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了解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步骤和所需的仪器 2. 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 3.练习称量、量取、溶解等操作
4.在自主探究、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步骤和所需的仪器 教学难点 误差分析
教学方法 自学研究法、讨论法、实验法
实验用品 烧杯、托盘天平、玻璃棒、量筒、药匙、胶头滴管、细口瓶、食盐、水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展示两个试剂瓶)当我们生病,需要输液时,医生常会给我们输两瓶液体,一瓶是0.9%的生理盐水,还有一瓶是5%的葡萄糖注射液,你知道0.9%和5%指化学中哪个概念吗?具体表达什么意思?你知道食盐水在农业上有什么用途吗?16%的食盐水是什么意思?
大家想不想亲自来配制一种溶液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二、投影目标
学生体会、理解目标。 三、检查课前预习
【投影答案,学生个人解决预习中的问题】 1.溶质的质量分数= --------- ×100% 2.配制 50g 溶质质量分数为6% 的NaCl溶液时:
(1)经计算在 上称量 gNaCl并倒入干燥洁净的烧杯里,然后用 量取 ml蒸馏水倒入装有NaCl的烧杯里,并用 不断搅拌,使NaCl完全溶解,即得所需溶液。(水的密度约为1g/ml)
(2)称量一定质量的NaCl时,先放 ,后放 ,砝码放在 ,NaCl放在 ,且在托盘两边各放一张 。
(3)量筒使用时,量筒必须放 ,视线要与量筒内 保持水平,快接近刻度线时,改用 加液体。
3.浓溶液用水稀释时:
(1)浓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填 >、<、= ) (2)所用水的质量= 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首先我们来配制50g6%的氯化钠溶液。 合作探究
(一)配制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利用提供的药品如何配制呢?
药品有:水、固体氯化钠、20%的氯化钠溶液
【学生讨论交流,设计实验方案】 方案一:用固体氯化钠溶解配制 方案二:2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
我们采用方案一配制溶液。想一想,说出你的实验过程,小组内形成一致意见,然后不同小组展示。
【师生共同总结出实验的步骤、仪器】
下面就请同学们先来熟悉一下桌上的药品和仪器,实验前有一些注意事项还需要强调一下,比如正确使用托盘天平。你认为使用天平时应该注意些什么?(示意学生举手回答,其他同学补充)
【投影以下内容】 托盘天平的使用
①用托盘天平称量前,首先应该把游码放在______处,检查天平是否左右平衡。如果天平未达到平衡,可以调节__________,使天平平衡。 ②称量时,把称量物放在___盘。砝码放在___盘 ③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称干燥固体药品时,必须___________;称易潮解的药品,必须放在__________里称量。 ④称量质量一定的药品时,先把 放在右盘,游码移至预定示数,再用 添加药品,直至天平平衡。 使用量筒时又该注意些什么呢?(学生回答) 【投影以下内容】 量筒的使用方法:
①实验时不直接用天平称量液体的质量,而是换算成_________后用量筒量取。 ②量取液体的量筒需选用大小合适的。量筒的量程应比量液量略 ,这样可减少误差。 ③在使用量筒量液时,先将液体倾倒入量筒,接近所需刻度时,改用______逐滴滴加。读数时,量筒必须放_______,视线必须_______。 注意事项清楚了吗?对照实验报告单,现在开始实验。
【讲解结束,学生实验,教师巡视,用相机捕捉实验中的问题】 【播放图片,学生自己找问题】 实验都会产生误差
那么实验中什么样的操作可能造成误差呢?引导学生通过
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来分析什么操作能够产生误差,产生什么样的误差。
【投影以下内容】
误差分析
1.从溶质角度: ①天平使用前未调平,指针偏向左边,则溶质质量( )质量分数( ) ②称量时指针偏向左边,则溶质质量( )质量分数( ) ③称量时物体在右盘并使用了游码,则溶质质量( )质量分数( ) ④使用的砝码生锈,则溶质质量( )质量分数( ) 2.从溶剂角度 ①使用量筒时俯视读数,则溶剂的质量( )质量分数( ),如果仰视读数,则溶剂的质量( )质量分数( )。 ②将水倒入烧杯后,量筒内有少量水剩余,则溶剂的质量( )质量分数( )。 【投影练习】
在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出现的操作失误,会引起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降低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时,将砝码放在左盘,但未使用游码 B.用量筒量取蒸馏水读数时,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 C.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有水洒出
D.将配好的氯化钠溶液转移到细口瓶时,不慎撒出部分溶液 (二)配制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
如何用已配好的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50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小组内讨论一下实验方案。
【小组展示成果】
师生共同总结出实验的步骤、仪器。对照比较一下,两个实验有什么不同?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好了,我们已经完成了溶液的配制,接下来要进行最后一步操作:装瓶,贴签。你认为在标签上要注明什么?
