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规定了在冬期低温气候条件下保证工程质量、安全、文明生产和现场设备完好的技术组织措施。 1.夏期施工技术组织措施 1.1技术措施 a.砼工程
为了防止夏季砼、钢筋砼施工时受高温干热影响,而产生裂缝等现象,施工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1)认真做好砼的养护工作,砼浇捣前必须使木模吸足水份,遇到面积较大时,要用草包加以覆盖,浇水保持砼湿润。一般砼养护时间: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砼,不得少于七昼夜;掺加缓凝剂型外加剂及有抗渗性要求的砼,不得少于十四昼夜。对供水不足的现场,应设置足够容量的蓄水池和配备足够扬程的高压水泵,确保高空供水。梁柱框架结构,应尽可能采取带模浇水养护,免受曝晒。
2)根据气温情况及砼的浇捣部位,正确选择砼的坍落度,必要时掺外加剂,以保持或改善砼的和易性、粘聚性,使其泌水性较小。
3)浇捣大面积砼,应尽量选用水化热低的水泥,必要时采取人工降温的措施,也可掺用缓凝型的减水剂,使水泥水化速度减慢,以降低和延缓砼内部温度峰值。
4)厚度较薄的楼面或屋面,应安排在夜间施工,使砼的水份不致因蒸发过快而形成收缩裂缝。
5)遇大雨需中断作业时,应按规范要求留设施工缝。 b.砌筑工程
1)高温季节砌砖,要特别强调砖块的浇水,除利用清晨或夜间提前将集中堆放的砖块充分浇水湿透外,还应在施工前适当地浇水,使砖块保持湿润,防止砂浆失水过快影响砂浆强度和粘结力。
2)砌筑砂浆的稠度要适当增大,使砂浆有较大的流动性,灰缝容易饱满,也可在砂浆中掺入塑化剂,以提高砂浆的保水性与和易性。
3)砂浆应随拌随用,对关键部位砌体,要进行必要的遮盖、养护。 4)掺微沫剂的砂浆,必须严格遵照使用说明拌制。 c.抹灰工程
1)抹灰前应在砌体表面洒水湿润,防止砂浆脱水造成开裂、起壳、脱落,抹灰后要加强养护工作。
2)外墙面的抹灰,应避免在强烈日光直射下操作。
3)砂浆级配要准确,应根据工作量,有计划地随配随用,为提高砂浆保水性,可按规定要求掺入外加剂。
4)对于加气砼填充墙的粉刷,要提前一天浇水湿润,适当控制每层粉刷厚度,并正确使用107胶。 2.雨期施工技术组织措施 2.1准备工作
a.进入雨季施工后,需及时了解近两天的天气情况,特别是大雨、雷电的气象预报,随时掌握气象变化情况,以便提早做好预防工作。
b.为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必须切实做好思想上的教育、动员工作,有关措施要落实到班组个人。 2.2技术措施 a.土方工程
1)雨期施工的工作面不宜过大,应逐段、逐片地分期完成。重要的或特殊的土方工程,应尽量在雨期前完成。
2)雨期施工时,应保证现场运输道路畅通。道路路面应根据需要加铺炉渣、砂砾或其他防滑材料,必要时应加高加固路基。道路两侧应修好排水沟,在低洼积水处应设置涵管,以利泄水。
3)填方施工中,取土、运土、铺填、压实等各道工序应连续进行。雨前应及时压完已填土层或将表面压光,并作成一定坡势,以利排除雨水。
4)雨期前开挖基坑(槽)或管沟时,应注意边坡稳定。必要时可适当放缓边坡坡度或设置支撑。施工时应加强对边坡和支撑的检查。
5)雨期开挖基坑(槽)时,应在坑(槽)外侧围以土堤或开挖水沟,防止地面水流入。 b.砌体工程
1)雨天砌筑用砖必须集中堆放,不宜浇水,否则将造成砖含水率过高,砌筑时不能吸收砂浆中的水份,从而影响砌体的质量。
2)砌墙宜用粗砂砂浆,以保证砂浆的质量。砂浆的稠度要适当减小,以免灰缝被压流浆,增加沉落。
3)雨天施工应防止基槽灌水和雨水冲刷砂浆,每日砌筑高度不宜超过1.2m。收工时,应覆盖砌体表面。
4)砌筑独立墙、柱时,应加设临时支撑保护,以免翻倒砸坏楼板,导致伤人事故。
5)雨后继续施工前,须复核已完砌体的垂直度和标高。 c.砼工程
