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1年自考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原理》每周一练试卷B卷 含答案

来源:爱go旅游网
 …题… … … … . …2021年自考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原理》每周一练试卷B卷 含答案 答 … …考试须知: … 号…1、考试时间:150分钟,本卷满分为100分。 证…考…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准… 准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 … … … … 一、单选题(共30小题,每题1分,共30分) … … …1、以知识本身的逻辑性和系统性为问题的出发点,这样的幼儿园课程组织方式是( … 不A.幼儿园的项目活动 … …B.幼儿园单元主题活动 … …C.幼儿园生成课程教学 …名…D.幼儿园学科教学 姓.. … 2、有的教师认为,教育只能是跟随幼儿的发展,教师就像园丁一样。这主要违背了( … 内 …A.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原则 … …B.教育影响协调一致的原则 … … C.和谐发展、全面培养的原则 … … D.教育引导发展的原则 线 … 3、根据《礼记·内则》,在西周时期学前教育期是指( ) … … …A.6岁以前 … …B.8岁以前 …)封区…C.9岁以前 市…(…D.10岁以前 省….…4、唯一被皮亚杰承认的、“正统”的认知主义幼儿园课程模式是( ) ……密A.海伊斯科普课程 ……B.凯米课程 … C.多元智慧理论课程

D.行为主义课程

5、幼儿园教学活动应当是幼儿教师( )

A.传授幼儿知识、技能和培养行为习惯的活动 B.管教幼儿、督促幼儿学习的活动

C.监视幼儿、按常规开展教学和学习的活动 D.支持、帮助幼儿与幼儿自主学习的统一活动

6、环境内容应随季节、节日、教学任务、幼儿兴趣爱好等的变化而不断更新。这是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中的( )

A.动态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适合性原则 D.效用性原则

)7、以“最近发展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种新教学模式是( )

A.直接教学 B.合作教学 C.支架式教学 D.启发式教学

8、由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展示成果、评价成果四个环节构成,每一环节均由幼儿自己完成,教师只是为幼儿提供充分的准备和及时的帮助或指导。这一幼儿教学模式是( )

A.活动模式 B.问题解决模式 C.发现法 D.方案设计法

9、建立良好师幼关系的根本目的是( )

A.维护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人际关系

第 1 页 共 7 页

) B.巩固尊师与爱幼的师生交往关系 C.形成完全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便于更好地开展幼儿教育教学活动

10、多元智慧理论是由美国发展心理学家,著名教授在其《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他是( )

A.加涅 B.加德纳 C.布鲁纳

A.游玩 B.交际 C.活动 D.玩耍

15、下面不属于学前教育功能主要特征的是( )

A.整合性 B.客观性 C.单一性 D.方向性

16、幼儿班级生活管理要以什么为出发点?( )

A.幼儿园层次的提高 B.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C.幼儿的发展 D.幼儿家长的要求

17、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工作大面积展开,开展得最有影响的国家是( )

A.德国 B.英国 C.美国 D.法国

18、实践中,有的教师认为既然教育要尊重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主体性,那么就应该让幼儿自由的发展,不能进行任何干预,否则就限制了幼儿的自由。这主要违背了我国学前教育基本理论中的( )

A.学习与发展的幼儿主体观

B.活动是教与学的共同基础的教育途径观 C.发展的多因素相互作用观

D.戴维·韦卡特

11、保证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科学性的关键是( )

A.正确合理的评价标准 B.先进的评价理念 C.规范的评价模式 D.合适的效率标准

12、已有研究发现,幼儿掌握词汇最快的时期是( )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13、在课程设计中详细说明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和活动标准,但不预定目标,重点在于鼓励儿童探索具有价值的教育领域。这一课程设计理论模式属于( )

A.结构模式 B.认知模式 C.过程模式 D.泰勒模式

14、幼儿主动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最重要的方式是( )

第 2 页 共 7 页

D.教育促进和参与发展的教育作用观

19、相对于家庭教育的遇物而教、随机而教,托幼机构教育具有较强的( )