五、交流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活动,我们获得了哪些新知识和技能,对照学习目标,请说出来与大家共享。
达标测试(相信自己一定行!试试吧)
1.配制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一些操作步骤见下图,正确的操作
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③④①②⑤ D.④⑤①②③
2.要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将10g氯化钠固体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B.量取90ml水时,俯视读数
C.为加快固体溶解,用温度计搅拌溶液
D.将配好的溶液倒入细口瓶中,盖紧瓶塞,并贴上标签
3. 用浓硫酸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A.托盘天平 B.烧杯 C.量筒 D.玻璃棒 4.欲配制50g 5%的氯化钠溶液:
(1)实验步骤应 、 、 、 、 。 (2)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
(3)在托盘天平上称取 氯化钠,用规格为 的量筒量取 水。
(4)在量取水的体积时,若俯视读数,则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 。(填偏高、相等、或偏低)
板书设计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一、50g 6% 的NaCl溶液(固体配制) 二、50g 3% 的NaCl溶液(稀释浓溶液)
1.计算 1.计算 2.称量 2.量取 3.量取 3.混匀 4.溶解 4.装瓶保存 5.装瓶保存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课标分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教材中的第五个基础实验。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以及药品的取用、称量、量取、溶解等基本的实验操作,是初中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的实验技能。当然,化学实验的功能不仅仅在于验证和扩展化学知识、培养实验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它能够为学生走近科学提供一种独特的形式、让学生通过亲身的观察、操作和体验,去感受和领悟科学的理念,这对发展学生多种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教材分析
本实验活动是学生在初中化学课程中重要的定量实验活动。它设计了以氯化钠固体配制溶液再稀释的两项实验。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本实验活动(包括实验的预习准备、实验操作、问题讨论等)加深理解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大致了解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过程及其操作步骤,初步学习或学会相关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培养科学素养,提高实践能力。 本节实验课之前学生对于相关操作已有课堂或生活中的体验,教学中平铺直叙,内容显得比较单调。本节课程设计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对获取得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中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学情分析
对已进入初三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均已初步形成,在课堂他们厌倦教师的说教灌输的教学方式,希望教师能创设便于他们自主学习的环境,给他们发表自己见解和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
学生已经了解了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定量配制溶液要求学生做到准确,在托盘天平、量筒的使用细节上学生容易忽略所以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分组准备实验,分组讨论,使学生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评测练习 (相信自己一定行!试试吧)
1.配制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一些操作步骤见下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③④①②⑤ D.④⑤①②③ 2.要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将10g氯化钠固体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B.量取90ml水时,俯视读数
C.为加快固体溶解,用温度计搅拌溶液
D.将配好的溶液倒入细口瓶中,盖紧瓶塞,并贴上标签
3. 用浓硫酸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A.托盘天平 B.烧杯 C.量筒 D.玻璃棒 4.欲配制50g 5%的氯化钠溶液:
(1)实验步骤应 、 、 、 、 。 (2)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
(3)在托盘天平上称取 氯化钠,用规格为 的量筒量取 水。 (4)在量取水的体积时,若俯视读数,则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 。(填偏高、相等、或偏低)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效果分析 (一)加深对溶质的质量分数概念的理解
学生通过课堂上教师的演示实验,对于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对于质量分数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理解,可以以生活中的溶液
标签引入从而引出学生对化学与社会的密切联系的思考,加深对质量分数的概念理 (二)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一般步骤。
学生通过对质量分数的概念学习理解,较容易总结出利用固体药品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一般步骤;但是如何利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及归纳出一般步骤,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将以上两个问题统一在一个熟悉的情境中,减小了学生的思维跨度。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观评记录
评 课 表
单位:大汶河开发区海龙学校 评课人:杨金博 授课人 学科 陈晓云 化学 学校 大汶河开发区海龙学校 班级 课题 九年级二班 时间 2014.5.9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 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了以下教法: 1.范例、结合引导探索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类比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自主学习,从而体验到获取知识的喜悦感。 3.通过“教”“学”“放”“收”突破重点和难点,从而教学相长。 本节课教师引导学生所采用的学法主要有两个: 1.主动学习法:举出例子,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同时,教师层层深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知识,培养学生思维想象的综合能力。 2.反馈补救法:在练习中,注意观察学生对学习的反馈情况,以实现“培优扶差,满足不同。” 建议: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探究的时间,加强小组合作的指导与研究。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教学反思
本节课《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的内容,是学生在初中进行的唯一一个定量实验操作,在此之前学生学习了溶质质量分数的基本计算,这为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同时本节课也是由理论转变为实际的桥梁,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节课充分体现了自主互助的课堂教学模式,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个角度出发,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总 结问题等活动过程,师生双方相互配合,相互了解,协作完成教学任务。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
作动手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充 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体验学习化学的快乐,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亮点一: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定量配制溶液要求学生做到准确,在托盘天平、量筒的使用细节上学生容易忽略,所以本节课主要采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分组准备实验,分组讨论,使学生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
亮点二:对于误差分析这一教学难点,教师把观察到的学生错误操作引导学生从溶质,溶剂两方面分析突破难点。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很高,使得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学生负担较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