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产业 ・155・ 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方法的思考 郭振勇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404120)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深入人们日常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计算机基础课程Cg,成为高校必修的基础 课程之一。高职高专学生如何学好计算机基础课程,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对于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 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方法 1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在高职教学中的现状 堂上不能及时解决,课后没有时间解决,从而成为遗留问题。 3.6教学内容枯燥。教师对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材不当,只是按照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深入人们日常生活 工作的各个方面,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成为高校必修的公共基础课 书上给出的练习进行讲解,照本宣科,教学内容僵化。没有正对不同 程之一,是学生入学后学习的第一门计算机课,是学习和计算机相 专业的学生选择该专业相关的素材进行练习。关课程的基础。 4计算机课程教学方法改进探讨 2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1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 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任务驱动模式,采用多媒体教学和上机练 学生感兴趣了,才能以热情饱满的精神去学习,才有利于知识的掌 习相结合。对于理论性强的章节,采用多媒体教学:首先,用幻灯片 握。首先要让学生有切身体会,计算机是以后学习和工作必不可少 播放的方式,提出课堂要学习的任务目标;其次,通过老师对幻灯片 的工具,学习使用计算机是为了学习和工作,而不是为了上网或者 演示的内容的讲解,理解学习内容;最后,通过归纳总结和习题练习 玩游戏。其次,为高职学生树立明确的、可行的学习目标,在学习的 达到掌握知识的目标。对于实践性强的章节,采用多媒体和上机练 道路上不断鼓励学生,这样才能不断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4.2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兴趣,把学生分成多个小组,每个小组选 习结合方式,通过对媒体提出问题,通过上机的实际练习操作学习 怎样解决问题,通过归纳掌握知识。表面上看来,这样的教学方法是 出组长,上机练习内容采用小组互助的形式,这样有助于不同基础 学生之间交流学习,有助于先进带到落后,共同学好计算机课程。 很理想的,应该是有很好效果的,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根据国家计算机一级考试的方式和内容,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 4.3教师认真备课。一堂课的好坏与教师的准备工作密切相关, 行了检测,人数60的班级,成绩分布如表1所示。 只有教师充分的备课,做到对教课内容的完全了解掌握,才能更好 表1学生成绩分析表 的教好学生。如果教师对教材的内容都是似懂非懂,一知半解,教学 效果肯定不好。 4.4教师应该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选择该专业相应的教学素 材来进行讲解,这样与实际相联系,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比 如:在Word教学中,格式排版的练习,可以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 素材,比如求职申请书,自我介绍之类的文档来进行练习。 4.5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增强教学 内容的实用性和应用性,对于一些与专业无关,比较难懂的内容可 知识点太多,对于医 从表1中看出,学生理论考试成绩要好于上机考试成绩,为什 以放弃。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包含的内容广泛,么会存在这种情况,上机考试成绩不及格率为何偏高,如何通过教 学类的学生来说,了解计算机内部硬件的运行原理没有任何用处,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知识会逐渐忘记,因此不用讲解这些知识,只 学来改变这种情况,是本文要研究的内容。 3计算机课程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分析 需讲解学生用得到的具有较强实用性和应用性的知识即可。 4.6增加计算机实验室开放时间,增加上机练习时间。一周4节 3.1上机练习时间少。计算机课程与传统的课程不一样,传统 的课程学习只需要书、笔和练习本,多做练习就可以掌握;而计算机 的计算机课时太少,学生练习的时间太少,可以在课余时间延长实 课程的学习除了理论学习外还需要专门的练习工具计算机,对于计 验室开发时间,以班级为单位,安排合理的上机练习时间。 4,7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养成课前预习,上课认真 算机的价格来说,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有自己计算机的,能够进行充 分的练习。 听讲,课后复习的良好习惯。采用分组学习的模式更有助于学生的 3.2使用通用教材,教学内容多。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 课后复习和讨论。学习计算机课程只是为了掌握计算机中的应用软件,以计算机为工 总之,每个计算机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完整的掌握所学 具,来进行更加有效的学习或者毕业后能够尽快的适应飞速发展的 课程的知识,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都不一样,这需要教师对计算机 信息化社会。因此,要求他们所需掌握的计算机知识必须具备较强 教学过程中的各个因素进行仔细分析,选择最有利的方法进行教 的应用性和实用性,但目前教学使用的教材内容偏多,有些实际中 学,从而提高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用不到的知识需要去学习,占用了课堂时间。 3.3学生学习主动性有待提高。据调查,上课时认真听讲的学 『l1李建华.计算机文化基础【M1.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生不到70%,有的学生上课时还戴着耳机;有的学生在上机练习课 f2】樊坤.试析如何提高高职计算机教学实效性『J1.计算机光盘软件与 2o12(141. 上玩游戏,不认真练习;课后经常看教材的学生不到20%,说明学生 应用,的学习主动性有待提高。 f3】孙影扁职高专《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方法『J]岩林教育,2o12(2). 3.4学生计算机基础差别大。许多城市的中学已普遍开设了计 算机文化基础课,这部分学生已有了良好的计算机学习基础,在入 学前就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基本知识。基础好的学生觉得内容太 浅,课堂不认真听讲,导致眼高手底的情况发生。而基础差的学生又 听不懂,课堂上囫囵吞枣,课后难以消化,学生学习基础的差别给教 学实施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3.5教师上机实验指导时间少。.E机练习课,一个老师对应60 个学生,有的学生还没来得及提问,课堂时间已经结束,导致问题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