A.强制性 C.精神分析 D.建构主义

24、俗话说:“智慧出在手指尖儿上”,它强调的是对儿童发展起重要作用的( )

B.群体性 A.操作活动 C.计划性 B.活动空间 D.社会性

C.游戏活动 20、创设幼儿园物质环境首先要强调的是( )

D.教学活动

A.儿童化

25、要成为一名专业化的教师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方面的条件,即( )

B.教育化 A.专业知识、自身修养和稳定的职业观 C.安全与卫生 B.专业知识、自身修养和正确的儿童观 D.绿化和美化

C.合格学历、自身修养和正确的苦乐观 21、幼儿对班级活动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和倾向性。这是哪一幼儿班级生活的年龄特点?( )

D.合格学历、自身修养和正确的权利观

A.小班 26、“狼孩卡玛拉和阿玛拉姐妹”的故事说明( )是儿童发展的因素。

B.中班 A.教育 C.大班 B.遗传 D.混合班

C.环境 22、部落老人是儿童教育的主要承担者,采用口耳相传的方式在实践活动中对儿童进行教育,D.主观能动性

这是( )学前教育的特征。

27、学前教育区别于中小学教育,它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 )

A.原始社会 A.寓活动于幼儿教育之中 B.古代社会 B.寓游戏于幼儿教育之中 C.近代社会 C.寓教育于幼儿活动之中 D.现代社会

D.寓教育于幼儿游玩之中

23、幼儿重要的学习方式是观察和模仿,因而幼儿教师应为幼儿树立良好榜样。这是哪种理论28、强调应以个人天性的发展为目的,应该为自己和自己的爱好而生存的著作是( 主张的幼儿教师观?( )

A.《理想国》 A.成熟主义 B.《爱弥尔》

B.行为主义

C.《教育论》

第 3 页 共 7 页

D.《明日之学校》

29、认为幼儿教师应当是幼儿身心发展的观察者和研究者,是适宜的幼儿经验的提供者。这是哪种理论关于幼儿教师角色的观点?( )

A.成熟主义理论 B.精神分析理论 C.行为主义理论 D.建构主义理论

30、表现为教师直接明确地传达教育意图,按学科的逻辑知识组织教材,系统地传授人类文化遗产而展开的教学属于幼儿园教学策略中的( )

A.接受式教学 B.发现式教学 C.合作式学习 D.探究式学习

2、简要说明学前教育研究中的常用方法:观察法、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

3、简述政治制度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4、幼儿的学习活动有什么特点?

5、简要说明学前教育衔接。

二、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1、观察法:

2、学前教育价值取向: 3、最近发展区: 4、狭义的家庭教育: 5、托幼机构教育:

四、论述题(共2小题,第1题12分,第2题13分,共

25分)

1、结合大班幼儿班级生活的特点说明如何进行生活指导。

三、简答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简述幼儿班级生活的特点。

2、试论述因人施教的意义。

第 4 页 共 7 页

五、应用题(共1小题,每题10分,共10分)

1、洋洋和壮壮都是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一天,在幼儿园户外活动时,洋洋和壮壮都选择了跳绳,刚开始两人还各自跳各自的。可是没过多久,他俩就开始拿着跳绳你打我,我打你,练起了“武功”。忽然,意外就在一瞬间发生了,壮壮抡起跳绳时,一只手柄从手中脱落直飞出去,击中了洋洋的眼部。试分析这一活动组织与指导违背了哪些教育原则,如何能够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第 5 页 共 7 页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30小题,每题1分,共30分)

1、D 2、D 3、D 4、B 5、D 6、A 7、C 8、D 9、D 10、B 11、A 12、D 13、C 14、C 15、C 16、C 17、C 18、D 19、C 20、C 21、C 22、A 23、B 24、A 25、B 26、C 27、C 28、B 29、A 30、A

第二种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4、狭义的家庭教育:狭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里,由家长(指父母和家庭成员中其他年长者)自觉地、有意识地按一定社会的要求,通过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实施教育影响。 5、托幼机构教育:托幼机构教育是由托幼机构组织的、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和谐发展为目的,由专职幼教人员根据社会的要求有计划实施的教育实践活动和措施。