1)严格控制砼配合比的用水量。考虑到雨期砂、石含水率增大,应及时对其进行测定,调整用水量。
2)大体积砼浇筑前,要了解近二天的天气预报,尽量避开大雨,并备足塑料布。当浇筑过程中遇到大雨时,应振实已浇砼后停止浇筑,已浇筑部分用塑料布覆盖。
3)控制砼的坍落度应考虑运输和浇筑过程中可能增加的水分,在拌制砼时适当减少一些用水量,以利于保证砼的密实度。
4)砼浇筑前应根据结构情况和现场实际多考虑几道施工缝的留设位置,以备临时使用。 d.屋面工程
1)屋面应尽可能在雨季前施工并安装好雨水管,以利排水。 2)防潮、保温材料不能淋雨,须妥善保管。 3)防水材料的施工,应确保其基层含水率符合要求。 e.抹灰工程
1)雨天不能进行室外抹灰,对已经施工的墙面应注意雨水污染。
2)室内抹灰宜在屋面完成后进行。内墙粉刷时,可在砂浆内掺加早强剂,使粉刷容易干燥。
3)雨天不宜作罩面油漆。 2.3安全措施 a.现场排水
根据总图利用自然地形确定排水方向,按规定坡度挖好排水沟,以确保施 工工地和临时设施的安全。
雨期施工前,应对施工场地原有排水系统进行检查、疏浚或加固,必要时应增加排水措施。雨季设专人负责,随时疏浚,确保施工现场排水畅通。 b.临时设施及设备的防护
施工现场的大型临时设施,在雨季前应整修完毕,保证不漏、不塌、不倒,周围不积水。
脚手架、井架底架的埋深、缆风绳的地锚等应进行全面检查,特别是大风大雨前后要及时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轨道上必须钉好防滑条。
施工现场的机电设施(配电箱、闸箱、电焊机、水泵)应有可靠的防雨措施。 雨季前应检查照明和动力线有无混线、漏电,电杆有无腐蚀,埋设是否牢靠等,保证雨季中正常供电。
怕雨、怕潮的原材料、构件和设备等,应放在室内,或设立坚实的基础堆放在较高处用蓬布封盖严密等措施,进行分别处理。
施工现场的钢脚手架、钢井架在雷雨季节,必须设避雷装置,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0欧姆,施工期间遇到阴云密布或有雷电时,操作人员应立即离开。 3.冬期施工技术组织措施 3.1定义
冬期施工——当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降低到5℃或5℃以下,或者最低气温降低到0℃或0℃以下时,用一般施工方法难以达到预期目的,必须采取特殊措施进行施工方能满足要求,即认为进入了冬期施工阶段。
3.2准备工作
a.在入冬前,要对职工进行一次冬季施工中工程质量、安全生产重要性的教育,牢固树立 “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思想。
b.在冬季施工前后,要指定专人负责搜集、整理当地气象记录,以防气温急剧下降,遭受寒流和霜冻的袭击。
c.根据工程实物量备好塑料薄膜、草包等保温覆盖材料、化学附加剂等有关材料,做好冬季施工职工劳动保护及生活安排。
d.必须在冰冻前做好临时设施、供水管道的保温、维护工作,保证冬季施工正常进行。
e.施工员必须把冬期施工的各项措施落实到各班组,进行具体交底,各生产班组在施工中应认真贯彻执行。
f.入冬前,要注意做好地面排水工作,做到排水畅通,地面无积水。 3.3技术措施
a.土方工程
土方和基础挖土,要及时排出积水,并采取保温防冻措施,如遇霜、雪等冰冻天气时,可保留10~20cm厚土层待作下道工序时再挖,一般不允许用冻土回填。
冬期填方每层厚度应比常温施工时减少20~25%,预留沉陷量应比常温施工时适当增加。
填土前,应清除基底上的冰雪和保温材料。 填方边坡表层1m内,不得用冻土填筑。
填方上层应用未冻的、不冻胀的或透水性好的土料填筑,其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冬期施工室外平均气温在-5℃以上时,填方高度不受限制;平均气温在-5℃以下时,填方高度不宜超过下表的规定。
冬期填方高度限制
