视高校教师专业素质及科研意识的提高

高素质教师应该具有研究能力。高校教师要用自己的理论知识和科研经验感染和带动他所教的高校学生,因为这些学生是未来的中学教师,非常有必要强化这些学生的科研意识,经常做些论文写作、教法及学法研究、调查报告等,为今后搞科研打好基础,并加强对新教师的培养。由于近年来英语专业

・61・

招生人数逐年增加,有些硕士没有参加足够的专业培训就开始任教。还有很多从没系统学习过教学理论课程、不懂学生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没接受过职前教学技能培训,更没经过教育实习的非师范本科学生也进入了高校英语教师队伍。这部分人如果得不到有效指导,他们就不能成为合格的教育实践者,也不可能成为研究者。

3.加强英语教学法课程培训

在师范英语教育中,英语教学法课是“师范”二字的具体体现,应该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因为它承担着培养学生从教能力的重要任务。高质量的职前教育和专业培训对于培养未来的高素质的教师是极其必要的。课堂是一个小型的教学共同体,它应当成为师生交流思想的场所。师范院校的课堂尤其应该如此。通过交流启发学生思考,促使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比如交流做家教的体会,谈谈多数同学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等。通过经常安排学生能够参与的话题讨论和各种课堂活动,对学生提出要求并按照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态度和个性心理等分别检查和指导,营造探求、反思和交流的气氛,使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反思和推理,逐渐达到理性交流的习惯和层次,以此培养科研意识和能力。

4.努力使师范教育和在职教育紧密结合

努力让师范专业课程的实用性更突出,以学科教学研究课程为主。引导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本学科的知识结构,既要了解本学科教学过程特点,熟悉学生学习本学科的一般特点和规律,掌握教学方法和技巧,知道一些实用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并具有研究的能力,还要懂得学生的心理特点。努力给在校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他们接触中小学,并努力使6周的教育实习真正有效地帮助未来教师们得到充分的锻炼,积累教学实践经验并提高教学技能,并注重反思教学和研究教学。同时帮助在职教师紧密结合中学教学实际来学理论,帮助他们选题,寻找研究英语教学问题的突破口,并围绕课题收集资料,指导他们撰写教学研究论文。

5.增加培养科研能力的渠道并紧密结合实际英语教学研究是英语教学的基础,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但是,由于一线教师教学任务繁重,不少教师还担任班主任或毕业班教学等,几乎把全部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升学考试中,搞研究力不从心。他们往往把具体的业务工作当作研究活动,他们的科研多数还停留在总结业务工作、工作汇报、综合别人经验、从别人的研究成果中找些自己所需的材料等。加上有些学校经费短缺等因素,教师进修的机会很少,因而知识老化,教法陈旧。所・62・

以,他们很需要在这方面接受培训。这就要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教研部门从实际出发,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实施继续教育和培训。组织并鼓励他们参加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学科研活动和评比活动,如:观摩课,研讨会,经验交流会,制订英语教学计划,改编教材,设计教学,处理作业等。我们应当鼓励并教会他们以教学为突破口,将教学经验变成成果促进教学。

6.充分了解学生需要并促进学生自主发展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考虑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因素,更要重视兴趣培养。因为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巨大动力,有了学习兴趣,学习就不再是负担,而是执著的追求。兴趣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的。影响兴趣的因素当然很多,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帮助学生发展探究知识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就必须在课堂活动上下工夫。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应以学生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教师要努力将提问的权利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而不能仅仅是围绕所学内容提问题,否则,知识学到了,创新能力却失去了。还要创造条件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软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为了使学生能有饱满的热情、极大的兴趣投身到学习中去,教师应该在作业评语上下大工夫,讲究批语的内容,让每一个评语都能蕴涵教师的情感,充满表扬、启发和鼓励,使学生喜欢,受到激励。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课程资源开发和各项活动,在参与中得到乐趣和自身提高,这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并了解社会。笔试不宜太频,应更多地在平时“采取丰富多样的考核方式,如小论文、实验报告、观察记录、课堂表述、专题演讲、辩论、表演”等,这些问题很值得深思。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罗少茜,田娟.英语教师的自身发展[J].中小学英语活页文选(19),2003,(1).

[3]胡壮麟.对我国大学英语教育的几点看法[J].高师英语教学与研究,2003,(3).

[4]耿文侠,周保利.美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初探[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1).

[5]陈琴,等.论教师专业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1).

[6]马丽雅.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教师校本培训的

构想[J].高师英语教学与研究,2003,(4).

(责任编辑:杨 玉;责任校对:刘桂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