三、简答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答:幼儿班级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生活节律性。 (2)保教渗透性。 (3)活动多样性。 (4)内外互动性。 (5)班级的组织性。

2、观察法:观察法是研究者借助感官或辅助仪器对研究对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记录以获取相关事实资料的研究方法。

文献法:文献法是通过搜集、查阅、整理已有的相关文献以获得研究对象资料的研究方法。 调查法:调查法是以访谈、问卷、测验等间接手段获取某一学前教育现象和问题的现状、成因、发展等方面资料,从而对研究对象的特征作出概括的研究方法。

实验法:实验法是根据研究假设,运用一定的人为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对象的发生、发展过程,借助观察、测量等手段,探索、验证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3、答:

(1)政治制度决定学前教育的性质。 (2)政治制度决定学前教育的领导权。

(3)政治制度决定着社会成员的学前教育受教育权。 (4)政治制度决定着部分学前教育内容。

4、答:(1)活动性、(2)直观性、(3)兴趣性、(4)主动性、(5)广泛性、(6)游戏性、(7)模仿性。

5、答:从广义上讲,幼小衔接是指帮助幼儿在已有经验和后续经验之间建立联系,或者超越已有的经验。

从狭义上讲,是指幼儿园要设置特殊教学内容,变换授课方式,和小学教育连接,开展以使幼儿能尽快适应小学教育为目的的幼儿园教育活动,促进幼儿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

四、论述题(共2小题,第1题12分,第2题13分,共25分)

1、答:大班幼儿之间的关系开始分化,大部分幼儿之间形成了稳定的同伴、朋友关系;幼儿对班级活动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和倾向性;在班级和班级活动中表现出强烈的集体感和集体荣誉感,关心班级、小组的荣誉和价值;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班级的各项事务,对班级事务能够表达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通过维护班级规则和荣誉,引导幼儿集体意识的发展。积极引导幼儿之间的协商、合作、分享。鼓励幼儿负责任地承担一些班级事务,协助教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鼓励幼儿发表对班级活动的建议和想法,并积极采纳幼儿的合理建议。组织和指导大班幼儿参与中小班幼儿的活动,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幼儿了解小学教育活动的形式,理解小学教育活

二、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1、观察法:是评价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托幼机构的活动进行系统、深入的观察以搜集评价资料的一种方法。

2、学前教育价值取向:学前教育价值取向指学前教育活动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对学前教育活动的属性、功能等做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

3、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儿童的发展在教学中存在两种水平,第一种是儿童现有水平,

第 6 页 共 7 页

动的要求,并在班级活动中逐渐使幼儿感受小学的学习生活方式和要求。 2、答:因人施教具有以下意义。

(1)享受适当的教育是每个儿童的权利。 (2)因人施教是儿童全面发展的桥梁。

(3)因人施教是实现幼儿教育现代化的要求。

五、应用题(共1小题,每题10分,共10分)

1、答:

(1)、违背了全面发展原则,体育活动应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体育活动不仅要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质,还要促进幼儿良好道德和意志品质的形成。

(2)、违背了安全原则,在设计和组织体育活动和游戏时,教师一定要确保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不受到伤害。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差,体育运动中器械使用不当及活动方式不当,都有可能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这要求教师要时刻注意在体育活动时向幼儿交代活动安全事项,并密切注意幼儿的活动过程,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3)、违背了趣味性原则。幼儿天性爱玩,在体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应充分挖掘体育活动内在的趣味性。这样可以使幼儿在感受体育带来的乐趣的同时提高身体素质和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同时也可避免意外的发生。

(4)、违背了教育性原则,在体育活动实施过程中,要考虑到体育活动在心理上给幼儿带来的各种情感体验和感受,或成功,或失败等。同时体育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对意志的锻炼过程,在体育活动和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勇敢、拼搏、合作、进取等意志品质。在孩子没有耐心继续下去的情况,教师应及时给予引导使幼儿仍能积极地坚持下去。

第 7 页 共 7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