平均气温(℃) 填方高度(m) -5~-10 -11~-15 -16~-20 4.5 3.5 2.5 注:用石块和不含冰块的砂土(不包括粉砂)、碎石类土填筑时,填方高度不受本表限制。
开挖基坑(槽)时,必须防止基底土遭受冻结。如基坑(槽)开挖完毕至地基与基础施工之间有间歇时间,应在基底标高以上预留适当厚度的松土或用其他保温材料覆盖。
b.砼工程
冬期浇筑的混凝土,在受冻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得低于下列规定: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为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30%;矿渣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为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40%,但不大于C10的混凝土,不得小于5.0N/mm2。
冬期钢筋的焊接,宜在室内进行,当必须在室外焊接时,其最低气温不宜低于-20℃,且应有防雪挡风措施。焊后的接头,严禁立即碰到冰雪。
配制冬期施工的混凝土,应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标号不应低于32.5级,最小水泥用量不宜少于300kg/m3(大体积混凝土最小水泥用量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水灰比不应大于0.6。使用矿渣硅酸盐水泥,宜采用蒸汽养护;使用其他品种水泥,应注意其中掺合材料对混凝土抗冻、抗渗等性能的影响。掺用防冻剂的混凝土,严禁使用高铝水泥。
在冬期浇筑的混凝土,宜使用无氯盐类防冻剂,对抗冻性要求高的混凝土,宜使用引气剂或引气减水剂。掺用抗冻剂、引气剂或引气减水剂的混凝土的施工,应符合《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的规定。
混凝土所用骨料必须清洁、不得含有冰雪等冻结物及易冻裂的矿物质。在掺用含有钾、钠离子防冻剂的混凝土中,不得混有活性骨料。
混凝土在浇筑前,应清除模板和钢筋上的冰雪和污垢。运输和浇筑混凝土用的容器应具有保温措施。
对加热养护的现浇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的浇筑程序和施工缝的位置,应能防止在加热养护时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
在混凝土施工时,一般情况下可采用蓄热法养护(用覆盖,包括挡风屏等措施,利用水泥在硬化过程中放出的水化热,使砼在正常条件下达到设计强度的30%以上)。当室外最低温度预计在砼施工后3~5天内可能达到-7℃~0℃时,应采用掺防冻外加剂及负温砼综合蓄热法养护。
大体积砼施工时,采用综合蓄热法养护,掺加化学外加剂的混凝土浇筑后,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二层草包,再一层塑料薄膜来保温,利用原材料加热及水泥水化热的热量,延缓混凝土冷却,使混凝土温度降低到0℃前,达到一定的强度。
泵送砼施工时,在砼中掺防冻剂,并应尽量避免室外温度低于0℃的天气。 预应力砼绑条焊接时,如遇有突然冰雪,应用石棉瓦或薄钢板,将焊接部分遮挡,以防冷淬。
模板和保温层应待混凝土冷却到5℃左右方可拆除。当混凝土与环境温差太大时,拆模后混凝土的表面应采取使其缓慢冷却的临时覆盖措施。
c.砌筑工程
材料:砌块在砌筑前,应清除冰霜;砂浆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石灰膏、粘土膏和电石膏等应防止受冻。如遭冻结,应经融化后,方可使用;拌制砂浆所用的砂,不得含有冰块和直径大于1cm的冻结块;拌合砂浆时,水的温度不得超过80℃;砂的温度不得超过40℃。
