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打造一流产业平台 助推东阳崛起

来源:爱go旅游网


城北工业新区开发建设情况汇报

曹 正 标

自2008年开发区体制调整以来,城北工业新区围绕“一年一个样、两年有新样、三年大变样”的要求,发扬“白加黑”“5+2”的开发区精神,抓形象进度,抓效率效益,抓规模品位,不断加快基础开发、功能开发的力度,一座充满活力、富有魅力的工业新城呼之欲出,成为加快东阳崛起的新生力量。

一是高点定位 构建产业大平台

近年来,城北工业新区始终坚持“高点定位、突出品位、经营园区”的理念,不断加大投入,着力打造优势产业平台:一是不断拉大基础框架。在完善长松岗一期配套的基础上,今年又形成了二期开发框架,同时启动了国际木雕产业基地首期约1000亩的基础开发。2011年新区还要完成工业项目征地1000亩,实施好涉及12万平方米的拆迁,全年计划新建功能区道路总长15公里,可为产业集聚新增约2平方公里的发展空间。此外,加快工作节奏,实施广福东街工程 、经五路南延等工程,加快与主城区、省道互联互通,构建更加顺畅快捷的交通网络。二是不断完善配套功能。抓住金甬铁路即将开建的历史性机遇,抓紧上马国际物流园项目建设,为入园企业搭建货运配套、仓储配载等物流平台;树好城北“西大门”地标形象,加快建筑业总部基地一期开发建设;以科技孵化器建设为抓手,加快外来职工居住小区、都市休闲园等功能区生产性、生活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满足投资商多元化的需求。三是不断完善产业平台。规划好汽摩配产业基地和国际木雕产业基地,明确城北今后重点产业发展方向,为推进产业招商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是创新思路,主攻大项目招商

主要在三个方面加大力度:一是进一步深化开展“东阳人经济回归工程”。每年初我们都召开东阳人经济回归工程浙江区域组秘书长(商会)联谊会、在外东阳籍知名人士家乡行等活动,充分发挥在国家重要部委、省厅的东阳人资源优势,积极关注大型央企退出房市另觅投资的新动向,积极上门主动沟通,对一些有投资意向的大项目,发扬“钉子精神、蚂蝗精神、保姆精神”,使出“磨劲”、“缠劲”和“韧劲”,用热情、真情感染客商,吸引客商,留住客商。今年,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又有6家在外红木家具领域杰出的东阳籍知名企业落户木雕产业基地。二是创新招商方式,围绕主导产业定位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题招商、专业化招商。我们将对国内汽摩配、高端机械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的企业招商信息进行排摸、疏理,开展上门招商,突出产业招商,强化规划招商,吸引大企业、大集团,形成以“配套”引“龙头”、以“龙头”带“配套”的群聚效应,以此促成优势产业的形成。如我们当前正在想方设法促成轮毂及汽车总成两个大项目能尽快落地,从而形成汽摩配基地初步的产业集群优势,促引更多相关产业项目入驻。三是加快项目储备库建设,增强招商的主动性。基于对开发区未来发展的考虑,重点加大对先进制造业、生态休闲农业、现代服务业、大型民生工程等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的项目包装、谋划与储备,建成了新区重点项目招商储备库,变等项目为等资金、等战略投资者。

三是创新服务 打响投资品牌

城北工业新区不断强化“优质服务也是招商”的理念,从细节着手,走以商引商之路,以服务品质的大提升实现项目落地的大突破。一是服务关口前移。在长松岗设立了服务中心,建立了企业服务“直通车”制度,全面推广“全程服务一卡通”做法,实现招商引资引得快、批得快、建得快、企业经营好、客商生活好的“三快两好”目标,以良好服务环境,放大和集聚各种发展优势,加快城北发展。如专门联系附近学校解决企业员工子女就学问题,解决了入园企业快递难以投送问题;积极与惠民公交公司沟通协商,成功实现了长松岗公交车入园,解决了入园企业员工上下班以及出行问题。2010年,城北工业新区的

“全程服务一卡通,党员干部当先锋”被评为全市党建创新项目。二是推进流程再造。按照“效率最优、手续最简”的要求,对新区内所有服务科室的办事流程重新进行了梳理,特别对服务中心的工作运行机制,作了进一步的改进和优化,使在建所有基建项目、工业项目能够以最快速度推进落实。三是加快工作节奏。主要做到三个“紧”字:对在建项目做到推得“紧”。如近年来先后开展了“重点工程夺标大竞赛”“百日攻坚”等活动,对所有在建项目落实领导联系分工,设定形象进度计划表,奖优罚劣,采取强力的措施予以督促。下一步,对落地的工业项目,我们还将考虑新的推进办法,比如在签订协议时对投资业主限定明确的责任条款:对项目正式交地后三个月内主体工程未开工的企业,新区拟依法收回出让的土地;项目红线图交付后,如企业半个月内不提交设计材料,就通过口头和书面形式催促;如两个月内前期工作仍不到位,就按合同规定收回土地等。对签约项目做到催得“紧”。今后所有工业项目一经签约,即由城北新区“全程一卡通”服务团队一对一进行跟踪服务,企业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可随时得到相应的解决。对入园项目做到盯得“紧”。对于目前正在洽谈的几个优质大项目,由主要领导出面接洽,不签约、不落地绝不松手。

四是严把关口 提升建设品位

根据当前土地资源紧张的实际,我们严把关口,按照“宁缺勿滥,宁缓勿躁”的理念,完善机制,确保回归项目引一个象一个,招一个成一个。一是建立了项目筛选机制。首先对引资项目是否符合国家产业导向、土地利用率、产业能耗、环境影响及投资者背景、实力等进行科学评估,在此基础上,对项目优惠政策、规划选址、用地规模等进行联合决策,提高招商的科学性;二是建立了招商联络机制,加强与上级和本市各区域组的联系和沟通,平时定期交流招商信息,促进了解合作,争取将一些有投资意向的大项目推荐落实到新区来。三是激励保障机制。通过挖潜、创新绩效考核评判方式,提高大项目服务工作在目标考核中的权重。加大新闻监督力度,对进度慢、不作为的项目实行曝光和问责。创新政策

激励机制,安排100万元资金,专门用于施工进度奖等项目推进奖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