砌筑工程施工时,砂浆稠度应适当加大,一般可控制在约10~12cm,视气温和日照情况,砌体可少量浇水湿润。
冬期施工不得使用无水泥配制的砂浆。
基土为不冻胀性时,基础可在冻结的地基上砌筑;基土为冻胀性时,必须在未冻的地基上砌筑。在施工时和回填土前,均应防止地基遭受冻结。
砖石工程的冬期施工应以采用掺盐砂浆法为主。对保温、绝缘、装饰等方面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可采用冻结法或其他施工方法。采用掺盐砂浆时,砌体中配置的钢筋应作防腐处理。
砌筑砂浆使用时的温度如低于5℃,可按下表规定,在砂浆内掺加氯化钠(食盐)。盐必须事先用水加热溶化后掺入,其溶液的浓度必须严格控制和掌握,在每锅溶液完全溶解并经过测试(比重)后,才能使用。
早上七点大气温度 掺盐量(按水泥重) 盐 水 比 重 0℃~-3℃ 1% 1.005 -3℃~-5℃ 2% 1.013 -5℃~-8℃ 3% 1.020 -8℃~-10℃ 5% 1.034 冬期施工中,每日砌筑后应在砌体顶上先平铺一皮砖后再用二层草包覆盖。 使用中型砌块砌筑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砌块不得浇水湿润,也不得使用被水浸后受冻的砌块。砌块在砌筑前,应清
除冰霜等冻结物。
不宜采用冻结法施工。砂浆用外加剂的掺量须经试验确定。
如设计未作规定,当平均气温低于-10℃时,抗冻砂浆的标号应按常温施工时
提高一级。 d.抹灰工程
抹灰工程施工时,对室内抹灰宜采用保温的办法,事先将门窗洞口及出入洞口用麻袋、草帘等封闭挡风保温。当室内温度低于+5℃时,可加设炉子(需有良好排烟或采用无烟燃料)或碘钨灯适当加温,以保证砂浆在吸水前不致冰结,但必须指定专人值班,备有一定的消防器材,并密切注意防止煤气中毒和火警的发生。
外墙抹灰工程不宜掺入盐类抗冻剂,主要应掌握气温情况和适当的施工时间,有条件可以设一些遮挡覆盖物。 3.4安全措施
凡遇雨雪冰冻天气,施工现场的道路、斜道、脚手架通道、扶梯、平台等工作面上,必须扫清冰雪,做好防滑工作。
施工脚手架,应在冰雪前认真做好检查加固。脚手架原则上每隔三排应满铺一排,安全防护栏杆必须保留,不能因翻排而拆除。
建筑物的四周必须按安全规程或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规定满挂安全网或护栏,防止坠落事故。并根据工程进度,及时提升安全网或扎好护栏。沿街建筑要特别做好遮挡和过道的安全顶盖工作。
严禁从脚手架、井架上攀登上下和向下抛丢任何东西。
严格执行使用安全网、安全带、安全帽的规定,工作时间要集中思想,严肃认真,服从指挥。
任何人不准在现场明火取暖。如因工作需要使用焦炭炉或煤炉等进行升温时,必须事先办理申报审批手续,并加强防火措施,落实专人负责,严防火警和中毒事故的发生。只有在上述工作完全落实后,才允许实施。
对架空的临时电线线路,要认真地检查和加固,严防因风雪的超载而发生线路倒塌等不测事故。
亚硝酸钠极似食盐,有剧毒,要妥善保管,切勿误作食盐,引起食物中毒。如用氯化钙、漂白粉作为抗冻附加剂,要防止腐蚀皮肤。不宜使用氯化物作防冻剂的构件和部位,未经审批严禁使用。 3.5机械操作及防冻措施
为确保设备安全,非值班电工、操作工不准操作设备和电气装置。 机械设备进入冬季施工时,应更换冬季用润滑油和燃料以防加剧机器的不正常磨损。
机械设备在起动前应在水箱内加入温水。夜间停用后,必须将水箱内积水放掉,防止引擎、水箱等冰冻胀裂。
水泵停止使用前,应将水管提出水面,继续运转几分种,以便排除泵内积水。 凡露天作业的机械、制动器等应遮盖完好,以免霜雪落下而发生打滑现象;电动机开关等电器设备,要加强遮盖和防潮。
在冰雪路面行驶的运输设备,须装防滑链条,并用低档控制,禁止急刹车;下坡时,严禁踏上离合器滑行或脱档滑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